歷史上的陳氏名人?1、陳獨秀 陳獨秀(1879年10月9日-1942年5月27日),原名陳慶同,陳乾生,字仲甫,號實庵,安徽懷寧人,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發起者和主要旗手,“五四運動的總司令”,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和黨早期主要領導人。2、陳毅 陳毅(1901年8月26日-1972年1月6日),男,名世俊,字仲弘,那么,歷史上的陳氏名人?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陳勝
陳勝(?—前208年),字涉,陽城( 今河南登封市東南,一說今河南商水縣西南)人。秦朝末年農民起義的領袖之一。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聯合吳廣率領戍卒發動大澤鄉(今安徽宿州市)起義,成為反抗暴秦起義的先驅;占據陳郡稱王,建立張楚政權。
2、陳霸先
陳霸先(503年-559年),字興國,小字法生,吳興(今浙江長興)長城下若里人,祖籍潁川(今河南禹州),漢太丘長陳寔之后,南北朝時期陳朝開國皇帝(557年-559年在位)。
3、陳叔寶
陳后主陳叔寶(553年11月-604年11月),字元秀,小名黃奴,吳興長城(今浙江長興)人。陳朝也是南朝最后一位皇帝(582~589年在位),陳宣帝陳頊嫡長子,母為皇后柳敬言。
4、陳宮
陳宮(?-199年2月7日),字公臺,東漢末年呂布帳下首席謀士,東郡東武陽(今山東莘縣)人。性情剛直,足智多謀,年少時與海內知名之士相互結交。192年,兗州刺史劉岱在討伐青州黃巾時戰死,陳宮等人主張曹操接任兗州牧因而被曹操視為心腹。
但此后陳宮因曹操殺害邊讓等漢末名士而與曹操反目,并游說張邈背叛曹操迎呂布入兗州,輔助呂布攻打曹操并先后取得兗州與徐州。下邳城中,呂布不聽陳宮兩面互補之計,以致失敗。
陳琳:字孔璋,廣陵射陽人。東漢末年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生年無確考,惟知在“建安七子”中比較年長,約與孔融相當。漢靈帝末年,陳琳任大將軍何進主簿。何進為誅宦官而召四方邊將入京城洛陽,陳琳曾諫阻,但何進不納,終于事敗被殺。
董卓肆惡洛陽,陳琳避難至冀州,入袁紹幕府。袁紹失敗后,陳琳為曹軍俘獲。曹操愛其才而不咎,署為司空軍師祭酒,使與阮瑀同管記室。后又徙為丞相門下督。建安二十二年(217年),與劉楨、應玚、徐干等同染疫疾而亡。
2、陳勝:字涉,秦末陽城( 今河南省登封市東南)人,秦朝末年農民起義的領袖之一。他與吳廣一同在大澤鄉(今安徽宿州西南)率眾起兵,成為反秦義軍的先驅;
不久后在陳郡稱王,建立張楚政權。后被秦將章邯所敗,遭車夫刺殺而死,陳勝死后被輾轉埋葬在芒碭山。劉邦稱帝后,追封陳勝為“隱王”。
3、陳壽:字承祚。巴西郡安漢縣(今四川南充)人。三國時蜀漢及西晉時著名史學家。陳壽少時好學,師事同郡學者譙周,在蜀漢時曾任衛將軍主簿、東觀秘書郎、觀閣令史、散騎黃門侍郎等職。
當時,宦官黃皓專權,大臣都曲意附從。陳壽因為不肯屈從黃皓,所以屢遭遣黜。蜀降晉后,歷任著作郎、長廣太守、治書待御史、太子中庶子等職。
1、陳完
春秋時齊國大夫。即田敬仲。陳厲公子。前672年,陳宣公殺其太子御寇,他與寇相友善,恐禍及身,出奔至齊。齊桓公使為工正,列為大夫。自入齊后,由陳改姓田氏。死后謚敬仲,為田齊始祖。
2、陳勝
秦朝末年反秦義軍的首領之一,與吳廣一同在大澤鄉(今安徽宿州西南)率眾起兵,成為反秦義軍的先驅;不久后在陳郡稱王,建立張楚政權。
3、陳霸先
南朝陳創建者。陳高祖,保衛了漢文明和漢文化,讓飽經戰亂的南國大地脫離了水火,有了一個較長時期的穩定發展階段開創了我國江南文化經察李戚濟繁榮發展的歷史時期。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歷史上最有名的動亂時期。陳霸先受到重用不久,就遇到了“侯景之亂”, 是梁朝末年,東魏降將侯景發動的一場反叛梁朝統治的戰爭。公元549年,侯景攻入了梁朝都城建康,梁朝皇帝被困餓死。
4、陳后主
(553-604),南朝陳皇帝。即陳叔寶。字元秀,小字黃奴,陳宣帝嫡長子。天嘉三年(562)立為安成王世子,太建元年(569)立為皇太子,十四年即位。大造宮室,親信佞臣,不理政事。
恃長江天險,不設邊防。禎明三年(589)隋軍直入建康,被俘至長安。隋仁壽四年卒于洛陽,追封長城縣公,謚號煬。明人輯有《陳后主集》。
5、陳碩真
(620—653),女,唐代睦州雉山梓桐源田莊里(今浙江淳安縣梓桐鎮)人,唐朝永徽四年(公元653年)的起義軍的女首領。
1、陳完:春秋時陳國公族,陳厲公媯躍之子,字敬仲(一說敬是謚號);是戰國時期田氏齊國的始祖;其后裔中有中國古代著名軍事家田穰苴,孟嘗君田文,新朝皇帝王莽等。
2、陳勝:字涉,秦末陽城人,秦朝末年農民起義的領袖之一。他與吳廣一同在大澤鄉(今安徽宿州西南)率眾起兵,成為反秦義軍的先驅;不久后在陳郡稱王,建立張楚政權。后被秦將章邯所敗,遭車夫刺殺而死,陳勝死后被輾轉埋葬在芒碭山。劉邦稱帝后,追封陳勝為“隱王”。
3、陳湯:字子公,漢族,山陽瑕丘人,西漢大將。漢元帝時,他任西域副校尉,曾經假托圣旨,脅迫西域都護甘延壽出兵,攻殺與西漢王朝相對抗的匈奴郅支單于,為安定邊疆做出了很大貢獻。官至射聲校尉、從事中郎,封關內侯,在長安去世。王莽掌權后,追謚陳湯為破胡壯侯。
4、陳琳:字孔璋,廣陵射陽人 。東漢末年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生年無確考,惟知在“建安七子”中比較年長,約與孔融相當。漢靈帝末年,陳琳任大將軍何進主簿。何進為誅宦官而召四方邊將入京城洛陽,陳琳曾諫阻,但何進不納,終于事敗被殺。
董卓肆惡洛陽,陳琳避難至冀州,入袁紹幕府。袁紹失敗后,陳琳為曹軍俘獲。曹操愛其才而不咎,署為司空軍師祭酒,使與阮瑀同管記室。
【陳姓得姓始祖——陳胡公】
陳姓來源于媯姓,陳姓人是舜帝的后裔。在舜當天子之前,堯把他的兩個女兒嫁給了舜,并讓他們居住在媯河邊。于是舜的后代便稱為媯姓。西周初年,周武王滅了商朝以后,他找到當時舜帝的后代媯滿,把大女兒嫁給他,封他在陳,建立了陳國,定都宛丘(今河南淮陽)。他選賢任能,揚善罰惡,勵精圖治,使陳國強盛了許多年。媯滿死后,謚號為胡公,故又稱陳胡公、胡公滿。他的子孫便以國為姓,稱為陳氏,并尊陳胡公為陳姓的得姓始祖。
【陳姓其他古代歷史名人】
陳勝:陽城(今河南省登封東南)人,秦末農民起義將領,建立張楚政權,第一個翻開了封建社會農民起義的歷史篇章。
陳平:陽武(今河南省原陽)人,漢初名相,曾六出奇計,佐劉邦定天下,后與太尉周勃合力而誅諸呂,迎立文帝。
陳琳:字孔璋,漢末著名文學家,江蘇省揚州人,漢末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漢靈帝末年,任大將軍何進主簿。何進為誅宦官而召四方邊將入京城洛陽,陳琳曾諫阻,但何進不納,終于事敗被殺。董卓肆惡洛陽,陳琳避難至冀州,入袁紹幕。袁紹使之典文章,軍中文書,多出其手。最著名的是《為袁紹檄豫州文》,文中歷數曹操的罪狀,詆斥及其父祖,極富煽動力,建安五年(200年),官渡一戰,袁紹大敗,陳琳為曹軍俘獲。
以上就是歷史上的陳氏名人的全部內容,1、陳勝 陳勝(?—前208年),字涉,陽城( 今河南登封市東南,一說今河南商水縣西南)人。秦朝末年農民起義的領袖之一。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聯合吳廣率領戍卒發動大澤鄉(今安徽宿州市)起義,成為反抗暴秦起義的先驅;占據陳郡稱王,建立張楚政權。2、陳霸先 陳霸先(503年-55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