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數列知識點?高中數學數列知識點歸納有:1、數列是一種特殊的函數。其特殊性主要表現在其定義域和值域上。數列可以看作一個定義域為正整數集N*或其有限子集{1,2,3,…,n}的函數,其中的{1,2,3,…,n}不能省略。2、那么,數學數列知識點?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常見的數列構造法公式:2an=a(n-1)+n+1。數列,是以正整數集(或它的有限子集)為定義域的函數,是一列有序的數。數列中的每一個數都叫做這個數列的項。排在第一位的數稱為這個數列的第1項(通常也叫做首項),排在并雀第二位的數稱為這個數列的第2項,以此類推,排在第n位的數稱為這個數列的第n項,通常用an表示。整數(integer)是正整數、零、負整數的集合。整數的全體構成整數集,攔中整數集是一個數環。在整數系中,零和正整數統稱為自然數。-1、-2、-3、…、-n、…(n為非零自然數)為負整數。則正整數、零與負整數構成整數系。整數不包括小數、分數。構造數學與非構造數學之間的聯系表現在“共生性”與“分岔性”上。至今,數學的構造性方法的進展始終是直接因標準的非構造數學想法而得到的。因此人們往往產簡蔽山生一種錯覺,以為構造數學“寄生”于非構造數學而發展。其實不然,往往構造數學比非構造數學能為某些定理提供更加自然、更加簡單的證明,甚至可能得出一些新的非構造數學的定理。所以,這兩種類型的數學之間的關系是相輔相成的共生性關系。
在現實競爭如此激烈的社會環境里想獲得成功,你得先學會默默地做好自己的事,專注于某一點或某一方面,用經歷和閱歷積累,豐富自己的思想和知識,正如你羨慕別人在某些方面的特長,你可知道他們從小接受了這方面多少的訓練,克服了多少訓練中的困難。我高二頻道為你整理了《高一年級數學必修五數列知識點》,希望可以幫到你更好的學習!
高一數學數列知識點 1.數列的函數理解:①數列是一種特殊的函數。其特殊性主要表現在其定義域和值域上。數列可以看作一個定義域為正整數集N或其有限子集{1,2,3,…,n}的函數,其中的{1,2,3,…,n}不能省略。②用函數的觀點認識數列是重要的思想方法,一般情況下函數有三種表示方法,數列也不例外,通常也有三種表示方法:a.列表法;b。圖像法;c.解析法。其中解析法包括以通項公式給出數列和以遞推公式給出數列。③函數不一定有解析式,同樣數列也并非都有通項公式。2.通項公式:數列的第N項an與項的序數n之間的關系可以用一個公式an=f(n)來表示,這個公式就叫做這個數列的通項公式(注:通項公式不)。數列通項公式的特點:(1)有些數列的通項公式可以有不同形式,即不。(2)有些數列沒有通項公式(如:素數由小到大排成一列2,3,5,7,11,...)。
由來編輯
三角形數
傳說古希臘畢達哥拉斯(約公元前570-約公元前500年)學派的數學家經常在沙灘上研究數學問題,他們在沙灘上畫點或用小石子來表示數。比如,他們研究過
三角形點陣
由于這些數可以用如右圖所示的三角形點陣表示,他們就將其稱為三角形數。
正方形數
類似地,
被稱為正方形數,因為這些數能夠表示成正方形。
因此,按照一定順序排列的一列數成為數列。
2概念編輯
數列的函數理解:
①數列是一種特殊的函數。其特殊性主要表現在其定義域和值域上。數列可以看作一個定義域為正整數集N*或其有限子集{1,2,3,…,n}的函數,其中的{1,2,3,…,n}不能省略。②用函數的觀點認識數列是重要的思想方法,一般情況下函數有三種表示方法,數列也不例外,通常也有三種表示方法:a.列表法;b。圖像法;c.解析法。其中解析法包括以通項公式給出數列和以遞推公式給出數列。③函數不一定有解析式,同樣數列也并非都有通項公式。
數列的一般形式可以寫成
簡記為{an},
項數有限的數列為“有窮數列”(finite sequence),
項數無限的數列為“無窮數列”(infinite sequence)。
數列的各項都是正數的為正項數列;
從第2項起,每一項都大于它的前一項的數列叫做遞增數列;如:1,2,3,4,5,6,7;
從第2項起,每一項都小于它的前一項的數列叫做遞減數列;如:8,7,6,5,4,3,2,1;
從第2項起,有明禪些項大于它的前一項,有些項小于它的前一項的數列叫做擺動數列;
各項呈周激絕塵期性變化的數列叫做周期數列(如三角函數);
各項相等的數列叫做常數列(如:2,2,2,2,2,2,2,2,2)。
數列前n項和求解的七種方法為:倒序相加法、公式法、裂項相消法、錯位相減法、迭加法、分組求和法、構造法。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高中數學求數列前n項和的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用倒序相加法求數列的前n項和 如果一個數列{an},與首末項等距的兩項之和等于首末兩項之和,可采用把正著寫與倒著寫的兩個和式相加,就得到一個常數列的和,這一求和方法稱為倒序相加法。我們在學知識時,不但要知其果,更要索其因,知識的得出過程是知識的源頭,也是研究同一類知識的,例如:等差數列前n項和公式的推導,用的就是“倒序相加法” 二、用公式法求數列的前n項和 對等差數列、等比數列,求前n項和Sn可直接用等差、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公式進行求解。運用公式求解的注意事項:首先要注意公式的應用范圍,確定公式適用于這絕凳個數列之后,再計算。 三、用裂項相消法求數列的前n項和 裂項相消法是將數列的一項拆成兩項或多項,使得前后項相抵消,留下有限項,從而求出數列的前n項和。 四、用錯位相減法求數列的前n項和 錯位相減法是一種常用的數列求和方法,應用于等比數列與等差數列相乘的形式。即若在數列{an·bn}中,{an}成等差數列,{bn}成等比數列,在和式的兩邊同乘以公比,再與原式錯位相減整理后即可以求出前n項和。
數列的定義與性質
數列是我們在高中數學中接觸到的一個重要的概念。它是按照一定規律排列起來的一系列數的集合。其中每一個數稱作數列的項,我們用 a1, a2, a3,......,an 表示第 n 項。在數列中,有一些重要性質,如公差、通項公式等。其中,公差是指相鄰兩項的差值,我們用 d 表示。通項公式是指通過一定關系式確定數列中任意一項的值,通常用 an 表示。了解數列的定義和基本性質對于后面的學習是十分重要的。
等差數列和等比數列
在數列中,有兩種重要的類型:等差數列和等比數列。等差數列是指相鄰兩項之間的差值相同的數列,我們用 an=a1+(n-1)d 表示第 n 項。其中,a1 為等差數列的首項,d 為公差。等比數列是指相鄰兩項之間的比值相同的數列,我們用 an=a1*q^(n-1) 表示第 n 項。其中,a1 為等比數列的首項,q 為公比。這兩種數列在高中數學的學習中經常使用,對于求解數列相關問題具有極大的幫助。
數列的常用公式
在數列的學習中,有一些常用的公式可以幫助我們求解數列相關的問題。比如等差數列的通項公式和前 n 項和公式,以及等比數列的通項公式和前 n 項和公式。等差數列的通項公式是 an = a1 + (n - 1)d,其中 a1 是首項,d 是公差,n 是項數。
以上就是數學數列知識點的全部內容,(4)數列的項與它的項數是不同的,數列的項是指這個數列中的某一個確定的數,是一個函數值,也就是相當于f(n),而項數是指這個數在數列中的位置序號,它是自變量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