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數學目標?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感知物體的大小與數量的關系。 2、學習用數字、圖形記錄結果。 3、引發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4、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過程: 一、那么,中班數學目標?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中班數學活動教案5篇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情和問題,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中班數學活動教案,希望大家喜歡!
中班數學活動教案篇1
【教材分析】
中班幼兒對數的形成、點數已有粗淺的經驗,本活動通過“紙寶寶找家”的游戲情景,引導幼兒在游戲和操作中,學習、理解7的數數與形成,懂得兩數多一少一的關系,促進幼兒數字概念的形成,激發幼兒對生活中的數字的興趣。
【活動目標】
1、學習7的形成,知道6和7之間多1、少1的關系,理解7的實際意義。
2、能運用多種比較多少的方法比較6、7兩數的多少。
3、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圖片《快樂的紙寶寶》7個材料不同的紙寶寶,若干大數字卡片1以及1—10;每人一套操作學具(7座小房子、7個紙寶寶);音樂《找個朋友抱一抱》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快樂的紙寶寶》,復習6的點數。
提問:瞧,誰來了?來了幾個紙寶寶?(引導幼兒手口一致的點數)
二、出示各種顏色的“紙寶寶”,引導幼兒認讀數字7,學習7的形成。
1、學習7的形成,理解7的實際含義。
提問:又來了一名紙寶寶,現在一共有多少個紙寶寶?數字7像什么?7還可以代表什么?
小結:7像鐮刀,7可以表示任何7種物品。
根據《綱要》中科學領域的目標精神,幼兒園數學教育的總目標應該包括以下具體內容:
1、對周圍環境中事物的數量、形狀、時間和空間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歡參加數學活動和游戲。
2、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獲得有關數、量、形、時間和空間等感性經驗,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
3、學習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和游戲中某些簡單的問題,能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操作和探索問題的過程和結果。
4、會正確使用數學活動材料,能按規則進行活動,有良好的學習習慣。
擴展資料
幼兒園數學教育具體目標:
一、小班教學的具體目標
1、愿意參加數學活動,喜歡擺弄、操作數學活動材料,能在教師的幫助下按要求取放操作材料和進行活動。
2、對生活中常見的各種物品的大小、形狀、數量有興趣,能感知5以內的數量。
3、能按物體的外部特征(大小、形狀、顏色)進行分類。
二、中班教學的具體教學目標
1、能專心地進行數學操作活動,對自己的活動成果感興趣,愿意并學習用適當的方法表達、交流自己操作、探索的過程和結果。
2、能自己選擇數學活動內容和按規則進行活動。
3、能按物體的某一特征和數量進行分類。
4、能注意和發現周圍環境中物體的數量,形狀,物體量的差異,以及它們在空間的位置等。
有關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八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把同一類數量的東西放在一起,幫助幼兒建立分類的概念。
2、認識分類標記,學習同時按圖形的數量和顏色兩個特征進行區分。
3、培養幼兒多維分類記數的能力,并初步學習記錄分類的結果。
4、學習按事物不同的特征進行分類,讓幼兒體驗集與子集的關系。
【活動目的】
1、培養幼兒細心的觀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2、培養幼兒學習歸類、分析、綜合能力,促進思維的發展。
3、引用眾人熟悉的經典童話故事改編成適合幼兒課堂游戲,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從中體驗與同伴共同學習及游戲的樂趣。
4、激發幼兒提高對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
【活動準備】
1、音樂磁帶(配樂)《魚兒魚兒水中游》;(配樂)《找朋友》
2、海洋場景一組、彩圖卡片(水果的蘋果,香蕉,葡萄各二至四個;蔬菜的蘿卜,西紅柿,白菜各二個;禮物的珍珠項鏈,帽子,手袋各一份。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范文六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總歸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6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1
知識目標:
1、探索發現多種規律排序的方法。
2、能掌握排序的規律及遞進關系。
操作目標: 能利用操作板及棋子進行拼擺幾種不同規律的排序。
能力目標:
1、能進行兩種以上的規律排序。
2、能有創新可進行知識遷移。
3、能進行完全自檢和互檢,并大膽表述。
活動內容: 《探索多種規律排序方法》
活動準備: 棋子、操作板,上一次幼兒操作成果。
活動過程:
一、回顧
1、回顧上一次活動情況。
請幼兒觀察上一次幼兒的排序成果,并說一說有幾種方法。
2、向幼兒交待本次活動的要求、任務。
二、幼兒動手探索實踐新方法
1、讓幼兒復習一下簡單的排序方法,然后再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排的。
【精華】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合集六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我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念兒歌《會轉的輪子》。
2.認識不同的圖形,知道圓的東西可以轉動。
活動重點:學念兒歌《會轉的輪子》
活動難點:
認識不同的圖形,知道"圓"的東西可以轉動
活動準備:
1.課件。
2.小朋友每人自帶一樣會轉動的玩具。
活動過程:
一、談話
1.播放課件,區分三角形、正方形和圓形的不同特點。
2.請幼兒展示自己帶的可以轉動的玩具,介紹玩具是怎么轉起來的。
3.播放課件看看還有哪些會轉動的東西。
4.幼兒自由討論:什么樣的東西可以轉動?如果把輪子變成正方形或者三角形行不行?
二、學念兒歌
1.教師播放兒歌。
2.請幼兒學念兒歌。
3.自己看到的還有哪些東西也有輪子在轉。
4.展示了不起的輪子,看看有輪子的東西。
三、玩一玩
互相交換自己帶來的可以轉動的玩具,大家一起玩一玩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對周圍序列美的興趣與探究欲望,培養樂于嘗試和探索的積極情感。
以上就是中班數學目標的全部內容,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認識簡單的立體圖形。 2.正確點數完整作品中的各個積木的數量。 活動準備: 1.《我的數學》第14~15頁。 2.多個積木。 3.膠棒。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積木,讓幼兒識別各個形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