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化學勢?..那么,電化學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這么復雜的問題你就5分。5分。
1. 可逆電池怎么理解?
A:可逆電池也就是二次電池。對應的還有不可逆電池。也就是一次電池。生活中能夠充電再用的都是可逆電池。常見的如手機的鋰電池,小孩玩具車上的鎳氫電池,汽車啟動用的鉛酸電池,都是常見是三大類二次電池。一次電池有紐扣電池,鋅錳干電池,比如某浮就是常見的一次電池。
2.可逆電池與普通電池是不是一樣?
A:可逆與否,更多是從電極發生的電化學反應方面說的。通俗的說法還是一次電池和二次電池,可充電和不可充電電池。同第一個問題一樣,普通電池既有一次,也有二次。五號和七號鋅錳電池和手機的鋰電池夠普通了吧?
3.電化學平衡的條件是什么?
A:首先,你要明白電化學的平衡是動態平衡,這個很重要。啥是動態平衡呢?也就是正負反應的化學反應速率相等。這個時候就達到電化學平衡了。這里影響的因素就很多了,溫度,氣壓,濃度和電流密度都會影響。具體的要實際的分析。
4.電化學勢和化學勢有何不同?
A:電化學勢也是化學勢的一種,只不過在這個化學反應的過程中伴隨這電流的產生。通常來說,我們說的電流,更多的是指外部電流,比如電池,工作的時候,有外部電流經過。如果你有足夠的化學基礎,你就會明白,所有的化學反應,都會伴隨電子的得失,也就是都產生了電流,只不過有的是在內部,有的在外部。常見的就是金屬的腐蝕,化學上也叫原電池反應。同樣也有電流的產生,只不過他們兩個電極挨得太近,相當于我們用的電池正負極短路了,自然沒有外部電流。所以電化學勢可以通俗地理解為:是否有外部電流,或者是否有可觀測的外部電動勢產生。
5.電池的電動勢是如何產生的?
A:首先,每種材料都有自己的電勢能。化學上,以標準氫電極(定義自己百度吧)的電勢定義為0V。其他的電勢在沒有特殊說明的情況下,都是已他為基準的。兩個電極的勢能不一樣,電動勢就產生了。常見的實驗,比如分別把銅棒和鋁棒浸入到硫酸溶液中,銅和鋁兩種材料在酸溶液中的電勢不一樣,電動勢就產生了。產生電動勢,是因為有了電勢差。為啥會有電勢呢?因為自發的化學反應都是往熵增大的方向發生的,就像石頭只會從高處往低處滾一樣。其實這個世界也是一樣,不干預的話,只會朝著混亂的方向發展。
可逆電池是指正向、逆向電極反應都是熱力學可逆且又無液體接界的、由可逆電極構成的電池。
可逆電池必須同時滿足的條件
(1)物質可逆
電池內進行的化學反應必須可逆,即充電反應和放電反應互為逆反應,電池內其他過程(如離子遷移)也必須可逆。
(2)能量轉化可逆
充、放電時,允許通過的電流很小,電極內化學反應進程無限接近平衡態。
(3)電池內部無液體接界
金屬表面晶格上的離子,受到極性水分子的吸引,有脫離金屬表面進入溶液形成水合離子的趨勢,這時,金屬表面由于電子過剩而帶負電而溶液相帶正電。另一方面,溶液中的金屬離子亦有由溶液相進入金屬相而使電極表面帶正電的趨勢。金屬離子的這種相間轉移趨勢取決于金屬離子在兩相中的電化學勢的相對大小,即金屬離子總是從電化學勢較高的相轉入電化學勢較低的相中。最后由于受相間電化學勢差的制約及靜電引力的作用而達平衡。
可逆電池是指正向、逆向電極反應都是熱力學可逆且又無液體接界的電池。
可逆電池的必要條件是: fl)電池反應可'F、逆方向進行;(2)允許通過的電流很小,電 極反應進程,掃隨時接近平衡態;£3)電池內部無液體接界。
我不知道你說的化學電勢具體是什么,不過這邊有如下幾個概念。
1.標準電極電勢,這是一個物質的本征屬性,和濃度是沒有關系的。它是指以一個物質為標準(一般用壓強為1 bar的氫氣),與標準量(一般是 1mol/L)待測物質的電極電勢。
2.電極電勢,即具體到某個電極以及環境,這個是和濃度有關的,因為其放電原理是通過化學反應中電子的轉移,而化學反應是和濃度相關的。這種電流的載流子是電子。
3.濃差電勢,其實本征上是一個物理過程。即假如一個區域的某種離子濃度非常高,而另一個區域該離子濃度非常低,而兩種區域又相互連通,則該離子會自發向低濃度擴散,以達到整個區域均一的狀態,這種情況下,由于離子的擴散也可以形成電流。因此這種擴散前的兩個區域之間存在濃差電勢。
所以,這(1,2)和3的最本質原理是不一樣的,需要單獨講濃差電勢。
以上就是電化學勢的全部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