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演示實驗自主設計?一:自組電橋測電流表內阻 (一)實驗任務 利用所給的儀器設備自組電橋測出電流表的內阻。(二)實驗儀器 待測電流表(Ig=100μA,Rg≈2×10的3次方歐姆)、電阻箱(0.0~99999.9歐姆,0.2級)、那么,物理演示實驗自主設計?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瓶子組作品:
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料瓶,學生又進一步把瓶子分類:飲料瓶、小藥瓶、啤酒瓶,進行分別研究。
(1)飲料瓶不進行任何技術處理,就可以做如下實驗
①演示空氣振動產生聲音及音調變化
方法a:在幾個飲料瓶中盛入不同深度的水,將瓶口移至嘴邊吹氣,可以聽到不同音調的聲音產生。空氣柱越短的,音調越高,反之,空氣柱越長,音調越低。
方法b:在飲料瓶中盛入小部分水,用手握住后,將飲料瓶口移到嘴邊、吹氣,學生會聽到一種音調的聲音。若一邊吹氣,一邊用手擠壓飲料瓶水面升高時,學生又會聽見不同音調的聲音。
②壓縮氣體體積,氣體液化演示
擰開瓶蓋,滴入幾點乙醚,擰緊瓶蓋后,稍待一會,蒸發,乙醚液體不見了。當用手擠壓瓶體時,乙醚液體重新出現在瓶壁上。這表明壓縮氣體體積,氣體被液化。
③碘的升華與凝華演示
擰開瓶蓋,用匙加入少些固態碘,擰緊瓶蓋后,豎起將含有碘的瓶底,放入燒杯中的沸水里,就會觀察到紫色的碘蒸氣從瓶底上升,到瓶子的上部后重新凝華成閃閃發光的碘晶體。此時搖動飲料瓶時看到瓶底的碘仍然是固體,這比用燒瓶在酒精燈上加熱出現液態碘的可操作更強。
④演示光的直射、反射、折射現象
在一個比較粗一些的飲料瓶中充滿香煙(或是衛生香)的煙霧,擰緊瓶蓋,制成了顯示光路器(能多個班級重復使用)。
(1)用一根細線拴好小石塊系在鋼尺的一端A,用另一根細線系在鋼尺的某一適當位置O,手提細線將鋼尺懸掛,鋼尺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測出A、O兩點間的距離l,讀出A到鋼尺中點B的距離L)
(2)把小石塊浸沒在盛有湖水的水杯中,將鋼尺的懸掛點向遠離A端移動到另一適當位置O’,使鋼尺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測出A、O’兩點間的距離l’)
(3)河水的密度為ρ水,利用上述測量出的物理量和已知量計算小石塊密度的表達式為
G1×l=G2×(L-l)
(G1-F浮)×l’=G2×(L-l’)
G1×l:(G1-F浮)×l’=(L-l):(L-l’)
G1=ρ石gV石
F浮=ρ水gV排=ρ水gV石
ρ石gV石×l:(ρ石gV石-ρ水gV石)×l’=(L-l):(L-l’)
ρ石×l:(ρ石-ρ水)×l’=(L-l):(L-l’)
ρ石=ρ水(l’L-l’l)/(l’L-lL)
實驗科學探究的過程應包括:1.提出問題;2.猜想與假設;3.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4.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5.分析與論證;6.交流與合作。實驗中涉及的科學研究方法主要有控制變量法、轉換法、數學方法等。
我認為要設計演示實驗應從以上幾個方面去設計。
一、最簡單的抽水機
實驗素材無時不有,
無處不在,
只要我們處處留心、
善于發現,
日常生活中很多信手拈
來的物品,都可以成為我們開發實驗的好資源。
有一次我患重感冒,
躺在病床上,
當我看到護土拿著一支注射器和打吊針用的一次性塑
料軟管走過來時,
我突發其想:
要是能利用這些材料制作一件物理教具就好了,
我苦思冥想
了兩天,結果出院時誕生了一件獲得省二等獎的教具。
如圖
1
,
將打吊針用的一次性塑料軟管較粗的那兩段剪下來
(在圖中標注為
A
和
B
)
,
A
兩端各有一個口,上端口是出水口,下端口是進水口,
B
上端有現成的兩個口,下端有一個
口。
將
B
上端的一個口與
A
下端進水口連接,
另一個口與注射器相連接,
再將
B
下端進水口
放入水中,并事先分別在
A
.
B
內放進一顆小鋼珠,這樣就做成了一只最簡單的活塞式抽水
機。
反復抽動注射器的活塞,
水就會從
A
出水口中源源不斷地流出來。
因
A
.
B
都是透明的,
學生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抽水過程中軟管內小鋼珠的運動情況(即活塞閥門的開閉情況)。
由這件教具的制作材料,
筆者明白了一個道理:
我們身邊可以用來做實驗的物品比比皆
是,
可以利用的實驗資源十分豐富,
我們缺少的并不是資源,
而是發現資源的慧眼和設計實
驗的智慧。
盡管實驗資源開發的途徑、
開發的方法多種多樣,
但最具價值的還應該是有創新
的意識和思想。
一:自組電橋測電流表內阻
(一)實驗任務
利用所給的儀器設備自組電橋測出電流表的內阻。
(二)實驗儀器
待測電流表(Ig=100μA,Rg≈2×10的3次方歐姆)、電阻箱(0.0~99999.9歐姆,0.2級)、滑線變阻器(50歐姆,110歐姆各一只)、單刀單擲開關兩只、直流穩壓電源。
(三)任務提示
利用電橋測電阻時,被測電阻應作為電橋的一個平衡臂。本實驗沒另給指示電橋平衡的檢流計,所以還要考慮怎樣利用待測電流表來指示電橋的平衡狀態。
用電阻箱式電橋測定電流計的內阻
儀器電流計(不帶靈敏度控制裝置);電阻箱(總電阻至少達10000Ω);電阻箱式電橋;勒克朗謝電池。
實驗步驟按圖30/4(b)所示連接電路,其中L是干電池,R是電阻箱,G是待測內阻的電流計,可以用一只放大鏡來更細致地觀察電流計的偏轉。從比例臂(R1和R2)中拔出10Ω的插塞,調整R使得當K2合上時電流計的偏轉約為滿刻度的一半。當R3=0和R3=∞時電流計往相反方向偏轉,就說明電路連接無誤。當K1也合上時,找出電流計無任何方向的偏轉時的R3之值,由此即可得出檢流計的內阻。有時采用R1:R2=10:1的比率,這取決于所用儀器的精度。數據記錄與處理記錄測量電流計內阻時的比例臂的比率和R3的值,并計算出電流計的內阻。
以上就是物理演示實驗自主設計的全部內容,實驗步驟:1、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木塊在比較光滑的木板上勻速拉動 2、在桌面上放一較粗糙的木板,用彈簧測力計拉木塊在粗糙木板上勻速滑動。3、取走木板,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木塊在桌面上勻速滑動。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