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歷史?海口起源于漢代,開埠于宋末元初。“海口”一名最早出現(xiàn)于宋代,已有九百多年的歷史。歷史上隸屬瓊山縣,名稱沿革有宋代的海口浦,元代的海口港,明代的海口都、海口所、海口所城,清代的瓊州口等。[2]秦末屬南越國,那么,海口歷史?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海口市簡介;海口市地處熱帶,熱帶資源呈現(xiàn)多樣性,富于海濱自然特色風光景觀。
自北宋開埠以來,已有近千年的歷史。
海口于1926年12月9日建市,1950年4月23日解放。
1988年,海南建省辦經(jīng)濟特區(qū),海口市成為海南省省會。
2002年,海口、瓊山兩市合并,海口市的發(fā)展翻開了新的一頁。
海口擁有“國家環(huán)境保護模范城市”、“中國優(yōu)秀旅游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國城市環(huán)境綜合整治優(yōu)秀城市”、“全國旅游標準化示范城市”等榮譽稱號,曾獲2004年度“中國人居環(huán)境獎” ,2012年入選“中國魅力城市200強”,是中國海濱城市。
自1992年以來,海口跨入“中國城市綜合環(huán)境實力50強”、“中國城市投資硬環(huán)境40優(yōu)”行列,被世界衛(wèi)生組織和國家衛(wèi)生部確定為全國唯一的世界健康城市試點,并榮獲“中國優(yōu)秀旅游城市”、“全國城市環(huán)境綜合整治十佳城市”、“全國衛(wèi)生城市、國家環(huán)境保護模范城市”、“全國園林綠化先進城市”、“全國造林綠化十佳城市”等一系列榮譽稱號。
未來海口城市建設(shè)的目標是,努力建成環(huán)北部灣的重要經(jīng)濟城市,華南地區(qū)的花園城市,國內(nèi)外理想的第二居住地,世界上著名的熱帶風光濱海特色的綠色國際性城市。
海口市,中國海南省省會,位于北緯19°32′-20°05′,東經(jīng)110°10′-110°41′,地處海南島北部,北瀕瓊州海峽,土地面積2304.84平方公里,是全省政治、經(jīng)濟、科技、文化中心和最大的交通樞紐。
海口起源于漢代,開埠于宋末元初。“海口”一名最早出現(xiàn)于宋代,已有九百多年的歷史。歷史上隸屬瓊山縣,名稱沿革有宋代的海口浦,元代的海口港,明代的海口都、海口所、海口所城,清代的瓊州口等。
海口市地處熱帶,熱帶資源呈現(xiàn)多樣性,富于海濱自然特色風光景觀。自北宋開埠以來,已有近千年的歷史。海口于1926年12月9日建市,1950年4月23日解放。1988年,海南建省辦經(jīng)濟特區(qū),海口市成為海南省省會。2002年,海口、瓊山兩市合并,海口市的發(fā)展翻開了新的一頁。
海瑞
海瑞一生居官清廉,剛直不阿,深得民眾的尊敬與愛戴。據(jù)說聽到他去世的噩耗時,當?shù)氐陌傩杖缡вH人,悲痛萬分。當他的靈柩從南京水路運回故鄉(xiāng)時,長江兩岸站滿了送行的人群。很多百姓甚至制作他的遺像,供在家里。關(guān)于他的傳說故事,民間更廣為流傳。后人墨客加工整理,編成了著名的長篇公案小說《海公大紅袍》和《海公小紅袍》,或編成戲劇《海瑞》、《海瑞罷官》、《海瑞上疏》等。海瑞和宋朝的包拯一樣,是中國歷史上清官的典范、正義的象征。
邱濬
邱濬(1420?—1495)明代戲曲作家(公元一四一八年至一四九五年)邱濬字仲深,號瓊山,瓊州人。生于明成祖永樂十六年,卒于孝宗弘治八年,年七十八歲。登景泰五年(公元一四五四年)進士。孝宗時,累官文淵閣大學士,參預機務。性介持正,熟于國家典故,晚年右目失明,猶披覽不輟。卒,謚文莊。濬嗜學,記誦淹洽,冠絕一時。著有瓊臺會稿二十四卷,及家禮儀節(jié)(均四庫總目)等書。又著小說鐘情麗集,紀少年遇合事。亦工曲,著傳奇五倫全備忠孝記、投筆記、舉鼎記及羅囊記各一本。《曲錄》并傳于世。
白玉蟾
白玉蟾(1194-1229)南宋道人,原名葛長庚,字以閱,號繽庵、海瓊子、武夷散人。祖籍福建閩清縣。
海口起源于漢代,開埠于宋末元初。“海口”一名最早出現(xiàn)于宋代,已有九百多年的歷史。歷史上隸屬瓊山縣,名稱沿革有宋代的海口浦,元代的海口港,明代的海口都、海口所、海口所城,清代的瓊州口等。[2]
秦末屬南越國,公元前111年(漢武帝元鼎六年),海口地屬珠崖郡,屬交州刺史管轄[3],三國時期屬廣州,西晉時,屬交州[4]。隋屬揚州。唐屬嶺南道,后屬南漢,宋屬廣南西路,元時先后屬隸屬湖廣行中書省、海北海南道、廣西行中書省[3] 。公元1369年(明太祖洪武二年)以后隸屬廣東省[3]。
1858年6月27日,正式簽訂中法《天津條約》,另有《和約章程補遺》,增開瓊州、潮州等六口[5]。
1926年12月9日,海口從瓊山縣劃出,獨立建市,稱海口市政廳。
1929年8月23日,海口市政廳改稱海口市政局。
1931年2月13日,撤銷海口市政局,地域劃歸瓊山縣管轄。
1950年4月23日,海口市解放。[2]
1956年,國務院將海口市劃為廣東省的地級直轄市。
1988年4月13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關(guān)于設(shè)立海南省、建立海南經(jīng)濟特區(qū)的決議,海南建省,海口市成為海南省省會。
2002年10月16日,國務院批復海口、瓊山兩市合并,成立新海口市
海口的簡稱或別稱是
海口,別稱“椰城”,海南省省會,國家“一帶一路”戰(zhàn)略支點城市,位于北緯19°32′-20°05′,東經(jīng)110°10′-110°41′,地處海南島北部,北瀕瓊州海峽,土地面積2304.84平方公里,是海南省政治、經(jīng)濟、科技、文化中心和最大的交通樞紐。
海口地處熱帶,熱帶資源呈現(xiàn)多樣性,富于海濱自然特色風光景觀。自北宋開埠以來,已有近千年的歷史。海口于1926年12月9日建市,1950年4月23日解放。1988年,海南建省辦經(jīng)濟特區(qū),海口成為海南省省會。2002年,海口、瓊山兩市合并,海口的發(fā)展翻開了新的一頁。
海口擁有“國家環(huán)境保護模范城市”、“中國優(yōu)秀旅游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國城市環(huán)境綜合整治優(yōu)秀城市”等榮譽稱號,曾獲2004年度“中國人居環(huán)境獎” ,2012年入選“中國魅力城市200強”,是中國海濱城市。
海南的簡稱是,省會是
瓊 海口
海南省的簡稱為什么叫做“瓊”?
因秦以后稱這一帶為瓊臺、瓊州或瓊崖,海南省地圖故簡稱“瓊”。 因其位于南中國海域,境內(nèi)最大島嶼又稱海南島,故名海南省。
參考資料:百度詞條:海南省 瓊
海南省的簡稱是什么
瓊 qióng
名稱 簡稱 省會或首府
北京市 京 北京
天津市 津 天津
河北省 冀 石家莊市
山西省 晉 太原市
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 蒙 呼和浩特市
遼寧省 遼 沈陽市
吉林省 吉 長春市
黑龍江省 黑 哈爾濱市
上海市 滬/申 上海
江蘇省 蘇 南京市
浙江省 浙 杭州市
安徽省 皖 合肥市
福建省 閩 福州市
江西省 贛 南昌市
山東省 魯 濟南市
河南省 豫 鄭州市
湖北省 鄂 武漢市
湖南省 湘 長沙市
廣東省 粵 廣州市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 桂 南寧市
海南省 瓊 海口市
重慶市 渝 重慶
四川省 川/蜀 成都市
貴州省 黔/貴 貴陽市
云南省 云/滇 昆明市
*** 自治區(qū) 藏 *** 市
陜西省 陜/秦 西安市
甘肅省 甘/隴 蘭州市
青海省 青 西寧市
寧夏 *** 自治區(qū) 寧 銀川市
新疆 *** 爾自治區(qū) 新 烏魯木齊市
香港特別行政區(qū) 港 香港
澳門特別行政區(qū) 澳 澳門
臺灣省 臺 臺北市
為什么海南簡稱瓊
海南島有美山似玉,所以海南有地名叫瓊山(瓊,就是美玉。
以上就是海口歷史的全部內(nèi)容,海口市簡介;海口市地處熱帶,熱帶資源呈現(xiàn)多樣性,富于海濱自然特色風光景觀。自北宋開埠以來,已有近千年的歷史。海口于1926年12月9日建市,1950年4月23日解放。1988年,海南建省辦經(jīng)濟特區(qū),海口市成為海南省省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