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縣歷史? 那么,沛縣歷史?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歷史上,邳州經歷了楚漢相爭、三國角逐、宋金交兵以及現代史上的淮海戰役,留下了眾多的名勝古跡和豐富的文化遺產。境內有大墩子文化遺址、寨山摩崖石刻、劉林文化遺址、梁王城遺址、九女墩、尤村漢墓、奶奶廟、土山馬跡亭、關帝廟、白馬寺古銀杏、山窩古槐、岠山和二龍山古墓群以及淮海戰役碾莊戰斗烈士陵園、王杰烈士陵園等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68處。艾山洞石溝、岠山風景區、大運河風光帶、黃墩湖游覽區、天下水杉第一路、銀杏森林公園、桃花島公園等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交相輝映,其中,以港上、鐵富為中心的連片銀杏園21萬畝,被譽為"天下銀杏第一園",被省定為"銀杏森林公園";艾山洞石溝風景區九座峰次第相連,方圓20公里,最高峰海拔197米,山頂有鳳凰臺、碧霞臺、聚仙臺、白馬泉、黑風口、望母臺等遺址;岠山風景區四峰并列,最高峰海拔204米,山頂泰山行宮內有葛仙洞,洞中有葛洪汲水煉丹之葛仙井,景區方圓4平方公里,有多處漢墓群。
秦朝時的沛縣不是屬于當時的山東。而現在確實是屬于江蘇的。
那時侯沒有山東也沒有江蘇之分,就是沛縣,秦朝以前是戰國可以說他屬于當時的齊國或者楚國等國,而我們今天只能用:今江蘇沛縣 來表示。
沛縣歷史悠久,春秋戰國時,沛地屬宋國,齊、楚、魏滅宋,楚得沛地,設縣。
秦統一中國后,建沛縣,屬泗水郡。西漢改為沛郡,轄沛縣。
邳州經歷了楚漢相爭、三國角逐、宋金交兵以及現代史上的淮海戰役,留下了眾多的名勝古跡和豐富的文化遺產。境內有大墩子文化遺址、寨山摩崖石刻、劉林文化遺址、梁王城遺址、九女墩、尤村漢墓、奶奶廟、土山馬跡亭、關帝廟、白馬寺古銀杏、山窩古槐、岠山和二龍山古墓群以及淮海戰役碾莊戰斗烈士陵園、王杰烈士陵園等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68處。
沛縣是漢高祖劉邦故里,明太祖朱元璋祖籍地,素有“千古龍飛地,帝王將相鄉”之美譽。作為漢文化的發祥地,沛縣文化遺產豐富,名勝古跡眾多,泗水亭、歌風臺、高祖原廟、射戟臺等歷史景點馳明中外。較高價值的文物藏品2000多件,其中,大風歌碑、漢化石像、漢代陶器等均為國家稀有文物。沛縣民風淳厚剛毅,崇文尚武,是全國著名的武術之鄉、嗩吶之鄉。
沛縣漢城:占地989畝,投資1.5億元,由漢城公園、漢街、漢高祖原廟、歌風臺、沛公大酒店、春雨樓等大型仿漢建筑群組成,是一座集游、購、娛、吃、住、行等配套一體的“城中之城”。成為蘇魯豫皖四省交界處上的風景名勝區。上圖畫面為沛縣漢城鳥瞰圖。
沛縣漢魂宮:為漢城公園七大景區之一,由沛宮殿、東西配殿、東西望樓、仙人承露臺、漢闕、碑廊等一系列漢代建筑組成,是典型的漢代皇家園林建筑。沛縣漢魂宮取意于《史記》記載。劉邦日“吾雖都關中、萬歲后魂魄猶樂思沛”。今人為弘揚大漢精神、于是1996年建造。漢魂宮上下四層、內有劉邦與群臣“金殿議事蠟像”、展覽廳、演藝廳等。上右圖為漢魂宮夜景。
微山湖:景色秀麗,百里荷花聞名遐邇。大沙河四季常綠,花卉繁多,流水清澈見底,自然風光美不勝收,是較為理想的旅游景點。
泗水亭公園:以小巧玲瓏、古香古色、江南風韻為特色、與漢城公園遙相呼應。公園內有“樊井”、“泗水亭碑”等多處古跡,泗水亭碑記載了劉邦起義前在沛縣的前半生,吸引了國內外漢學家紛沓而至。
歌風臺:公元前195年,沛人在劉邦唱大風歌處筑一高臺,名為“歌風臺”,歌風臺歷經滄桑,屢建屢圯。圖中歌風臺為1996年重建,面積12600平方米,臺高10米,前樓后殿,布局勻稱,雄渾壯觀,臺上有大風歌碑、劉邦塑像及兩面二廂古今著名石刻作品,臺內常年舉辦《劉邦圣績展》《漢代文物展》等。
高祖原廟:公元前190年,劉邦的兒子劉盈(漢惠帝)追懷高祖功德,詔令天下,興建高祖瑞,特許沛縣立“漢高祖原廟”。漢高祖原廟海內外劉氏尋根祭祖地方,廟內有劉邦金身坐像一座。
沛縣城雕:建于1996年,高22米,位于城南鄭沛路入城處。四根巨柱擎起晶體圓球,金色巨龍環繞球上,象征著“千古龍飛地,一代帝王鄉”的沛縣正以騰飛的姿態奔向二十一世紀。
以上就是沛縣歷史的全部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