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級語文上冊人教版?五年級語文書上冊內容有如下:1、第一單元 課文:白鷺、落花生、桂花雨、珍珠鳥。口語交際:制定班級公約。習作:我的心愛之物。2、第二單元 課文:搭石、將相和、什么比獵豹的速度更快。習作:漫畫老師。3、第三單元 課文:獵人海力布、牛郎織女(一)、牛郎織女(二)。口語交際:講民間故事。那么,5年級語文上冊人教版?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開篇明義,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中編排了11首古詩詞,這些古詩詞都是家喻戶曉、膾炙人口的經典作品。
教材中編選的古詩詞在文學史上是廣受好評的、也是蜚聲詩壇的精品佳作。對處于義務教育初級階段的學生來說,從閱讀這些經典詩詞入手,有利于學生提升古典詩詞的審美品位。
學生們在學習古詩文的時,能直觀地接觸到、感受到我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在潛移默化中也會對古典文學產生濃厚的興趣。
在具體的編排上,第三單元第十二課安排了三篇古詩詞,分別是南宋陸游的《示兒》、南宋林升的《題臨安邸》、清代龔自珍的《已亥雜詩》。原詩如下:
《示兒》
南宋·陸游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題臨安邸
南宋·林升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己亥雜詩》
清·龔自珍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第七單元第二十一也課安排了三篇古詩詞,分別是唐代王維的《山居秋暝》、唐代張繼的《楓橋夜泊》、清代納蘭性德的《長相思》。原詩如下:
山居秋暝
唐·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楓橋夜泊
唐·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小學五年級語文是部教版
部教版是指由教育部直接組織編寫的教材。
教育部通知, 2019年秋季新學期開始,全國所有中小學生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都使用統一部編版教材。
時間期限倒是挺長的,不過問題的時間期限可不長哦。呵呵
小學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上冊內容目錄
第1組
01 竊讀記
02 小苗與大樹的對話
03 走遍天下書為侶
04 我的“長生果”
口語交際?習作一
回顧?拓展一
第2組
05 古詩詞三首 泊船瓜洲 秋思 長相思
06 梅花魂
07 桂花雨
08 小橋流水人家
口語交際?習作二
回顧?拓展二
第3組
09 鯨
10 松鼠
11 新型玻璃
12 假如沒有灰塵
口語交際?習作三
回顧?拓展三
第4組
13 釣魚的啟示
14 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
15 落花生
16 珍珠鳥
口語交際?習作四
回顧?拓展四
第5組
1 有趣的漢字
2 我愛你,漢字
第6組
17 地震中的父與子
18 慈母情深
19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
20 學會看病
口語交際?習作六
回顧?拓展六
第7組
21 圓明園的毀滅
22 狼牙山五壯士
23 難忘的一課
24 最后一分鐘
口語交際?習作七
回顧?拓展七
第8組
25 七律?長征
26 開國大典
27 青山處處埋忠骨
28 毛主席在花山
口語交際?習作八
回顧?拓展八
第9組 選讀
1 黃果樹聽瀑
2 斗笠
3 太空“清潔工”
4 鞋匠的兒子
5 剝豆
6 你一定會聽見
7 木笛
8 白泉村(四章)
生字表
生字表一
生字表二
我在 師庫網 找到的,還是注明一下
《白鷺》是五年級語文上冊部編教材第一單元第一課。
《白鷺》是一篇寓情于物的散文。課文描寫了白覺的外形和覓食、棲息、飛行時的美,表達了作者對白鷺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白鷺》行文簡潔,結構嚴謹,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是全文的總起句,以精巧的詩來比喻白鷺的美;第二部分(第2-8自然段)具體描寫了白鷺的美。這一部分又可以分為:第一層(第2-5自然段)從顏色、身段寫白鷺的外形之美;第二層(第6-8自然段)借助“水田釣魚”“枝頭獨立”“空中低飛”三幅畫面,寫白鷺在不同場最中的美:第三部分(第9-11自然段)與第一部分首尾呼應,抒寫了作者對白鷺如詩一般美的贊嘆。
課文語言凝練,句句含情,白鷺形象之美和在不同場景中的美躍然紙上。
白鷺之美,在于它“一切都很適宜”。如,第3自然段將白鷺同白鶴、朱鷺和蒼鷺對比,突出白鷺身段的精致玲瓏;第5自然段,作者先是描述了白鷺蓑毛、身型、長喙、腳,又將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賦》中對絕代佳人的描寫“東家之子,增之一分則太長, 減之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未則太赤”恰到好處地用到白鷺身上,排比式的短語,整齊勻稱,突出了白鷺“色素”和“身段”的適宜。
白鷺之美,在于它在不同場景中展現出的美。
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上冊《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1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這篇課文主要寫作者在七八歲的時候,寫了人生中的第一首詩,媽媽對此的評價是“精彩極了”,父親的評價卻是“糟糕透了”;作者在“精彩極了”的鼓勵中,在“糟糕透了”的警告中,把握人生的方向,成長為一名著名作家,也明白了,父母對自己的兩個極端的斷言,其實是兩種不同的表達愛的方式。這篇課文安排兩課時,我上第一課時,教學內容定位童年故事(1—14自然段)。我的教學流程是先從課題入手,接著檢查生字,最后圍繞第一部分的內容提出幾個問題,讓學生自己找。問題是:作者童年時寫的第一首詩,母親是怎么評價的?父親又是怎么評價的?“我”聽后有什么不同反應?在學生交流反饋后,課件相應出現母親的評價、父親的評價以及我聽后的不同反應的句子。對于這些重點句子,我是采用讓學生多讀來感悟其的含義,讀時又要注意指導學生用怎樣的語氣來讀,從讀中讓學生自己體會到母親對作者是鼓勵的愛,[內容來于斐—斐_課—件_園]父親對作者是嚴厲的愛。“我”聽父親的評價后傷心到極點的句子:我再也受不了了。我沖(跑)出飯廳,跑(走)進自己的房間,撲(躺)到床上失聲痛哭起來。我采用換詞的方法讓學生來體會,如“沖”改做“跑”,“跑”改做“走”,“撲”改做“躺”,這樣行嗎?學生通過讀來對比,就很快地感悟到這樣換詞后不能表達出作者傷心到極點的程度。
以上就是5年級語文上冊人教版的全部內容,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楓橋夜泊 唐·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長相思 清·納蘭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風一更,雪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