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當代美術館在哪?蘇州李公堤巴塞當代美術館位于“蘇州工業園區李公堤路1號12幢”最近的公交站是“星州街水坊路南站”,停靠此站的公交車是138路,207路。下車后步行約1.1公里即到目的地了。那么,巴塞當代美術館在哪?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有:康定斯基(W.Kandinsky,1866~1944俄羅斯畫家)、蒙德里安(P.Mondrian,1872~1944荷蘭畫家)、霍夫曼(Hans Hofmann,1880~1966年美國畫家)。
胡安·米羅(Joan Miró,1893~1983西班牙畫家)、羅伯特·馬瑟韋爾(Robert Motherwell,1915~1991美國畫家)。
德·庫寧(Willem De Kooning,1904~1997年,荷蘭籍美國畫家)、杰克遜·波洛克 (Jackson Pollock,1912~1956,美國畫家)。
趙無極(zhaowuji,1921~2013,中國籍法國畫家)、朱德群(zhudequn,1920~2014,中國籍法國畫家)、汪京元(wangjingyuan,1959年,中國畫家)。
1、胡安·米羅(Joan Miró,1893年4月20日—1983年12月25日),西班牙畫家、雕塑家、陶藝家、版畫家,超現實主義的代表人物。是和畢加索、達利齊名的20世紀超現實主義繪畫大師之一。
2、威廉·德·庫寧,簡稱德·庫寧,荷蘭籍美國畫家,抽象表現主義的靈魂人物之一,新行動畫派的大師之一。在他創作生涯中,人體成為其繪畫創作的主體,加以風景及書寫的符號來發展他的抽象世界。
畢加索(1881~1973)出生在西班牙,是當代西方最有創造性和影響最深遠的藝術家,他和他的畫在世界藝術史上占據了不朽的地位。畢加索是位多產畫家,據統計,他的作品總計近 37000 件,包括:油畫 1885 幅,素描 7089 幅,版畫 20000 幅,平版畫 6121幅。
跟一生窮困潦倒的文森特?凡高不同,畢加索的一生輝煌之至,他是有史以來第一個活著親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進盧浮宮的畫家。在1999年12月法國一家報紙進行的一次民意調查中,他以40%的高票當選為20世紀最偉大的十個畫家之首。
對于作品,畢加索說:“我的每一幅畫中都裝有我的血,這就是我的畫的含義。”面對勤奮的畢加索和天才的創作,你會不會畢恭畢敬呢?
最新消息:2004年5月5日,西班牙著名藝術家畢加索(PabloPicasso)一幅1905年的油畫作品《抽煙斗的男孩》(Garcon a la Pipe)5月5日在紐約蘇富比(Sotheby)拍賣會中,以104,168,000美元售出,創下了單幅畫作拍賣的最高金額紀錄。
路透社報導說,這次拍賣打破了凡高(vanGogh)作品《加歇醫生的畫像》(Portrait of Dr.Gachet)1990年所締造的拍賣紀錄,當時的拍賣價格為8,250萬美元。
蘇州李公堤巴塞當代美術館位于“蘇州工業園區李公堤路1號12幢”最近的公交站是“星州街水坊路南站”,停靠此站的公交車是138路,207路。下車后步行約1.1公里即到目的地了。(巴塞當代美術館就在霸味姜母鴨(李公堤店)旁)
畢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是二十世紀西方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家之一。
他一生留下了數量驚人的作品,風格豐富多變,充滿非凡的創造性。
畢加索生于西班牙的馬拉加,后來長期定居法國。他的父親是一位藝術教師。他自幼喜愛藝術,15歲時以優異成績進入巴塞羅那美術學校,后來轉入馬德里圣費爾南多美術學院。他于1900年來到法國巴黎,開始以極大的同情心描繪窮人的生活。此時,他的作品充滿悲劇性。
瘦削的形象和冷灰的藍色調,使他的畫上充滿孤獨和絕望、災難與不幸的感覺。
人們把這一時期稱為其創作的“藍色時期”(1900—1904年)。
1904—1906年是畢加索創作生涯的“粉紅色時期” 。
他這一時期的作品以描繪馬戲團人物為主,形象雖然憂郁,卻并不孤寂。1906年畢加索受到非洲原始雕刻和塞尚繪畫影響,而轉向一種新畫風的探索。
于是,他畫出了那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著名杰作——《亞維農的少女》。
畢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是二十世紀西方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家之一。
他一生留下了數量驚人的作品,風格豐富多變,充滿非凡的創造性。
畢加索生于西班牙的馬拉加,后來長期定居法國。
關于畢加索的一些資料
畢加索(1881~1973)是當代西方最有創造性和影響最深遠的藝術家,是20世紀最偉大的藝術天才,他的藝術生涯幾乎貫穿其一生,作品風格豐富多樣,后人用“畢加索永遠是年輕的”的說法形容畢加索多變的藝術形式。史學上不得不把他浩繁的作品分為不同的時期——早年的“藍色時期”、“粉紅色時期”、盛年的“黑人時期”、“分析和綜合立體主義時期”(又稱“立體主義時期”)、后來的“超現實主義時期”等等。下面介紹畢加索不同時期的部分作品,供你欣賞。
母:瑪莉亞·畢加索-洛培茲
1881 10月25日出生于西班牙南部的馬拉加
1888/9 7/8歲 在父親(美術教師)指導下畫畫。
1889 8歲 完成第一件油畫作品,畫的是斗牛士。
1895 14歲 進入巴塞隆納的隆哈美術學校,其父于該校任教。入學考試是古典藝術與靜物寫生,依規定可有一個月時間完成,畢加索在一天之內就完成了。
1896 15歲 作品“初次領圣體”參加巴塞隆納美術與工業展。
1897 16歲 進入馬德里圣費南多美術學院就讀。但常不去上課,比較喜歡去“普拉多美術館”參觀。在那里,他可以接觸到西班牙大師的作品:葛雷柯、委拉斯蓋茲及哥雅等。 作品“科學與慈善”獲馬德里全國美展榮譽獎,后來又在馬拉加得到金牌獎。
以上就是巴塞當代美術館在哪的全部內容,該館位于江蘇蘇州工業園區李公堤四期文化創意街區,建筑面積約1000平方米,由一、二樓兩個展廳和三樓多功能廳構成,是一座展示國內外粉畫藝術家作品、進行粉畫學術研討以及粉畫藝術培訓的專題類美術館。不同于尋常美術館純粹的展覽空間,明·美術館獨樹一幟,在一樓展廳開辟了“咖啡空間”,營造休閑美術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