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歷史上冊復習提綱?七年級歷史知識梳理中國歷史朝代順序:1. 夏、商、西周、東周、秦、西漢、東漢、三國、西晉、東晉 2. 中華文明的起源 - 第1課 祖國境內的遠古居民 - 人類是由類人猿進化而來的,元謀人是中國境內已知的最早的人類。- 遠古居民的三個代表: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那么,七年級歷史上冊復習提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歷史》七年級上冊復習要點
第1課中華大地的遠古人類
一、元謀人
1、我國境內已知最早的人類,是距今約170萬年的元謀人,發現于云南元謀。
二、北京人
1、北京人(距今約70萬-20萬年),是生活在北京周口店的原始人類。
2、北京人已經能直立行走,北京人已經會制造石制工具,北京人已經使用天然火。
3、山頂洞人已經能夠人工取火。
第2課星羅棋布的氏族聚落
一、半坡聚落(黃河流域)
1、早期人類的定居地,稱為聚落。最具代表性的是黃河流域的半坡聚落和長江流域的河姆渡聚落。
2、按血緣關系組成的比較固定的社會群體,稱為氏族。
3、半坡聚落,距今約6000多年。
4、半坡聚落種植粟。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粟的國家之一。
5、半坡聚落時期,人們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是:陶器。
6、半坡聚落的房屋結構:半地穴式。
二、河姆渡聚落(長江流域)
1、河姆渡聚落,距今約7000年,是長江流域氏族聚落的代表。
2、河姆渡聚落種植水稻。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的國家之一信神。
3、河姆渡聚落的房屋結構:干欄式。干欄式建筑一直是江南地區的主要建筑形式之一。
第3課傳說時代的文明曙光
一、炎帝與黃帝
1、炎帝和黃帝是黃河流域的部落聯盟首領。
2、炎帝,號稱神農氏,是中華原始農業和醫藥學的創始人。
七年級上冊復習提綱 ★公元前,公元后。1世紀=100年。1年代=10年。前20年為初,后10年為末。
第一課中華大地的遠古人類 ★元謀人,距今約170萬年,云南元謀,長江流域。日前我國境內已知最早的人類。
★北京人,距今約70—20萬年,北京周口店,黃河流域。還保留著猿的一些體質特征。已經使用天然火。群居生活(人類最原始的社會組織形式)。
★山頂洞人,距今約1萬8千年,北京周口店,黃河流域。和現代人已經沒有多大區別。已經能夠人工取火。氏族生活。
第二課星羅棋布的氏族聚落 ★半坡聚落,距今約6000多年,陜西西安,黃河流域。半地穴式房屋。種植粟。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鉆孔石斧)。陶器是主要用具(魚紋彩陶盆)。
★河姆渡聚落,距今約7000年,浙江余姚,長江流域。干欄式房屋。種植水稻。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骨耜。陶器是主要用具(刻畫豬紋黑陶缽)。
★大汶口原始居民,距今約四五千年,山東大汶口,黃河流域。產生了貧富分化。
★說明了:他們已過上定居生活。擺脫了對自然的依賴,擴大了活動空間,提高了生活質量。在建筑方面的高超技術。能根據區域特征創造性地建造房屋。顯示了原始居民的聰明才智。當時生產力進步,人們戰勝困改鬧難的能力提高。
七上歷史提綱
——必背部分
一、遠古居民
1、元謀人:云南 170萬年——我國最早
2、北京人:北京70—20萬年
打制石器、天然火
3、半坡人:陜西粟(黃河肢野流域)
——世界最早
4、河姆渡人:浙江稻(長江流域)
三、傳說時代
1、人文始祖炎、黃二部族走向聯合,華夏族的主體。
炎帝和黃帝被尊奉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
2、禪讓禹是傳說時代的治水英雄。堯舜禹傳位。這種通過推舉部落聯盟首領的辦法。
3、大禹治水
六、夏商西周的社會與國家
1、西周分封制
目的:為了鞏固統治。
主要內容:是周王把某地的土地和臣民授予某個諸侯,稱為“授民授疆土”,由諸侯管理當地的事務。分封制規定了受封者的義務,即必須服從周王的命令,治理諸侯國,保衛周王,因此,他們必須定期到周室朝覲、納貢和服役。各諸侯國保持密切聯系,共同抵御“蠻”、“夷”、“戎”、“狄”等。
作用:通過逐級分封,編織起由中央向四方擴散的控制網絡,打破了夏商時期眾邦林立的狀態,加強了周王室與各諸侯國的經濟、文化聯系。西周的影響不斷擴大,密切了同周邊各少數民族的關系,推動了邊遠地區的經濟開發和文化發展。
2、齊桓公稱霸 第7課 春秋五霸
八、社會變革
1、商鞅變法公元前356年,秦孝公支持。
三、 西周
建立時間:公元前1046年
建立者: 周武王
都城:鎬京(今陜西西安)
著名戰役:牧野之戰
目的:加強對全國廣大地區的統治
分封制 分封對象:王族、功臣及舊貴族的后代
分封諸侯:衛、齊、魯、晉、宋、燕
1、鞏固了對原來商朝地區的統治;
制度 作用:2、擴大了統治范圍;
3、加速了全國經濟發展。
定義:西周規定天子、諸侯、卿大夫等職位只有正妻所生的長子
嫡長子繼承制才有資格繼承。
作用:保證了王室、貴戚碰族統治權力的順利繼承碼仔弊,有利于社會穩定。
滅亡:前771年,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犬戎攻破鎬京
四、 東周(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戰國: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建立時間:公元前770年
建立者: 周平王
都城:洛邑(今河南洛陽)
1、周天子失去往日權勢;
原因: 2、諸侯為了獲得原來周天子享有的政治經濟特權,而憑借實力進行戰爭以達到目的(實質)
標志:前651年,葵丘會盟(周天子派代表參加)
齊桓公首先稱霸原因:1、齊國是富庶的東方大國,盛產漁鹽;
2、任用管仲為相,改革內政,發展生產,增強國力;
春秋爭霸3、“尊王攘夷”的提出,取得政治優勢。
春秋五霸 晉文公城濮大戰——“退避三舍”
楚莊王問鼎中原
吳王闔閭
越王勾踐“十年生聚、十年教訓”、臥薪嘗膽
1、兼并戰爭使國家數量減少;
影響:2、促進民族間交流與融合
3、加速新舊制度交替
[注意:由于東周的戰國時期屬于封建社會的開端,所以沒放在此單元內]
五、 科技文化
定義:殷墟出土的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
甲骨文 價值遲族:1、了解商的歷史
文字 2、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商朝開始
金文 定義:商周時期,鑄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又名鐘鼎文。
1、目前我國境內已知最早的人類,是距今約170萬年的 。
2、距今約 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的原始人類被稱為“北京人”。
3、 還保留著猿的一些體質特征,但他們已經能直立行走,上肢基本上具備了現代人的特點。
4、 在從猿到人的進化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5、 ,是人類在進化過程中取得的重大進步。
6、北京人已經使用 。 的使用,提高了原始人類適應自然環境的能力,促進了體質的發展和腦的進化。
7、人類最原始的社會組織形式是:原始人往往幾十個人在一起, ,過著群居的生活。
第二課 星羅棋布的氏族聚落
1、距今約六七千年前,氏族聚落已在中華大地星力棋布,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黃河流域的 和長江流域的 。
2、距今約 年的半坡聚落位于 ,現存遺址面積約5萬平方米。半坡聚落居民已種植 、 、 ,飼養 、 ,還經常去 、 。他們開墾耕地用、,收割莊稼用 、 ,加工谷物用 、 等。
3、 是半坡居民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
4、我國是最早種植 和 的國家之一。其中,最早種植 的是半坡居民;最早種植 的是河姆渡居民。
5、距今約 年的河姆渡聚落位于 ,是長江流域氏族聚落的代表。河姆渡居民種植 ,飼養 、 、 等家畜。
6、河姆渡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還用動物骨骼制作工具,他們在這些工具上 , ,這是工具制作技術的又一進步。
以上就是七年級歷史上冊復習提綱的全部內容,2、秦統一中國 原因:P64。意義:公元前221年,秦的統一,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諸侯國長期割據爭戰的局面,將中國歷史推進到一個嶄新的階段。3、陳勝、吳廣起義 口號:“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政權:張楚。它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戰爭,沉重打擊了秦朝的殘暴統治。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