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所有公式?公式:F = G / r2描述:任何兩個物體之間都存在相互吸引的力,這個力與兩個物體的質量的乘積成正比,與它們之間的距離的平方成反比。其中G為萬有引力常數。機械能守恒定律:公式:E = E? + E?描述:一個系統或物體的機械能在只有重力或彈力做功的情況下保持不變。請注意,以上公式僅為高中物理中的一部分,且每個公式都有其適用的條件和范圍。在實際應用中,那么,物理所有公式?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質點的運動------直線運動
勻變速直線運動:
1.平均速度V平=s/t(定義式)
2.有用推論Vt2-Vo2=2as
3.中間時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間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為正方向,a與Vo同向(加速)a>0;反向則a<0}
8.實驗用推論Δs=aT2 {Δs為連續相鄰相等時間(T)內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單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時間(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單位換算:1m/s=3.6km/h。
自由落體運動: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從Vo位置向下計算)
4.推論Vt2=2gh
豎直上拋運動
位移s=Vot-gt2/2
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
3.有用推論Vt2-Vo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拋出點算起)
5.往返時間t=2Vo/g (從拋出落回原位置的時間)
二、質點的運動----曲線運動、萬有引力
平拋運動
1.水平方向速度:Vx=Vo 2.豎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x=Vot 4.豎直方向位移:y=gt2/2
5.運動時間t=(2y/g)1/2(通常又表示為(2h/g)1/2)
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
合速度方向與水平夾角β:tgβ=Vy/Vx=gt/V0
7.合位移:s=(x2+y2)1/2,
位移方向與水平夾角α:tgα=y/x=gt/2Vo
8.水平方向加速度:ax=0;豎直方向加速度:ay=g
勻速圓周運動
1.線速度V=s/t=2πr/T 2.角速度ω=Φ/t=2π/T=2πf
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 4.向心力F心=mV2/r=mω2r=mr(2π/T)2=mωv=F合
5.周期與頻率:T=1/f 6.角速度與線速度的關系:V=ωr
7.角速度與轉速的關系ω=2πn(此處頻率與轉速意義相同)
8.主要物理量及單位:弧長(s):(m);角度(Φ):弧度(rad);頻率(f);赫(Hz);周期(T):秒(s);轉速(n);r/s;半徑(r):米(m);線速度(V):m/s;角速度(ω):rad/s;向心加速度:m/s2。
物理量包括質量、溫度、速度、密度、力、壓強、功、功率、電流、電壓、電阻、電功、電功率、熱量、比熱等。質量的單位是千克(kg),公式為m=pv;溫度的單位是攝氏度(°C);速度的單位是米/秒(m/s),公式為v=s/t;密度的單位是千克/米3(kg/m3),公式為p=m/v;力的單位是牛頓(N),公式為G=mg;壓強的單位是帕斯卡(Pa),公式為P=F/S;功的單位是焦耳(J),公式為W=Fs;功率的單位是瓦特(w),公式為P=W/t;電流的單位是安培(A),公式為I=U/R;電壓的單位是伏特(V),公式為U=IR;電阻的單位是歐姆(Ω),公式為R=U/I;電功的單位是焦耳(J),公式為W=UIt;電功率的單位是瓦特(w),公式為P=W/t=UI;熱量的單位是焦耳(J),公式為Q=cm(t-t°);比熱的單位是焦/(千克°C)(J/(kg°C))。真空中的光速為3×108米/秒,15°C空氣中的聲速為340米/秒,安全電壓為不高于36伏。
其中,m代表質量,p代表密度,v代表體積,s代表路程,t代表時間,F代表力,S代表受力面積,W代表功,P代表功率,I代表電流,U代表電壓,R代表電阻,Q代表熱量,c代表比熱容,t°代表初始溫度,g代表重力加速度,R代表電阻值,U代表電壓值。
串聯電路
P(電功率)U(電壓)I(電流)W(電功)R(電阻)T(時間)
電流處處相等
I1=I2=I
總電壓等于各用電器兩端電壓之和
U=U1+U2
總電阻等于各電阻之和
R=R1+R2
U1:U2=R1:R2
總電功等于各電功之和
W=W1+W2
W1:W2=R1:R2=U1:U2
P1:P2=R1:R2=U1:U2
總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
P=P1+P2
并聯電路
總電流等于各處電流之和
I=I1+I2
各處電壓相等
U1=U2=U
總電阻等于各電阻之積除以各電阻之和
R=(R1R2)/(R1+R2)
1/R=1/R1+1/R2
總電功等于各電功之和
W=W1+W2
I1:I2=R2:R1
W1:W2=I1:I2=R2:R1
P1:P2=R2:R1=I1:I2
總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
P=P1+P2
同一用電器的電功率
額定功率比實際功率等于額定電壓比實際電壓的平方
Pe/Ps=(Ue/Us)的平方
有關電路的公式
電阻
R
電阻等于電壓除以電流
R=U/I
電阻等于電壓平方除以電功率
R=U2/P
電功
W
電功等于電流乘電壓乘時間
W=UIT(普式公式)
電功等于電功率乘以時間
W=PT
電功等于電荷乘電壓
W=QU
電功等于電流平方乘電阻乘時間
W=I2RT(純電阻電路)
電功等于電壓平方除以電阻再乘以時間
W=U2T/R(同上)
電功率
P
電功率等于電壓乘以電流
P=UI
電功率等于電流平方乘以電阻
P=I2R(純電阻電路)
電功率等于電壓平方除以電阻
P=U2/R(同上)
電功率等于電功除以時間
P=W:T
初中的物理公式主要包括以下幾類:
運動學公式: 速度:$v = frac{S}{t}$,其中$v$是速度,$S$是路程,$t$是時間。
力學公式: 重力:$G = mg$,其中$G$是重力,$m$是質量,$g$是重力加速度。 密度:$rho = frac{m}{V}$,其中$rho$是密度,$m$是質量,$V$是體積。 合力: 方向相同時:$F{合} = F{1} + F{2}$ 方向相反時:$F{合} = F{1}F{2}$ 浮力: $F{浮} = G{物}G{視}$,其中$G{視}$是物體在液體中的視重。 $F{浮} = G{物}$。 $F{浮} = G{排} = m{排}g = rho{液}gV{排}$,其中$G{排}$是排開液體的重力,$m{排}$是排開液體的質量,$rho{液}$是液體的密度,$V_{排}$是排開液體的體積。
杠桿與滑輪公式: 杠桿的平衡條件:$F{1}L{1} = F{2}L{2}$,其中$F{1}$是動力,$L{1}$是動力臂,$F{2}$是阻力,$L{2}$是阻力臂。
一、勻變速直線運動
1、平均速度V平=s/t(定義式)2.有用推論Vt2-Vo2=2as
2、中間時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3、中間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4、加速度a=(Vt-Vo)/t {以Vo為正方向,a與Vo同向(加速)a>0;反向則a<0}
5、實驗用推論Δs=aT2 {Δs為連續相鄰相等時間(T)內位移之差}
6、主要物理量及單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時間(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單位換算:1m/s=3.6km/h。
二、自由落體運動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3.下落高度h=gt2/2(從Vo位置向下計算) 4.推論Vt2=2gh
注:(1)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遵循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較小,在高山處比平地小,方向豎直向下)。
三、豎直上拋運動
1、位移s=Vot-gt2/2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
2、有用推論Vt2-Vo2=-2gs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拋出點算起)
3、往返時間t=2Vo/g (從拋出落回原位置的時間)
注:(1)全過程處理:是勻減速直線運動,以向上為正方向,加速度取負值;
(2)分段處理:向上為勻減速直線運動,向下為自由落體運動,具有對稱性;
(3)上升與下落過程具有對稱性,如在同點速度等值反向等。
以上就是物理所有公式的全部內容,高二會考物理公式:x=vt;v=v0+at;x=v0t+at2/2。1、勻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公式:x=vt。2、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公式:v=v0+at。3、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公式:x=v0t+at2/2。4、向心加速度的關系:a=2ra=v2/ra=42r/T2。5、力對物體做功的計算式:W=FL。6、牛頓第二定律:F=ma。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真偽需自行辨別。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