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考試分析?1、學生基本概念掌握模糊不清,基礎知識不牢固,學習不夠,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潛力有待提高。與學生學習歷史的態度不夠端正有關,部分學生偏科思想嚴重,認為歷史學平時不用學,考試之前看練習冊或單元過關題就能夠了。那么,歷史考試分析?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試卷分析是七年級歷史教學考試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具有激勵、矯正、強化、示范的作用,特別是復習階段又有總結經驗、拓寬思路、揭示規律、提高能力的功能。我整理了關于七年級下冊歷史試卷分析,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七年級下冊歷史試卷分析范文一
一、試題分析:
這份試題是**縣2015年七年級升級學業質量調研測試卷,共四大題型:單向選擇題、簡答題、材料解析題、探究題。試題涵蓋七年級下冊全冊。
第一題單項選擇題,共20題,40分,每題2分。內容像毛細血管一樣遍布全冊,以點帶線,以線帶面,可以說每個章節都涉及到了,而且還突出了重點、難點和疑點,又緊扣課標,不偏不怪,難易適中,方寸把握得較好,完全可以考察出學生全面掌握知識的情況,也可考察出學生分析、判斷、推理的能力。
第二題是解答題,適當地有輔助材料,選擇了兩個重要方面:一個是政治方面,為加強統治而進行的制度創新,很有現實的意義。我們反對君主專制,加強民主法治建設,但我們為了鞏固國家的統一,不排除借鑒歷史,加強中央集權,減少離心離德的地方分裂因素。歷史是割不斷的,總是在批判中繼承,在繼承中創新。另一個是經濟方面。經濟是硬實力,發展經濟始終是歷史發展的主線。一切歷史的都是現實的,這樣的選題是有現實意義的。
歷史試卷分析(一):
一、試卷分析
本試題注重基礎知識,考查知識的覆蓋面大,面向全局帶體學生,試題難度適中,試題依據新教材、課標對全體學生的基本要求,注重全面考查學生的基礎知識。聯系實際為背景設置題目,考查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潛力,試題體現新課程的理念、課程改革的要求,體現了過程和方法。
試卷結構:滿分100分,時間是60分鐘。考查資料是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下冊,試題分兩種類型題型。選取題,50分非選取題值50分。滿分100分。
二、學生答題存在問題及原因
問題一:選取題共20題。題的難易程度中等每單元的“之最累”“人物類”“文化類”。
問題二:非選取題21—24題。題的難易程度中等偏難。“商業經濟”“明朝政治的改革措施、皇權特點”“和同為一家—民族祖先、與唐往來史實、對西藏管轄的主要措施”“科技文化按時間歸類”“對我國古代科技文化成就評價”。
1、學生基本概念掌握模糊不清,基礎知識不牢固,學習不夠,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潛力有待提高。與學生學習歷史的態度不夠端正有關,部分學生偏科思想嚴重,認為歷史學平時不用學,考試之前看練習冊或單元過關題就能夠了。還有的學生沒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歷史學的方法,對歷史學知識不理解,死記硬背,平時達標檢測反饋不及時有關,與平時訓練和鞏固練習少都有關系。
月考是一次重要的考試,在初二歷史考試旅滲悉結束之后,我們要做一些試卷的分析。現在請欣賞我帶來的關于初二歷史的月考試卷分析的內容。
初二歷史月考試卷分析(一)本周我校組織了第一次月考,現針對這次考試情況,總結如下:
一、試題分析
本次命題從考查學生的基礎知識,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入手,選擇三種題喊則型,具有以下特點:
1.命題符合以學生為本,切實體現素質教育面向全體一的要求,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學校的教學實際,沒有偏題、漏題。
2.試題注重了基礎知識,注重了對學生運用所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具體體現在第一題、第三題上。
3.試題體現了靈活性,從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出發,試題減少了死記硬背的考試內容,體現了創新教育,有助于學生能力的提高。
存在問題
一、學生方面:1、史實不清,是致命的弱點。2、部分學生態度不端正。或不重視,或認為歷史很好學,不過背背而已,就是落下也能很快趕得上。3、解題技巧的欠缺。表現在如何從四個選項中找出最佳項,提高正確率;如何審好題,做到緊密結合題目要求作答;如何合理安排卷面,盡量多得分等等。4、看書不細。未能聽進老師的忠言相告,一相情愿地以為這兒不考,那兒不考,存在僥幸心理,結果遭受沉重一擊。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再說沒看到你的試卷,所以我只能教方法,還望采納。 分三部分寫 一、分析錯題。為什么會錯,是馬虎?還是原本就不會?或者是平時“不求甚解”的原因,導致換湯不換藥的題目還是不會。(重點分析) 二、分析對的題目。有人說“對的題目還分析什么啊”。當然要!要從中找出重點,知識的重點,也就是考點。比如說考幾次試,這類的題目一直出現,或者出現地概率很高,我們在試卷分析時就要把它列為重點。就是說即使這次做對了,也要在平時地學習中經常鞏固。 三、總結。通過這次考試,還是說通過這幾次考試,發現自己的不足,在學科中哪方面不足,就比如說歷史,你的哪段歷史不是很清楚,經常犯錯?還有就是已經很好的了,就是說你這段歷史已經滾瓜爛熟了,這樣平時你就可以少花點心思鞏固記憶就好了。最后就是下定決心,以后會怎樣認真的學習,怎樣的踏實,不會再馬虎,同樣的錯誤不會再犯等等。 回答者: 501324507 | 三級 | 2011-2-25 16:28 我是教初二歷史的。這是我的一個質量分析~~本來是幻燈片,現在我把文字版發出來吧~~ 一·關于本次歷史試卷題目 單項選擇題【24分, 12小題】 史實分析題【10分, 5小題】 歸納列舉題【20分, 3道題】 材料分析題【22分, 2大題】 延伸探究題【24分, 2大題】 二:各班優秀率及格率平均分情況分析 (1.這個建議你做成圖表, 2.然后再弄一個各個班的不同分數段成績學生統計表) 三:具體題目分析: 選擇題部分:主要考查1至9課內容。
歷史期中考試試卷分析
試卷分析,需要從逐題分析到整體分析,一一入手。下面是我整理的歷史期中考試試卷分析,歡迎大家參考!
一、試卷的評價
1、試卷的基本情況:
歷史卷面總分為100分,考試時間為60分鐘,題型包括單項選擇題、材料簡答題等題型。
2、試卷的基本特點:
本次考試命題以現行《初中歷史課程標準》為依據,體現新課改的精神,有利于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縱觀全題,呈現以下特點:
(1)基礎性強。試題立足于歷史基礎知識,以重點知識來設計題目。重在考查學生對歷史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
(2)標高適度。基于目前初中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初中歷史教學的現狀,試卷沒出現偏題、怪題。整卷的試題難度應該說比較適中。
(3)題目設計具有簡明性。題意指向明確,題目的表述較清楚,簡單明了,學生審題時一目了然。
二、學生答題質量分析
1、優點
(1)對歷史教材的主干知識掌握得較好。學生能根據要求加以復習鞏固,對重點知識的掌握較熟練。
(2)能正確地運用解題方法。
以上就是歷史考試分析的全部內容,方法如下:1、試卷結構:本次考試采取閉卷形式進行,題型分:選擇題、歷史診斷題、圖說歷史題、材料分析題、以史為鑒題五種,題型穩中有變。2、考試質量:從這次考試中反映出學生學習過程中仍然存在很多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