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歷史名人榜?1、扁鵲(公元前407—前310年)姬姓,秦氏,名緩,字越人,又號盧醫(yī),春秋戰(zhàn)國時期名醫(yī)。春秋戰(zhàn)國時期渤海郡鄭(今河北滄州市任丘市)人。由于他的醫(yī)術高超,被認為是神醫(yī),那么,河北歷史名人榜?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堯,據傳說中國上古五帝之一的唐堯出生在順平縣 ( 原完縣 ) 的伊祁山 , 因此伊祁山就又稱作堯山。后人稱其為唐堯。 2、伯夷,不食周粟的河北(盧龍)人。 3、叔齊,伯夷之弟,與其兄不食周粟,餓死首陽山。 4、趙武靈王(約前340年—前295年)名雍,戰(zhàn)國時期趙國國君,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軍事改革家。 5、趙奢,馬服君,漢族“馬”姓起源。趙國人,與趙王室宗,當屆貴族。戰(zhàn)國后期趙國名將。
6、廉頗,戰(zhàn)國四大名將,慷慨重義,以勇氣聞于諸侯。生于公元前327年卒于公元前243年,趙國杰出的軍事將領 7、樂毅,趙國人,戰(zhàn)國名將,領五國之兵連下齊國七十二城。 8、藺相如,戰(zhàn)國名相,河北曲陽縣人,英勇大義,智慧宏達,千古佳談。 9、公孫龍,春秋、戰(zhàn)國鬧戚時期的思想家。公孫龍,字子秉,趙國人(今邯鄲)。 10、李牧,趙國柏人(今河北隆堯)人,戰(zhàn)國四大名將之一,其功績自不必說。 11、徐福,據傳為日本天皇老祖,秦時齊人徐福(滄州戰(zhàn)國時屬齊,安陽內黃戰(zhàn)國時屬趙)率三千河北兒女東渡日念彎前本。 12、毛亨,西漢學者,河北河間人,“毛詩學”的開創(chuàng)者。 13、毛萇,西漢詩學“毛詩學”的傳授者,河北邯鄲人,《詩經》,就是漢學大儒毛亨、毛萇注釋的“毛詩”。
從河北走出的三十位歷史名人,厲害了,燕趙大地
1、伯夷,夷齊讓國,不食周栗。
2、扁鵲,切脈診斷,戰(zhàn)國神醫(yī)。
3、趙雍,胡服騎射,滅中山國。
4、趙奢,戰(zhàn)國名將,閼與破秦。
5、樂毅,燕國名將,討伐齊國,大敗齊軍。
6、李牧,戰(zhàn)國四將,連卻秦軍。
7、毛遂,說楚合縱,脫穎而出。
8、趙佗,平定嶺南,建南越國。
9、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10、張角銀余蔽,創(chuàng)太平道,黃巾起義。
11、劉備,奪取西川,建立蜀漢。
12、張飛,當陽拒曹,蜀漢五虎。
13、趙云,兩扶幼主,掃蕩西川鋒州。
14、祖逖,聞雞起舞,東晉戰(zhàn)將。
15、祖沖之,推圓周率,撰《大明歷》。
16、酈道元,地理大家,撰《水經注》。
17、竇建德,起義反隋,稱雄河北。
18、盧照領,初唐四杰,唐詩大家。
19、魏征,一代名相,直言敢諫。
20、一行,唐朝高僧,天王學家。
21、高適,邊塞詩人,渤海縣侯。
22、賈島,苦吟詩人,郊寒島瘦。
23、郭威,推翻后漢,建毀芹立后周。
24、趙匡胤,建立宋朝,完成統一。
25、李春,建筑大師,建趙州橋。
26、郭守敬,天文大家,制《授時歷》。
27、紀昀,《四庫全書》,《閱微草堂筆記》。
28、楊露禪,楊氏太極,一代宗師。
29、馮國璋,北洋三杰,直系首領。
【歷史名人】
1、黃帝,我們現在知道黃帝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部落聯盟的總稱。史傳黃帝部落由甘肅的姬水遷入今河北省中北部,并與當時來自山東的蚩尤部落和河南的炎帝部落,在河北大地上(涿鹿、坂泉等地)上演了奠定中華民族的一系列戰(zhàn)爭, 最終三部融合形成了中華民族的前身。在當時的生產力條件下,從甘肅遷入河北并完成一系列戰(zhàn)爭并最終融合,決不是一個很短時間內可以完成的過程,很可能是幾百年甚至戚沒上千年。則從甘肅遷入河北到一系列戰(zhàn)爭的完成,可能已經在河北大地上繁衍了幾代甚至幾十代人。照現在的觀點,完成這瞎棗一系列偉大戰(zhàn)爭的黃帝(部落聯盟)是河北人。
2、據傳說中國上古五帝之一的唐堯出生在順平縣 ( 原完縣 ) 的高神納伊祁山 , 因此伊祁山就又稱作堯山。據《史記·五帝本紀》和其它一些古代典籍記載 , 堯是黃帝的后代 , 為上古五帝之一的帝嚳的兒子 , 本名放勛。帝摯九年 , 摯親率官員到唐將帝位禪于放勛 , 放勛即帝位 , 帝號堯 , 因初封于唐 , 即以唐為朝代號 , 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朝代號 , 后人稱其為唐堯。
3、商王朝發(fā)跡于河北、山東東北部和河南黃河以北地區(qū),其中河北邢臺是商古都之一。則商王朝開國者,不可排除不是河北人。
河北歷史上的十大名人,馮國璋,扁鵲,劉備,董仲舒,郭威,柴榮,孟知祥,王士珍,祖逖,酈道元,這是個人對中國歷史來說是非前戚常茄仔重要的,對社會的進步有非常重要的慧納陵作用,同時也代表著河北的歷史文化。
“燕趙古稱多慷慨悲歌之士”,作為中華文明的發(fā)源地之一,河北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從中也誕生了無數可歌可泣,影響中國乃至世界的歷史文化名人。
李大釗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chuàng)始人之一,是我黨早期卓越的領導人李大釗,也是河北人,李大釗,字守常,1889年生于河北樂亭。早年曾考入天津北洋法政專門學校,后東渡日本,在日本東京早稻田大學政治本科學習。李大釗不僅是一位無產階級革命家,同時他也是一位學識淵博的著名學者。
李大釗
1916年,李大釗回國后,在北京大學擔任圖書館主襲銀任兼經濟學教授。同時,李大釗也是新文化運動的主將。他積極向中國宣傳俄國十月革命和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成為我國最早傳播馬克思主義的人。
李大釗
1920年,李大釗在北京大學組織了中國第一個馬克思學說研究會。并與在上海的陳獨秀遙相呼應,“南陳北李,相約建黨”。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作為主要創(chuàng)始人,李大釗負責黨在北方的全面工作。
陳獨秀和李大釗
由于李大釗的革命工作遭到了北洋軍閥的仇視,1927年4月6日,奉系軍閥首領張作霖在北京將李大釗逮捕。嚴刑拷打之后,李大釗被奉系軍閥殘酷的殺害,年僅38歲。
張之洞晚清四大中興名臣之一的張之洞,也是河北人,由于家鄉(xiāng)為直隸南皮,因此,張之洞也被人稱為“張南皮”。
以上就是河北歷史名人榜的全部內容,孟知祥(874年-934年),字保胤,邢州龍岡(今河北邢臺西南)人,五代十國時期后蜀開國皇帝。孟知祥是晉王李克用的侄婿,在后唐深受重用,歷任中門使、馬步軍都虞候、北京留守等職,后出任西川節(jié)度使。后唐明宗年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