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小升初語文考點?1 勸學類 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顏真卿 《勸學》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陸游《冬夜讀書示字聿》2 惜時類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那么,2017小升初語文考點?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2017小升初必考文言文知識點
2017年小升初已經離我們越來越近了。小升初語文考試主要考哪些文言文?下面我為大家分享小升初必考文言文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參考作用!
(一)之
1.用作代詞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稱。
譯為“他”——他們)、“它”——它們)。
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義,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馬說》
2.用作助詞
a.結構助詞,定語的標志。
用在定語和中心語——名詞)之間,可譯為“的”,有的可不譯。
例: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恫軇フ搼?zhàn)》
b.結構助詞,賓語前置的標志。
用在被提前的賓語之后,動詞謂語或介詞之前,譯時應省去。
例:宋何罪之有?——《公輸》
c.結構助詞。
當主謂短語在句中作為主語、賓語或一個分句時,“之”用在主語和謂語之間,起取消句子獨立性的作用,譯時可省去。
例: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愛蓮說》
d.音節(jié)助詞。
用在形容詞、副詞或某些動詞的末尾,或用在三個字之間,使之湊成四個字,只起調整音節(jié)的作用,無義,譯時應省去。
例:頃之 ,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独恰?/p>
3. 用作動詞
可譯為“去、往、到”。
2017小升初語文知識點總結
小升初考試是由各個學校半公開組織 的選拔性考試,因此它具有不穩(wěn)定性和多樣性(各學??荚嚂r間不一樣,出題角度不同)。小升初語文考試同學們復習好了嗎?下面我為大家分享小升初語文考試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一、字詞句:
1、提供(gōng) 口供(gòng) 商賈(gǔ) 桎梏(ɡù)
2、“薈萃”不要寫作“薈翠”。“竟然”不要寫作“競然”?!翱⒐ぁ辈灰獙懽鳌熬ぁ??!耙荒曛嬙谟诖骸辈灰獙懽鳌耙荒曛驹谟诖骸薄?/p>
3、根據(jù)后面的比喻義,在括號里填入由“風”字組成的詞語。
例如:(風雨):比喻艱難困苦。
(風暴):比喻規(guī)?;趾攵鴼鈩菝土业牧α?。
(風云):比喻變幻動蕩的局勢。
(風浪):比喻艱險的遭遇。
(風聲):比喻傳播出來信息。
(風波):比喻糾紛和亂子。
二、文學常識積累:
(一)、你知道嗎?
1、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督溪毑綄せā诽?杜甫
2、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憶江南》唐?白居易
3、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回鄉(xiāng)偶書》唐?賀知章
4、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一、成語中的主角
草木皆兵(苻堅)胯下之辱(韓信)背水一戰(zhàn)(韓信)
四面楚歌(項羽)望梅止渴(曹操)無顏見江東父老(項羽)
破釜沉舟(項羽)懸梁刺股(孫敬)(蘇秦)
囊螢映雪(車胤孫康)洛陽紙貴(左思)聞雞起舞(祖逖)
紙上談兵(趙括)東窗事發(fā)(秦檜)鴻雁傳書(蘇武)
二、寫出下列雅號所指的名人
六一居士(歐陽修)東坡居士(蘇軾)子美(杜甫)
香山居士(白居易)青蓮居士(李白)易安居士(李清照)
三、先把詩句補充完成,然后之處下列詩句中加點字指的是誰
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
2.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元二)
3.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董大)
4.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維)
5.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李廣)
6.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賀知章)
7.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李白)
8.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龔自珍)
四、寫出下列詩句中的地名。
1.“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中間的“河”和“岳”分別是指黃河河華山這兩個地方
2.“直把杭州作汴州”中的“汴州”指的是今天的(開封)這個城市
3.“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春城--古時的長安,現(xiàn)在的西安)
4.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南京)
五、文學知識。
1、文章開頭一段的某一句話在文章中的作用,中間某段或句的作用,最后一段某句的作用。
對于這種題型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回答:對于第一段的問題,從結構上來說,是落筆點題,點明文章的中心,開門見山,總領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從內容上來說,是為下文作鋪墊和襯托,為后面某某內容的描寫打下伏筆。
中間某段的問題,在結構上是起到承上啟下、過渡的作用。最后一段或某句的作用是總結全文,點明文章主旨,讓人回味無窮,并與題目相照應。
2、文章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這需要根據(jù)文章的具體內容來回答,常見的有歌頌、贊美、熱愛、喜愛、感動、高興、渴望、震撼、眷念、惆悵、淡淡的憂愁、惋惜、思念(懷念)故鄉(xiāng)和親人、或者是厭倦、憎惡、痛苦、慚愧、內疚、痛恨、傷心、悲痛、遺憾等。一般作者的情感可以從文章的字里行間可以看出來的,有的也許寫得比較含蓄,有的是直抒胸臆。
3、概括文章主旨。
對于這種題目,在回答之前一定要把全文仔細看幾遍,然后可以用這樣的關鍵詞來進行回答:“通過??故事,歌頌(贊美)了??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揭示了??的深刻道理。我們也可以從文中去找,在文章的每一段特別是第一段或最后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文章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往往是作者所要表達的主題。
1.酒以成禮
【原文】
鐘毓(yù)兄弟小時,值父晝寢,因共偷服藥酒。其父時覺,且托寐以觀之。毓拜而后飲,會飲而不拜。既而問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禮,不敢不拜。”又問會何以不拜,會曰:“偷本非禮,所以不拜?!?/p>
(選自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
【注釋】
①托:假裝。②酒以成禮:酒是用來完成禮儀的。③寢:睡覺。④因:趁機。⑤時:當時。⑥何以:為什么。⑦覺:醒。⑧值:當......時。⑨且:尚且,暫且。
【文言知識】
釋“覺” 上文“其父時覺”中的“覺”,不是指“發(fā)覺”,而是指“醒”,句意為當時他們的父親醒過來了。又,文言文中的“睡覺”,指睡后醒來。又,“盜半夜入室,主人未覺”,意為小偷半夜入室,而主人為醒。
【參考譯文】
鐘毓兄弟小時候,正趕上父親午睡時,趁機一起偷喝藥酒。他們的父親當時睡后醒來,姑且裝睡看看他們要干什么。鐘毓行禮后喝酒,鐘會喝酒不行禮。隨后父親問鐘毓為什么要行禮,鐘毓說:“酒是完成禮儀的,不敢不行禮?!庇謫栫姇槭裁床恍卸Y,鐘會說:“偷本來就不是禮儀,所以不行禮?!?/p>
【閱讀訓練】
1.解釋
①寢:睡覺。 ②因:趁機。 ③時:當時。 ④何以:為什么
2.翻譯:
①且托寐以觀之。
譯文:父親姑且假裝睡著來看他們(做什么)。
以上就是2017小升初語文考點的全部內容,7.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8.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楊萬里:《小池》) 9.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