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必修一運動學公式?②V=Δs/Δt單位:m/s ③勻速圓周運動:物體沿著圓周運動,并且線速度的大小處處相等 2.角速度ω:①物體做圓周運動的快慢還可以用它與圓心連線掃過角度的快慢來描述,那么,物理必修一運動學公式?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直線運動
1)勻變速直線運動
1.平均速度V平=s/t(定義式) 2.有用推論Vt2-Vo2=2as
3.中間時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間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為正方向,a與Vo同向(加速)a>0;反向則a<0}
8.實驗用推論Δs=aT2 {Δs為連續(xù)相鄰相等時間(T)內(nèi)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單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時間(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單位換算:1m/s=3.6km/h。
注:
(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體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決定式;
(4)其它相關內(nèi)容:質(zhì)點、位移和路程、參考系、時間與時刻〔見第一冊P19〕/s--t圖、v--t圖/速度與速率、瞬時速度〔見第一冊P24〕。 10.基本規(guī)律: Vt = V0 + a t S = vo t +a t2
11.幾個重要推論:
(1) Vt2 - V02 = 2as (勻加速直線運動:a為正值 勻減速直線運動:a為正值)
(2) A B段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
Vt/ 2 == (3) AB段位移中點的即時速度:
Vs/2 =
勻速:Vt/2 =Vs/2 ; 勻加速或勻減速直線運動:Vt/2 初速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在1s ,2s,3s……ns內(nèi)的位移之比為12:22:32……n2; 在第1s 內(nèi),第 2s內(nèi),第3s內(nèi)……第ns內(nèi)的位移之比為1:3:5…… (2n-1); 在第1米內(nèi),第2米內(nèi),第3米內(nèi)……第n米內(nèi)的時間之比為1:: ……(
初速無論是否為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質(zhì)點,在連續(xù)相鄰的相等的時間間隔內(nèi)的位移之差為一常數(shù):s = aT2 (a--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 T--每個時間間隔的時間)
豎直上拋運動: 上升過程是勻減速直線運動,下落過程是勻加速直線運動.全過程是初速度為VO,加速度為g的勻減速直線運動.
上升最大高度: H =
(2) 上升的時間: t=
(3) 上升,下落經(jīng)過同一位置時的加速度相同,而速度等值反向
(4) 上升,下落經(jīng)過同一段位移的時間相等. 從拋出到落回原位置的時間:t =
(5)適用全過程的公式: S = Vo t --g t2 Vt = Vo-g t
Vt2 -Vo2 = - 2 gS ( S,Vt的正,負號的理解)
2)自由落體運動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從Vo位置向下計算) 4.推論Vt2=2gh
注:
(1)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遵循勻變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較小,在高山處比平地小,方向豎直向下)。
1、勻變速直線運動
平均速度V平=s/t(定義式)2.有用推論Vt2-Vo2=2as;中間時刻速度Vt/2=V平=(Vt+Vo)/24.末速度Vt=Vo+at
中間位置速度Vs/2=[(Vo2+Vt2)/2]1/26.位移s=V平t=Vot+at2/2=Vt/2t;加速度a=(Vt-Vo)/t{以Vo為正方向,a與Vo同向(加速)a>0;反向則a<0};實驗用推論Δs=aT2{Δs為連續(xù)相鄰相等時間(T)內(nèi)位移之差}
主要物理量及單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時間(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單位換算:1m/s=3.6km/h。
2、自由落體運動
初速度Vo=02.末速度Vt=gt;下落高度h=gt2/2;推論Vt2=2gh;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遵循勻變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
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較小,在高山處比平地小,方向豎直向下)。
3、豎直上拋運動
位移s=Vot-gt2/22.末速度Vt=Vo-gt(g=9.8m/s2≈10m/s2);有用推論Vt2-Vo2=-2gs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拋出點算起)
往返時間t=2Vo/g(從拋出落回原位置的時間);全過程處理:是勻減速直線運動,以向上為正方向,加速度取負值;
分段處理:向上為勻減速直線運動,向下為自由落體運動,具有對稱性;;上升與下落過程具有對稱性,如在同點速度等值反向等。
【必修1】
v=x/t
a=△v∕t
※基本公式┌v=Vo+at
│x=Vot+1/2at2
│2ax=v2-Vo2
└v(平均)=x/t=(v。+v)/2
勻變推論式1.中間時刻瞬時速度Vt/2=V平均=(V+Vo)/2
2.中間位置瞬時速度Vs/2=[(Vo2+Vt2)/2]1/2
3.實驗用推論ΔX=aT2 {連續(xù)相鄰相等時間內(nèi)位移之差等于一個衡量}
勻變幾個規(guī)律比例式
(1)1T末、2T末、3T末……瞬時速度之比為v1∶v2∶v3∶…… = 1∶2∶3∶……
(2)第一個T時間內(nèi),第二個T時間內(nèi),第三個T時間內(nèi)……位移之比,xI∶xⅡ∶xⅢ∶……= 1∶3∶5∶……∶(2n-1)
(3)1T內(nèi)、2T內(nèi)、3T內(nèi)……位移之比s1∶s2∶s3∶……= 12∶22∶32∶……
(4)通過連續(xù)相同的位移所用時間之T1:T2:T3:… … =1:根號下(2-1):根(3-2):…
※F=ma
F彈=kx
【必修2】
一平拋
Vt=根號下[(Vx)2+(Vy)2]=根號下[(Vo)2+(gt)2]
二開三
(開普勒第三定律)R3/T2=k
三圓周
V線速度=ΔL/T
V角速度=Δθ/T
T=1/f
四萬有引力
Fn= mv2∕R = mw2r = m4π2r∕T2 = m4π2w2r = m4π2f2r = mwv = ma
※萬有引力等于重力GMm∕r2=mg
※萬有引力充當向心力GMm∕r2=Fn=上面一排
五
Ek=m V2 / 2
Ep=mgh
※ (動能定理)W總=Ek末-Ek初
※(機械能守恒)①初機械能=末機械能(說明0視面)
②增加量=減少量
※(能量守恒))①初能=末能(說明0視面)
②增加量=減少量
③可能用到Q(熱量,來自摩擦)=fs(s是路程不是位移)
注意
對單一物體用①動能定理②運動學公式=牛二定律
對①機械能守恒②能量守恒
1)勻變速直線運動
1.平均速度V平=s/t(定義式)2.有用推論Vt2-Vo2=2as
3.中間時刻速度Vt/2=V平=(Vt+Vo)/24.末速度Vt=Vo+at
5.中間位置速度Vs/2=[(Vo2+Vt2)/2]1/2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以Vo為正方向,a與Vo同向(加速)a>0;反向則a<0}
8.實驗用推論Δs=aT2{Δs為連續(xù)相鄰相等時間(T)內(nèi)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單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時間(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單位換算:1m/s=3.6km/h。
2)自由落體運動
1.初速度Vo=0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從Vo位置向下計算)4.推論Vt2=2gh
(1)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遵循勻變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較小,在高山處比平地小,方向豎直向下)。
(3)豎直上拋運動
1.位移s=Vot-gt2/22.末速度Vt=Vo-gt(g=9.8m/s2≈10m/s2)
3.有用推論Vt2-Vo2=-2gs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拋出點算起)
5.往返時間t=2Vo/g(從拋出落回原位置的時間)
(1)全過程處理:是勻減速直線運動,以向上為正方向,加速度取負值;
(2)分段處理:向上為勻減速直線運動,向下為自由落體運動,具有對稱性;
(3)上升與下落過程具有對稱性,如在同點速度等值反向等。
一、質(zhì)點的運動(1)------直線運動
1)勻變速直線運動
1、速度Vt=Vo+at
2.位移s=Vot+at2/2=V平t=
Vt/2t
3.有用推論Vt2-Vo2=2as
4.平均速度V平=s/t(定義式)
5.中間時刻速度Vt/2=V平=(Vt+Vo)/2
6.中間位置速度Vs/2=√[(Vo2+Vt2)/2]
7.加速度a=(Vt-Vo)/t
{以Vo為正方向,a與Vo同向(加速)a>0;反向則a<0}
8.實驗用推論Δs=aT2{Δs為連續(xù)相鄰相等時間(T)內(nèi)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單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時間(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單位換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體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決定式;
(4)其它相關內(nèi)容:質(zhì)點.位移和路程.參考系.時間與時刻;速度與速率.瞬時速度。
2)自由落體運動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從Vo位置向下計算)
4.推論Vt2=2gh
注:(1)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遵循勻變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較小,在高山處比平地小,方向豎直向下)。
以上就是物理必修一運動學公式的全部內(nèi)容,(1)勻變速直線運動三個基本公式 速度公式:v=v0+at (用來計算末時刻的瞬時速度 )位移公式:速度位移公式: (不涉及時間時用此公式)(2)學法指導:解決運動學問題的一般思路是:1.對物體進行運動情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