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物理人教版?光從一種介質射向另一種介質表面時,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來介質的現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三線同面,法線居中,兩角相等,光路可逆.即: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于法線的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那么,八上物理人教版?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質量》教案,歡迎大家閱讀。更多相關內容請關注教案欄目。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質量》教案譽氏跡
教學目標
1.初步知道質量的概念及單位.
2.通過實際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3.學會測量固體的質量.
慶并教學重難點
重點: 托盤天平的使用方法。
難點 :理解質量的含義,托盤天平的使用方法。
教學過程
學習指導一:質量——物體的一種特性
【自主預習】
閱讀課本第108、109頁內容,完成以下問題:
1.一切物體由物質組成,一個鐵錘比一個小鐵釘所含的鐵物質要多 ,物理上“質量”是用來表示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而生活中某產品的“質量”是指產品的優劣.
2.質量通常用字母m 表示,質量的國際單位是千核沒克,符號是 kg .常用的質量單位還有 t、 g 和 mg .
3.1kg=1000g,1t=1000kg.
4.一個初中生的質量約為50 kg ;
一頭大象的質量約為6 t ;
一個雞蛋的質量約為50 g ;
一張紀念郵票的質量約為50mg.
【小組討論】
1.冰塊熔化成水,狀態變化了,質量沒有變化.
2.泥團捏成泥人,形狀變化了,質量沒有變化.
3.飛船飛向月球,位置變化了,質量沒有變化.
4.將一鐵塊加熱,溫度變化了,質量沒有變化.
結論:一個物體的質量不隨物體的狀態、形狀、位置和溫度的變化而變化,質量是物體的一種屬性.
【教師點撥】
1.物理上的“質量”含義,與生活中所指的某某產品的“質量”優劣有區別.
2.一個物體的質量是否改變,只看它所含物質的多少是否改變.
【跟蹤訓練】
1.質量為1kg的水,全部結冰以后,冰的質量是 1 千克.如果1kg的水全部變成水蒸氣,則水蒸氣的質量是 1 千克.
2.“解放牌”載重汽車本身的質量是3.8t,合3800千克=3.8×106克;一粒人工合成的金剛石的質量一般約為200mg,合 0.2 克=2×10-4千克.
3.一根硬棒,下列哪種情況下其質量發生了變化(A)
A.用車床車光滑,并制成某零件
B.在爐中加熱至300℃
C.將棒拉成細鐵絲
D.將鐵棒帶到宇宙飛船上
4.質量相同的木塊和鐵塊相比較(C)
A.木塊的體積較大,所以所含物質較多
B.鐵塊較重,所以所含物質較多
C.木塊和鐵塊質量相同,所含物質的多少是一樣的
D.無法比較其物質含量的多少
5.試判斷3×107mg所表示的質量可能是(B)
C.一頭大象 D.一杯水
學習指導二:質量的測量——天平
【自主預習】
閱讀課本第109、110頁,完成下列問題:
1.買賣食物都要稱量食物的質量,通常我們用哪些器材稱量質量?
實驗室里我們通常用天平測質量,生活中常用桿秤、臺秤測質量.
2.觀察托盤天平構造,認清天平各部分名稱和配套砝碼的質量及個數.
1.底座 2.橫梁 3.托盤 4.標尺
5.平衡螺母 6.指針 7.分度盤 8.游碼
3.熟記天平使用的注意事項:
①被測物體質量不能超過天平的稱量(稱量就是指天平一次可以測量的最大質量,底座銘牌上標注有稱量);
②向盤中加減砝碼要用鑷子夾取,輕拿輕放,不能用手接觸砝碼,不能把砝碼弄濕、弄臟;
③潮濕的物體和化學藥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盤中.
【小組討論】
怎樣利用托盤天平測量固體(小鐵塊)質量:
一放:天平應放在水平桌面上;
二調:將游碼撥到標尺的零刻線處,再調節平衡螺母,使橫梁平衡;
三測:將被測物體放在天平 左盤,估計一下物體質量,用鑷子按先 大 后 小 向天平 右 盤依次試加砝碼,若所有合適的砝碼都用上后,天平仍不平衡,則需調節游碼,使橫梁恢復平衡;
四讀:右盤砝碼總質量加上游碼示數等于物體質量;
五收:測量完畢,將物體取下,用鑷子將砝碼放回砝碼盒,游碼歸零,以備下次使用.
【教師點撥】
1.調節平衡螺母,當指針指在分度盤中線(靜態平衡)或指針左右擺幅相等(動態平衡)時,天平橫梁就是平衡的(指針左偏右調,右偏左調).
2.測量時要遵循左盤放被測物體,右盤放砝碼(左物右碼)的原則.
3.加砝碼應先加大砝碼后加小砝碼(先大后小).
4.調節游碼相當于在天平的右盤中加減小砝碼.
5.讀物體質量時,應該先讀大砝碼再讀小砝碼(先大后小),讀游碼示數應以游碼左刻度線為準.
【跟蹤訓練】
1.一架托盤天平在調節橫梁平衡時,發現指針偏向標尺的左端,下列措施中可以使橫梁平衡的是(A)
A.將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調
B.將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調
C.將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調
D.以上措施都可以
2.用已經調好了的天平稱量一只燒杯的質量時,當天平的右盤加上最小砝碼后發現指針稍微偏向分度盤中線的左側,為了使天平平衡,應該(C)
A.把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外旋出一些
B.把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向里旋進一些
C.把標尺上的游碼向右移一些
D.把天平右端的底部墊高一些
3.下圖小石塊的質量讀數為27.2g.
4.一架天平,測量前左盤低右盤高,未經調節,稱得一鐵塊的質量是50克,那么鐵塊的實際質量應比50克 小 (填“大”或“小”);若用一個已生銹的砝碼去測量一個物體的質量,則測量的結果與真實值相比偏 小 (填“大”或“小”).
質量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初步理解“物質的量”的含義。
【篇一】長度和時間的測量知識點
一、長度:
任何測量都需要單位,長度的單位有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納米(nm)等。其中米是基本單位,注意各單位之間的換算關系,長度測量的基本是刻度尺,拿到一把刻度尺首先要觀察零刻度線、分度值及測量范圍。
二、時間
時間主單位是秒(s),時間的單位還有分(min)、小時(h)測試時間的有手表、機械停表等。
三、使用刻度尺的方法:
要觀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線(在哪里,是否磨損),量程(測量范圍)和分度值(兩條相鄰的最小刻度線間的距離,它決定著刻度尺的準確程度)。
刻度尺要放正,使刻度線緊貼被測物體。
讀數時,視線與尺面垂直。
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記錄時,結果應包括讀數和單位兩部分。
讀數:視線要正對刻度線(如下圖所示);除讀出分度值以上的準確值外,還要估讀出分度值的下一位數值(估讀值)。圖中鉛筆長度為69.5mm,其中69mm是準確值,0.5mm是估讀值。
小練習
1、下列各長度單位中不是國際單位制中長度單位的是()
A、kmB、mC、cmD、尺
2、下列物體的長度,接近1dm的是()
A、乒乓球的直徑B、成人拳頭的寬度
C、火柴盒的長度D、保溫瓶的高度
3、在下面方框中的一組數據用的是同一刻度尺測量的是()
①1.5m②23.0mm③4.8cm④0.72dm
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④和①
4、在用刻度尺測量物體長度時,下列要求中錯誤的是()
A、測量時刻度尺不能歪斜B、測量必須從刻度尺左端零刻度線量起
C、讀數時視線應垂直于刻度尺D、記錄測量結果必須在數字后面注明單位
5、在學校運動會的鉛球比賽中,裁判員測量成績時要將卷尺拉直,這是因為若不拉直,測量成績就比真實成績()
A、偏小B、偏大C、無影響D、無法判斷
【篇二】運動的描述知識點
考點一:時刻與時間間隔的關系
時間間隔能展示運動的一個過程,時刻只能顯示運動的一個瞬間。
興趣就是學習開始的動力,你喜歡什么你才去干什么,所以,要想學好一門功課的話,就應該把他培養成自己的興趣。以下是我給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提綱,希望對大家指漏有所幫助,歡迎閱讀!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提綱
一、長度的測量
1、長度的測量:長度的測量是最基本的測量,最常用的是刻度尺。2、長度的單位及換算
長度的國際單位是米(m),常用的單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
納米(nm)換螞逗握算:1km=103m;1m=10dm;1dm=10cm;1cm=10mm;1mm=103um;1um=103
nm長度的單位換算時,小單位變大單位用乘,大單位換小單位用除3、正確使用刻度尺
(1)使用前要注意觀察零刻度線、量程、分度值(2)使用時要注意
①尺子要沿著所測長度放,尺邊對齊被測對象,必須放正重合,不能歪斜。②不利用磨損的零刻度線,如因零刻線磨損而取另一整刻度線為零刻線的,切莫忘記最后讀數中減掉所取代零刻線的刻度值。③厚尺子要垂直放置④讀數時,視線應與尺面垂直
4、正確記錄測量值:測量結果由數字和單位組成。
(1)只寫數字而無單位的記錄無意義;(2)讀數時,要估讀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
【篇一】八年級上冊物理公式總結人教版
【常用物理量】
1、光速:C=3×108m/s(真空中)
2、聲速:V=340m/s(15℃)
3、人耳區分回聲:≥0.1s
4、重力加速度:g=9.8N/kg≈10N/kg
5、標準大氣壓值:760毫米水銀柱高=1.01×105Pa
6、水的密度:ρ=1.0×103kg/m3
7、水的凝固點:0℃
8、水的沸點:100℃
9、水的比熱容:C=4.2×103J/(kg?℃)
10、元電荷:e=1.6×10-19C
11、一節干電池電壓:1.5V
12、一節鉛蓄電池電壓:2V
13、對于人體的安全電壓:≤36V(不高于36V)
14、動力電路的電壓:380V
15、家庭電路電壓:220V
16、單位換算:
(1)1m/s=3.6km/h
(2)1g/cm3=103kg/m3
(3)1kw?h=3.6×106J
【篇二】八年級上冊物理公式總結人教版
【力學部分】
1、速度:V=S/t
敗虧肆2、重力:G=mg
3、密度:ρ=m/V
4、壓強:p=F/S
5、液體壓強:p=ρgh
6、浮力:
(1)F浮=F’-F(壓力差)
(2)F浮=G-F(視重力)
(3)F浮=G(漂浮、懸浮)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7、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
8、理想斜面:F/G=h/L
9、理想滑輪:F=G/n
10、實際滑輪:F=(G+G動)/n(豎直方向)
11、功:W=FS=Gh(把物體舉高)
12、功率:P=W/t=FV
13、功的原理:W手=W機
14、實際機械:W總=W有+W額外
15、機械效率:η=W有/W總
16、滑輪組效率:
(1)η=G/nF(豎直方向)
(2)η=G/(G+G動)(豎直方向不計摩擦)
(3)η=f/nF(水平方向)
【熱學部分】
1、吸熱:Q吸=Cm(t-t0)=CmΔt
2、放熱:Q放=Cm(t0-t)=CmΔt
3、熱值:q=Q/m
4、爐子和熱機的效率:η=Q有效利用/Q燃料
5、熱平衡方程:Q放=Q吸
6、熱力學溫度:T=t+273K
【電學部分】
1、電流強度:I=Q電量/t
2、電阻:R=ρL/S
3、歐姆定律:I=U/R
察轎4、焦耳定律:
(1)Q=I2Rt普適公式)
空羨(2)Q=UIt=Pt=UQ電量=U2t/R(純電阻公式)
5、串聯電路:
(1)I=I1=I2
(2)U=U1+U2
(3)R=R1+R2
(4)U1/U2=R1/R2(分壓公式)
(5)P1/P2=R1/R2
6、并聯電路:
(1)I=I1+I2
(2)U=U1=U2
(3)1/R=1/R1+1/R2[R=R1R2/(R1+R2)]
(4)I1/I2=R2/R1(分流公式)
(5)P1/P2=R2/R1
7、定值電阻:
(1)I1/I2=U1/U2
(2)P1/P2=I12/I22
(3)P1/P2=U12/U22
8、電功:
(1)W=UIt=Pt=UQ(普適公式)
(2)W=I2Rt=U2t/R(純電阻公式)
9、電功率:
(1)P=W/t=UI(普適公式)
(2)P=I2R=U2/R(純電阻公式)
【篇三】八年級上冊物理公式總結人教版
串聯電路
電流I(A)I=I1=I2=……電流處處相等
串聯電路
電壓U(V)U=U1+U2+……串聯電路起
分壓作用
串聯電路
電阻R(Ω)R=R1+R2+……
并聯電路
電流I(A)I=I1+I2+……干路電流等于各
支路電流之和(分流)
并聯電路
電壓U(V)U=U1=U2=……
并聯電路
電阻R(Ω)=++……
歐姆定律I=
電路中的電流與電壓
成正比,與電阻成反比
電流定義式I=
Q:電荷量(庫侖)
t:時間(S)
電功W
(J)W=UIt=PtU:電壓I:電流
t:時間P:電功率
電功率P=UI=I2R=U2/RU:電壓I:電流
R:電阻
電磁波波速與波
長、頻率的關系C=λνC:
物理量單位公式
名稱符號名稱符號
質量m千克kgm=pv
溫度t攝氏度°C
速度v米/秒m/sv=s/t
密度p千克/米3kg/m3p=m/v
力(重力)F牛頓(牛)NG=mg
壓強P帕斯卡(帕)PaP=F/S
功W焦耳(焦)JW=Fs
功率P瓦特(瓦)wP=W/t
電流I安培(安)AI=U/R
電壓U伏特(伏)VU=IR
電阻R歐姆(歐)R=U/I
電功W焦耳(焦)JW=UIt
電功率P瓦特(瓦)wP=W/t=UI
熱量Q焦耳(焦)JQ=cm(t-t°)
比熱c焦/(千克°C)J/(kg°C)
真空中光速3×108米/秒
g9.8牛頓/千克
【篇四】八年級上冊物理公式總結人教版
速度V(m/S)v=S:路程/t:時間
重力G(N)G=mgm:質量g:9.8N/kg或者10N/kg
密度ρ(kg/m3)ρ=m/Vm:質量V:體積
合力F合(N)方向相同:F合=F1+F2
方向相反:F合=F1—F2方向相反時,F1>F2
浮力F浮
(N)F浮=G物—G視G視:物體在液體的重力
浮力F浮
(N)F浮=G物此公式只適用
物體漂浮或懸浮
浮力F浮
(N)F浮=G排=m排g=ρ液gV排G排:排開液體的重力
m排:排開液體的質量
ρ液:液體的密度
V排:排開液體的體積
(即浸入液體中的體積)
杠桿的平衡條件F1L1=F2L2F1:動力L1:動力臂
F2:阻力L2:阻力臂
定滑輪F=G物
S=hF:繩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
G物:物體的重力
S: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
h:物體升高的距離
動滑輪F=(G物+G輪)
S=2hG物:物體的重力
G輪:動滑輪的重力
滑輪組F=(G物+G輪)
S=nhn:通過動滑輪繩子的段數
機械功W
(J)W=FsF:力
s: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
有用功W有
總功W總W有=G物h
W總=Fs適用滑輪組豎直放置時
機械效率η=×100%
功率P
(w)P=
W:功
t:時間
壓強p
(Pa)P=
F:壓力
S:受力面積
液體壓強p
(Pa)P=ρghρ:液體的密度
h:深度(從液面到所求點
的豎直距離)
熱量Q
(J)Q=cm△tc:物質的比熱容m:質量
△t:溫度的變化值
燃料燃燒放出
的熱量Q(J)Q=mqm:質量
q:熱值
第一章機械運動
1.1長度和時間的測量
1、測量某個物理量時用來進行比較的標準量叫做單位。為方便交流,國際計量組織制定了一套國際統一的單位,叫國際單位制(簡稱SI)。
2、長度的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基本單位是米(m),其他單位有:枝李檔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納米(nm)。1km=1000m;1dm=0.1m;1cm=0.01m;1mm=0.001m;1μm=0.000001m;1nm=0.000000001m。測量長度的常用:刻度尺。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標尺的零刻度線、最小分度值和量程;②測量時刻度尺的刻度線要緊貼被測物體,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線應對準所測物體的一端;③讀數時視線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對正觀測點,不能仰視或者俯視。
3、國際單位制中,時間的基本單位是秒(s)。時間的單位還有小時(h)、分(min)。1h=60min1min=60s。
4、測量值和真實值之間的差異叫做誤差,我們不能消滅誤差,但應盡量減小誤差。誤差的產生與測量儀器、測量方法、測量的人有關。減少誤差方法:多次測量求平均值、選用精密測量、改進測量方法。
以上就是八上物理人教版的全部內容,【篇一】長度和時間的測量知識點 一、長度:任何測量都需要單位,長度的單位有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納米(nm)等。其中米是基本單位,注意各單位之間的換算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