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公園的歷史?北海公園是有800多年歷史的古典園林,也是世界上建國最早的皇家御苑。北海公園位于北京城區喇山地帶,面積為71萬平方米,水面占39萬平方米。公元10世紀,遼代在北京建陪都,并在其東北郊挖池堆山,建瑤嶼行宮。那么,北海公園的歷史?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北京北海公園是中國明清時期的皇家園林,位于北京市西城區中心,占地69萬平方米,是中國現存最古老、最完整、最具代表性的古典園林之一。北海公園主要由北海、中海和南海三個湖泊組成,湖中垂柳、荷花、荷葉和荷塘月色是北海公園的經典景觀。
北海公園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文化底蘊,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公園內有大量的古建筑、園林景觀和文化遺產,其中最為著名的景點包括:
1. 天海景區:包括佛香閣、九龍壁、天王殿、放生池等古建筑和景觀。
2. 靜心池景區:包括清晏園、雙槐園、燕翅樓、玉瀾堂等古建筑和園林景觀。
3. 桃花池景區:以桃花和荷花為主要景觀,其中的博愛橋、月影樓、梅香樓等古建筑也是游客喜愛的景點。
4. 梅花山景區:以梅花和松柏為主要景觀,其中的梅香園、梅峰、梅亭等景點都是非常美麗的。
5. 文津閣景區:文津閣是明清時期的一座古建筑,建于明嘉靖年間,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此外,北海公園還有許多其他的景點,如紫竹院、玉壺春、水晶宮等,每個景點都有著不同的歷史背景和文化內涵,都值得游客前往一探究竟。
總的來說,北京北海公園是一個集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和歷史文化于一體的古典園林,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遺產之一,也是游客前往北京旅游的必游之地。
北海公園位于北京的中心區,與中南海一橋之隔。是我國迄今保留下來的歷史最悠久、最完整的皇家園林、由遼、金、元、明、清五個朝代逐漸修建而成。
北海的修建與一個神話故事相關。神話傳說東海有三座仙山:蓬萊、瀛洲、方丈,山上住著神仙。秦始皇曾相信方士徐福的話,派徐福去尋找仙人仙藥。漢武帝也聽信方士李少君之言,相信東海蓬萊有仙人仙藥,結果派人去尋找一無所獲。但漢武帝不罷休,下令在長安建章宮北面挖了一個太液池,在池中堆起三座假山,分別叫蓬萊、瀛洲、方丈,以此比作三座仙山。此后,歷代皇帝都喜歡仿效一池三山的形式,建造皇家宮苑。北海公園就是這類建筑形式。北海(以及中海、南海)便是太液池,瓊島是蓬萊,團城是瀛洲,南面的犀山臺是方丈。我們今天不但可以在瓊島上見到仙境船的亭臺樓閣,而且還能看到呂公祠、仙人庵、銅仙承露盤等許多求仙的遺跡。北海的名勝除了太湖石、白塔、畫舫齋、仿膳等,還有堪稱叫絕的藏有《三希堂法帖》全部刻石的閱古樓、惟妙惟肖的小園林團城和我國古代琉璃建筑藝術珍品雙面九龍壁。
清高宗弘歷乾隆六年至三十六年,對北海進行了大規模的修葺從而得名北海公園,作為皇家園林。
元八年(1271年),瓊華島改稱"萬壽山"(又稱"萬歲山")。以瓊華島為中心,又在湖的東西兩岸營建宮殿,將北海建成一個頗有氣派的皇家御園。
清高宗弘歷乾隆六年至三十六年(1741年--1771年),對北海進行了大規模的修葺和增建,前后連續施工30年之久,建起了許多亭、臺、殿、閣。清乾隆自謂"園林之樂,不能忘懷",于是把江南園林的精華、文人寫意、山水園林引進皇家宮苑。
北海公園原是遼、金、元建離宮,明、清辟為帝王御苑,是中國現存最古老、最完整、最具綜合性和代表性的皇家園林之一,1925年開放為公園。是中國保留下來的最悠久最完整的皇家園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
1971年2月末(文化大革命期間),在對公眾沒有作任何公告和通知的情況下,與中南海一橋之隔的北海公園及附近的景山公園被神秘關閉,直至文化大革命結束近2年后的1978年3月1日,方重新對社會開放。
1987年,北海被評為北京新十六景之一。
北海公園位于北京市的中心,是我園現存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之一,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
北海園林的開發始于遼代,金代又在遼代初創的基礎上于大定十九年(1179年)建成規模宏偉的太寧宮。太寧宮沿襲我國皇家園林“一池三山”的規制,并將北宋汴京艮岳御園中的太湖石移置于瓊華島上。至元四年(1267年),元世祖忽必烈以太寧宮瓊華島為中心營建大都,瓊華島及其所在的湖泊被劃入皇城,賜名萬壽山、太液池。永樂十八年(1420年)明朝正式遷都北京,萬壽山、太液池成為紫禁城西面的御苑,稱西苑。明代向南開拓水面,形成三海的格局。清朝承襲明代的西苑,乾隆時期對北海進行大規模的改建,奠定了此后的規模和格局。
辛亥革命后,1925年北海辟為公園對外開放。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對北海公園的保護極為重視,撥巨資予以修葺,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園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北海是中國歷史園林的藝術杰作。全園占地69公頃(其中水面39公頃),主要由瓊華島、東岸、北岸景區組成。瓊華島上樹木蒼郁,殿宇櫛比,亭臺樓閣,錯落有致,白塔聳立山巔,成為公園的標志,環湖垂柳掩映著濠濮間、畫舫齋、靜心齋、天王殿、快雪堂、九龍壁、五龍亭、小西天等眾多著名景點,北海園林博采眾長,有北方園林的宏闊氣勢和江南私家園林婉約多姿的風韻,并蓄帝王宮苑的富麗堂皇及宗教寺院的莊嚴肅穆,氣象萬千而又渾然一體,是中國園林藝術的瑰寶。
北海公園簡介:
北海公園是有800多年歷史的古典園林,也是世界上建國最早的皇家御苑。北海公園位于北京城區喇山地帶,面積為71萬平方米,水面占39萬平方米。公元10世紀,遼代在北京建陪都,并在其東北郊挖池堆山,建瑤嶼行宮。
公元1125年金朝滅遼,在北京建都,叫做中都,并于1 166年在東北郊進一步擴建為離宮,1179年建成大寧宮,瓊華島上建了廣寒殿等建筑,又從原宋朝御苑(開封良岳)拆運來大批太湖石,在島上堆疊假山幽洞。當時島上種植很多樹木花卉,成為風景優美的皇家御園?!碍倣u春陰’被定為燕京八景之一。
30多年以后,蒙古族騎兵攻進中都,焚毀了豪華的中都宮殿城池。元世祖忽必烈到中都時,就住在東北郊大寧宮,以后又多次修建,并以此為中心,興建新的大都城,這就是今天北京老城區的前身。
北海公園主要景點:
北海八景依次為:龍虎銀灘、冠峰攬勝、花嶺鵑紅、滴水丹屏、海涯雙濤、龜豚拱碧、龍巖潮音和僑港月明。這些獨具海洋特色的城市景觀,或形,或聲,或水,或山,各有特色,引人入勝,一直是老北海人熟悉的文化符號,為北海城市亮出了獨特的文化標識,反映了北海在改革開放初期蓬勃的發展活力,至今仍被人津津樂道。
以上就是北海公園的歷史的全部內容,北海公園是中國現存歷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之一,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北海園林的開發始于遼代,金代又在遼代初創的基礎上于大定十九年(1179年)建成規模宏偉的太寧宮,太寧宮沿襲中國皇家園林"一池三山"的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