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計算題解題技巧?本文將介紹化學計算題解題技巧,包括假設法、關系式法、差量法、守恒法等。樂假設法所謂假設法,就是假設具有某一條件,推得一個結論,將這個結論與實際情況相對比,進行合理判斷,從而確定正確選項。那么,化學計算題解題技巧?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定義、公式法
涉及計算的定義有:物質的量、阿伏加德羅常數、摩爾質量、原子量、氣體摩爾體積、物質的量濃度、質量分數、溶解度、電離度、水的離子積、pH值等等。這些概念定義的本身以及之間的聯系就是一些重要的化學公式。
【例1】某人造空氣中N2的質量百分比為75%,O2為25%,計算該空氣在標準狀況下的密度為多少克/升?
即求1mol混合氣體的質量。
設:取100g人造空氣,則含N275g,O225g。
所以ρ=28.9÷22.4=1.29(g/L)
【例2】某乙酸的密度為dg/cm3,質量分數為a%,pH=b。求該密度下此乙酸的電離度。
解析題應先從電離度的定義式入手,逐步逼近已知條件。
式中的:〔H+〕應由pH求得:pH=-1g〔H+〕=b
故〔H+〕=10-b
二、差量法
在眾多的解題技巧中,“差量法”當屬優秀方法之一,它常常可以省去繁瑣的中間過程,使復雜的問題簡單、快捷化。所謂“差量”就是指一個過程中某物質始態量與終態量的差值。它可以是氣體的體積差、物質的量差、質量差、濃度差、溶解度差等。
【例3】把22.4g鐵片投入到500gCuSO4溶液中,充分反應后取出鐵片,洗滌、干燥后稱其質量為22.8g,計算
(1)析出多少克銅?
(2)反應后溶液的質量分數多大?
解析“充分反應”是指CuSO4中Cu2+完全反應,反應后的溶液為FeSO4溶液,不能輕率地認為22.8g就是Cu!(若Fe完全反應,析出銅為25.6g),也不能認為22.8-22.4=0.4g就是銅。
化學計算常用方法
守恒法 利用反應體系中變化前后,某些物理量在始、終態時不發生變化的規律列式計算。主要有:(1)質量守恒;(2)原子個數守恒;(3)電荷守恒;(4)電子守恒;(5)濃度守恒(如飽和溶液中);(6)體積守恒;(7)溶質守恒;(8)能量守恒。
差量法 根據物質發生化學反應的方程式,找出反應物與生成物中某化學量從始態到終態的差量(標準差)和實際發生化學反應差值(實際差)進行計算。主要有:(1)質量差;(2)氣體體積差;(3)物質的量差;(4)溶解度差……實際計算中靈活選用不同的差量來建立計算式,會使計算過程簡約化。
平均值法 這是處理混合物中常用的一種方法。當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混合時,不論以何種比例混合,總存在某些方面的一個平均值,其平均值必定介于相關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間。只要抓住這個特征,就可使計算過程簡潔化。主要有:(1)平均相對分子質量法;(2)平均體積法;(3)平均質量分數法;(4)平均分子組成法;(5)平均摩爾電子質量法;(6)平均密度法;(7)平均濃度法……
關系式法 對于多步反應體系,可找出起始物質和最終求解物質之間的定量關系,直接列出比例式進行計算,可避開繁瑣的中間計算過程。
化學計算是中學化學的重要內容。化學運算不是一種單純的數學計算,其任務是從定量的角度來探究物質的性質及其變化規律。所以通過化學計算的學習,一方面可以掌握化學計算的技能,另一方面可以加深對有關化學知識的理解,發展思維能力,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要學好化學計算要主要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一 明確化學計算的根據
明確化學計算的根據就是要正確理解和掌握有關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一些化學量之間的相互關系式以及他們的使用范圍和使用條件等。其中化學概念是化學計算的基礎,因為化學計算是由化學概念的量引申出來的。化學定律主要是指質量守恒定律,定組成定律,阿伏加德羅定律等。由于化學計算的要求是把數學運算和化學知識結合起來,所以,我們在化學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必須要弄清楚概念的內涵和外延,認識概念間的關系,并注意靈活運用基本定律。
二 規范解體的操作過程
1、審題
認真審題是完整理解題意和正確解題的關鍵。
2、把化學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
就是要尋找已知條件和判斷各量之間的關系,并用數學的方式表達出來。
3、數學運算過程
4、結論的得出及其檢驗
就是對計算依據、過程及其結果的正確性進行檢驗,并把數學語言轉化成化學語言,做出恰當的回答。
1. 掌握化學計算中的常用方法和技巧。
2. 強化基本計算技能,提高速算巧解能力和數學計算方法的運用能力。
【經典題型】
題型一:差量法的應用
【例1】10毫升某氣態烴在80毫升氧氣中完全燃燒后,恢復到原來狀況(1.01×105Pa , 270C)時,測得氣體體積為70毫升,求此烴的分子式。
【點撥】原混和氣體總體積為90毫升,反應后為70毫升,體積減少了20毫升。剩余氣體應該是生成的二氧化碳和過量的氧氣,下面可以利用差量法進行有關計算。
CxHy + (x+ )O2 xCO2 + H2O 體積減少
1 1+
10 20
計算可得y=4 ,烴的分子式為C3H4或C2H4或CH4
【規律總結】
差量法是根據物質變化前后某種量發生變化的化學方程式或關系式,找出所謂“理論差量”,這個差量可以是質量差、氣態物質的體積差、壓強差,也可以是物質的量之差、反應過程中的熱量差等。該法適用于解答混合物間的反應,且反應前后存在上述差量的反應體系。
【鞏固】
1、現有KCl、KBr的混合物3.87g,將混合物全部溶解于水,并加入過量的AgNO3溶液,充分反應后產生6.63g沉淀物,則原混合物中鉀元素的質量分數為
A.0.241 B.0.259 C.0.403 D.0.487
題型二:守恒法的應用
【例2】Cu、Cu2O和CuO組成的混合物,加入100Ml0.6mol/LHNO3溶液恰好使混合物溶解,同時收集到224mLNO氣體(標準狀況)。
解計算題:
計算題類型:①關質量數(元素溶質)計算
②根據化程式進行計算
③由①②兩種類型混合起計算
()、溶液溶質質量數計算
溶質質量數 = ╳ 100%
(二)、化合物(純凈物)某元素質量數計算
某元素質量數= ╳ 100%
(三)、混合物某化合物質量數計算
化合物質量數= ╳ 100%
(四)、混合物某元素質量數計算
某元素質量數= ╳ 100%
或:某元素質量數= 化合物質量數 ╳ 該元素化合物質量數
(五)、解題技巧
1、審題:看清題目要求已知求化程式先寫化程式找解題關公式
2、根據化程式計算解題步驟:
①設未知量
②書寫確化程式
③寫關物質相質量、已知量、未知量
④列比例式求解
⑤答
以上就是化學計算題解題技巧的全部內容,初中化學計算題類型及技巧具體如下:“質量守恒”指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質量總和等于生成物的各物質質量總和相等(不包括未參加反應的物質的質量,也不包括雜質)。理解質量守恒定律抓住“幾個不變”,即:(1)反應物、生成物總質量不變(2)元素種類不變(3)原子的種類、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