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歷史博物館鎮館之寶?兵馬俑:陜西歷史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是秦始皇陵兵馬俑。這些兵馬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品,規模宏大,數量眾多。每個兵馬俑都有獨特的面容和姿態,栩栩如生。它們是中國古代陶器的杰作,也是世界文化遺產。唐三彩:唐三彩是唐代陶瓷的一種特殊品種,以其艷麗的色彩和精美的造型而聞名。那么,陜西歷史博物館鎮館之寶?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陜西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鎏金舞馬銜杯紋銀壺、鴛鴦蓮瓣紋金碗、鑲金獸首瑪瑙杯、唐三彩載樂駝、皇后之璽、鎏金銀竹節銅熏爐、青釉提梁倒灌壺、鸚鵡紋提梁銀罐、黑釉油滴碗、彩繪雁魚銅燈。
1、鎏金舞馬銜杯紋銀壺
陜歷博唯有兩件文物是從不出境展出的,其中一件就是這個。銀壺上的馬為舞馬,它是一種經過專門訓練,表演馬舞的馬。
2、鴛鴦蓮瓣紋金碗
陜西歷史博物館珍藏有一件唐代鴛鴦蓮瓣紋刻花金碗,1970年陜西西安何家村窖藏內出土,共出兩件,代表了盛唐時期我國北方金銀器制作的高度成就。
3、鑲金獸首瑪瑙杯
是陜歷博不能出境展出的珍貴文物之一。杯形呈角狀獸首獸似牛,卻生兩只彎曲的羚羊角,裝飾奇特。嘴部鑲金帽,眼、耳、鼻皆刻畫細微精確。
4、唐三彩載樂駝
這組舞樂俑,從其形態、風格分析,可以確定是盛唐時的作品,樂俑所用的樂器基本上都是胡樂,而舞樂者均是穿著漢人衣冠的漢族。
5、皇后之璽
皇后之璽理論上比皇帝之璽下一等,但中國歷史上有幾個很牛的女人,漢呂后,唐武后,清西太后,與她們的相關的文物顯然價值連城。
6、鎏金銀竹節銅熏爐
這件帝王的禮物在陜西興平縣茂陵出土,雖然經歷千年但仍然熠熠生輝。收藏在陜西歷史博物館的這件,也是目前發現的唯一一件鎏金銀竹節銅熏爐,堪稱鎮館之寶。
陜西歷史博物館屬于是是中國第一座大型現代化國家級博物館,它的建成標志著中國博物館事業邁入了新的發展里程,并且還是一處館藏文物豐富的好地方,也是西安旅游的勝地,那么博物館的館藏都有哪些呢?
1.唐·鑲金獸首瑪瑙杯
鑲金獸首瑪瑙杯,唐代酒器,國之重寶,是大唐遺寶展何家村窖藏文物中zui珍貴的一件,器物長15.5厘米,口徑5.9厘米。1970年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出土。是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更是陜西歷史博物館鎮館之寶。獸首瑪瑙杯選用世間罕見的俏色玉材——纏絲瑪瑙制成,玉器的小端雕琢出惟妙惟肖的獸首,雙眼圓睜,炯炯有神,獸頭上有兩只彎曲的羚羊角與杯身連接,粗壯有力。獸首的口鼻部鑲金,用作杯塞。獸首瑪瑙杯造型寫實、生動,靜中含動,極富藝術感染力。從選材、設計到工藝,都可稱為唐代玉雕藝術的精品,是至今所見的唐代唯一一件俏色玉雕,是唐代玉器做工zui精湛的一件,也是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產物。
除此之外,陜西歷史博物館館藏文物多達170多萬件,上起遠古人類初始階段使用的簡單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會生活中的各類器物,時間跨度長達一百多萬年。因此,博物館一直有“給我一天,還你萬年”的說法。
1、鑲金獸首瑪瑙杯
2、旟鼎
3、五祀衛鼎
4、多友鼎
5、皇后之璽
6、鎏金銀竹節熏爐
7、鎏金舞馬銜杯紋銀壺
8、客使圖
9、闕樓儀仗圖(兩組)
10、宮女圖
11、馬球圖
12、狩獵出行圖
13、鴛鴦蓮瓣紋金碗(兩件)
14、鎏金鸚鵡紋提梁銀罐
15、三彩載樂駝
16、青釉提梁倒注瓷壺
17、黑釉油滴碗
鴛鴦蓮瓣紋金碗有兩件,所以共計18件。
國寶,國家的寶物,不管是物品還是非物品,都可以被列為國寶。世界各國都有各自的國寶,這些國寶受到所在國家的特別保護,他們大都作為無價之寶,成為國家的驕傲和象征。
擴展資料:
陜西歷史博物館,中國第一座大型現代化國家級博物館,首批中國“AAAA”級旅游景點,被譽為“古都明珠,華夏寶庫”。位于陜西省西安市雁塔區小寨東路91號,大雁塔西北側。館藏文物171.795萬件(組) ,其中,一級文物762件(組),國寶級文物18件(組),其中2件為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居中國博物館前列。
陜西歷史博物館建筑的外觀著意突出了盛唐風采,長安自古帝王都,歷史上先后有周、秦、漢、隋、唐等十三個封建王朝在此建都,具有豐富的地上地下文物,形成了陜西獨特的歷史文化風貌。
1、鑲金獸首瑪瑙杯。出于唐代,國之重寶。
海內孤品,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展覽文物,陜西歷史博物館鎮館之寶。
2、旟鼎。出于西周,國寶級文物。
鑄于周康王時期,造型敦厚雄偉,紋飾莊重神奇。所刻銘文是研究周初土地制度的重要史料,具有珍貴的歷史及藝術價值,加之鑄刻時代明確,被公認為周康王時的標準器,是一尊著名的西周時期的國寶。
3、五祀衛鼎。出于西周,國寶級文物。
通高36、5厘米,口徑34、3厘米,腹深19、5厘米,重11、5公斤。五祀衛鼎是研究西周中期社會經濟和土地制度的第一手資料,對史學界和法學家都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
4、皇后之璽。出于西漢,國寶級文物。
高2厘米,邊長2、8厘米,重33克。此印形制與印文與漢制相合,為漢皇后呂雉之物,是漢代皇后璽的唯一實物資料,彌足珍貴。
分別是:鑲金獸首瑪瑙杯、旟鼎、五祀衛鼎、多友鼎、皇后之璽、鎏金銀竹節熏爐、鎏金舞馬銜杯紋銀壺、客使圖、闕樓儀仗圖。
馬球圖、宮女圖、鴛鴦蓮瓣紋金碗、鎏金鸚鵡紋提梁壺、三彩載樂駝、青釉提梁倒注瓷壺、黑釉油滴碗、狩獵出行圖、鴛鴦蓮瓣紋金碗有兩件,所以共計18件。
1、黑釉油滴碗
黒釉碗大口小足,胎質灰白,通體施黑釉。油層表面布滿了大小不一,稱金屬光澤的小圓點,這些圓點就像浮在水面上的油滴一樣,因此被成為”油滴釉“。油滴釉是黒釉中一個特殊的種類,屬于結晶釉。這件是迄今所見同類器物中體量最大的一件。
古籍記載黑釉油滴碗“盛茶閃金光,盛水閃迄今所見銀光。映日透視,光彩奪目。
2、青釉提梁倒注提壺
青釉提梁倒注瓷壺,高18.3厘米,腹徑14.3厘米。1968年陜西彬縣出土。這件造型獨特、構思巧妙的倒灌壺,壺身呈圓形,蓋、梁、身連為一體。
象征性的壺蓋為柿蒂形,提梁是一只伏臥著、圓眼短嘴的鳳凰。壺嘴為一張口側臥的母獅,一只幼獅正在腹下吮吸乳汁,非常生動,活潑可愛。
壺身一周飾有凸雕的纏枝牡丹花,下飾一周仰蓮瓣,紋飾簡潔明快。因為鳳凰、獅子和牡丹分別為百鳥之王,百獸之王和百花之王,這件壺也被稱作“三王壺”。
3、唐鴛鴦蓮瓣紋金碗
唐鴛鴦蓮瓣紋金碗共出土兩件。
以上就是陜西歷史博物館鎮館之寶的全部內容,陜西省博物館鎮館之寶秦始皇兵馬俑是中國歷史文化的瑰寶,具有極高的歷史、文化和藝術價值。游客在參觀過程中可以欣賞到古代陶俑藝術的精湛技藝,感受到秦代軍事力量的強大,以及秦始皇統一六國的雄心壯志。雖然秦始皇兵馬俑沒有具體的臺詞,但其獨特的魅力和震撼力足以讓人流連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