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愛國人物?2、林則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 福建 侯官縣人,字元撫,又字少穆、石麟,晚號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櫟社散人等,是清朝時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詩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廣總督、陜甘總督和云貴總督,兩次受命欽差大臣;因其主張嚴禁鴉片,那么,歷史愛國人物?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文天祥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漢族,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縣)人,南宋民族英雄,初名云孫,字天祥。選中貢士后,換以天祥為名,改字履善。寶祐四年(1256年)中狀元后再改字宋瑞,后因住過文山,而號文山,又有號浮休道人。文天祥以忠烈名傳后世,受俘期間,元世祖以高官厚祿勸降,文天祥寧死不屈,從容赴義,生平事跡被后世稱許,與陸秀夫、張世杰被稱為“宋末三杰”。
1、于謙(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號節庵,官至少保,世稱于少保,漢族,浙江杭州府錢塘縣(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人。明朝大臣、民族英雄、軍事家、政治家。
2、戚繼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號南塘、孟諸,登州人,祖籍山東東平(另一說法定遠)。明朝抗倭名將,民族英雄,杰出的軍事家、書法家、詩人。
3、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孫,字宋瑞,又字履善。自號浮休道人、文山。江南西路吉州廬陵縣(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富田鎮)人,南宋末年政治家、文學家,抗元名臣,民族英雄,與陸秀夫、張世杰并稱為“宋末三杰”。
4、屈原(約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羋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則,字靈均,出生于楚國丹陽秭歸(今湖北宜昌),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5、祖逖(266年~321年),字士稚,范陽郡遒縣(今河北省保定市淶水縣)人。東晉時期杰出的軍事家、民族英雄。
文天祥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漢族,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縣)人,南宋民族英雄,初名云孫,字天祥。選中貢士后,換以天祥為名,改字履善。寶祐四年(1256年)中狀元后再改字宋瑞,后因住過文山,而號文山,又有號浮休道人。文天祥以忠烈名傳后世,受俘期間,元世祖以高官厚祿勸降,文天祥寧死不屈,從容赴義,生平事跡被后世稱許,與陸秀夫、張世杰被稱為“宋末三杰”。愛國英雄的故事 1.詹天佑為國不計名與利:近代科學先驅、著名工程師詹天佑,在國內一無資本、二無技術、三無人才的艱難局面面前,滿懷愛國熱情,受命修建京張鐵路。他以忘我的吃苦精神,走遍了北京至張家口之間的山山嶺嶺,只用了500萬元、4年時間就修成了外國人計劃需資900萬元、需時7年才能修完的京張鐵路。前來參觀的外國專家無不震驚和贊嘆。當時,美國有所大學為表彰詹天佑的成就,決定授予他工科博士學位,并請他參加儀式。可是,詹天佑正擔負著另一條鐵路的設計任務,因而毅然謝絕了邀請。他這種為國家不為個人功名的精神,贏得了國內外的稱贊。
答:愛國名人
1、 錢學森
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當時任加利福尼亞工學院超音速實驗室主任和“古根罕噴氣推進研究中心”負責人的錢學森深為祖國的新生而高興。他打算回國,用自己的專長為新中國服務。但那時候在美國的中國科學家歸國不易,而錢學森的專長又直接與國防有關,美國千方百計要將他留下不讓他回國,他歷盡艱辛才終于回到祖國懷抱。
2、吉鴻昌
1931年9月21日,矢志抗日的吉鴻昌將軍被蔣介石逼迫下野,到國外“考察實業”。船到美國,吉鴻昌就接二連三地遭到意想不到的刺激,如那里的頭等旅館不接待中國人,卻對日本人卻奉若神明。有一次,吉鴻昌要往國內郵寄衣物,郵局職員竟說世界上已經不存在中國了,吉鴻昌異常憤怒,剛要發作,陪同的使館參贊勸道:“你為什么不說自己是日本人呢?只要說自己是日本人就可受到禮遇。”吉鴻昌當即怒斥:“你覺得當中國人丟臉嗎,可我覺得當中國[)人光榮!”為抗議帝國主義者對中國人的歧視,維護民族尊嚴,他找來一塊木牌,用英文仔細地在上面寫上:“我是中國人!”
3、華羅庚
大數學家華羅庚,在“七?七”事變后,從生活待遇優厚的英國回到抗日烽火到處燃燒的祖國,不為金錢和學位,回國后積極參加抗日救國運動。1950年,他已經成為國際知名的第一流數學家,并被美國伊里諾大學聘為終身教授,但他毅然帶領全家回到剛解放的祖國。
煌煌璀璨的中華文明,是由無數的愛國人物和革命先烈點亮的,從古時候的屈原霍去病司馬遷鄭成功戚繼光,到近現代的吉鴻昌方志敏,從古至今層出不窮前赴后繼,都是我們學習的楷模。
以上就是歷史愛國人物的全部內容,1、于謙(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號節庵,官至少保,世稱于少保,漢族,浙江杭州府錢塘縣(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人。明朝大臣、民族英雄、軍事家、政治家。2、戚繼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號南塘、孟諸,登州人,祖籍山東東平(另一說法定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