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的歷史故事? 那么,三國時期的歷史故事?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推薦下一個光榮公司的《三國志》游戲,玩一下就都知道了。呵呵~
故事有:七擒孟獲、揮淚斬馬謖、舌戰群儒、三氣周瑜、蔣干盜書、過五關斬六將、桃園結義、溫酒斬華雄、左慈擲杯戲曹操、三英戰呂布。(不過好像都是假的)
成語有:三顧茅廬、孔融讓梨、草船借箭等等。
俗語有:周瑜打黃蓋--一個愿打一個愿挨等等。
詩歌有:曹植的七步詩、蔡文姬的胡茄十八拍等等。
桃園三結義(劉備 關羽 張飛) ?怒鞭督郵(張飛 督郵) ?溫酒斬華雄(關羽 華雄) ?三英戰呂布(劉備 關羽 張飛 呂布) ?連環計(王允 貂蟬 董卓 呂布) ?三讓徐州(陶謙 劉備) ?淯水之戰(曹操 典韋 張繡 胡車兒 曹安民 曹昂) ?轅門射戟(呂布 劉備 紀靈) ?煮酒論英雄(曹操 劉備) ?過五關斬六將(關羽 孔秀 韓福 孟坦 卞喜 王植 秦琪) ?千里走單騎(關羽 曹操) ?古城相會(劉備 關羽 張飛 趙云) ?官渡之戰(曹操 袁紹) ?三顧茅廬(諸葛亮 劉備) ?大戰長坂坡(趙云 張飛) ?舌戰群儒(諸葛亮 張昭等) ?群英會(蔣干 周瑜 曹操) ?草船借箭(諸葛亮 魯肅 曹操) ?火燒赤壁(周瑜 曹操 諸葛亮) ?三氣周瑜(諸葛亮 周瑜) ?割須棄袍(曹操 馬超) ?截江奪阿斗(趙云 張飛 孫尚香 周善) ?定軍山之戰(黃忠 夏侯淵 張郃) ?敗走麥城(關羽 關平 潘璋 馬忠 孫權) ?白衣渡江(呂蒙) ?火燒連營七百里(陸遜 劉備) ?白帝城托孤(諸葛亮 劉備) ?七擒孟獲(諸葛亮 孟獲) ?失街亭(馬謖 王平 司馬懿 張郃) ?空城計(諸葛亮 司馬懿)
三國演義的故事有:七擒孟獲、草船借箭、桃園結義、火燒赤壁、舌戰群儒、單騎救主、千里走單騎、義釋曹操等等。
三國演義的故事有:
1、七禽孟獲
三國中期,蜀國占據西蜀一帶,這時南方孟獲作亂。諸葛亮出征南蠻孟獲,為了收買人心,七次俘獲孟獲而又其次將其釋放。第七次釋放孟獲的時候,孟獲最終歸順蜀國,諸葛亮平定了南方。
2、草船借箭
周瑜妒忌諸葛亮,設計讓諸葛亮在十天造十萬支箭,諸葛亮一眼識破周瑜的計謀,卻決定將計就計,于是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即可。后來,諸葛亮借助東風和大霧,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調了幾條草船誘敵,最終借足十萬支箭,立下大功。
3、桃園結義
民間俗傳三國時劉備、關羽、張飛在桃園結拜兄弟?!度龂萘x》第一回:飛曰:“吾莊后有一桃園,花開正盛;明日當于園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結為兄弟,協力同心,然后可圖大事。玄德長齊聲應日:如此甚好。次日,于桃園中,備下烏牛白馬祭禮等項,三人焚香再拜而說誓日:念劉備、關羽、張飛,雖然異姓,既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天后土,實鑒此心。背義忘恩,人共戮!誓畢,拜玄德為兄,關羽次之,張飛為弟。”后遂為結拜兄弟,共同謀事的典故。
4、火燒赤壁
公元208年,曹操率大軍攻打吳國,吳蜀聯合抗曹。因魏軍不善水戰,孔明、周瑜決定火攻。龐統假意投奔曹操,提議魏軍船只用鐵索連在一齊抵御風浪;周瑜假打黃蓋,后者假裝降魏;孔明推測出東風將至。黃蓋帶數十條船降魏,船里裝滿柴草。快到魏軍時,黃蓋點燃柴草,火借風勢向魏軍燒去。魏軍不熟水性船又連在了一起,死傷無數。魏軍逃跑。
5、舌戰群儒
劉備欲與孫吳結盟抗曹,但孫吳謀士見劉備兵寡,曹操又強,不敢答應。諸葛亮一人前往孫吳,在大堂上一人駁倒張昭,陸績,虞翻等謀士,說的他們啞口無言,為孫劉結盟打下基礎。
6、單騎救主
劉備被曹操擊潰,家眷也失散了,趙云個人突入曹操大軍,奪了青鋼劍,連斬五十多員大將,在曹操83萬大軍中七進七出,如入無人之境,并成功救了阿斗,曹操見趙云勇不可擋,手下抓活的,趙云借此殺出一條血路,逃出重圍。
7、千里走單騎
關羽聽聞劉備消息,向曹操告辭,但路途中各關守將卻百般阻撓,關羽為過關,連斬了東嶺關的孔秀,洛陽的韓福,孟坦,汜水關的卞喜,滎陽的王植,黃河渡口的秦琪,一路護送劉備家眷,與劉備重逢。
8、義釋曹操
曹操兵敗,帶兵逃竄,遇見埋伏的關羽,程昱對曹操說:“關羽重感情,丞相若提及當日舊情,或許還有期望。”曹操于是向關羽提及當年舊情,眾人又哭倒在地,關羽不忍,遂放曹軍離開,受之前與諸葛亮簽好的軍令狀。
桃園結義、三英戰呂布、連環計、煮酒論英雄、千里走單騎、官渡之戰、三顧茅廬、火燒博望坡、大戰長坂坡、舌戰群儒、苦肉計、火燒赤壁、三氣周瑜、單刀赴會、敗走麥城、火燒連營、七擒孟獲、空城計、失街亭、斬馬謖
你好!
曹丕稱帝后想找借口殺他弟弟曹植,命他7步之內作詩。
曹植作詩: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丕自覺慚愧就放過了曹植。
我的回答你還滿意嗎~~
以上就是三國時期的歷史故事的全部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