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歷史?泰國歷史上第一個獨立王朝——素可泰王朝(公元1238—1356年),開創(chuàng)了泰國歷史的新紀元。大城時期的417年間(公元1350—1767年),泰國歷經(jīng)了34代王朝,確立了君主政體,這是泰國制度形成的關鍵時期。從16世紀起,泰國先后遭到葡萄牙、荷蘭、英國和法國等殖民主義者的入侵。1767年,阿瑜陀耶王朝滅亡。那么,泰國歷史?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泰國已有700多年的歷史和文化,原名暹羅。公元1238年建立了素可泰王朝,開始形成較為統(tǒng)一的國家。先后經(jīng)歷了素可泰王朝、大城王朝、吞武里王朝和曼谷王朝。從16世紀起,先后遭到葡萄牙、荷蘭、英國和法國等殖民主義者的入侵。19世紀末,曼谷王朝五世王大量吸收西方經(jīng)驗進行社會改革。1896年,英、法簽訂條約,規(guī)定暹羅為英屬緬甸和法屬印度支那之間的緩沖國,從而使暹羅成為東南亞唯一沒有淪為殖民地的國家。1932年6月,人民黨發(fā)動政變,建立君主立憲政體。1938年,鑾披汶執(zhí)政,1939年6月更名為泰國,意為“自由之地”。1941年被日本占領,泰國宣布加入軸心國。1945年恢復暹羅國名。1949年5月又改稱泰國[6]。
1238年開始形成較為統(tǒng)一的國家。先后經(jīng)歷了素可泰王朝、大城王朝、吞武里王朝和曼谷王朝,原名暹羅,泰國古稱暹邏,南宋末年,宰相陳宜中兵敗走占城,以后又轉避暹邏,終老暹地。元代國勢強盛,銳意向外發(fā)展,東南亞各國紛紛向元廷朝貢,泰國也不例外。
依據(jù)元史記載,元代(自公元1277至1368年)暹邏巨象及萬物進貢。元帝嘉許她的歸順,獎賜中土珍品,而元廷也遣使暹邏宣慰三次,關系良好。
公元1350年,泰族一名叫拉瑪鐵菩提的酋長,在湄南昭披耶河下游的阿瑜陀耶崛起,甚至征服了北部的素可泰而建立王國,馬來西亞的大部分地區(qū)以及緬甸海岸的頓遜區(qū)均為所有。
泰國不是任何一個國家的殖民地,它交涉在控制著廣義印度(包括緬甸),馬來亞半島的英國和控制印度支那(柬埔寨,越南,老撾三國)的法國中的戰(zhàn)略緩沖地帶,常會有遭瓜分的危險,但當時的英法兩國殖民勢力已經(jīng)達到頂峰,殖民主義作為一種老舊的統(tǒng)治秩序開始走下坡路。如果英法兩國繼續(xù)瓜分泰國,使整個東南失去有生希望,勢必會使列強在東南亞的殖民地發(fā)生嚴重的叛亂和抵抗等等嚴重的暴力反殖民運動,而且英法兩國碰頭,兩者都想繼續(xù)擴張彌補內(nèi)耗,必然引發(fā)世界大戰(zhàn),英法兩國都不希望這樣的事情發(fā)生,因此他們沒有把泰國納入其殖民版圖,但兩國以 湄南河為界,扶植泰國王室為傀儡政權,實際上掌握著泰國的經(jīng)濟命脈。
下面是詳細介紹:
16世紀歐洲列強來到暹羅,直至19世紀末,英法兩國已經(jīng)分別在暹羅東西兩邊建立英屬印度和法屬印度支那殖民地。1896年英法簽訂〈關于暹羅等地的宣言〉,將暹羅列為兩個殖民地之間的“緩沖國”,其后英法于1904年劃定勢力范圍:湄南河以東為法國勢力范圍,以西為英國勢力范圍。雖然暹羅沒有成為列強殖民地,但仍然受到英法的諸多壓制。
曼谷王朝的拉瑪四世(1851年至1868年在位)開始國家開放政策,至拉瑪五世(朱拉隆功大帝,1868年至1910年在位)借鑒西方國家經(jīng)驗,進行了一系列改革來適應殖民國家對暹羅施加的壓力。
是秦國還是泰國?
如果是秦國
秦國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一個諸侯國。秦人是華夏族的一支,傳說周武王因秦的祖先善養(yǎng)馬,因此將他們封在秦。前770年,秦襄公護送周平王東遷有功,被封為諸侯,秦始建國。從前677年起,秦國在雍建都近300年。雍城有宮殿區(qū)、居住區(qū)、士大夫與國人墓葬區(qū)和秦公陵園。
秦最初的領地在今天陜西省,在當時屬于中國的邊緣部分。一直到戰(zhàn)國初期秦一直是一個比較弱的國家,也許正因為它地處偏僻,因此它一直沒有受到其他國家的重視。在春秋時代它是一個比較不顯眼的國家。就科學技術,文化等等而言秦在戰(zhàn)國初期也比較落后。這個形勢一直到前361年商鞅變法才開始改變。從此秦國開始不斷強大。前325年秦惠文王稱王。前316年秦滅蜀,從此秦正式成為一個大國。前237年嬴政登基,開始了他對六國的征服。從前230年秦滅韓國起,到前221年秦滅齊國,統(tǒng)一中國。
自前221年起中國歷史正式進入封建社會,秦國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多民族的統(tǒng)一的中央集權制國家——秦朝
我是攀峰,留言也中國一樣對老人。疫情防控新冠肺炎,現(xiàn)在中國疫情防控新冠肺炎真放空真好。我希望海外也一樣團結!
泰國舊稱暹羅,遠古時期就有人在這片土地繁衍,泰國即泰人之國,因其民族為泰族而得名,泰族最早是從現(xiàn)在中國南部地區(qū)的云南遷來的,與中國的傣族、老撾的老族、緬甸的撣族是同源異流的民族。公元初年,今泰國北部和中部出現(xiàn)了一些獨立的小國。從8世紀到13世紀,現(xiàn)在的泰國南部隸屬馬來——印度尼西亞三佛齊(Srivijaya)王國,公元7世紀至11世紀,高棉王國及其文化曾影響了泰國除最北部和南部以外的大部分地區(qū)。最北部的蘭納泰王國在其鼎盛時則統(tǒng)治了緬甸和老撾部分地區(qū),于1558年歸屬緬甸。公元1238年建立了素可泰王朝,開始形成較為統(tǒng)一的國家,先后經(jīng)歷了素可泰王朝、大城王朝、吞武里王朝和曼谷王朝。
泰國歷史上第一個獨立王朝——素可泰王朝(公元1238—1356年),開創(chuàng)了泰國歷史的新紀元。大城時期的417年間(公元1350—1767年),泰國歷經(jīng)了34代王朝,確立了君主政體,這是泰國制度形成的關鍵時期。從16世紀起,泰國先后遭到葡萄牙、荷蘭、英國和法國等殖民主義者的入侵。1767年,阿瑜陀耶王朝滅亡。查庫里將軍成為查庫里王朝的第一世國王,即拉瑪一世,1946年6月,拉瑪九世普密蓬·阿杜德繼位,即現(xiàn)任國王,也是當今世界上在位最久的君主。
以上就是泰國歷史的全部內(nèi)容,泰國歷史上共經(jīng)歷了三個王朝,分別是素可泰王朝、大城王朝及吞武里王朝。泰國北部的素可泰,是泰國歷史上第一個獨立王朝素可泰王朝的都城,公元1238年,泰國開始形成歷史上第一個統(tǒng)一王朝素可泰王朝,素可泰在泰語中意為幸福的黎明,原來只是柬埔寨吳哥王朝下轄的一個城市,后當?shù)靥┳迦似鹆x,奪城掠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