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鍔歷史評價?這樣也好理解,蔡鍔,是個優秀的軍事家,辛亥革命的時候,他也有積極響應,是有一定思想覺悟的軍官。歷史對他的評價很高。提到蔡鍔,就會聯想到,護國大將軍,袁世凱的掘墓人,等等愛國,救國的詞語。在軍事方面呢,歷史對他得評價也是不錯的。他也做過留學生,呵呵。那么,蔡鍔歷史評價?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關于歷史上的蔡鍔
蔡鍔,原名艮寅,字松坡,湖南邵陽人,是近代中國偉大的愛國者、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民主革命家,也是中華民國初年的杰出軍事領袖。
蔡鍔的一生充滿了光輝的事跡。他響應辛亥革命,發動反對袁世凱洪憲帝制的護國戰爭,為民主共和政體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的軍事才能和領導才能,在護國戰爭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抱病參戰的蔡鍔,指揮劣勢軍隊成功抵御了優勢敵人的進攻,逼迫敵軍停戰議和,展現了他堅定不移、臨危不懼的精神和為國為民戰斗到底的英雄氣概。
在作戰指導方面,蔡鍔注重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戰略,及時總結經驗,克服初戰時的急躁性和片面性。他根據戰場態勢的變化,靈活修改作戰計劃,調整兵力部署,力求主動,避免被動,體現了他獨特的戰爭指導思想。
蔡鍔的一生雖然短暫,但他的事跡和精神永遠值得我們紀念。他的遺著《蔡松坡集》為我們了解他的思想和事跡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總的來說,蔡鍔是中國歷史上的杰出人物,他的事跡和精神將永載史冊,激勵后人。
上將軍蔡鍔是近代歷史上,唯一具有現代民主思想的杰出軍人。朱德曾高度評價恩師蔡鍔,稱其為軍事科學在中國的早期專家,整個西南還沒人能比得上他的才華。有人說他比美國人還懂得尊重及捍衛法制,比很多西方人還理解民主共和憲政的深刻涵義。蔡鍔將軍34歲去世,民國政府為他頒布國葬法,蔡鍔成為國葬第一人,49年后被追認為革命烈士。
1、蔡鍔(1882年12月18日-1916年11月8日),原名艮寅,字松坡,漢族,湖南邵陽人,近代偉大的愛國者,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民主革命家,中華民國初年的杰出軍事領袖。
2、蔡鍔一生中,做了兩件大事:一件是辛亥革命時期在云南領導了推翻清朝統治的新軍起義;另一件是四年后積極參加了反對袁世凱稱帝、維護民主共和國政體的護國軍起義。其遺著被編為《蔡松坡先生遺集》。
3、蔡鍔在一生中,注意辨別政治風云,順應歷史潮流,投身革命運動;在軍事理論和戰爭實踐方面都作出了較突出的貢獻。
4、特別是在護國戰爭中,他抱病參戰,指揮劣勢軍隊頂住了優勢敵人的進攻,逼迫敵軍停戰議和,表現了他堅定不移、臨危不懼的精神和為國為民戰斗到底的英雄氣概。
5、在作戰指導方面,他注意及時總結經驗,克服初戰時存在的某些急躁性和片面性,根據戰場態勢的變化,及時修改作戰計劃,調整兵力部署,力求主動,避免被動,基本體現了他自己所主張的“因時以制宜,審勢以求當,未可稍有拘滯”的戰爭指導思想。
蔡鍔是個偉大的人物,是中華民國陸軍上將。
1911年云南重九起義的主要領導者,總指揮。 1915年云南護國起義的主要組織者和領導者,中華民國開國元勛。 我國近代著名的革命家,軍事家,政治家,愛國將領。 中華民國歷史上第一位享受國葬殊榮的革命元勛。
1912年,帝制雖已推,但民智尚未開,把總統當皇帝,老袁有私心,還想當皇帝,蔡鄂強出頭,賞了老袁一巴掌,更讓人民上了課,就是帝制不復在。
以上就是蔡鍔歷史評價的全部內容,蔡鍔是民國風云人物無人能及的,孫中山在能力方面和智慧方面不及蔡鍔的,蔡鍔是個武能定國文能安邦的人物,他精通中國歷史,也是個英雄主義的人物,但他反對一切不平等愛國主義,從不已武力為榮去去欺負弱者來滿足自己的私欲,愛國主義精神是極強的人。蔡鍔從不被政治勢力左右,不選邊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