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語文二卷高考答案?回2017年全國二卷高考作文講評2017高考語文全國卷二題目:閱讀下列材料,根據要求作文。(60分)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2、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鸥?、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4、受光于庭戶見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涸?、那么,2017語文二卷高考答案?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2017年全國高考語文科目考試作文題目如下:
6個古詩句選2個或者3個,自行立意,確定文體,自擬題目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
2.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
3.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4.受光于庭戶見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5.必須敢于正視,這才可望,敢想,敢說,敢做,敢當(魯迅)
6.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毛澤東)
全國二卷語文作文范文:《悠悠文墨貫古今》
《周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蔽幕嗳?。充滿變數的時代中,如何護佑傳統文化之根?自強不息、與時俱進、重拾自信,方能使悠悠文墨,貫穿古今。
變數之中,見微波而知暗涌,聞弦歌而知雅意,處晦而觀明,處靜而觀動,方為智者之所為,更是優秀文化得以傳承的必然選擇。具有優秀基因的文化,當在變化之中有所堅守,更有面向環境的創新求解。
自強不息,創新求解傳承傳統。
詩詞歌賦似一脈清流,滋潤現代人的心靈。近來《中國詩詞大會》、《中國成語大會》的熱播,還人們蒼白的生活以斑斕的色彩。然而,有人或化身懷疑論患者,認為所謂“文化熱”不過是刺激感官、吸引眼球;或成為無厘頭病人,以看秀方式做臺下的“吃瓜群眾”。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無數名句蘊含著深刻的哲理,對后世產生了深遠影響。其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出自《周易》,意在勉勵人們應當像天地運行那樣剛健有力,永不停息。而“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則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深切思念。李清照的“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則強調了內在品質的重要性,認為真正的價值并不取決于外在的裝飾。魏源的“受光于庭戶見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則意味著個人的光芒不僅能在小范圍內照亮,更能在廣闊天地間閃耀。魯迅的“必須敢于正視,這才可望,敢想,敢說,敢做,敢當”則鼓勵人們要有勇氣面對現實,勇于表達自己的觀點。這些名句不僅展現了古人的智慧,也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精神食糧。
面對這些名言,我們應當如何理解并將其運用到自己的生活中?我認為,首先,“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提醒我們,無論身處何種環境,都要保持積極進取的心態,不斷追求進步。其次,“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讓我們懂得珍惜當下,同時也提醒我們要時?;赝^去,思考自己的成長歷程。再次,“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則鼓勵我們要保持自信,不必過分在意外界的評價,而是要專注于提升自己的內在品質。最后,“受光于庭戶見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啟示我們,個人的力量雖然微小,但也能對周圍產生積極的影響,甚至能照亮整個世界。
和2016年相比,2017年全國新課標語文《考試說明》在試題結構、賦分、題型、能力要求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變化,既遵循了穩定性和承繼性,又體現了創新性。具體表現為:
(1)取消選考,將“文學類文本閱讀”與“實用類文本閱讀”列為必考,在這兩類文本閱讀中增加了“理解”能力層級。文學類文本閱讀14分,試題設置為一道四選一客觀選擇題,兩道主觀題;實用類文本閱讀12分,試題設置為一道四選一、一道五選二客觀題,一道主觀題。
(2)增加了對古文化知識的考查;
(3)在“論述類文本閱讀”欄目中,增加了“閱讀中外論述類文本,了解政論文、學術論文、時評、書評等論述類文體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達方式。閱讀論述類文本,應注重文本的說理性和邏輯性,分析文本的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內容。
(4)加強了對信息篩選、整合能力的考查。
(5)詩歌閱讀改為一道五選二客觀題和一道主觀題。
(1)論述類文本閱讀。全國三套卷的設題都中規中矩,難度適中。其中有數個選項在文中已找不到完全對應的文字,但含意又不脫離文章。
(2)文言文的考查沿襲15年的考點。
(3)古代詩歌閱讀將詩歌的寫什么與怎么寫合在一起考查,思想感情是必考考點,答案精煉,配分科學、規范。
2017年文科全國二卷的考生們,你們覺得今年的考試怎么樣?各科難度如何?我路過120,感覺其實還算中規中矩。數學前半部分一路暢通,但到了圓錐曲線就卡住了。后面兩個大題加上選修,我只答上了第一個問,前面幾何題的第二個問也因為計算錯誤而未能滿分。整體而言,140+的高分不易,130左右是相對容易得到的分數。作為基礎型選手,我感覺相比去年的2卷,今年的題目稍微難了一點,特別是后面的大題讓人感到棘手?,F在復讀中,重新回顧了高考卷,發現其實并不難,主要是不知道解題方法,比如導數的第二問,通過二次求導+洛必達法則就能輕松解決。整體上,要比模擬考更容易拿分,模擬考時12題和16題是壓軸題,相對較難,而17年的二卷選擇填空沒有壓軸題。
文綜是我的弱項,尤其是地理和政治,基本不怎么背,高考成績170+,選擇題答得比較多,歷史二卷答得較好,沒有遇到難題,論述題寫鐘表也很好寫。英語是我的弱項,只考了90+,現在整體在110+,感覺還是背單詞的功勞。語文也是我的大弱項,90+,作文比較惡心,立意多角度,好找但不好寫,不如任務驅動類好寫。
綜上所述,數學題目較為常規,文綜雖然有難度但也有可操作性,英語和語文則需要大量背誦和練習。
首先,全國甲卷《人·技術·時間》這道題目相對比較抽象,需要考生有較高的思維能力和思考深度,需要考生具備較為廣泛的知識面和思考能力。
其次,全國乙卷《一花獨放不是春》這道題目相對比較難,需要考生有較高的文學鑒賞能力和審美能力,需要考生對于文學作品的理解和解讀能力較強。
再次,新課標I卷《故事的力量》這道題目相對比較容易,需要考生具備較為基礎的寫作能力和故事創作能力,需要考生能夠通過自己的生活和經歷來創作出有意義的故事。
最后,新課標II卷《青少年自己的空間》這道題目相對比較實際,需要考生有較高的實踐能力和社會責任感,需要考生對于社會問題和青少年問題有一定的了解和認識。
綜上所述,全國甲卷最難,需要考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題目進行創作,最終達到高水平的寫作表現。
以上就是2017語文二卷高考答案的全部內容,文綜是我的弱項,尤其是地理和政治,基本不怎么背,高考成績170+,選擇題答得比較多,歷史二卷答得較好,沒有遇到難題,論述題寫鐘表也很好寫。英語是我的弱項,只考了90+,現在整體在110+,感覺還是背單詞的功勞。語文也是我的大弱項,90+,作文比較惡心,立意多角度,好找但不好寫,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真偽需自行辨別。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