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上冊地理知識點?七年級地理第一章知識點(7)澳大利亞的地理特征:澳大利亞位于南半球,南回歸線穿過中部,擁有獨特的動物和植物,是“騎在羊背上的國家”和“坐在礦車上的國家”。澳大利亞的礦產資源豐富,主要出口到亞洲國家。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首都堪培拉,最大城市悉尼。那么,七年級上冊地理知識點?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剛步入初中的學生可能會對地理的學習感到困難,下面總結了七年級上冊地理重點知識點,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地球和地圖
1.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個球體。
②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率領的船隊首次實現了人類環繞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最大周長4萬千米,赤道半徑6378千米,極半徑6357千米,平均半徑6371千米。
2.緯線和經線
①緯線:與地軸垂直并且環繞地球一周的圓圈。
緯線是不等長的,赤道是最大的緯線圈。
②經線:連接南北兩極,并且與緯線垂直相交的半圓。
經線是等長的。
3.緯度和經度
①緯度的變化規律:由赤道(0°緯線)向南、北兩極遞增。最大的緯度是90度,在南極、北極。
②赤道以北的緯度叫北緯,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緯度叫南緯,用“S”表示。
③以赤道為界,將地球平均分為南、北兩個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經度的變化規律:由本初子午線(0°經線)向西、向東遞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線以東的經度叫東經,用“E”表示;本初子午線以西的經度叫西經,用“W”表示。
⑥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20°W、160°E組成的經線圈。
20°W以西到160°E屬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
20°W以東到160°E屬于東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
大洋和大洲
1.七大洲(按面積順序):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 歐洲、大洋州;赤道穿過非洲大陸、南美洲大陸、亞洲的東南部和大洋洲的群島。
七年級地理(上冊)知識點
第一章讓我們走進地理
一、平面上的八個方向:
1、地圖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
?、方向①、平面上的八個方向:東、南、西、北、東北、東南、西北、西南。 ②、地圖上方向的表示法:
a、有指向標的地圖,應根椐指向標所標方向去辨認(箭頭指向北方);
b、沒有指向標的地圖,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規定確定方向; c、在經緯網上應根椐經緯網所指的方向確定方向。
圖上距離
?、比例尺:①、比例尺=————
實地距離
②、比例尺的方式:數字式 1/1000或1:1000;
文字式 圖上1厘米等于實地距離100千米; 線段式0 1 2 3 ③、比例尺的選擇: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圍越小,內容越詳細;比例
尺越小,表示的范圍越大,內容越簡單。如:學校平面圖應選擇較大比例尺;畫中國政區圖應選擇較小的比例尺。
?、圖例和注記:讓學生識記一些常用的圖例(見世界地理(上冊)P 10 面上的表格)。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一、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1、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球體。依據:麥哲倫船隊環球航行的實例。 2、地球的表面積是5.1億平方千米,平均半徑6371千米,赤道周長約4 萬千米。
讀書,讀好書,好讀書,是一種自下而上的境界。那么,一些有關讀書的詩句,從古人對讀書這件事的感悟上,來體會讀書的樂趣之所在。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七年級地理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上冊知識點1
專題一 地圖(第一章第二節)
地圖的三要素:
①比例尺(數字式;線段式;文字式)
a、比例尺的大小,如1:10 000>1:100 000 ;
大比例尺表示的范圍小,如北京地圖,內容詳細;
小比例尺表示的范圍大,如中國地圖,內容粗略(P9 圖1—16)
b、比例尺的轉換:厘米變千米,去掉5個0
如1:5 000 000即表示圖上一厘米等于實地距離50千米
②方向 :a.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b.看指向標(P10 活動題圖1—18)
③圖例 :P10 圖1—17
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上冊知識點2
專題二 地球和地球儀(第二章第一節)
1、地球的大小: 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平均半徑:6371千米;最大周長約4萬千米(坐地日行八萬里,專指赤道)
2、地球的形狀:地球是一個兩極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
3、緯線:赤道及與赤道平行的圓圈。
三、天氣與氣候(P42)
1.天氣有兩個重要特點:天氣反映一個地方短時間里的大氣狀況;同一時刻,不是地方的天氣可能差別很大。
2.風向及風力參見課本第45頁圖3.4。
3.氣溫和氣溫的分布
①一天中的最高氣溫出現在午后2時左右,最低氣溫出現在日出前后。
②一年中,北半球氣溫,大陸上7月最高,1月最低。 一年中,南半球氣溫,大陸上7月最低,1月最高。
③從赤道向兩極,氣溫逐漸降低。
④據觀測,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約下降0.6℃。
⑤用等溫線圖表示氣溫的水平分布。
4.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①從大氣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統稱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②由赤道往兩極,總的趨勢是年降水量逐漸減少。
③南北回歸線附近,大陸東岸降水多,大陸西岸降水少。
④在溫帶地區,大陸內部降水較少,沿海地區降水較多。
⑤用等降水量線圖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況。
⑥世界“雨極”——乞拉朋齊;世界“干極”——阿塔卡馬沙漠。
⑦通常情況下,山地的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4.世界的氣候
①氣候是一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一般變化不大。
②世界氣候分布圖參見課本第58頁。
③赤道附近(熱帶雨林氣候);兩極地區(寒帶氣候);回歸線附近的大陸東岸(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濕潤氣候);回歸線附近的大陸西岸(熱帶沙漠氣候);中緯度內陸地區(溫帶大陸性氣候)。
七年級地理第一章知識點(1)
西半球的國家
美國:位于西半球和北半球。北鄰加拿大,南鄰墨西哥。西臨太平洋,東臨大西洋,南瀕墨西哥灣。領土面積居世界第四,本土有50個州。人口以白種人為主,其次是黑種人和印第安人。首都華盛頓,位于美國東側的大西洋沿岸。地形以平原為主,耕地面積廣闊。河流有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氣候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農業高度發達,工業體系完整。
巴西:西半球和南半球國家,拉丁美洲面積最大、人口最多。首都巴西利亞,種族構成復雜,印第安人、白種人、黑白混血種人、黑種人比例分別為創造瑪雅文明的土著居民、世界人口總數的一半、40%、6%。地形有亞馬孫平原、巴西高原和亞馬孫河,氣候以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為主,農業以熱帶經濟作物為主,工業有鋼鐵、汽車、飛機制造等。人口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
七年級地理第一章知識點(2)
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地球是一個不規則球體,表面積約為5.1億平方千米,最大周長約為4萬千米,平均半徑約為6371千米。
緯線與緯度:緯線是與地軸垂直環繞地球的圓圈,形狀為圓,長度不等,赤道最長,兩極縮短成點。緯度以赤道為0度,北緯為N,南緯為S,分為低緯度(0°-30°)、中緯度(30°-60°)和高緯度(60°-90°)。
以上就是七年級上冊地理知識點的全部內容,七年級地理(上冊)知識點 第一章 讓我們走進地理 一、平面上的八個方向:1、地圖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方向 ①、平面上的八個方向:東、南、西、北、東北、東南、西北、西南。 ②、地圖上方向的表示法:a、有指向標的地圖,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真偽需自行辨別。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