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中常見的沉淀?化學中的八大沉淀包括:氯化銀(AgCl):白色沉淀,不穩定,易見光分解變紫并逐漸變黑。硫酸鋇(BaSO?):白色沉淀,高密度,常用作胃腸造影劑。碳酸鈣(CaCO?):白色沉淀,常見于多種巖石中,如石灰巖、大理石等。碳酸鋇(BaCO?):白色沉淀,難溶于水,易溶于強酸,有毒,那么,化學中常見的沉淀?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化學中的八大沉淀包括:
氯化銀(AgCl):
白色沉淀,不穩定,易見光分解變紫并逐漸變黑。
硫酸鋇(BaSO?):
白色沉淀,高密度,常用作胃腸造影劑。
碳酸鈣(CaCO?):
白色沉淀,常見于多種巖石中,如石灰巖、大理石等。
碳酸鋇(BaCO?):
白色沉淀,難溶于水,易溶于強酸,有毒,但用途廣泛。
氫氧化鋁(Al(OH)?):
白色沉淀,兩性氫氧化物,既能與酸反應也能與強堿反應。
氫氧化鎂(Mg(OH)?):
白色沉淀,在水中的懸濁液稱為氫氧化鎂乳劑。
氫氧化銅(Cu(OH)?):
藍色沉淀,微毒,用作分析試劑,還用于醫藥、農藥等領域。
氫氧化鐵(Fe(OH)?):
紅褐色沉淀,用來制顏料、藥物等。
八大沉淀是化學反應中常見的八種不溶于水的金屬氫氧化物或鹽類,它們在中學化學中被廣泛記憶和應用。這八種物質包括:
1. 氫氧化鋇(Ba(OH)2)
2. 氫氧化鉛(Pb(OH)2)
3. 硫酸鋇(BaSO4)
4. 硫酸鉛(PbSO4)
5. 碳酸鈣(CaCO3)
6. 碳酸鎂(MgCO3)
7. 氯化銀(AgCl)
8. 硝酸銀(AgNO3)
這些沉淀物在化學實驗中常用于鑒別離子,因為它們與特定的離子反應生成特定的沉淀。例如,加入硫酸鈉溶液到含有鋇離子(Ba2+)的溶液中,會形成硫酸鋇白色沉淀,這是鑒別鋇離子的一個常見方法。同樣,氯離子(Cl-)可以通過與硝酸銀溶液反應生成白色的氯化銀沉淀來檢測。
在環境科學和工業處理中,這些沉淀也有重要應用。比如,硫酸鋇由于其高密度和化學穩定性,常用于石油鉆探和X射線造影劑。而碳酸鈣則在石灰石和大理石等巖石中大量存在,是建筑材料的重要來源。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這些物質在通常情況下是不溶于水的,但并不意味著它們在所有條件下都不溶。例如,一些在熱水或酸性環境下可能溶解,或者在某些特定的離子濃度下,溶解平衡可能會被改變。因此,在實際應用中需要根據具體條件來考慮它們的溶解性。
在化學變化中,一般來說有八大沉淀。為AgCl(氯化銀)、BaSO4 (硫酸鋇)、CaCO3(碳酸鈣) BaCO3 (碳酸鋇)、Al(OH)3(氫氧化鋁)、Mg(OH)2(氫氧化鎂)、Cu(OH)2(氫氧化銅)、 Fe(OH)3(氫氧化鐵),分類如下:
1、白色沉淀:氯化銀、硫酸鋇、碳酸鈣、碳酸鋇、碳酸銀、氫氧化鎂;
2、藍色沉淀:氫氧化銅;
3、紅褐色沉淀:氫氧化鐵。
擴展資料:
初中化學常見物質的顏色:
1、紅色固體:銅,氧化鐵;
2、綠色固體:堿式碳酸銅;
3、藍色固體:氫氧化銅,硫酸銅晶體;
4、紫黑色固體:高錳酸鉀;
5、淡黃色固體:硫磺;
6、無色固體:冰,干冰,金剛石;
7、銀白色固體:銀,鐵,鎂,鋁,汞等金屬;
8、黑色固體:鐵粉,木炭,氧化銅,二氧化錳,四氧化三鐵,(碳黑,活性炭);
9、紅褐色固體:氫氧化鐵;
10、白色固體:氯化鈉,碳酸鈉,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碳酸鈣,氧化鈣,硫酸銅,五氧化二磷,氧化鎂。
11、無色液體:水,雙氧水;
12、藍色溶液:硫酸銅溶液,氯化銅溶液,硝酸銅溶液;
13、淺綠色溶液:硫酸亞鐵溶液,氯化亞鐵溶液,硝酸亞鐵溶液;
14、黃色溶液:硫酸鐵溶液,氯化鐵溶液,硝酸鐵溶液;
15、紫紅色溶液:高錳酸鉀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初中化學中的八大沉淀分別是AgCl(氯化銀)、BaSO4(硫酸鋇)、CaCO3(碳酸鈣)、BaCO3(碳酸鋇)、Al(OH)3(氫氧化鋁)、Mg(OH)2(氫氧化鎂)、Cu(OH)2(氫氧化銅)、Fe(OH)3(氫氧化鐵)。其中,AgCl和BaSO4不溶于酸,其余六大沉淀溶于酸。AgCl、BaSO4、CaCO3、BaCO3、Al(OH)3和Mg(OH)2為白色沉淀,Cu(OH)2為藍色絮狀沉淀,Fe(OH)3為紅褐色沉淀。AgCl和BaSO4不溶于酸,CaCO3和BaCO3溶于酸后會產生氣泡,而Al(OH)3、Mg(OH)2、Cu(OH)2和Fe(OH)3溶于酸后無氣泡產生。
沉淀通常出現在復分解反應中,例如氫氧化銅通常由硫酸銅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沉淀的形成原理是從液相中產生一個可分離的固相的過程,或者從過飽和溶液中析出的難溶物質。沉淀作用表明了一個新的凝結相的形成過程,或者是由于加入沉淀劑使某些離子成為難溶化合物而沉積的過程,產生沉淀的化學反應稱為沉淀反應。
沉淀和溶解是一個平衡過程,通常用溶度積常數Ksp來判斷難溶鹽是沉淀還是溶解。溶度積常數是指在一定溫度下,在難溶電解質的飽和溶液中,組成沉淀的各離子濃度的乘積為一常數。
1、碳酸鈣:無機化合物。呈中,基本上不溶于水,溶于鹽酸;
2、碳酸鋇:含有劇毒的化學物品,形態呈六角形微細晶體或白色粉末。碳酸鋇難溶于水,易溶于酸;
3、硫酸鋇:又名重晶石。為無臭,無味的無色斜方晶系晶體或白色無定型粉末。質穩定,難溶于水、酸、堿或有機溶劑;
4、氯化銀:銀的氯化物,白色粉末,見光變紫并逐漸變黑;
5、氫氧化鎂:無色六方柱晶體或白色粉末,難溶于水和醇,溶于稀酸和銨鹽溶液,水溶液呈弱堿;
6、氫氧化銅:藍色絮狀沉淀,難溶于水,受熱分解;
7、氫氧化鐵:棕色或紅褐色粉末或深棕色絮狀沉淀或膠體;
8、氫氧化亞鐵:白色固體,極微溶于水。受熱易分解;
9、氫氧化鋁:白色非晶形粉末。
以上就是化學中常見的沉淀的全部內容,4. 硫酸鉛(PbSO4)5. 碳酸鈣(CaCO3)6. 碳酸鎂(MgCO3)7. 氯化銀(AgCl)8. 硝酸銀(AgNO3)這些沉淀物在化學實驗中常用于鑒別離子,因為它們與特定的離子反應生成特定的沉淀。例如,加入硫酸鈉溶液到含有鋇離子(Ba2+)的溶液中,會形成硫酸鋇白色沉淀,這是鑒別鋇離子的一個常見方法。同樣,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真偽需自行辨別。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