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傳送帶問題?從相對運動角度來看,第一段時,傳送帶速度比物塊大,所以相對傳送帶物塊向后運動,第二段時,物塊速度大于傳送帶,此時相對于傳送帶,物塊向前運動,所以兩段運動過程中,劃痕就會重合,要計算最終劃痕長度,就要取較長的一段即L2段.如果在紙上將圖示畫出來就很清楚了.達到共同速度后,那么,高中物理傳送帶問題?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煤塊在傳送帶上滑動時,其受到的摩擦力f等于μmg,即ma,由此得出a=μg=2m/s2。當v1=4m/s時,根據v1=4m/s,x1=v1t1+1/2at12,計算得出t1=2.47s,傳送帶位移x2=v0t1=24.7m,劃痕長度為x2-x1=8.7m。
當v1=12m/s時,減速時間為t1=(v0-v1)/-a=1s,減速位移x1=(v0+v1)t1/2=11m,接著以v0勻速運動的時間為t2=(16-11)/10=0.5s,因此總時間為t=t1+t2=1.5s,劃痕長度為x=x1-v0t1=1m。
對于v1=14m/s的情況,根據x=v1t-1/2at12,計算得出t1=1.26s,劃痕長度為x=16-v0t1=3.4m。
當v1=8m/s時,加速時間為t1=(10-8)/2=1s,加速位移x1=(8+10)x1/2=9m,接著以v0勻速運動的時間為t2=(16-9)/10=0.7s,因此總時間為t=t1+t2=1.7s,劃痕長度為x=v1t-9=1m。
要說整個傳送帶系統,它由三個部分組成:動力機、傳送帶、被傳送的物件(質點m)。
動力機(電機、內燃機等)是驅動力做正功w;傳送帶是工的傳轉換遞者 ;物件(質點m)是獲得機械功者。
以水平傳送帶(帶速v)系統為例,用動能定理:
w-μmg.s=mv^2/2,(1)
其中,w--驅動力做正功,μmg.s--滑動摩擦力做負功,產生熱量(耗散掉),mv^2/2是被傳送物件獲得的有用功。
由 (1)式w=μmg.s+mv^2/2=μmg(v^2/2μg)+mv^2/2=2(mv^2/2) ,(2)
就是對外做功的力乘上對外做功的距離
把傳送帶對物體的作用力有支持力N(但是這個方向上沒有位移)和摩擦力F(位移等于v*t)
求對物體做功就直接用W=FS=F1S1+F2S2=f1`v`t1 + f2`v`t2
a=ug.1:v=at.t=v/ug.s=gt^2/2=v^2/2ug
2:v=v。-ugt.t=v。-v/ug.s=v。t-at^2/2=v。^2-v^2/2ug.
3:v=at.t=v/a.分兩段,1:v'=ugv/a.s'=ugv^2/2a^2.2:v=ugv/a+ugt.t=[v-(ugv/a)]/ug.s"=ugv/a·{[v-(ugv/a)]/a}+[v-(ugv/a)]^2/2ug=自己化簡。s'+s"=?(自己化簡)
1、v0=0,加速度a=μmg/m=μg,公式vt=vo+at,得v=μgt(直線方程)
時間0→t1,紅線圖知是勻加速過程,從t1→t2,前半段直線上升還是勻加速(a=μg),后v=v勻速
2、當v0 當v0>v時,一直減速(a=-μg),直到物塊速度等于皮帶速度 3、①物塊初速度為vo,加速度為a=-μg,向左運動,直到皮帶的左邊是速度為0,(皮帶運動只起摩擦作用) ②物塊先減速,加速度a=-μg,隨后速度從0開始加速a=μg,在速度還沒趕上皮帶速度之前就出皮帶右端。 ③物塊先減速,加速度a=-μg,隨后速度從0開始加速a=μg,速度達到皮帶速度,隨皮帶勻速出皮帶右端。 4、初速度v0=0,加速度a=F/m=(μmgcosθ-mgsinθ)/m=μgcosθ-gsinθ>0,勻加速向右運動,直到趕上皮帶速度,并隨之一起勻速運動。 5、紅線:初速度v0=0,前段加速度a=μgcosθ+gsinθ, 以上就是高中物理傳送帶問題的全部內容,動力機(電機、內燃機等)是驅動力做正功w ;傳送帶是工的傳轉換遞者 ;物件(質點m)是獲得機械功者。以水平傳送帶(帶速v)系統為例,用動能定理:w-μmg.s=mv^2/2 ,(1)其中,w--驅動力做正功,μmg.s--滑動摩擦力做負功,產生熱量(耗散掉),mv^2/2是被傳送物件獲得的有用功。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真偽需自行辨別。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