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所有學科 > 語文

年級上冊語文,級上冊語文

  • 語文
  • 2023-06-04
目錄
  • 語文上冊電子課本
  • 1~6年級語文電子書免費
  • 一年級語文上冊 全部課程
  • 一到六年級語文電子課本
  • 級上冊語文

  • 語文上冊電子課本

    一年級上冊的語文書有如下:

    1、找春天

    2、古詩兩首

    3、筍芽兒

    4、小鹿的玫瑰花

    5、泉水

    6、叔叔,你在哪里

    7、我不是最弱小的

    8、卡羅爾和她的小貓

    9、日月潭

    10、葡萄溝

    11、難忘的潑水節

    12、北京亮起來了

    13、動手做做看

    14、郵票齒孔的故事

    15、畫風

    16、充氣雨衣

    17、古詩兩首

    18、雷雨

    19、最大的“書”

    20、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21、畫家和牧童

    22、我為你驕傲滾饑

    23、三個兒子

    24、玩具柜臺前的孩埋備氏子

    25、玲玲的畫

    26、蜜蜂引路

    27、寓言兩則

    28、丑小鴨

    29、數星星的孩子

    30、愛迪生救媽彎散媽

    31、恐龍的滅絕

    32、阿德的夢

    1~6年級語文電子書免費

    實際上,語文學科同其它學科一樣,有自身的知識和復習規律。我們需要做的就是熟記這些知識和復習規律,然后熟練的運用。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一些七年級語文的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一語文上冊知識點總結

    修辭:

    1、比喻:使語言形象生動,增加語言色彩。化平淡為生動,化深奧為淺顯,化抽象為具體形象。

    2、擬人:把事物當人寫,使語言形象生動。給物賦予人的形態情感(指擬人),描寫生動形象,表意豐富。

    3、排比:增強語言氣勢,加強表達效果。敘事透辟,條分縷析;長于抒情。

    4、夸張:突出某一事物或強調某一感受。烘托氣氛,增強感染力,增強聯想;創造氣氛,揭示本質,給人以啟示。

    5、反問:起強調作用,增強肯定(否定)語氣。

    6、設問:自問自答,提出問題,引發讀者的注意、思考。

    7、對偶:使語言簡練工整、有音樂感;抒情酣暢;便于吟誦,易于記憶。

    8、反復:多次強調,給人以深刻的印象;寫景抒情感染力強;承上啟下,分清層次。

    注:上面只是簡要給出各種修辭手法(方法)的作用,在回答問題的時候,一定要結合具體的內容具體來回答,避免空洞。

    結構安排:

    布局謀篇的技巧:開門見山、首尾呼應、卒章顯志、伏筆照應、層層深入、過度鋪墊、設置線索;結構嚴密,完整勻稱;烘托鋪墊,前后照應;設置懸念,制造波瀾,起承轉合,曲折有致。材料和中心的關系的處理,主次詳略是否得梁帶喚當;材料是否典型、真實、新穎、有力。

    記敘文常以時間推移、空間轉換、情景變化、思維邏輯順序等來安排層次。散文構思的線索,一般常見的有如下幾種:以情為線索;以理為線索;以物為線索;以空間位置為線索。

    從結構橡凱上明確不同位置的句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1、首句——統領全文、提綱挈領、引出下文,為后文做鋪墊、埋下伏筆;

    2、尾句——總結全文,深化主題,照應上文,前后呼應,言有盡而意無窮,回味深長。

    3、轉承句——承上啟下,過渡,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4、中心句——點明中心、揭示主旨;

    5、點睛句——點明全文中心,統領全文;句子含義深刻,耐人尋味,讀后能給人以啟迪。

    6、情感句——抒發強烈內在情感,直抒胸臆;

    7、矛盾句——從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卻寄寓了深刻的用意。揭示深刻內涵,表達深刻見解。

    初一語文上冊知識點歸納

    羚羊木雕張之路

    一、重點字詞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犄jī角怦pēng寒顫zhàn攥zuàn

    2.解釋下列詞語。

    (1)反悔:對以前答應的事翻悔或不承認。

    (2)形影不離:形容彼此關系密切。

    (3)自作主張:不與人商量,自己決定。

    (4)仗義:講義氣。

    (5)滿不在乎:完全不放在心上。

    二、重點句子背記知識清單

    我呆呆地望著她,止不住流下了眼淚。我覺得我是世界上最傷心的人!因為我對朋友反悔了。我做了一件多么不光彩的事呀!

    三、文學(文體)常識背記知識清單

    1.《羚羊木雕》的作者是張之路,這是一篇記敘文(體裁)。

    2.記敘的六要素是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3.描寫人物的方法有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外貌描寫、神態描寫、心理描寫

    詩兩首

    金色花泰戈爾

    荷葉母親冰心

    一、重點字詞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匿nì笑嗅xiù膝xi

    2.用恰當的詞語填空。

    (1)假如我變成了一朵金色花,為了好玩,長在樹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搖擺,又在新葉上跳舞,媽媽,你會認識我嗎?

    (2)母親,倘若你夢中看見一只很小的白船兒,/不要驚訝他無端入夢。/這是你至愛的女兒含著淚疊的,萬水千山/求他載著她的愛和悲哀歸去。

    二、重點句子背記知識清單

    1.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疊著,總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

    2.那棵樹的陰影落在你的頭發與膝上時,我便要將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書頁上,正投在你所讀的地方。

    三、段背記知識清單

    默寫《金色花》第4段

    當行迅你沐浴后,濕發披在兩肩,穿過金色花的林陰,走到做禱告的小庭院時,你會嗅到這花香,卻不知道這香氣是從我身上來的。

    四、文學(文體)常識背記知識清單

    1.《金色花》選自《泰戈爾詩選》,作者泰戈爾,印度(國名)文學家,1913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2.《紙船》選自《繁星》,作者冰心,原名謝婉瑩,詩人、作家(稱謂),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寄小讀者》等。

    語文知識點歸納七年級

    語文知識:⑴魯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海倫·凱勒《再塑生命的人》、林海音《竊讀記》、《論語十二章》一般性文學常識(出處、作者);散文詩、筆記體(或曰志人)的一些必要的文體知識;

    ⑵詞性:動詞

    ⑶詞語的感情色彩

    ⑷默讀的方法與要求,過渡段的作用

    ⑸出自《論語》的成語含義及用法

    重點詞語:【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確鑿長吟輕捷擁腫(臃腫)攢斂人跡罕至無從消釋宿儒人聲鼎沸拗盔甲紳士竄覓跪云霄倘若鑒賞啄食和藹恭敬質樸博學淵博倜儻淋漓

    【再塑生命的人】不求甚解混為一談花團錦簇美不勝收撿感慨搓捻綻開爭執慚愧悔恨激蕩奧秘拼湊企盼截然不同疲倦不堪小心翼翼恍然大悟油然而生

    【竊讀記】汗涔涔尷尬眾目睽睽煞有介事貪婪饑腸轆轆慣技貪懶踉踉蹌蹌慘淡蹭抵達難堪俯視狼狽原諒枉然彈簧自卑暢銷詛咒威風凜凜廢寢忘食

    【《論語》十二章】子時習不亦說乎慍君子吾日三省為人謀忠信傳十有五立惑天命耳順從心所欲逾矩溫故而知新罔殆回簞堪之者好樂飯疏食,飲水肱于如浮云焉善者川上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三軍奪匹夫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實詞、虛詞的理解與用法)

    寫作:如何寫好一個人:首先要細心觀察,抓住人物的特點;展開具體描寫,要抓住人物區別于他人的獨特之處;把人放在事件中來寫(與人交往,個性化語言、動作行為和心理活動);

    名著導讀:《〈朝花夕拾〉:消除與經典的隔膜》,了解《朝花夕拾》的內容與各篇特典,以及讀經典的作用與意義。

    課外古詩詞背誦:李白《峨眉山月歌》、杜甫《江南逢李龜年》、岑參《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基本涵義、文學常識、背誦默寫。

    七年級語文上冊知識點總結相關文章:

    ★七年級語文上冊知識點總結歸納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復習資料以及知識點歸納

    ★七年級語文上冊知識點總結

    ★初一上冊語文的重點知識點

    ★初一人教版語文上冊知識點歸納

    ★人教版初一語文上冊知識點總結

    ★七年級上冊語文知識點總結

    ★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總復習知識點整理

    ★七年級語文上冊知識點

    ★七年級語文知識點大全

    一年級語文上冊 全部課程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課本內容(一)

    《世說新語》兩則

    1.字詞解釋

    ①內集:家庭聚會。

    ②兒女:子侄輩。

    ③森粗講論文義:講論,講解討論;文義,詩文。

    ④俄而雪驟,公欣然曰:俄而,不久,一會兒;驟,迅速;欣然,高興的樣子。

    ⑤差可擬: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致、差不多。擬,相比。

    ⑥未若柳絮因風起:未若,不如;因,憑借。

    ⑦期行:期,約定。

    ⑧期日中:日中,正午時分。

    ⑨舍去:舍,丟下;去,離開。

    ⑩尊君在不(fǒu):尊君,對別人父親的一種尊稱;不,通“否”,沒有。

    ?相委而去:相,副詞,表示一方對另一方的行為;委,丟下,舍棄。

    ?家君:對他人稱呼自己的父親。

    ?引:拉。

    ?顧:回頭看。

    2.句子翻譯

    ①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

    太傅高興地說:“這紛紛揚揚的大雪像什么呢?”

    ②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

    他哥哥的長子胡兒說:“跟把鹽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兒道韞說:“不如比作風把柳絮吹得滿天飛舞。”

    ③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陳太丘跟一位朋友約定一同出門,約好在正午。正午已過,不見那朋友來,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來。

    ④友人便怒曰:“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

    那人便發起脾氣來,罵道:“真不是東西!跟別人約好一塊兒走,卻把別人丟下,自個兒走了。”

    ⑤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元方說:“您跟我爸爸約好正午一同出發,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講信用;對人家兒子罵他的父親,就是失禮。”

    ⑥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那人感到慚愧,便從車里下來,想跟元方握手,元方連頭也不回地走進了自家的大門。

    3.課文理解

    ①《詠雪》一文營造了一種怎么樣的家庭氣氛?你對此有何感受?

    營造了一種溫暖、和諧、愉快的家庭氣氛。和諧、平等、寬松的家庭氣氛對于開發孩子智力有很大的好處。

    ②《詠雪》中為什么公大笑樂?對于兩個比喻,作者更欣賞哪一個?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公大笑樂”是因為孩子們的比喻生動、形象,他為孩子們的聰明智慧感到欣慰、快樂。作者并沒有直接表態,卻在最后補充交代了道韞的身份,這是一個有力的暗示,表明他更贊賞道韞的才氣。

    ③元方是一個怎樣的孩子?他“入門不顧”是否失禮?從本文中你在做人方面得到什么啟發?

    陳元方是一個聰敏,懂禮的孩子。

    沒有失禮:元方抓住了客人失信、無禮在先,批評對方“無信”“無禮”,維護父親尊嚴,令人欽佩,對于年僅七歲的孩子我們不能求全責備。

    啟發:做人要誠實、守信、尊重他人。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課本內容(二)

    《論語》十二章

    1.字詞解釋

    (1)學而時習之:按時復習

    (2)有朋自遠方來:從

    (3)不亦君子乎:指道迅春叢德上有修養的人

    (4)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多次反省

    (5)與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誠,誠實

    (6)傳不習乎:老師傳授的知識

    (7)三十而立:站立,站得住,這里指獨立做事情

    (8)四十不惑:迷惑,疑惑

    (9)不逾矩:越過,超過;規矩,規范)

    (10)溫故而知新:學過的知識;得到;新的理解與體會

    (11)學而畝櫻不思則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

    (12)思而不學則殆:有害

    (13)可以為師矣:可以;憑借;做,當作

    (14)人不堪其憂:忍受

    (1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代詞,……的人;喜歡,愛好

    (16)好知者不如樂知者:以……為樂趣

    (17)飯疏食飲水:吃飯;粗糧;冷水)

    (18)曲肱而枕之:彎曲胳膊;承接連詞

    (19)不義而富且貴:不正當的手段

    (20)于我如浮云:對于

    (21)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泛指多個,幾個;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22)擇其善者而從之:好的方面,優點

    (23)子在川上曰:河流上,河邊

    (24)逝者如斯夫:流逝;這,指河水

    (25)不舍晝夜:舍棄

    (26)三軍可奪帥也:軍隊的通稱

    (27)匹夫不可奪志也:普通的人,男子漢

    (28)博學而篤志:忠實,堅守

    (29)切問而近思:懇切地提問;多考慮當前的事

    (30)人不知而不慍:了解;生氣,發怒

    2.句子翻譯

    1.子曰:“學(學習)而(表順承)時( 按時(名詞作狀語))習(復習)之,不亦(也是)說(同“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了解)而(表轉折)慍(生氣)不亦君子乎?”

    孔子說:“學了又按時復習,不也是很喜悅的嗎?有朋友從遠方來,不也是很快樂的嗎?人們不了解我,我卻不怨恨生氣,不也是一個品德高尚的人嗎?”

    2.曾子曰:“吾(我)日(每天,名詞作狀語)三(多次)省(反省)吾身:為(替)人 謀(出主意)而(表轉折)不忠乎?與朋友交而(表轉折)不信(誠信)乎?傳(傳授的知識,名詞做 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謀慮是否真誠盡心?和朋友交往是否誠實?傳授的學業是否復習了?”

    3.子曰:“吾十有(通“又”)五而(表順承)志于學,三十而立(獨立),四十而(表順承)不惑(迷惑),五十而(表順承)知天命(自然規律),六十而(順承)耳順,七十而(表順承)從心所欲,不逾(超過)矩(規范)。”

    我十五歲開始立志學習,三十歲能自立于世,四十歲遇事能不迷惑,五十歲了解并順應了自然規律,六十歲對各種言論能明辨是非,到七十歲才可以隨心所欲,又不會超出規矩。

    4.子曰:“溫(復習)故(就的知識,形容詞做,名詞) 而(表順承)知新(新的領悟), 可(可以)以(憑借)為(成為)師矣。”

    孔子說:復習舊的知識,并從中獲得新的領悟,做到這樣的程度,可以成為老師了。

    5.子曰:“學而(表轉折)不思則罔(迷惑),思而(表轉折)不學則殆(有害)。

    孔子說:“只學習不思考,便會迷惑而無所得。只空想而不學習,就會有害。”

    6.子曰:“ 賢(品德高尚)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忍受)其憂,回也不改其樂(樂于學)。賢哉,回也!”

    孔子說:“顏回的品質是多么高尚啊!一簞飯,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小屋里,別人都忍受不了這種清苦,顏回卻不改變他好學的樂趣。顏回的品質是多么高尚啊!”

    7.子曰:“知之(代詞,指代學問)者(……的人)不如好(喜歡,愛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以……為樂趣,名詞意動用法)之者。”

    孔子說:“對于學習,了解怎么學習的人,不如愛好學習的人;愛好學習的人,又不如以學習為樂的人。”

    8.子曰:“飯(吃飯,名詞作動詞)疏(粗糧)食飲水(冷水),曲肱(彎著胳膊)而(表順承)枕之,樂(樂趣)亦在其中矣。不義(正當手段)而富且貴,于(對于)我如浮云。”

    孔子說:“吃粗糧,喝冷水,彎著胳膊當枕頭,樂趣也就在這中間了。用不正當的手段得來的富貴,對于我來講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樣。”新 課 標 第 一 網

    9.子曰:“三(幾個)人行,必有我師焉(在其中)。擇其善者而(表順承)從(跟從)之(代詞,學習),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說:“幾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作我的老師的人。我選擇他的優點向他學習,看到他不好的地方就作為借鑒,改掉自己的缺點。”

    10.子在川(河)上曰:“逝(流逝)者如斯(這)夫,不舍(舍棄)晝夜。”

    孔子在河邊感嘆道:“一去不復返的時光就像這河水一樣,日夜不停。”

    11.子曰:“三軍(軍隊)可奪帥也,匹夫(普通人)不可奪志也。”

    孔子說:“軍隊的主帥可以改變,普通人的志氣卻不可改變。”

    12.子夏曰:“博(廣泛)學而(表并列)篤志,切(懇切)問而(表并列)近思,仁(仁德)在其中矣”

    子夏說:“廣泛地學習,堅守自己的志向,遇不明事能懇切地向別人發問,多考慮當前的問題,仁德就在其中了。”

    人教版2014年七年級語文上冊文言文期末復習

    詠 雪

    ①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②“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③“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傅(fù) 柳絮(xù) 差可擬(chā)(nǐ)

    無奕(yì) 雪驟(zhòu) 道韞(yùn)

    2.本文選自南朝宋彭城人 劉義慶 編著的《 世說新語 》一文。

    3.解釋字詞:

    ⑴內集(家庭聚會) ⑵兒女(子侄輩) ⑶俄而(不久,一會兒) ⑷欣然(高興地)

    ⑸差可擬(差不多可以相比) ⑹未若(不如,比不上) ⑺因風起(憑借) ⑻即(是)

    4.翻譯文中劃橫線的句子:

    ①謝太傅在一個寒冷的下雪天舉行家庭聚會,跟子侄輩們談論詩文。

    ②跟把鹽撒在空中差不多。 ③不如比作風把柳絮吹得滿天飛舞。

    5.“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這一句總述了謝太傅家人詠雪的背景,極精煉地交代了時間“寒雪日 ”、地點“內集”、人物“謝太傅與兒女”、事件“講論文義”等要素。文中“寒雪”“內集”“欣然”“大笑”等詞語為我們營造了一種歡快、輕松、融洽的家庭氣氛。

    6.下列句子節奏劃分正確的一項是( C )

    A.撒鹽 / 空中差 / 可擬B白雪 / 紛紛何 / 所似C未若 / 柳絮 / 因風起 D左將軍 / 王凝 / 之妻也

    7.對“公大笑樂”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D )

    A.說明謝太傅對兩個答案都表示滿意。 B.謝太傅“笑”前喻,而“樂”后喻。

    C.為“柳絮”一喻而“笑樂”。 D.謝太傅認為后一喻沒有前一喻好。

    8.文章最后寫道:“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你以為作者寫上這一句的用意何在?

    答:補充謝道韞的身份,這是一個有力的暗示,表明作者贊賞道韞的才氣。

    9.用“撒鹽空中”和“柳絮因風起”來比擬“白雪紛紛”,你認為哪個更好?為什么?

    答:(1)“撒鹽”一喻好,雪的顏色和下落之態都跟鹽比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風中往往上揚,甚至飛得很高很遠,跟雪的飄舞方式不同。(2)“柳絮”一喻好,它給人以春天即將到來的感覺,有深刻的意蘊。而且兩者都是輕飄飄的,呈團狀,這一點極相似。

    10.除“柳絮”一喻外,你還能寫出一兩個形容飛雪的喻體嗎?能否再寫出幾句詠雪的詩句嗎?

    詞:鵝毛、鴨絨、揚花、梨花、花絮、飛花

    句:⑴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⑵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陳太丘與友期

    ①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②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 "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③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④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11.給加點的字注音:與人期行(qī) 尊君在不(fǒu)

    12.解釋加橫線的字詞。

    ⑴與友期行(約定) ⑵太丘舍去(離開) ⑶去后乃至 (才)(4)待君久不至(您,對對方的尊稱 )⑸尊君在不(對別人父親的尊稱)(通“否”,句末語氣詞,表詢問)⑹相委而去(丟下,舍棄)⑺家君(對人稱自己的父親) ⑻下車引之 (拉) ⑼元方入門不顧 (回頭看)

    13.翻譯文中劃橫線的句子:①、陳太丘與友人相約同行,約定的時間是中午。

    ②、(家父)等你好久你不來,他已離開了。

    ③、(你)到正午還不來,就是不講信用;對著兒子罵(他的)父親,就是沒有禮貌。

    ④友人感到很慚愧,下車去拉元方,元方連頭也不回地走進了自家的大門。

    14.“期日中,過中不至”說明陳太丘的朋友是個 不守信用的人,“友人便怒”,從友人的話中我們又看到了友人是個 言辭粗魯、只會怪罪別人兒不會反省自己 的人,從“友人慚,下車引之”還可看出友人是個 知錯能改 的人。陳元方維護了父親的尊嚴,顯示了聰明才智,體現這一天資的語言是“ 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也表現出對客人無信無禮的不滿,體現不滿的行動是“ 元方入門不顧 ”。

    15.元方“入門不顧”是否失禮?你的看法。

    不失禮:對這種無信無禮之人,不值得與他交談,表現了陳元方的明白事理和落落大方,也符合一個七歲小孩的心理。(失禮:既然友人已經感到慚愧難當了,對父親的朋友應當以禮相待。)

    16.從這篇文章中,我們可以得到什么啟示? 為人處事要講信用,懂禮貌

    17.你知道哪些有關誠信的的詞語或名言?你還知道哪些類似的故事?(請各舉出兩例)

    詞語: 一言九鼎,君子一言,駟馬難追 名言: 言必行,行必果 金誠所至,金石為開

    故事:司馬光砸缸 曹沖稱象 王冕四歲畫畫 曹植七歲做詩

    雖有嘉肴

    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兌命》曰:“學學半。”其此之謂乎?

    18.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嘉肴(yáo) 自強(qiǎng) 兌命(duì) 學學半(xiào)

    19..解釋下列加點字詞的意思。

    ①雖有嘉肴 即使 ②弗食 不③不知其旨也 甘美 ④不知其善也 好處,益處 ⑤ 能自強也 自我勉勵 ⑥ 雖有至道 達到極點 ⑦ 教學相長 增長,促進 ⑧ 是故 所以 ⑨ 教然后知困 不通,理解不了

    20.翻譯下列句子。①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所以學習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理解不透。

    ②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

    知道自己的知識不足,然后才能反省自己;知道自己理解不通,然后才能自我勉勵。

    ③故曰:教學相長。 所以說,教導和學習能互相促進,教別人,也能增長自己的學問。

    ④《兌命》曰:“學學半。”其此之謂乎?《兌命》說:“教人是學習的一半。”大概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

    21.本文節選自 《學記》 ,又名《小戴禮記》 , 儒家經典著作之一,秦漢以前各種 禮儀 論著的選集,共 49 篇。《學記》是《禮記》 中的一篇,是中國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 教育學 的專著。該文中隱藏一個流傳至今的成語是 教學相長。

    22.本文主要論述了什么道理?作者是怎么論述的?(論證思路)本文主要論述了 教與學是互相促進的道理。本文在論述時先以“ 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作比,繼而引入“ 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 ”, 進而又從教與學兩個方面加以說明,最后歸結到“ 教學相長 ”這個結論。(用原文填空)

    23.開頭“雖有嘉肴”一句有什么作用?

    用嘉肴比喻至道,運用了類比論證,是為了襯托至道的好處,也起到了引出論點的作用。

    24.從學習的角度,“教學相長”可以給我們怎樣的啟示?試結合學習 經驗 ,談談你的看法。

    只有學習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學以后才能知道有理解不了的地方。教和學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教師和學生之間應該互相學習,互相促進,共同提高。

    25.“教學相長”與“學學半”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是什么?兩者之間是什么關系?

    相同點:兩者都強調了“教”是學習、進步和提升的重要環節。

    不同點:前者是從教和學兩個方面來說明教和學的關系:二者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共同提高的,說的直接全面,是作者要表達的主要觀點。后者則只從教的角度來說明,將學的部分暗含其中,說得含蓄委婉,是對前者的補充論證。

    二者關系:前者是全文的觀點,后者是引用論據來補充強調觀點的,二者并非并列關系,而是主從關系。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課本內容(三)

    綜合性學習篇

    一、這就是我:(活動形式)1自我介紹;2自我推薦;3模擬面試

    活動方案設計:

    活動目的:1、通過向大家介紹自己,讓同學和老師盡早認識、了解自己。2、在活動中,充分體現語文學習活學活用的特點,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3、讓活動豐富我們的課外生活。

    活動步驟:1、確定組織全班同學參加“自我介紹”活動的時間、地點。2、組織全班同學開展“自我介紹”活動。3、請班主任老師(或語文老師)點評活動效果。

    二、漫游語文世界:(活動形式)1調查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現狀;2編輯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小冊子(如:對聯集錦、店名集錦、廣告集錦、錯別字舉隅等);3組織討論“怎樣學語文”活動

    活動資料:小草在成長,請勿打擾(草坪告示牌)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食堂標語)悄悄的來,悄悄的去(閱覽室標語)

    活動方案設計:

    活動目的:1、通過開展課外學語文用語文現狀調查,了解生活中運用語文的現狀。2、在編輯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小冊子過程中培養大家搜集資料、整理資料的能力。3、讓活動豐富同學們的課外生活。

    活動步驟:1、分組分工開展課外學語文用語文現狀調查活動。2、各組將課外學語文用語文現狀調查的資料整理編輯成冊。3、在班級展示整理成冊的活動資料,請同學們代表匯報活動情況與交流感受。4、請語文老師點評、總結此次活動。

    三、感受自然:(活動形式)1組織一次親近自然感受自然的郊游活動;2組織一次介紹自然界的“朋友”活動;3組織交流喜歡的季節

    活動方案設計:

    活動目的:1、通過觀察自然,引導同學們進一步認識自然。2、培養、提高同學們細心觀察事物的能力。3、豐富同學們的課外生活,增進同學們之間的友誼。

    活動步驟:1、確定好走進自然開展郊游的時間與地點并做好分工。2、組織好觀察自然事物的郊游活動,并整理好觀察的成果。3、在全班展示觀察自然的成果,交流郊游的感受。4、請語文老師點評總結此次活動。

    四、探索月球奧秘(活動形式)1、月球奧秘知多少;2、觀察月亮運行;3、收集豐富多彩的月亮文化。

    活動資料:

    1、與月亮有關的神話傳說:中國最早載于《山海經》、《楚辭》與《淮南子》

    傳說和神話故事有:嫦娥奔月、朱元璋抗元起義

    2、關于月亮的詩歌:斫zhuó卻月中桂,清光應更多。(杜甫《一百五日夜對月》)

    3、賞月佳對:月月月明,八月月明明分外;山山山秀,巫山山秀秀非常。

    中秋賞月,天月圓,地月缺;游子思鄉,他鄉苦,本鄉甜。

    樓高但任云飛過;池小能將月送來。

    一到六年級語文電子課本

    二年級上冊語文總共24課,分別是:

    第1課:小蝌察運蚪找媽媽。

    第2課:我是什么。

    第3課:植物媽媽有辦法。

    第4課:悔鍵曹沖稱象。

    第5課:玲玲的畫。

    第6課:一封信。

    第7課:媽媽睡了。

    第8課:古詩二首。

    第9課:黃山奇石。

    第10:課日月潭。

    第11課:葡萄溝。

    第12課:坐井觀天。

    第13課:寒號鳥。

    第14課:我要的是葫蘆。

    第15課:大禹治水。

    第16課:朱總的扁擔。

    第17課:難忘的潑水節。

    第18課:古詩二首。

    第19課:霧在哪里。

    第20課:雪孩子。

    第21課:狐假虎威。

    第22課:狐貍分奶酪。

    第23課:紙船和風箏。

    第24課:風娃娃。

    “黃山奇石”課文原文:

    聞名中外的黃山風景區,在我國安徽省南部。那里景色秀麗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極了。

    就說"仙桃石"吧,它好像從天上飛下來的一個大桃子,落在山頂的石盤上。

    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它兩只胳膊抱著腿,一動不動地蹲在山頭,望著翻滾的云海。這就是有趣的"猴子觀海"。

    "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遠遠望去,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著手臂指向前方。

    每當太陽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幾塊巨石,就變成了一只金光閃閃的雄雞。它伸著脖子,對著天都峰不住地啼叫。不用說,這就是著名的"金雞叫天都"了。

    黃山敗前梁的奇石還有很多,如"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狀的巖石,正等你去給他們起名字呢!

    級上冊語文

    學習是把知識、能力、思維方法等轉化為你的私有產權的重要手段,是“公有轉私”的重要途徑。你的一生,無法離開學習,學習是你最忠實的朋友,它會聽你的召喚,它會幫助你走向一個又一個成功。以下是我為您整理的《初一語文上冊知識點歸納》,供大家查閱。

    七年級語文上冊知識點歸納

    一、應記住的基礎知識:

    1、文學常識:

    ①《春》選自《朱自清》,作者朱自清,原名自華,銷桐羨字佩弦。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有詩文集《蹤跡》,散文集《背影》《歐游雜記》。

    ②《濟南的冬天》,選自《老舍文集》,作者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作家。

    ③《夏感》作者梁衡。

    ④《秋天》作者何其芳,現代詩人、評論家。

    ⑤《觀滄海》選自《樂府詩集》,曹操,字孟德,東漢末年政治家、軍事家、詩人。他的詩以慷慨悲壯見稱。

    ⑥《次北固山下》選自《全唐詩》,作者王灣,唐代詩人。

    ⑦《錢塘湖春行》選自《白氏長慶集》,作者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叫香山居士,唐代大詩人。

    ⑧《天凈沙秋思》選自《全元散曲》,作者馬致遠,元朝戲曲作家。

    二、注意下列加點的字的注音或寫法。

    朗潤(rùn)醞釀(niàng)黃暈(yùn)宛轉(wǎn)嘹亮(liáo)烘托(hōng)

    響晴(xiǎng)發髻(jì)水藻(zǎo)鑲邊(xiāng)貯蓄(zhù)澄清(chéng)

    欣欣然(xīn)藍汪汪(wāng)芊芊(qiān)黛青(dài)主宰(zǎi)磅礴(páng)

    挑著(tiǎo)匍匐(pú)澹澹(dàn)肥碩(shu)棲息(qī)鳊魚(biǎn)

    烏桕(jìù)寥廓(liáo)枯涸(hé)清冽(liè)夢寐(mèi)碣石(jié)竦峙(sǒng)(zhì)

    繁花嫩葉呼朋引伴抖擻精神花枝招展春華秋實春花秋月

    閑情逸致芊芊細草輕飛曼舞

    三、課虧拍文內容把握:

    ①《春》這篇散文以詩的筆調,描繪了一幅大地回春、萬物復蘇、生機勃勃的春景圖,贊美春天的活力,從而激勵人們在打好春光里辛勤勞作、奮然向前,同時也抒發了作者對大好春光的無限熱愛。

    ②《濟南的冬天》抓住“溫情”這一特點,緊扣“山”和“水”,描繪了一幅淡雅的山水畫,抒發了作者贊美濟南,熱愛自然的美好情感。

    ③《夏感》以熱情洋溢的語言,為我們描繪了夏日里大自然的景象和人們生活、勞作的情狀。

    ④《秋天》是一幅絢麗多彩的鄉村秋景圖。

    四、本單元應形成的'語文素養:

    1、掌握寫景的技巧:

    ①寫景要抓住景物特征。《春》緊緊抓住“新”、“美”、“力”來描寫景物。

    ②寫景要有合理的順序。《春》中的“春花圖”,從“樹上”、“花下”“遍地”幾個詞語中,可以清楚的看出寫景的順序是從上到下,條理清晰。

    ③寫景要五官齊放。《春》中的“春風圖”從嗅覺、觸覺、聽覺的幾個角度來描寫春風。④寫景要講究虛實、動靜結合。“春花圖”中由“春花”聯想到“秋實”;“春草圖”中由靜態的春草寫到草地上孩子們的嬉戲,動靜結合、相映成趣。

    七年級語文上冊知識點歸納

    第1課.散步莫懷戚

    一、重點字詞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分歧qí蹲dūn下

    2.解釋下列詞語。

    (1)委屈:受到不應有的指責或待遇,心里難過。

    (2)粼粼:形容水的明凈。

    (3)各得其所:每個人或每種輪坦事物都得到適當的安置。

    二、重點句子背記知識清單

    到了一處,我蹲下來,背起了母親,妻子也蹲下來,背起了兒子。我的母親雖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兒子雖然很胖,畢竟幼小,自然也輕。俱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三、文學(文體)常識背記知識清單

    《散步》的作者是莫懷戚。

    第2課.秋天的懷念史鐵生

    一、重點字詞

    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tānhuànshìyǎngjuébiéqiáocuìfángshànwāndòu

    癱瘓侍養訣別憔悴仿膳豌豆

    二、問題:

    1.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課文講述了重病纏身的母親,體貼入微地照顧雙腿癱瘓的兒子,鼓勵兒子要好好活下去的故事,歌頌了偉大而無私的母愛.

    課文寫了四件事:

    (1)1當“我”發脾氣時,母親對我的撫慰.

    (2)母親重病纏身,卻不告訴兒子,不想給兒子增添痛苦.

    (3)母親央求“我”去看花

    (4)母親的臨終囑托

    2.“我”的雙腿癱瘓之后,母親的侍弄的花為什么都死了?

    答:因為“我”的原因,母親已精疲力竭,無力再照顧花了。

    3.文中寫到“我”坐在窗前看落葉,“母親進來了,擋在窗前”。你怎樣理解母親擋住落葉的行為?

    答:因為母親希望“我”的心情好一點,也有助于病情。

    4.為什么“我”答應去看花,母親竟高興得坐立不安?為什么“我”責備她“煩不煩”,她卻笑了?這說明什么?

    答:因為母親看到了“希望”,這是“我”第一次答應母親帶“我”去玩。

    5.前面母親說“好好兒活”和最后“我”說“要好好兒活”各有什么含意?這樣寫在文章結構上有什么作用?

    答:因為母親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從而想讓“我”以后照顧自己。后文寫“要好好兒活”是“我”知道了母親的良苦用心,決定好好照顧自己。在文章結構上起“前后呼應”的效果。

    第3課.羚羊木雕張之路

    一、重點字詞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犄jī角怦pēng寒顫zhàn攥zuàn

    2.解釋下列詞語。

    (1)反悔:對以前答應的事翻悔或不承認。

    (2)形影不離:形容彼此關系密切。

    (3)自作主張:不與人商量,自己決定。

    (4)仗義:講義氣。

    (5)滿不在乎:完全不放在心上。

    二、重點句子背記知識清單

    我呆呆地望著她,止不住流下了眼淚。我覺得我是世界上最傷心的人!因為我對朋友反悔了。我做了一件多么不光彩的事呀!

    三、文學(文體)常識背記知識清單

    1.《羚羊木雕》的作者是張之路,這是一篇記敘文(體裁)。

    2.記敘的六要素是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3.描寫人物的方法有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外貌描寫、神態描寫、心理描寫

    第4課.詩兩首

    金色花泰戈爾

    荷葉母親冰心

    一、重點字詞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匿nì笑嗅xiù膝xi

    2.用恰當的詞語填空。

    (1)假如我變成了一朵金色花,為了好玩,長在樹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搖擺,又在新葉上跳舞,媽媽,你會認識我嗎?

    (2)母親,倘若你夢中看見一只很小的白船兒,/不要驚訝他無端入夢。/這是你至愛的女兒含著淚疊的,萬水千山/求他載著她的愛和悲哀歸去。

    二、重點句子背記知識清單

    1.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疊著,總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

    2.那棵樹的陰影落在你的頭發與膝上時,我便要將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書頁上,正投在你所讀的地方。

    三、段背記知識清單

    默寫《金色花》第4段

    當你沐浴后,濕發披在兩肩,穿過金色花的林陰,走到做禱告的小庭院時,你會嗅到這花香,卻不知道這香氣是從我身上來的。

    四、文學(文體)常識背記知識清單

    1.《金色花》選自《泰戈爾詩選》,作者泰戈爾,印度(國名)文學家,1913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2.《紙船》選自《繁星》,作者冰心,原名謝婉瑩,詩人、作家(稱謂),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寄小讀者》等。

    七年級語文上冊知識點歸納

    濟南的冬天

    1.髻jì澄ch?ng貯蓄zhùxù藻zǎo看kān著落zhuó2.響晴:天空晴朗無云貯蓄:儲存澄清:清澈明亮空靈:清凈透明

    鑲:把物體嵌入另一物體上或加在另一物體的周邊

    2.運用對比的手法,將北平、倫敦、熱帶與濟南作對比,突出濟南無風聲、響晴、溫晴、溫晴

    陽光朗照下的山——溫暖安適山薄雪覆蓋下的山——秀氣城外的遠山——淡雅;水綠、清、亮

    3.作者對濟南冬景的贊美之情以及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體會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

    第二段:第一句中有“曬”“睡”“喚醒”等字,運用了擬人的手法,將老城人格化,帶有生命的感覺,形象地寫出了“暖和安適”的理想境界。

    第三段:第一句用比喻、擬人手法,用“小搖籃”比喻小山圍城的地理環境,說明濟南溫暖的原因。又用擬人顯出感人的脈脈溫情。像母親一樣慈愛,再現了這個“理想境界”的溫暖、舒適的特點。第四段:(1)“看護婦”比喻,形象生動地寫出了雪后矮松的秀美形態,又借矮松寫出雪的形態。(2)“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肌膚”,這是雪色和草色相間的美景引人產生的聯想。以動寫靜,寫出動人的形態。

    (3)“那點薄雪好像突然害了羞”,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寫出了山腰薄雪惹人憐愛的情態,突出了雪色的嬌美和小山的秀麗。

    (4)畫面色彩的鮮明悅目來自映襯的妙筆:矮松的青黑映襯一髻兒白花;以全白的山尖,映襯藍天;以山坡上的一道兒白,映襯一道兒暗黃;以微黃的斜陽,映襯薄雪微微露出的粉色。第五段:

    用“臥”字傳神地寫出了村莊和雪的情態,表達了一種安適平靜的氣氛,與文章基調相調諧,有一字傳神之效。和前文“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著陽光,暖和安適地睡著”相呼應。第六段:

    (1)擬人手法,“水藻真綠,把終年貯蓄的綠色全拿出來了。”“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些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里照個影兒呢!運用擬人的手法,”突出水的綠的特征。人格化的水藻、水和垂柳楚楚可愛。“不忍得”擬人的手法,寫出了水的溫暖多情,表現出濟南的水的無限生機與冬天里孕育的無線春意(2)“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比喻手法,突出水的清亮的特征。

    《雨的四季》

    1、邈miǎo咄duō粗獷guǎng吝嗇sa蒞臨lì③高邈:高而遠。蒞臨:來到,來臨。(多用于貴賓)咄咄逼人:形容氣勢洶洶,盛氣凌人。

    2、總——分——總以對雨的愛戀為線索。表達了對雨的愛戀或對自然對生活的熱愛。

    春雨:溫柔、嬌媚;夏雨:熱烈而粗獷;秋雨:端莊而沉思;冬雨:自然而平靜

    3、春雨圖中“水珠子從花苞里滴下來,比少女的眼淚還嬌媚”,采用擬人的修辭手法,把水珠寫活了,人格化了。生動形象表現了對春雨的喜愛和憐惜。

    “這時,整個大地是美麗的,小草似乎像復蘇的蚯蚓一樣翻動,發出一種春天才能聽到的沙沙聲”,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的寫出了小草在春雨的滋潤下煥發出勃勃的生機。

    七年級語文上冊知識點歸納總結相關文章:

    ★七年級語文上冊知識點總結歸納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復習資料以及知識點歸納

    ★七年級語文上冊知識點總結

    ★初中語文知識點歸納總結

    ★初一上冊語文的重點知識點

    ★初一人教版語文上冊知識點歸納

    ★七年級語文重點知識點總結歸納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知識點歸納

    ★七年級上冊語文基礎知識匯總

    ★新版初一上冊語文課本知識點總結

    猜你喜歡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免费午夜无码视频| 亚洲av无码片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啪AV永久无码精品放毛片| 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不卡| 蕾丝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人妻斩| 亚洲精品无码mⅴ在线观看| 特级无码毛片免费视频| 亚洲av午夜精品无码专区 | 无码人妻少妇色欲AV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有乱码在线观看| 国产成年无码AV片在线韩国| 无码av中文一区二区三区桃花岛| 熟妇无码乱子成人精品| 暴力强奷在线播放无码| 亚洲AV无码成H人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桃| 精品国产v无码大片在线观看| 中日精品无码一本二本三本| 免费VA在线观看无码|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不卡|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一二三区| 久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中文字幕 |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午夜人性色福利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蜜桃| 成人免费无遮挡无码黄漫视频|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片毛片|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av| 无码中文字幕av免费放|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 日韩免费a级毛片无码a∨|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一|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9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 无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 无码国模国产在线无码精品国产自在久国产 | 中文字幕无码日韩欧毛| 亚洲AV无码男人的天堂| 亚洲精品无码aⅴ中文字幕蜜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