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七年級下冊語文試卷第一單元 語文七年級上冊一單元試卷 七年級語文單元評估題答案 四年級語文上冊評估卷答案人教版 七年級語文試卷分析表
導語:研究性學習已經(jīng)列為中學階段不可少的學習方式。創(chuàng)新觀點,應(yīng)用到了整個社會發(fā)展的廣闊領(lǐng)域。下面是我為大家?guī)淼钠吣昙壵Z文第二單元測試卷,供大家學習參考!
一、語言積累與運用(20分)
1.在方格中工整的寫出拼音代表的漢字和錯別字的改正字。(4分)
gèn古ào悔祁禱的鐘聲狐仙姑深夜的瀾語
2.古詩詞默寫(4分)
(1)《木蘭詩》描寫宿營地空寂荒涼的句子是。概括戰(zhàn)爭曠日持久,戰(zhàn)斗激烈悲壯的句子是。描寫邊塞夜景的句子是。
(2)獨坐幽篁里。
3.抗美援朝勝利后,在一次酒宴上,一名外國記者由衷地對彭德懷元帥說:“彭元帥,您是中國人民的偉大的兒子。”彭德懷微微一笑:“不,……”僅僅把那位記者的話略加改動,調(diào)整了一下順序,就很好的突出了偉大的祖國,反映了自己的謙虛情懷。請問,彭德懷改動后的話是怎樣的?(3分)
4.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2分)
A.《黃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樂作品,詞作者是光未然,曲作者是冼星海。《黃河頌》選自《黃河大合唱》的第二部《黃河頌》。
B.《最后一課》的作者是法國著名作家都德。他以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為背景,歌頌了淪陷區(qū)人民的愛國熱情。
C.《木蘭詩》選自宋朝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是北朝樂府民歌。
孫乎D.《土地的誓言》寫于抗日戰(zhàn)爭正處于十分艱苦的階段,作者是端木蕻良。標題中的的“誓言”是指 “面對土地發(fā)出的誓言”。
5.綜合性學習
(1)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歷代文人騷客對它描寫頗多,而我們的勞動人民也創(chuàng)作了很多關(guān)于黃河的口頭文化,請你簡述關(guān)于黃河的成語、俗語(或諺語)各一個以及兩句完整的關(guān)于黃河的詩句。(7分)
①成語:(1分)
②俗語(或諺語)(1分)
③詩句:。(2分)
(2)根據(jù)下面這副宣傳畫,說明這副畫想表達的真實含義。(3分)
(圖中文字)——孩子,她可是黃河啊!
——是的,但我想用綠色來畫她!
真實含義:
二、閱讀與鑒賞(36分)
閱讀下面詩文,完成后面的題目
(一)木蘭詩(節(jié)選)(13分)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萬里赴戎機,關(guān)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zhuǎn),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xiāng)。
6.解釋詩句中的詞語:(4分)
⑴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但:)
⑵萬里赴戎機(赴:)
⑶關(guān)山度若飛(度:)
⑷朔氣傳金柝(朔:)
7.選出對“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翻譯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將軍和壯士從軍十年,經(jīng)歷了千百戰(zhàn)斗。有的死了,有的勝利歸來。
B.將軍和壯士戰(zhàn)斗死去了,壯士從軍十年勝利歸來。
C.將軍在千百次戰(zhàn)斗中死去了,木蘭卻在十年后回來了。
D.從軍十年,經(jīng)歷了千百次戰(zhàn)斗,將軍死去了,壯士歸來了。
8.節(jié)選的第三段寫木蘭辭官還鄉(xiāng),表現(xiàn)了她什么品質(zhì)?(2分)
9。文章對木蘭十年征戰(zhàn)的內(nèi)容是怎樣處理的?對此你有何看法?(4分)
(二)最后一課(節(jié)選)(10分)
接著,韓麥爾先生從這一件事談到那一件事,談到法國語言上來了。他說,法國語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最明白,最精確;又說,我們必須把它記在心里,永遠別忘了它,返凱純亡了國當了奴隸的人民,只要牢牢記住他們的語言,就好像拿著一把打開監(jiān)獄大門的鑰匙。說到這里,他就翻開書講語法。真奇怪,今天聽講,我全都懂。他講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我覺得漏咐我從來沒有這樣細心聽講過,他也從來沒有這樣耐心講解過。這可憐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東西在他離開之前全教給我們,一下子塞進我們的腦子里去。
語法課完了,我們又上習字課。那一天,韓麥爾先生發(fā)給我們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麗的圓體字:“法蘭西”“阿爾薩斯”“法蘭西”“阿爾薩斯”。這些字帖掛在我們課桌的鐵桿上,就好像許多面小國旗在教室里飄揚。個個都那么專心,教室里那么安靜!只聽見鋼筆在紙上沙沙地響。有時候一些金甲蟲飛進來,但是誰都不注意,連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們正在專心畫“杠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國字。屋頂上鴿子咕咕咕咕地低聲叫著,我心里想:“他們該不會強迫這些鴿子也用德國話唱歌吧!”
10.語段細致地描寫了小弗郎士的心理活動,其作用是( )(2分)
A.突出“我”對老師的依戀之情。
B.側(cè)面烘托韓麥爾先生的愛國熱情。
C.表明“我”此時復雜的思想感情。
D.體現(xiàn)韓麥爾先生高超的課堂教學藝術(shù)。
11.把字帖想像成“許多成小國旗在教室里飄揚”,有力地烘托出教室里的氣氛。(2分)
12.韓麥爾先生發(fā)給學生的字帖上為什么把“法蘭西”和“阿爾薩斯”挨在一起并反復地寫?(3分)
13.寫出對下面句子的意思的理解。(3分)
亡了國當了奴隸的人民,只要牢牢記住他們的語言,就好像拿著一把打開監(jiān)獄大門的鑰匙。
(三)剪不斷的鄉(xiāng)愁(13分)
瓊瑤
去年年底,“開放大陸探親”的消息公布了。這消息像一股溫泉,乍然間從我心靈深處涌現(xiàn),然后竄升到我四肢百脈,竄升到我的眼眶。我簡直無法描述那一瞬間的感動。我心底有個聲音在喊著:“39年!39年有多少月?多少天?39積壓了多少鄉(xiāng)愁,如今,可以把這些鄉(xiāng)愁都給勾銷了嗎?”(A)不敢相信這是事實,但是,陸陸續(xù)續(xù)有人回鄉(xiāng)探親了!這居然成了事實!我太興奮了,和鑫濤計劃著,我們也該去大陸探親了,鑫濤去紅十字會辦了手續(xù),回來說:“需要填三等親的親人名字和地址!”一時間,我們兩個都弄不清“三等親”包括哪些人,以及我們是否有這項“資格”。激動中,我沖口而出:“故國的山,故國的水,故國的大地泥土,和我們是幾等親?我們要探的親,不只是‘人’呀!(B)”
不過,我畢竟不需擔憂,因為我和鑫濤分別都有舅舅姨媽在大陸,所以,我們很順利地辦了探親手續(xù)。拿到手續(xù)的那一晚,我就失眠了,腦子里奔流著黃河,奔流著長江。不只長江黃河,還聳立著五岳和長城!鑫濤見我如此興奮,忍不往提醒我說:“聽說大陸的生活很苦。旅行也不像想像中那么方便,至于親人,經(jīng)過39年的隔閡,可能已經(jīng)相見不相識,這些,你都考慮過吧?”考慮?我實在沒有認真去考慮過。我只覺得鄉(xiāng)愁像一張大網(wǎng),已把我牢牢地網(wǎng)住。而且,當行期越來越近,我的鄉(xiāng)愁就越來越深。我總認為,鄉(xiāng)愁對于游子,就像一切人類的基本感情一樣,是與生俱來的。(C)不過,有的人來得烈,有的人比較淡。我,大概生來就屬于感情強烈的一類。連我的“鄉(xiāng)愁”也比別人多幾分!計劃回大陸行程時,鑫濤問我:“你要去哪些地方?第一站,是不是你的故鄉(xiāng)湖南?”我祖籍湖南,生在四川。童年,是個多災(zāi)多難的時代,是個顛沛流離的時代,童年的足跡,曾跋涉過大陸許多省份。如今,再整理我這份千頭萬緒的鄉(xiāng)愁時,竟不知那愁緒的頂端究竟在何處?是湖南?是四川?是長江?是黃河?是絲綢之路,還是故宮北海?沉吟中,這才明白,我的鄉(xiāng)愁不在大陸的任何一點上,而在大陸那整片的土地上!(D)“可是,你沒有時間走遍大陸整片的土地啊!”鑫濤說,“我們排來排去,只能去40天!”將近40年的鄉(xiāng)愁,卻要用40天來彌補。可能嗎?不可能的!我們必須放棄許多地方。湖南,湖南的親人多已離家,家園中可能面目全非。不知怎的,我最怕面對的,竟是故鄉(xiāng)湖南,這才了解古人“近鄉(xiāng)情更怯”的感覺。當我把這感覺告訴鑫濤時,他脫口而出地說:“這也是我不敢回上海的原因!”于是,我們把行程的第一站定在北京。北京,那兒是我父母相識相戀的地方;那兒是我祖母和外祖父母居住及去世的地方;那兒,是我歷史課本上一再重復的地方;那兒,也是我在中、故事中所熟讀的地方!那兒有“故都春夢”,有“京華煙云”!還有我……于是,我們動身;經(jīng)香港,去北京。
14.貫穿全文的線索是。(2分)
15.下列表述與原文不相符的'一項是()(3分)
A.本文著力表現(xiàn)了作者對故鄉(xiāng)、對祖國的思念之情。
B.作者用“鄉(xiāng)愁”而不用“鄉(xiāng)思”、“鄉(xiāng)戀”作標題,則更深切更強烈地表達了作者懷念家鄉(xiāng)的憂傷心情。
C.“剪不斷”一詞很形象,作者巧借李煜詞句來表明離開祖國的“鄉(xiāng)愁”是無法剪斷的。
D.文中的“乍然”和“不敢相信這是事實”,都說明了作者對回鄉(xiāng)探親這件事壓根兒就沒有心理準備,激動的感情純屬意外產(chǎn)生的。
16.文中四處畫浪線的句子(A)(B)(C)(D)里,最能直接表達作者心聲而又最確切地點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只填序號)(2分)
17.文中反復強調(diào)“39年”“將近40年”是為了說明什么?(不超過10個字)(2分)
18.文章最后說,“于是,我們動身;經(jīng)香港,去北京”,請你想象一下作者到北京下飛機時的心理活動。(想象合情合理且豐富的可加1─2分)(4分)
三、寫作實踐(44分)
19.閱讀下面習作,按要求進行評點和修改。
我的掌聲在哪里
我默默無聞,沒有得到任何人的喝彩,似乎已經(jīng)在這個集體消失.似乎沒有人注意到我的存在。我曾經(jīng)多么渴望得到你們的認可,多么希望聽到你們給我的掌聲,但是沒有,一丁點兒都沒有。還記得那次的元旦晚會,當主持人報出我的學號時,幾乎所有人都不記得這個數(shù)字的所有人——是的,我被抽中進行才藝表演。
事實上,我期待這一刻很久了,我也準備了很久,我期待能為這個熟悉而又陌生的集體獻上一次完美的演出,我是多么渴望得到你們的喝彩啊!為了這一刻,我清晨朗讀著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晚上我朗讀著王維的“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我是多么的期望那種出口成章的效果。我還清楚地記得,當我拿著揉得發(fā)皺的稿件,準備為大家朗誦的那一刻,我的心都仿佛要跳了出來。我難以壓抑激動的心情,以至幾乎看不清跳動的稿紙上究竟寫著什么。我用我有生以來最抒情的聲音,用最柔美的節(jié)奏朗誦完了這首詩。當我讀完最后一個字時,我期待著場下雷鳴般的掌聲。可是,一點兒聲響都沒有,我聽到的不是你們的喝彩,我看到的不是你們鼓勵的眼光.而是你們的嘲笑聲和鄙夷的眼神。我真的不知道我的掌聲在哪里。
任選一個角度簡評本文的優(yōu)點。(2分)
(2)指出本文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修改意見。(2分)
20.擁抱母親,我們會享有親情的溫暖;擁抱成長,我們會豐富生命的內(nèi)涵;擁抱夢想,我們會開創(chuàng)人生的輝煌;擁抱陽光,我們會感悟快樂的真諦;擁抱春天,我們會領(lǐng)略自然的美好。擁抱就是享有,擁抱就是開創(chuàng),擁抱就是感悟……請以“擁抱_______”為題,寫一篇文章。要求:(1)不少于600字(2)書寫規(guī)范工整。(3)情感與體驗真切。
參考答案
1.亙 懊 祈 讕2.略
3.我是偉大的中國人民的兒子4.B
5.(1)略(2)教育人們保護我們的母親河——黃河,讓她不受污染,應(yīng)當從小做起,從我做起。(只要理解正確,意思對即可。)
6.⑴只⑵奔赴⑶越過⑷北方7.A8.不圖功名利祿。
9.對十年征戰(zhàn)一筆帶過。因為這首詩的主題是贊揚木蘭的愛國精神和對自由勞動生活的向往,而不是突出她的英勇善戰(zhàn),因此這樣安排,更好地突出了詩的主題。
10.B11.愛國
12.法蘭西是祖國,阿爾薩斯是家鄉(xiāng),熱愛法語就是愛祖國愛家鄉(xiāng)。
13.亡了國的人民,如果還說著自己的語言,保留著自己的文化,實際上就說明這個民族沒有徹底滅亡,還在以自己的方式生存著。否則,它就幾乎失去了它生存的土壤。(意思接近即可)
14.鄉(xiāng)愁或標題15.D 16.D17.鄉(xiāng)愁之久、之多、之深。18.略
19.(1)語言很流暢,尤其是第二段引用古詩文,文字優(yōu)美,富有韻味;文章敘事生動,心理的刻畫比較細膩,顯得感受比較真切;選取自己熟悉的材料來寫,富有生活氣息。(2)這篇文章結(jié)構(gòu)有問題。沒有開篇,也沒有結(jié)尾,結(jié)構(gòu)不完整。應(yīng)加上一個切題的開頭和結(jié)尾,使得結(jié)構(gòu)完整。
20.略
導語:新的教學觀念要求人們,教學不但要以學生活動為主,而且還要進行研究性學習,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下面是我為大家?guī)淼钠吣昙壵Z文第一單元測試卷,供大家學習參考!
一、積累與運用(共20分)
1.加點字注音有誤的一項是()(2分)
A.蟬蛻(tuì) 花圃(pǔ)木屐(jī)玉簪花(zān)
B.系上(jì)斑 蝥(máo)纏絡(luò)(luò)攢成(zǎn)
C.桑葚(shèn)臃腫(yōng)驪歌(pǔ ) 撣子(dǎn)
D.菜畦(qí)倜儻(tìtǎnɡ)拗過去(aǒ)彌漫(mí)
2.將錯別字的改正字工整的寫在田字格內(nèi)(4分)
來勢兇兇聽聞人跡浫至性子很燥
3.下面句子中,標點不正確的是(2分)()
A.“聽著,朋友”,他們說,“你丑得可愛,連我都禁不住要喜歡你了……”
B.他們老是說:“你這個丑妖怪,但愿貓兒把你抓去才好!”
C.“我想我還是走到廣大的世界里去好。”小鴨說。
D.丑小鴨說他想他還是走到廣大的世界里去好。
4.按課文原文填上合適的動詞。(3分)
掃一塊雪,()地面,用一枝短棒()一面大的竹篩來,下面( )些秕谷,棒上( )一條長繩,人遠遠地()著,看鳥雀下來啄食,走到竹篩底下的時候,將繩子一拉,便()住了。
5.默寫填空(2分)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悲傷,!:。
6.綜合性學習《成長的煩惱》(共7分)
圓洞伏①想方設(shè)法了解共同煩惱:成長的煩惱都有哪些?某班學生通過問卷調(diào)查獲得了答案。他們把這些煩惱歸結(jié)為4類,并把相關(guān)情況制作成表格。請你用簡明語言概括表格所橘攜包含的信息。(要求分別從橫向和縱向考慮,共說出兩條,2分)
②換位思考體驗他人煩惱:我們總是煩惱爸爸的嚴厲、媽媽的嘮叨,但是我們應(yīng)當知道,爸媽也有他們的煩惱。請你站在爸媽的角度思考,他們可能有什么煩惱?(2分,要求用第一人稱,用爸爸或媽媽的口吻來表述,最少說出2點煩惱)
③消除煩惱大家共同行動:肖菁在班委會改選中意外當選為文藝委員,而她的前任胡萍落選后,對肖菁心懷成見。一次,肖菁組織節(jié)目參加元旦文藝演出,那是一個非常重要而且班級競爭激烈的比賽,但是班上舞蹈基礎(chǔ)最好的胡萍不但故意不參加節(jié)目的排練,還唆使同學不參加。為此,肖菁傷心落淚。請你設(shè)身處地想想肖菁的苦惱,說幾句話勸說她,幫助她想想辦法,化解苦惱。(3分)
二、閱讀與鑒賞(36分)
閱讀顫猜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題目。
(一)傷仲永(13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其詩以養(yǎng)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xiāng)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不使學。
余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于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
7.解釋加點的字。(4分)
(1)未嘗識書具()(2)指物作詩立就()
(3)不能稱前時之聞() (4)稍稍賓客其父()
8.下列句子的停頓有誤的一項是()(2分)
A.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 B.其詩以養(yǎng)父母、收族/為意
C.父/利其然也D.余聞之也/久
9.翻譯下列句子。(2分)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不使學。
10.回答問題。
(1)方仲永的變化經(jīng)歷了哪幾個階段?(3分)
(2)方仲永由天資過人變得“泯然眾人”,原因是什么?(2分)
(二)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節(jié)選)(11分)
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葚;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忽然從草間直竄向云霄里去了。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墻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油蛉在這里低唱,蟋蟀們在這里彈琴。翻開斷磚來,有時會遇見蜈蚣;還有斑 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會啪的一聲,從后竅噴出一陣煙霧。何首烏藤和木蓮藤纏絡(luò)著,木蓮有蓮房一般的果實,何首烏有臃腫的根。有人說,何首烏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來,牽連不斷地拔起來,也曾因此弄壞了泥墻,卻從來沒有見過有一塊根像人樣。如果不怕刺,還可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遠。
11.本段文字表達的重點是()(2分)
A.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葚。
B.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忽然從草間直竄向云霄里去了。
C.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墻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
D.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遠。
12.文段從聽覺、味覺、視覺等多個角度寫景使百草園有聲有色有趣,請分別從文中找出相應(yīng)例句來說明這種多角度描寫的方法。(3分)
13.文中寫了四件在泥墻根一帶的生活趣事,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出來。(4分)
14.仿照下面格式,用加點的詞語來寫一段話。(4分)
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云霄里去了。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墻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
(三) (12分)
因公因私,我已好幾年沒回故鄉(xiāng)了。忙忙亂亂地行走在城市的街頭巷尾,幾乎忘記了獨自生活在故鄉(xiāng)老屋里的老父。
前不久,家鄉(xiāng)的表哥寫信告訴我,父親蹲在村口路邊守望的身軀像一塊堅硬的石頭……看到這里,我的淚水馬上滾落出來,連忙推去所有事務(wù),追風趕月,一刻不敢停留地往家趕。
在村口的路邊,父親終于看到他風塵仆仆的兒子出現(xiàn)在回家的路上,他站起來,搓著那雙大手嘿嘿笑著。吃過簡簡單單的晚飯,嘮過一陣子平平常常的家長里短,窗外夜風起處,蟲鳴漸深,我打了個呵欠說:“爸,咱睡吧。”父親的眼中露出難色,他說:“嘿,睡吧。”隨后又站起身往外走。“爸爸打鼾,怕吵你睡覺,我找人搭鋪去。”我攔住他笑說:“爸,我是你的崽,像你,也打鼾,你不是不知道。兩只喇叭一塊兒吹,熱鬧。”
父親不好意思地笑了一聲,開始脫鞋寬衣。于是,我跳上了那張自己睡了十幾年的
破舊、寬大而又溫暖的床。跟以前一樣,父親睡那頭,我睡這頭,彼此枕著一雙臭腳。
月亮在窗外移,樹梢亂動,篩下一床碎銀,但聽不到那熟悉的鼾聲。
父親在那頭說:“不早了,睡吧。”
我在這頭應(yīng)道:“睡吧。”
月亮從窗口消失。雞啼在村莊遠遠近近的地方響起。床頭仍寂靜一片。記得以前與
父親同寢,在田頭地尾勞累了一天的父親頭一沾枕頭就睡去,鼾聲驚天動地,吵得我無法入睡,就常用腳把他踹醒,任他熬著等我睡去他再睡。想到這里我的心好痛,就裝著打鼾,打得既重又急,仿佛睡得極香極沉。
父親在那頭輕輕地側(cè)了側(cè)身,并欣慰地舒了一口氣。隨后,我發(fā)現(xiàn)父親輕輕地起來,
輕輕地給我掖被角,最后,父親竟用手輕輕地摸我的臉。當那粗糙而又溫情的手在我臉上劃過時,我的鼻子一酸,淚水便滾出了眼眶,父親的手一抖,替我抹去淚水,嘆了一聲說:“雞都叫了。睡吧。”
我哽咽著說:“睡吧。”
15.文章第二節(jié)寫父親蹲在村口路旁守望時,身軀“像一塊堅硬的石頭……”,這個比喻生動地刻畫出父親守望神態(tài)的而,還寫出了父親守望時間的。(每個橫線上填寫一個2字的詞語,共3分)
16.文中,父親和兒子相互體貼,找出父親體貼兒子、兒子體貼父親的事例各一個,用簡明語言加以概括。(2分)
父:
子:
17.文中對夜色、月色有一些描寫,這些描寫有何作用?(2分)
18.選文結(jié)尾寫道:“父親竟用手輕輕地摸我的臉”,父親為什么會這樣?(2分)
19.從人物形象的角度,自擬一道題目,并作出解答。(3分)
擬題:
解答:
三、寫作實踐(44分)
20.閱讀下面習作,按要求進行評點和修改。(4分)
細雨飄落的季節(jié),我喜歡用笑臉映襯綻放的花朵;樹葉飄飛的季節(jié),我喜歡用歌聲追隨秋天的夢幻;寒風呼嘯的季節(jié),我喜歡用爽朗的笑聲迎接瑞雪的降臨。人生路上,每一天我都喜歡用笑臉去面對,因為,樂觀是我追求的品德。
記憶中,兒時的我,臉上無時無刻寫滿笑容。與生俱來的開朗性格給予我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
兒時的我,對一切都充滿了好奇,總是盼望著長大去實現(xiàn)自己心中的夢想。
長大了,上學了,肩上有了學習的擔子,笑容似乎隨著時光的流逝變得有些模糊了。我發(fā)現(xiàn)鏡中的自己眼里布滿了惆悵,我感覺自己好像登上了一座高聳入云的山峰,走到半山腰卻迷失了前進的方向,好像再也沒有力氣向上攀登。我臉上的微笑不見了。我竟然再不知道樂觀是什么。
困難把我打敗了,一張張考卷上一個個令人難堪讓人羞愧的分數(shù)不時地出現(xiàn)在眼前,隨之而來的是咸咸的淚水。我真的就不可救藥了嗎?我的前途一片黑暗嗎?模糊中我看見了鏡中自己哭泣的臉,這是我嗎?記憶中的笑臉哪里去了?不,我喜歡那張屬于我的樂觀的笑臉,我要微笑著面對生活。
漸漸地,我在學習、生活中找回了往日的微笑在。在老師、同學的幫助下,在我的刻苦努力下,我的成績提高上來了。我總結(jié)出一條經(jīng)驗:以樂觀的態(tài)度在積極的情緒中學習,學習效率高,學習成績自然也就提高了。
前方的路還很長,但我已堅信:我只要勤奮,就一定能成功。
(1)任選一個角度簡要評價這篇文章的主要優(yōu)點。(2分)
(2)文章還有明顯的毛病,請指出,并你的修改意見。(2分)
21.人活在世上就有經(jīng)歷,有珍藏,有記憶……我們經(jīng)歷了陽光,經(jīng)歷了花季;經(jīng)歷了坎坷,經(jīng)歷了順利;經(jīng)歷了痛苦,經(jīng)歷了磨礪……我們長大,我們成熟,我們心中珍藏了多少美好的記憶,我們總想高歌一曲。
請拿起你的筆,馳騁在“生活”的大道上,以“,成為我的黃金記憶”為題寫一篇600字左右的記敘文。要求“言之有事”,“言之有情”。
參考答案(一)
一、積累與運用
1 B2.略3.A4——5.略6.①無論是哪個年級,初中生成長的煩惱來自自身的最多,然后依次是來自家庭、學校、社會;隨著年級的升高,初中生成長的煩惱來自自身的越來越多,來自家庭、學校、社會的則越來越少②略③略
7.(l)曾經(jīng) (2)完成(3)相當(4)以賓客之禮相待
8.B
9.他的父親以為這樣有利可圖,每天拉著仲永四處拜訪同縣的人,不讓他學習。
10.(1)第一階段是他幼時天資過人,具有作詩才能;第二階段是十二三歲時的方仲永才能衰退,大不如前;第三階段是又過七年后,他完全變成一個平庸之人。
(2)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不使學”,使他沒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
11.C12.略13.翻磚見蜈蚣、按斑 蝥脊、拔何首烏、摘覆盆子14.略
15..如:專注、凝止、長久16.如:怕自己打鼾影響兒子睡覺等;枕著父親的臭腳同眠等17.表明夜逐漸加深,襯出父子怕影響對方而久久不能入睡。18.如:父親思子心切,多日不見后終于相見,愛子之心情不自禁流露出來。19.略
20.(1)略
(2)結(jié)尾與文章表達的主要內(nèi)容不一致,應(yīng)圍繞“樂觀”一詞來談感受。結(jié)尾一句可改為:“但我已堅信:我只要樂觀,就一定能成功。”
第三單元測試 第一頁班級 姓名 學號
一、基礎(chǔ)知識及運用
1.給下列詞語注音。
朗潤貯租碧滿 醞 釀 應(yīng)和烘托 披蓑
抖擻 黃暈 棲息 白沙堤鑲上 寬敞
看護 貯蓄澄清髻兒 丁丁背簍
青鳊 魚烏桕蘆蓬 歸拿弊泊寥闊 枯涸
清冽 夢寐芊芊 黛色磅礴 澹澹
2.根據(jù)拼音寫漢字。
lián刀zhù滿 chéng前qǐ后苦sè púfú
旺shèng 輕飛màn舞細zī慢長 閑情yì致 páng 礴
lǎ 叭 cāng海jié 石sǒngzhì蕭sè歸yàn
cháo 平兩岸kuò一帆xuán qián táng 湖jiǎ tíng
云腳dī早yīngzhuó 新泥馬tí馬zhì遠 枯téng
昏yā 天yá 倫dūn liáo亮 主zǎi 披suō戴lì
3、下面節(jié)奏劃分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B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C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D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4下列沒有語病句的一項是( )
A.葛振華大學畢業(yè)后回農(nóng)村當起了村支書,他積極尋找本村經(jīng)濟的切入點,考慮問題與眾不同,給村里帶來一股清新的氣息。
B.通過這次小提琴比賽,使她的自信心增強了。
C.到了退休年齡的她,精力和身體都還很健壯。
D.我們要利用一切人類的優(yōu)秀成果,為祖國建設(shè)服務(wù)。
5按要求寫句子
1)《次北固山下》表達作者樂觀積極向上、對未來充滿希望的句子是
。
2)《泊秦淮》中議論的句子是: , 。第二頁
3)《天凈沙秋思》中點題的(主旨句)是 。
4)《錢塘湖春行》中最能突出“早春”特色的詩句是:
5)《觀滄海》中表現(xiàn)詩人博大胸襟和遠大政治抱負的詩句是
6)《次北固山下》表達思鄉(xiāng)情感的句子是
7)《次北固山下》一詩中,描寫江水順流,風平浪靜之景的詩句是:。
8)白居易在《錢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點從仰視角度描寫禽鳥的(鶯燕報春)優(yōu)美詩句是:。
9)《次北固山下》一詩中,蘊含著“舊事物中孕育著新事物”的哲理名言是弊敏舉。
10)春天像,,領(lǐng)著我們向前去。
11)大概春日融融,秋波澹澹,而夏呢,總是里。
12)放下飽食過稻香的鐮刀,用背簍來裝 。
3、文學常識填空
(1)《春》是一篇寫景抒情的散文名篇,它的作者是現(xiàn)代著名作家 先生。
(2)《濟南的冬天》的作者是 ,他被譽為“人民藝術(shù)家”,其代表作有話劇《茶館》和《 》。
二、古詩詞閱讀 (一)次北固山下作者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1這首詩表現(xiàn)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哪兩句詩集中表達了這種感情?
2“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一聯(lián),歷來被人稱道。請選擇角度,作簡要賞析。
(二)《觀滄海》作者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
洪波涌起。曰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1.《觀滄海》中“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渲染了大海怎樣的氣勢?
2.《觀滄海》中詩人把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比為自己的形象,表現(xiàn)了____________抒發(f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錢塘湖春行》作者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新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1. 統(tǒng)讀全詩,從中歸結(jié)出詩人的游蹤
。
2.試可不可以把“幾處”和“誰家”換成“處處”,“家家”?為什么“爭暖樹”?燕子啄泥銜草、營建新巢,從中能見出什么?
3. 這首詩寫的是春天什么時候的景象,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
三、閱讀理解
(一) ①“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②風里帶來些新翻的泥土的氣息,()著青草味兒,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濕的空氣里醞釀。③鳥兒將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zhuǎn)的曲子,跟輕風流水應(yīng)和著。④牛背上牧童的短笛,這時候也成天嘹亮地響著。
雨是最尋常的,一下就是三兩天。可別()。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著一層薄煙。樹葉兒卻綠得發(fā)亮,小草兒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時候,上燈了,一點點黃暈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靜而和平的夜。在鄉(xiāng)下,小路上,石橋邊,有撐起傘慢慢走著的人,地里還有工作的農(nóng)民,披著蓑戴著笠。他們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著。
1、指出下列各句運用的修辭方法(有幾種說幾種):
⑴“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 )
⑵ 鳥兒將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 )
⑶ 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 )
2、第1自然段中的四句話,從人的感覺的不同角度,寫出了春風送暖的景象,請將相關(guān)的項目用線連起來。
第①句嗅覺 春風輕柔溫暖
第②句聽覺 鳥鳴的宛轉(zhuǎn)和笛聲的嘹亮
第③④句觸覺 泥土清新的氣息
3、如果將第1自然段劃分層次,正確的劃分是( )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
4、文中括號里應(yīng)填入的詞語依次是()
A.混 腦 罩 靜默B.夾 惱 蓋 沉默
C.混 惱 籠 靜默D.混 惱 飄 靜默
5、“樹葉兒卻綠得發(fā)亮,小草兒也青得逼你的眼”,這句話刻畫出雨中的樹葉和小草的什么特點說一說“逼”字的遣用之妙。
(二)閱讀《濟南的冬天》選段,回答13—17題
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發(fā)的青黑,樹尖上____著一髻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山尖全白了,給藍天____上一道銀邊。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點,有的地方草色還_____著;這樣,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_____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看著看著,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山的肌膚。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濟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氣!
13、根據(jù)課文,在文段橫線上填上一組動詞:。
14、用“一髻兒白花”來比喻的本體是;用“日本看護婦”來比喻的本體是 。
15、這段文字圍繞“______”字描寫了山上的矮松、黃草和薄雪等景色,又按___________順序從山上寫到山坡、山腰。
16、找出這段的中心句,畫上波浪線。
17、“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雪后山景“妙”在何處?
找到了,就是不知道你要不要。
特點:從冬天開始孕育,來得緩慢。標志::小草發(fā)芽、楊柳吐絮、春燕南飛、春江水暖等。
1)秋天有鈷藍的天空。(2)有人畫的菊花。(3)有溫情的聲音。(4)還可以剝蟹煮酒。
.“抿”字活畫了舍不得大口喝,只是品嘗地呷一小口的情狀。“吐”字寫出了喝進菊花茶之后呼顫跡森出一口氣的無比愜意之感。“染”更寫出了菊花與自己的呼吸都揉和在一起的溫馨。這幾個詞稱贊州碧喝菊花茶時的忘我情茄畝態(tài)。
2011-2012學年度第一學期新泰臘塌派實驗中學
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檢測題
一、語言積累及運用(20分)
1、下列詞語注音完全正確的一組是()(2分)
A、醞釀? liáng?黃暈?yùn ?發(fā)髻?jì? 梔子? zhī?
B、唱和?hé ? 肥碩?shuò ? 鳊魚?biān)烏桕(jiù)
C、寥闊(liáo) 枯涸(gù) 清洌(liè) 夢寐(mèi)
D、澹澹(dàn)聳峙(sǒng) 棲息(qī)禪心(chán)
2、下列關(guān)于作家作品的敘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作品風格豪邁悲壯,是南宋著名的愛國詞人。
B、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唐代著名大詩人,留有《白氏長慶集》
C、曹操,字孟德,東漢末年的政治家、軍事家、詩人。詩風婉約,如代表作《觀滄海》。
D、朱自清字佩弦,現(xiàn)代著名散文家、詩人、民主戰(zhàn)士。散文代表作有《春》《背影》等。
3、下面沒有使用對偶的一句是( )(2分)
A.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B.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C.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D.鄉(xiāng)音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4、我們說話應(yīng)根據(jù)不同的場合選擇相應(yīng)的用語,下列說法不妥的一項是( )(2分)
A.請別人為自己修改文章時應(yīng)說“斧正”。B.稱別人的父親叫“令尊”。
C.自己對別人說話叫“對牛彈琴”。D.請別人幫忙應(yīng)先說“打擾”。
5、詩詞默寫:(8分)
(1)《次北固山下》詩中有一個對偶句,蘊含新事物孕育于舊事物解體之時的哲理,這兩句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曹操的《觀滄海》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懷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
(3)生活中表示既善于從正面學習,也善于從反面借鑒的意思時,我們常引用《論語》中的話:。
(4)“鄉(xiāng)土情結(jié)”是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現(xiàn)象,請寫出體現(xiàn)游子思戀故土、思念家鄉(xiāng)的一個古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仿照例句,另外再寫一個句子。(4分)
例句:理想是指路明燈。沒有理想,就沒有堅定的方向;而沒有方向,就沒有生活。
仿句:理想是 。沒有理想,就沒有;而沒有,就沒有 。
二、閱讀理解(50分)
(一)(12分)
①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園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風輕悄悄的,草軟綿綿的。
②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帶著甜味;閉了眼,樹上仿佛已經(jīng)滿是桃兒、杏兒、梨兒。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野花遍是:雜樣的,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里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
③“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風里帶來些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混著青草味兒,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濕的空氣里醞釀。鳥兒將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zhuǎn)的曲子,跟輕風流水應(yīng)和著。牛背上牧童的短笛,這時候也成天嘹亮地響著。
④雨是最尋常的,一下就是三兩天。可別惱。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樹葉兒卻綠得發(fā)亮,小草兒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時候,上燈了,一點點黃暈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靜而和平的夜。在鄉(xiāng)下,小路上,石橋邊,有撐起傘慢慢走著的人,地里還有工作的農(nóng)民,披著蓑戴著笠。他們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衫賣雨里靜默著。
7、文中“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輪賀出來”的“鉆”能否改為“伸”?為什么?(3分)
8、第三段中能跟“輕風流水”應(yīng)和的是()(2分)
A、鳥兒 B、鳥兒的曲子C、鳥兒高興起來 D、賣弄喉嚨
9、“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從不同的角度,描繪了春雨的哪些特點?(3分)
10、第三段文字調(diào)動了多方面的感覺寫出對春風的豐富的感受,請從文中找出相對應(yīng)的句子。(4分)
(1)視覺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聽覺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嗅覺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觸覺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下面兩則短文,回答11-17題(21分)
[甲]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發(fā)的青黑,樹尖上頂著一髻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點,有的地方草色還露著;這樣,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看著看著,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山的肌膚。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濟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氣!
[乙]濟南的秋天是詩境。……
詩的境界中必須有山有水。那么,請看濟南吧。那顏色不同,方向不同,高矮不同的山,在秋色中便越發(fā)的不同了。以顏色說吧,山腰的松樹是青黑的,加上秋陽的斜射,那片青黑便多出些比灰色深,比黑色淺的顏色,把旁邊的黃草蓋成一層灰中透黃的陰影。山腳是鑲著各色條子的,一層層的,有的黃,有的灰,有的綠,有的似乎是藕荷色兒。山頂上的色兒也隨著太陽的轉(zhuǎn)移而不同。山頂?shù)念伾煌€不重要,山腰中的顏色不同才真叫人想作幾句詩。山腰中的顏色是永遠在那兒變動,特別是秋天,那陽光能夠忽然清涼一會兒,忽然又溫暖一會兒,這個( )并不激烈,可是山上的顏色覺得出這個(),而立刻隨著()。忽然黃色更真了些,忽然又暗了些,忽然像有層看不見的薄霧在那兒流動,忽然像有股細風替“自然”調(diào)和著彩色,輕輕的抹上一層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兒。有這樣的山,再配上那藍的天,晴暖的陽光;藍得像要由藍變綠了,可又沒有完全綠了;晴暖得像要發(fā)燥了,可是有點涼風,正像詩一樣的溫柔;這便是濟南的秋。況且因為顏色的不同,那山的高低也更顯然了。高的更高了些,低的也更低了些,山的棱角曲線在晴空中更真了,更分明了,更瘦硬了。
11、甲文選自《 》,作者是我國現(xiàn)代著名作家。(2分)
12、從下面一組詞語中選擇最恰當?shù)模瑢⒆帜柑钤谝椅牡睦ㄌ杻?nèi)。(3分)
A、變換B、變動C、流動D、變幻E、變化
13、甲乙文寫山,都主要寫了山的顏色,但甲文突出了雪后山的 的特點,而乙文則突出了秋色中山的 的特點。(2分)
14、甲文按順序?qū)懮缴瑥摹?”到“ ”,展現(xiàn)出各個細部雪的光、色、態(tài),突出了雪后山的“妙”之所在。(3分)
15、乙文寫山色,先寫山腰的松樹和樹旁黃草的顏色,再寫 的黃、灰、綠、藕荷色和山頂?shù)念伾缓笾攸c寫的顏色,并突出其 的特點。(3分)
16、請簡要分析下列句子所運用的修辭手法及其表達效果。(4分)
(1)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
(2)忽然黃色更真了些,忽然又暗了些,忽然像有層看不見的薄霧在那兒流動,忽然像有股細風替“自然”調(diào)和著彩色,輕輕的抹上一層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兒。
17、其實寫顏色的美態(tài)是自古以來文人墨客的鐘愛。在我國燦爛的詩詞文化中,也留下了許多名篇名句。請你選擇你印象最深的兩句寫在下面,并注明詩詞篇名:(4分)
。
選自《》
(三) 閱讀下面語段,完成18---24題。(17分)
春滿燕園
季羨林
燕園花事漸衰。桃花、杏花早已開謝。一度繁花滿枝的榆葉梅現(xiàn)在已經(jīng)長出了綠油油的葉子。連幾天前還開得像一團錦繡一樣的西府海棠也已落英繽紛,殘紅滿地了。丁香雖然還在盛開,燦爛滿園,香飄十里,但已顯出疲憊的樣子。北京的春天本來就是短的,“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看來春天就要歸去了。
但是人們心頭的春天卻方在繁榮滋長。這個春天,同在大自然里一樣,也是萬紫千紅、風光旖旎的。但它卻比大自然里的春天更美、更可愛、更真實、更持久。鄭板橋有兩句詩:“閉門只是栽蘭竹,留得春光過四時。”我們不栽蘭,不種竹;我們就把春天栽種在心中,它不但能過今年的四時,而且能過明年、后來不知道多少年的四時,它要常駐在我們心中,成為永恒的春天了。
昨天晚上,我走過校園,四周一片寂靜,只有遠處的蛙鳴劃破深夜的沉寂。黑暗仿佛凝結(jié)了起來,能摸得著,捉得住。我走著走著,驀地看到遠處有了燈光,是從一些宿舍的窗子里流出來的。我心里一愣,我的眼睛仿佛有了佛經(jīng)上叫做天眼的那種神力,透過墻壁,就看了進去。我看到一位年老的教師在那里伏案苦讀。他仿佛正在寫文章,想把幾十年的研究心得寫了下來,豐富我們文化知識的寶庫。他又仿佛是在備課,想把第二天要講的東西整理得更深刻、更生動,讓青年學生獲得更多的滋養(yǎng)。他也可能是在看青年教師的論文,想給他們提些意見,共同切磋琢磨。他時而低頭沉思,時而抬頭微笑。對他說來,這時候,除了他自己和眼前的工作以外,宇宙萬物都似乎不再存在。他完完全全陶醉于自己的工作中了。
今天早晨,我又走過校園。這時候,晨光初露,曉風未起。濃綠的松柏,淡綠的楊柳,林葉的楊樹,小葉的槐樹,成行并列,相映成趣。未名湖綠水滿盈,不見一條皺紋,宛如一面明鏡。還見不到多少人走路,但從綠草湖畔,丁香叢中,楊柳樹下,土山高尖卻傳來一陣陣朗誦外語的聲音。傾耳細聽,俄語、英語、梵語、阿拉伯語等等,依然可辨。在很多地方,我只是聞聲而不見人。但是僅僅從聲音里也可以聽出那種如饑似渴迫切吸收知識學習技巧的熾熱心情。這一群男女大孩子仿佛想到知識像清晨的空氣和芬芳的花香那樣一口氣吸了下去。我走進圖書館,又看到一群男女青年擠坐在里面,低頭做數(shù)學或物理化學的習題。也都是全神貫注的,鴉雀無聲。
我很自然地把昨天夜里的情景同眼前的情景聯(lián)系了起來。年老的一代是那樣,年輕的一代又是這樣。還能有比這更動人的情景嗎?我心里煥然充滿了說不出的喜悅。我仿佛看到春天又回到園中:繁花滿枝,一片錦繡。不但已以開過的桃樹和杏樹又開出了粉紅色的工作周,連根本不開花的榆樹和楊柳也滿樹紅花。未名湖中長出了年輪般的蓮花。正在開花的藤蘿顏色更顯得格外鮮艷。丁香也是精神抖擻,一點也不顯得疲憊。總之是萬紫千紅,春色滿園。
這難道僅僅是我一個人的幻象嗎?不是的。這是我心中那個春天的反映。我相信,住在這個園子里的絕大多數(shù)的教師和同學心中都有這樣一個春天,眼前也都看到這樣一個春天。這個春天是不怕時間的。即使到了金風送爽,霜林染醉的時候,到了大雪漫天,一片瓊瑤的時候,它也會永留心中,永留園內(nèi),它是一個永恒的春天。
18、文章首段寫燕園花事漸衰的景象,由此我們可以聯(lián)想到一些描寫春天的古詩文,請寫出一句。(2分)
19、作者寫燕園的“春”景包含哪幾個鏡頭?(3分)
20、描繪事物時可以充分調(diào)動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等器官,請從本文找出相關(guān)的句子:(3分)
視覺:
嗅覺:
聽覺:
21、文中寫道“年老的一代是那樣,年輕的一代又是這樣”,請說出“那樣”和“這樣”所指代的內(nèi)容:(2分)
那樣:
這樣:
22、作者觸景生情,生活中的一個小水滴都會蕩起感情的漣漪,看到下列情景,將激起你怎樣的情感?(2分)
⑴流逝的河水:
⑵凋零的樹葉:
23、第五段加線句子中的“春天”如何理解?(2分)
24、本文與朱自清的《春》同是寫春景,你更喜歡哪一篇?理由。(3分)
三、作文(50分)
25、自然界的山川草木使我們流連忘返;文學作品中的精彩世界令我們心馳神往。家鄉(xiāng)的風土人情,豐富的人文內(nèi)涵值得感悟;課余的琴棋書畫,無窮的生活樂趣值得回味。探究,給我們帶來發(fā)現(xiàn)的驚喜;合作,使我們得到收獲的愉悅……花季如詩,生活如畫.詩情畫意,令人陶醉。
請以“ 讓我陶醉”為題,寫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
七年級上冊語文單元測試卷(三)參考答案
一、積累運用
1、D
2、C
3、D
4、C
5、(略)
6、(略)
二、閱讀
(一)
7、不能。因為“鉆”寫出草破土的艱難,表現(xiàn)出了草頑強的生命力,而”伸“則不能表現(xiàn)。
8、B
9、細密、輕盈、
10、(1)視覺方面:鳥兒將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或者牛背上牧童的短笛,這時候也成天嘹亮地響著。)
(2)聽覺方面: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zhuǎn)的曲子(或者牛背上牧童的短笛,這時候也成天嘹亮地響著
(3)嗅覺方面:風里帶來些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混著青草味兒,還有各種花的香,
(4)觸覺方面:“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
(二)
11、《濟南的冬天》,老舍(舒慶春)
12、變動變化變換
13、秀美; 靈動(多彩、淡美)
14、空間; 山上(山尖); 山坡(山腰)
15、 山腳;山腰;多變
16、 ⑴以動寫靜,運用擬人的手法形象生動地寫出夕陽照耀下雪后小山的色彩美。⑵連用兩個比喻,形象地寫出山腰中色彩的變換,如夢如幻。
17、語句不限,要求準確。
(三)
18、可寫《錢塘湖春行》中的詩句。
19、三幅畫面:老教師深夜苦讀、青年學生晨讀、圖書館中做習題。
20、略
21、那樣:深夜苦讀;這樣:晨讀、在圖書館中學習。
22、聯(lián)想合理即可
23、在這里是指校園中師生刻苦鉆研的場面。(意近即可)
24、略
三、作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