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小學數學故事PPT 一年級數學3分鐘小故事 24個經典數學故事 適合一年級數學小故事 一年級趣味數學故事
1、數學小故事——找零錢
一家手杖店來了一個顧客,買了30元一根的手杖.他拿出一張50元的票子,要求找錢.
店里正巧沒有零錢此饑,店主到鄰居處把50元的票子換成零錢,給了顧客20元的找頭.
顧客剛走,鄰居慌慌張張地奔來,說這張50元的票子是假的.店主不得已森蔽返向鄰居賠償了50元.隨后出門去追那個顧客,并把他抓住說:“你這個,我賠給鄰居50元,又給你找頭20元,你又拿走了一根手杖,你得賠償我100元的損失.”
這個顧客卻說:“一根手杖的費用就是鄰居給你換零錢時你留下的30元,因此我只拿了你70元.”
請你計算一下,手杖店真正的損失是多少?這里要補充一下,手杖的成本是20元.如果這個顧客行騙成功,那么共騙得了多少錢?
2、故事:猴子撈帽
一群猴子在井旁玩,一陣風將一只猴子的帽子吹到井里,他招呼來18個小伙伴,從井上方的松上一個接一個去撈帽子,有4只猴子沒有上樹,就撈著了帽子,問:是幾只猴子上樹下井接在一起把帽子撈上來的?
3、故事:蝸牛何時爬上井?
一只蝸牛不小心掉進了一只枯井里,它趴在井底上哭起來,一只癩蛤蟆過來,翁聲翁氣的對蝸牛說:“別哭了,小兄弟,哭也沒用,這井壁又高又滑,掉到這里只能在這里生活了。我已經在這里生活了許多年了。蝸牛望著又老又丑的癩蛤蟆,心里想:“井外的世界多美呀!我決不能像它那樣生活在又黑又冷的井底里。”蝸牛對癩蛤蟆說:“癩大叔,我不能生活在這里,我一定要爬出去,請問這口井有多深?”“哈哈哈……,真是笑話,這井有10米深,你小小年紀。又背負著這么重的殼,怎么能爬出去呢?”“我不怕苦不怕累,每天爬一段,總能爬出去!”第二天,蝸牛吃得飽飽的,開始并團順著井壁往上爬了,它不停的爬呀爬,到了傍晚,終于爬了5米,蝸牛特別高興,心想:“照這樣的速度,明天傍晚我就可以爬出去了?!毕胫胫恢挥X睡著了,早上,蝸牛被一陣呼嚕聲吵醒了,一看,原來是癩大叔還以睡覺,他心里一驚:“我怎么離井底這么近?”原來,蝸牛睡著以后,從井壁上滑下來4米,蝸牛嘆了一口氣,咬咬牙,又開始往上爬,到傍晚又往上爬了5米,可晚上,蝸牛又滑下來4米,就這樣,爬呀爬,滑呀滑,最后堅強的蝸牛終于爬上了井臺。聰明的小朋友你能猜出來蝸牛用了多少天才爬上井臺的嗎?
小學一年級趣味數學故事:小松鼠要敏知過冬了
冬天到了,小松鼠要準備過冬的糧食了。
有一天小松鼠背著一個大袋子,來到森林里,對松樹爺爺說:請吧你的松果送給我,好嗎?松樹爺爺很大方,說:你想要多少摘多少。小松鼠很高興,它一邊摘一邊唱歌,不一會袋子裝滿了。松樹爺爺問: 你摘了多少個?小松鼠說:哎呀, 我忘了!松樹爺爺笑著說“我長了16 個松果,現在還有9個,你能算出摘了多少個,就讓你背走?!毙∷蓸浼绷?,不會算,怎么辦呢?要是松樹爺爺不讓它背走,那冬天吃什么呢?我來幫它好了。
數學課上,老師講過:知道總數,求部分數,就是從總數里去掉知道的一個部分數,就得另一部分數,用減法計算。我很快就算出來了,小松鼠摘了16-9=7(個)。 評語: 能把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說明你聽課很認真,繼續努力!
小學一年級數學趣味題:一元錢
小猴、小熊、 小狗相約來到街上玩。他們來到超市前一看,一個哈蜜瓜正好30元,于是一人拿10元錢,買了一個瓜。他們剛走出大門,一位營業員跑出來說:“今天我們優惠,只要25元,這是找給你們的5元?!毙」氛f:“我們分了這5元錢吧!”小熊說:“好!”可小猴說:“這樣我們分不完呀!那就一人1元,余下的兩塊錢再買一包瓜子 ?!毙」贰⑿⌒芏颊f好。
在回來的路上,小熊說:“我們一人花了9元錢,3人就是3乘9等于27元,又買了一包瓜子,一共花了29元,還有一元錢到哪里去了呢?”小猴和小狗說:“是呀!怎么少了一元錢呢?奇怪?”
小朋友們,你們知道這一元錢哪去了嗎?
原來,27元里面就含有買瓜子的2元,再加上每人分的一元錢,合起來剛好是30元,一點也沒錯。
小學一年級數學趣味題:小兔子開店
小兔的百貨商店今開開業,狐貍買了一瓶酒付了10元,小兔找給他3元。晚上整理一天的收入時,發現狐貍付的10元是假幣。小兔一著急,這下可虧大了,大哭起來。其它小動物聽到了哭聲都跑了過來。
小熊笨笨說:“趕緊去找狐貍要回虧的錢。大家幫忙算一算,小兔虧了多少錢,再去向狐貍要錢?!?
小豬說:“10元是假的,找了狐貍3元錢是真的,虧了3元,向狐貍要3元錢。” 小狗歡歡一聽,說:“錯了!10元錢是假的。找了狐貍3元,還給了狐貍一瓶7元的酒呀!所以一共虧了10元(7+3)呀!要向狐貍要10元錢呀!”
小猴樂樂說:“狐貍的10元錢是假的,小兔就虧了10元,再向狐貍要10元真錢就行了呀!”
其余的小動物聽了小狗歡歡和小猴樂樂的話,一起去狐貍家幫助小兔要回虧了的10元。
小學一年級數學趣味題:小八戒賣魚
小八戒下崗后,干起了賣魚的行當,為了賣個好價錢,小八戒每天天沒亮就起床。 一日,小八戒剛撐好魚攤。老狐貍和小狼崽就來了。小狼崽手搭在攤上,邊瞧魚邊問:"這么新鮮的魚,多少錢一千克?"小八戒滿臉堆笑:"便宜了,四元一千克。"狐貍搖搖頭:"我老了,牙齒嚼不動魚頭,我只想買點魚身。"小八戒吱吱唔唔:"這可難辦,除非有人要魚頭??"小八戒話未說完,小狼崽嘣了起來,大聲叫道:"好極了,我正想買點魚頭磨磨牙。"小八戒一想,仍有點遲疑:"好倒好,可價錢怎么定?"小狼崽和老狐貍眼珠一轉,一齊答道:"魚身3元1千克,魚頭1元1千克,不正好是4元1千克嗎!"小八戒在地上用小棍兒畫了畫,然后一拍大腿:"好,就這么辦!"三人一齊動手,不一會兒就把魚頭,魚身分好了,小八戒一過秤,魚身40千克120元;魚頭10千克10元,老狐貍和小狼崽提著魚,飛快地跑到林子里,把魚頭魚身配好,重新平分了,??
小八戒在回家的路上,邊走邊想巧源:"我50千克魚按4元1千克應賣200元,可怎么現在只賣了130元??"小八戒怎么也理不出頭緒來。 你知道這是怎么一回事嗎?
小學一年級數學趣味題:粗心的鐘表匠
小王師傅是鐘表店的新職工,由于工作不安心,時常出問題。有一次,他給學校修理一只大鐘,竟然把長短針裝配錯了。這樣一來,短針走的速度變成了長針的12倍。裝配的時候是下午6點,他把短針指在“6”上,長針指在“12”上。小王裝好后,就回家了。
學校值班老師看到這大鐘一會兒7點,一會兒8點,十分奇怪,立刻派人去找小王師傅。小王師傅在第二天上午7點多鐘才來到,他掏出標準表一看,表和孝拿態大鐘的時間一樣,說學校故意找他的麻煩,氣乎乎地回家了。小王走后,老師發覺大鐘還是不對頭,又通知小王來。下午8點多,小王又來到學校,與標準表一對,仍舊準確無誤。
請你想一想,小王第一次來校對表的時刻是上午7點幾分?第二次對表的時刻又是下午8點幾分?
小學一年級趣味數學故事:哪個蛋糕便宜
一天媽媽輔導我做《英才教程》中的一個闖關題:用同樣的錢買三塊蛋糕或者買五塊面包,哪種便宜?我想都沒想就說“蛋糕便宜”。
媽媽說:“你想想,如果用一元錢買燒餅只能買一個,如果用一元錢買饅頭可以買兩個。一個燒餅和一個饅頭哪個便宜?”哦,我知道了:用同樣的錢買的東西件數越多,那種東西就越便宜。三塊蛋糕和五塊面包的錢是一樣多,但一塊面包的錢比一塊蛋糕的錢少,所以面包便宜。
評語:生活中的數學到處都是,只要用心,相信你還會發現更多。
小學一年級趣味數學故事:媽媽的問題
小豆子放學一到家,發現家里多了三個成員:雞、鴨、鵝。小豆子問道:“媽媽,你買雞、鴨、鵝回來準備干什么?”媽媽:“給我的小豆子煲湯喝。”
小豆子見這三個小家伙十分可愛,舍不得用它們來做菜,就說道:“媽媽,養著它們吧,將來還會給我們生蛋呢!”媽媽:“留著它們也不難,不過你得答上我的問題。” 小豆子見媽媽答應了,興奮的一蹦三尺高,自信的說:“一言為定!”媽媽:“我從市場上買回來時,雞、鴨、鵝共重12千克,其中雞、鴨共重7千克,鴨、鵝共重9千克,你能知道鴨有多少千克嗎?”小豆子想了想說:“鴨重4千克?!眿寢層謫柕溃骸澳闶窃趺辞蟪鰜淼??”小豆子:“因為雞鴨共重7千克,鴨鵝共重9千克,用7+9求出一只雞兩只鴨一只鵝共重16千克,減去一只雞一只鴨一只鵝共重的12千克,就能得到一只鴨有4千克?!?/p>
寫作思路;寫一個數學故事,故事的情節圍繞數學計算展開。
數學小故事——找零錢
一家手杖店來了一個顧客,買了30元一根的手杖.他拿出一張50元的票子,要求找錢。
店里正巧沒有零錢,店主到鄰居處把50元的票子換成零錢,給了顧客20元的找頃森凳頭。
顧客剛走,鄰居慌慌張張地奔來,說這張50元的票子是假的.店主不得已向鄰居賠償了50元。隨后出門去追那個顧客,并把他抓住說:“你雀旅這個,我賠給鄰居50元,又給你找頭20元,你又拿走了一根手杖,你得賠償我100元的損失?!?/p>
這個顧客卻說:“一根手杖的費用就是鄰居給你換零錢時你留下的30元,因此我只拿了春螞你70元.”
請你計算一下,手杖店真正的損失是多少?這里要補充一下,手杖的成本是20元。如果這個顧客行騙成功,那么共騙得了多少錢?
【 #一年級#導語】低年級數學學科的特點,更容易結合生活、結合游戲展開教學,這樣對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吸引有著很大的優勢,抓住這個機遇,培養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這樣,學生對數學最初的學習興趣最終將會演變為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熱愛與積極的探究。以下是 無 整理的《小學一年級簡短數學小故事》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小學一年級簡短數學小故事篇一
動物學校舉辦兒歌比賽,大象老師做裁判。
小猴第一個舉手,開始朗誦:“進位加法我會算,數位對齊才能加。個位對齊個位加,滿十要向十位進。十位相加再加一,局輪得數算得快又準。拍緩”
小猴剛說完,小狗又開始朗誦:“退位減法并不難,數位對齊才能減。個位數小不夠減,要向十位借個一。十位退一是一十,退了以后少個一。十位數字怎么減,十位退一再去減。”
大家都為它們的精彩表演鼓掌。大象老師說:“它們的兒歌讓我們明白了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它們兩個都應該得冠軍,好不好?”大家同意并鼓掌祝賀它們。
小學一年級簡短數學小故事篇二
一只蝸牛不小心掉進了一只枯井里,它趴在井底上哭起來,一只癩蛤蟆過來,翁聲翁氣的對蝸牛說:“別哭了,小兄弟,哭也沒用,這井壁又高又滑,掉到這里只能在這里生活了。我已經在這里生活了許多年了。蝸牛望著又老又丑的癩蛤蟆,心里想:“井外的世界多美呀!我決不能像它那樣生活在又黑又冷的井底里。”蝸牛對癩蛤蟆說:“癩大叔,我不能生活在這里,我一定要爬出去,請問這口井有多深?”“哈哈哈……,真是笑話,這井有10米深,你小小年紀。又背負著這么重的殼,怎么能爬出去呢?”“我不怕苦不怕累,每天爬一段,總能爬出去!”第二天,蝸牛吃得飽飽的,開始順著井壁往上爬了,它不停的爬呀爬,到了傍晚,終于爬了5米,蝸牛特別高興,心想:“照這樣的速度,明天傍晚我就可以爬出去了?!毕胫胫恢挥X睡著了,早上,蝸牛被一陣呼嚕聲吵醒了,一看,原來是癩大叔還以睡覺,他心里一驚:“我怎么離井底這么近?”原來,蝸牛睡著以后,從井壁上滑下來4米,蝸牛嘆了一口氣,咬咬牙,又開始往上爬,到傍晚又往上爬了5米,可晚上,蝸牛又滑下來4米,就這樣,爬呀爬,滑呀滑,最后堅強的蝸牛終于爬上了井臺。聰明的小朋友你能猜出來蝸牛用了多少天才爬上井臺的嗎?小學一年級簡短數學小故事篇三
一家手杖店來了一個顧客,買了30元一根的手杖。他拿出一張50元的票子,要求找錢。
店里正巧沒有零錢,店主到鄰居處把50元的票子換成零錢,給了顧客20元的找頭。
顧客剛走,鄰居慌慌張張地奔來,說這張50元的票子是假的。店主不得已向鄰居賠償了50元。隨后出門去追那個顧客,并把他抓住說:“你這個,我賠給鄰居50元,又給你找頭20元,你又拿走了一根手杖,你得賠償我100元的損失?!?/p>
這個顧客卻說:“一根手杖的費用就是鄰居給你換零錢時你留下的30元,因此我只拿了你70元。”
請你計算一下,手杖店真正的損失是多少?這里要補充一下,手杖的成本是20元。如果這個顧客行騙成功,那么共騙得了多少錢?
小學一年級簡短數學小故事篇四
八戒去花果山找悟空,大圣不在家。小猴子們熱情桐賀信地招待八戒,采了山中吃的山桃整整100個,八戒高興地說:“大家一起吃!”可怎樣吃呢,數了數共30只猴子,八戒找個樹枝在地上左畫右畫,列起了算式,100÷30=3……1
八戒指著上面的3,大方的說,“你們一個人吃3個山桃吧,瞧,我就吃那剩下的1個吧!”小猴子們很感激八戒,紛紛道謝,然后每人拿了各自的一份。
悟空回來后,小猴子們對悟空講今天八戒如何大方,如何自已只吃一個山桃,悟空看了八戒的列式,大叫,“好個呆子,多吃了山桃竟然還嘴硬,我去找他!”
哈哈,你知道八戒吃了幾個山桃?
小學一年級簡短數學小故事篇五
活動課上,黑熊老師笑著對大家說:“我們來做個游戲好不好?”
“好!”小動物們齊聲回答。“請你們每位準備兩張小紙條。”黑熊老師清了清嗓子說。小動物們不知道黑熊老師要他們做什么游戲,一個個興奮的眼睛發亮,很快都把小紙條準備好了。
黑熊老師環視一下全班同學,說:“請你們在兩張小紙條上分別寫一個奇數和一個偶數,寫好后,兩手各握一張。不要給我也不要給你身邊的同學看?!?/p>
小動物們不久前剛學過關于奇數和偶數的知識,不一會兒,大家都完成了黑熊老師提出的要求?!奥犞?,”黑熊老師一字一句清晰地說道:“你們各位都請將右手中的數乘2,左手中的數乘3,再把乘積相加。不要算出聲音來?!?/p>
等小動物們一個個都算好了,黑熊老師又叫算出得數是奇數的小動物們排成一隊;得數是偶數的排成一隊。小動物們都站好了,一個個感興趣地看著黑熊老師,猜測著它下以步要它們做什么。
“好了!”黑熊老師指著得數是奇數的那排小動物說:“你們左手握的都是奇數?!?/p>
它又指著另一排小動物說:“你們左手握的都是偶數。”
兩排小動物們攤開手掌一看,可不是,黑熊老師猜得完全正確。
小動物們驚奇極了,忍不住紛紛問道:“老師,您是怎么知道的?”
黑熊老師于是分析道:“
奇數×2=偶數奇數×3=奇數
偶數×2=偶數偶數×3=偶數
偶數+偶數=偶數偶數+奇數=奇數
左手是奇數時,奇數×3是奇數,奇數+偶數(右手中的偶數×2),結果是奇數。而如右手是奇數時,奇數×2成偶數,偶數+偶數(左手中的偶數×3),結果是偶數。
這就是最后結果與左手中數字奇偶相同的原因,也即我這個猜法的根據?!?/p>
小動物們恍然大悟……
1、小松鼠要過冬了
冬天到了,小松鼠要準備過冬的糧食了。
有一天小松鼠背著一個大袋子,來到森林里,對松樹爺爺說:請吧你的松果送給我,好嗎?松樹爺爺很大方,說:你想要多少摘多少。小松鼠很高興,它一邊摘一邊唱歌,不一會袋子裝滿了。松樹爺爺問: 你摘了多少個?小松鼠說:哎呀, 我忘了!松樹爺爺笑著說“我長了16 個松果,現在還有9個,你能算出摘了多少個,就讓你背走。”小松樹急了,不會算,怎么辦呢?要是松樹爺爺不讓它背走,那冬天吃什么呢?我來幫它好了。
數學課上,老師講過:知道總數,求部分數,就是從總數里去掉知道的一個部分數,就得另一部分數,用減法計算。我很快就算出來了,小松鼠摘了16-9=7(個)。
2、小朋友們你們可知道數學天才高斯小時候的故事嗎?高斯在小學二年級時,有一次老師教完加法后想休息一下,所以便出了一道題目要求學生算算看,題目是:1+2+3+4………+96+97+98+99+100=?本以為學生們必然伏拆會安靜好一陣子,正要找借口出去時,卻被高斯叫住了!原來呀,高斯已經算出來了,小朋友你可知道他是怎么算的嗎?高斯告訴大家他是如何算出的:將1加至100與100加至1;排成兩排想加,也就是說:1+2+3+4+…………+96+97+98+99+100+100+99+98+97+96+…………+4+3+2+1=101+101+101+…………+101+101+101+101共有一百個101,但算式重復兩次,所以把10100除以2便得到答案等于5050。從此以后高斯小學的學習過程早已經超過了其他的同學,也因此奠定了他以后的數學基礎,更讓他成為——數學天才。
3、雞兔同籠你聽說過“雞兔同籠”的問題嗎?這個問題,是我國古代著名趣題之一。大約在1500年前,《孫子算經》就記載了這個有趣的問題。書中是這樣敘述的:“今有雞兔同籠,上有燃廳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雞兔各幾何?這四句話的意思是:有若干只雞兔同在一個籠子里,從上面數,有35個頭;從下面數,有94只腳。求籠中各有幾只雞和兔?你會解答這個問題嗎?你想知道《孫子算經》中是如何解答這個問題的嗎?解答思路是這樣的:假如砍去每只雞、每只兔一半的腳,則每只雞就變成了“獨角雞”,每只兔就變成了“雙腳兔”。這樣,(1)雞和兔的腳的總數就由94只變成了47只;(2)如果籠子里有一只兔子,則腳的總數就比頭的總數多1。因此,腳的總只數47與總頭數35的差,就是兔子的只數,即47-35=12(只)。顯然,雞的只數就是35-12=23(只)了。這一思路新穎而奇特,其“砍足法”也令古今中外數學家贊嘆不已。這種思維方法叫化歸法。化歸法就是在解決問題時,先不對問題采取直接的分析,而是將題中的條件或問題進行變形,使之轉化,直到最終把它歸成某個已經解決的問題。
4、唐僧師徒摘桃子
一天,唐僧命徒弟悟空、八戒、沙僧三人去花果山摘些桃子。不長時間,徒弟三人摘完桃子高高興興回來。師父唐僧問:你們每人各摘回多少個桃子?
八戒憨笑著說:師父,我來考考你。我們每人摘的一樣多,我筐里的桃子不到100個,如果3個3個地數,數到最后還剩1個。你算算,我們每人摘了多少個?
沙僧神秘地說:師父,我也來考考你。我筐里的桃子,如果4個4個地數,數到最后還剩1個。你算算,我們每人摘了多少個?
悟空笑瞇瞇地說:師父,我也來考考你。我筐里的桃子,如果5個缺段棗5個地數,數到最后還剩1個。你算算,我們每人摘多少個?
是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