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氏數學二等分教案?幼兒園小班蒙氏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初步感知長方形的外形特征。 2、能在生活中找到像長方形的物品,能區別長方形和正方形。 3、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4、引發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5、發展目測力、那么,蒙氏數學二等分教案?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小班蒙氏數學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小班蒙氏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初步感知長方形的外形特征。
2、能在生活中找到像長方形的物品,能區別長方形和正方形。
3、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4、引發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5、發展目測力、判斷力。
活動準備
“小火車”動物頭飾、幻燈片、長條、各種圖形等。
活動過程
1、初步了解感知長方形的特征
(1)創設情境:“小火車開來了,看看車上都卸下了什么貨物?教師出示“火車”,從中取下一個長方形。原來小火車給我們帶來了新的圖形寶寶——長方形,我們現在一起來認識一下這位新朋友。
(2)師:有個圖形要先給給小朋友表演魔術。想知道是誰嗎?(三角形),他要給小朋友変一個魔術(三角形變長方形,先回憶三角形的特征然后以游戲口吻介紹長方形的特征。引導幼兒總結出長方形有四條邊,四個角)
2、進一步認識長方形
(1)小朋友記住我了嗎?現在我們來玩個變魔術的游戲看我變出什么來(接著看課件)說說長方形變成了什么?
(2)請幼兒尋找教室里長方形的物品。
一、幽默語言,可以激發孩子的求知欲
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了興趣,學什么東西,干什么事情,都是枯燥無味,沒精打彩,昏昏然。因此,可以運用幽默語言來喚醒孩子的思想意識,解除疲勞,激發他們的快感、興趣和動機。激發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創造一種精神享受的境界,放松孩子每一根神經,激發孩子每一個細胞,達到愉悅輕松的快感效應,從而加速提高教學質量。例如在給大班幼兒上蒙氏數學學習二等分的時候,教師講述故事“分月餅”:中秋節到了,熊媽媽買了一塊大月餅,回到家之后,兩只熊寶寶吵著要吃,可是只有一塊月餅,怎么辦呢?這時老師請小朋友來想辦法,并告訴小朋友要分得一樣多,要不然小熊會吵架的。孩子們爭先恐后地發言:“兩只小熊一人一半,才算公平?”“要平均分!”大家對此觀點都表示認同。接著老師提供圓形紙比作月餅,引導幼兒想辦法把它分成一樣大的兩份。幼兒操作后,教師小結:把圓形分成一樣大的兩份,這就是二等分。現在小朋友學會了二等分的本領,還有其它圖形寶寶等著幼兒來對它們進行二等分,今天老師就帶來好多圖形,請你想出和別人不同的方法進行二等分,一會來告訴大家你是怎么分的,又怎樣來證明你分的兩份是一樣大的。”這樣由圓形二等分逐步探索到其它圖形二等分,以及將毛線、吸管、塑料繩等材料的二等分。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幼兒蒙氏數學大班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蒙氏數學大班教案1
活動名稱:排序
活動目標:
1.感知長短,并學會從長(短)到短(長)的順序排列,蒙氏數學排序教案。
2.找相同圖形,并從大(小)到小(大)的順序排列。
3.培養幼兒專注的觀察力。
4.培養幼兒邏輯思維能力(順序)。
活動準備:教具(長棒、數棒、圖形)操作手冊作業紙膠棒房子圖片
活動過程:
1.游戲:切西瓜
游戲規則:幼兒拉成圈,在留一位幼兒切西瓜,拉圈餓幼兒邊說兒歌邊走,切西瓜,切完之后,切成兩半,讓幼兒站成兩排,然后問一下切西瓜的幼兒,說一說哪邊的隊排的長,哪邊的隊排的短。反復兩邊。
2.通過游戲引出長棒:
(1)集體活動:在5個物體中找出最長的,教師出示"長棒"散放,請幼兒找出最長的和最短的,教師示范比較,驗證幼兒找的是否正確,教案《蒙氏數學排序教案》。
(2)請幼兒找出最長的長棒,然后在從剩下的長棒中找出最長的,依次類推,由長(短)到短(長)的順序排隊。
(3)用同樣的方法找出和長棒相同的數棒,一一對應。
(4)把長棒拿走留下數棒,讓幼兒數出數棒多少節,并找出相應的數字一一對應。
“幽默”一詞最早出現于屈原《九章·懷沙》中的“煦兮杳杳,孔靜幽默”,然而這里的釋義是安靜,現在所指的“幽默”則是英文“Humor”的音譯,最早由國學大師林語堂先生于1924年引入中國。一般一個人的幽默能力和其情商成正比關系。
“幽默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在西文用法,常包括鄙俗的笑話在內……在狹義上,幽默是與郁剔、譏諷、揶揄區別的,這三四種風調,都含有笑的成分。不過笑本有苦笑、狂笑、淡笑、傻笑各種的不同,又笑之立意態度,也各有不同。有的是酸辣,有的是和緩,有的是鄙薄,有的是同情,有的是片語解頤,有的是基于整個人生觀,有思想的寄托。最上乘的幽默,自然是表示‘心靈的光輝與智慧的豐富’,……各種風調之中,幽默最富于感情。”(《林語堂--論讀書,論幽默》,當代世界出版社出版)是一種能激發起人類心理某種情感的智慧,某種在對邏輯性進行適當調控后對現實進行某種形式的加工或者破壞。幽默或搞笑已經可以提升到哲學研究的范疇,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幽默就是一門哲學。
幽默常會給人帶來歡樂,其特點主要表現為機智、自嘲,調侃、風趣等。確實,幽默有助于消除敵意,緩解摩擦,防止矛盾升級,還有人認為幽默還能激勵士氣,提高生產效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蒙氏數學中班上冊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蒙氏數學中班上冊教案1
活動目標
1、發現生活中的數字,知道數字無處不在。
2、運用數字進行游戲活動,從中體驗活動的樂趣。
3、激發幼兒對數字的興趣,培養幼兒積極關注身邊事物的情感態度。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初步感知數與物的關系,幫助幼兒積累有關數的感性經驗。
活動難點:學習運用數字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
活動準備
1、收集、生活中的各種有數字的物品,布置在活動室里。
2、在教師的衣服上貼一套0—9的數字。
3、數字畫出小動物圖片。
4、沒有數字的鐘面,沒有數字的秤,電話等圖片。
5、特殊號碼圖片(110,120,119)
6、帶有數字的物品圖片。
7、布娃娃一個。
活動過程
一、教師以兒歌形式導入。
以上就是蒙氏數學二等分教案的全部內容,激發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創造一種精神享受的境界,放松孩子每一根神經,激發孩子每一個細胞,達到愉悅輕松的快感效應,從而加速提高教學質量。例如在給大班幼兒上蒙氏數學學習二等分的時候,教師講述故事“分月餅”:中秋節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