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下歷史人教版?任務:推翻沙皇統治??3、?性質:資產階級民主革命??4、?結果: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專制統治,出現兩個政權并存的局面5、?兩個政權并存:資產階級臨時政府(掌握主要權力)、工人士兵代表蘇維埃?二、十月革命??1、那么,九下歷史人教版?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答案】: 1、B 2、B 3、B
4、D 5、D
6、(1)莫斯科戰役。粉碎了德軍 “ 天下無敵 ” 的神話。十月革命。
(2)斯大林格勒戰役。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轉折點。
(3)諾曼底登陸戰。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
7、例如:題目: 《 帶給人類災難的突襲 》
史實:1939年9月,德國突襲波蘭,英法對德宣戰,拉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序幕,法西斯德國開始瘋狂的侵略戰爭。1941年6月,德國又突然襲擊了蘇聯,使二戰的戰火愈演愈烈。1941年12月,日本偷襲了美國的珍珠港,把二戰的戰火燒到太平洋,形成了真正的世界性大戰。
影響:這三次突襲給人類帶來了沉重的打擊,也給世界帶來了災難。戰爭破壞了和平,使無數生命血染戰場,也造成經濟上的巨大損失。因此,我們堅決反對戰爭,熱愛和平。(觀點正確,貼近題意即可)
8、D
9、A
10、(1)① 三國協約② 三國同盟
(2)錯誤1:第一次世界大戰時間應改為1914-1918年。
錯誤2:九一八事變玫為盧溝橋事變(或七七事變)。
錯誤3:奧地利應改為奧匈帝國。
錯誤4:法西斯侵略戰爭應改為反法西斯正義戰爭。
(3)世界大戰造成重大的人員傷亡和物質損失,給人類帶來了深重的災難等。(答案符合題意,言之有理即可)
(4)提示:① 反對戰爭、珍愛和平;
② 以史為鑒,不要忘記戰爭給人類帶來的災難;
③ 加強合作交流,謀求共同發展,反對霸權主義;
④ 用和平方法解決各國爭端;
⑤ 發揮聯合國的作用等。
【答案】: 課前自主預習
① 勞動力 美國 科學技術成果
② 持續繁榮
③ 20世紀60年代
④ 經濟的發展國際地位
⑤ 歐洲共同體 歐洲聯盟
⑥ 資源共享 優勢互補 經濟體
⑦ 第二號
⑧ 政治大國
課堂達標訓練
1、B 2、A 3、B
4、C 5、A 6、A 7、B
8、(1)說明二戰以后,日本政府高度重視發展教育和引進先進技術,注重把教育、科技與經濟發展相結合。
(2)到20世紀70年代初,日本已成為世界第二號資本主義經濟大國。
課后鞏固提升
9、A
10、C
11、C
12、C
13、(1)美國的援助和扶植;制定適當的經濟發展政策;采用最新科學技術。
(2)美國的經濟實力相對下降。日本、西歐經濟實力不斷增強。經濟格局由美國獨霸變為美、日、西歐三足鼎立的局面。
(3)重視科技和教育;實行對外開放。(任答一點即可)
14、(1)圖一:第一次世界大戰;圖二:第二次世界大戰。 A。
(2)建立歐洲煤鋼聯營(或尋求兩國關系的和解;防止兩國發生戰爭;開展經濟合作)。加速了歐洲一體化進程(或促進了歐共體的成立;促進了歐盟的成立)。
(3)合作共贏;和平與發展是對代的主流;反對戰爭,珍愛和平。
歷史,簡稱史,一般指人類社會歷史,它是記載和解釋一系列人類活動進程的歷史事件的一門學科,多數時候也是對當下時代的映射。那么接下來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歷史九年級下冊知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歷史九年級下冊知識1
★第1課俄十月革命
一、二月革命
1.時間:1917年3月
2.結果:推翻了沙皇專制統治。
3.性質: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4.革命后形勢: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蘇維埃兩個政權并存。
二、十月革命(1917年11月)
1.背景:臨時政府對內鎮壓革命,對外繼續進行一戰。
2.領導人及地點:列寧,彼得格勒。
3.經過:彼得格勒起義勝利,建立工人士兵蘇維埃政府——人民委員會。蘇維埃政權在全國范圍內建立起來。
4.性質: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獲得勝利的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
5.政權鞏固:粉碎了外國武裝干涉、國內反革命叛亂,取得了國內戰爭的勝利。
6.意義:
⑴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獲得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由此誕生。
⑵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的統治。
⑶推動了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爭。
7.鞏固政權:經過三年國內戰爭,1920年蘇俄粉碎了外國的武裝干涉和國內的反革命叛亂,取得了國內戰爭的勝利,鞏固了世界上第一個獲勝的無產階級政權。
一、 文藝復興
1、時間:14-16世紀
2、興起地點:意大利
3、指導思想:人文主義精神
4、實質:正在形成中的資產階級的反封建的思想文化運動。
5、成就:文學→但丁《神曲》是意大利文藝復興的先驅。
6、藝術:達芬奇→《最后的晚餐》被視為“歐洲藝術的拱頂之石”,和《蒙娜麗莎》
7、作用:在意識形態領域中,沖破了幾百年來封建制度和宗教神學思想對人的束縛,解放了人的思想,為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必要的思想文化前提。
8、意義:文藝復興推動了歐洲文化思想領域的繁榮,為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
二、 新航路的開辟
1、原因:
(1)根本原因:西歐各國商品經濟的發展和資本主義的發展,對黃金需求增加
(2)奧斯曼帝國控制著東西方貿易的要道。
2、條件:(1)先進的航海知識和造船技術。(2)一定的財力。
3、最先開辟新航路的國家:西班牙和葡萄牙。
4、航海家:
(1)哥倫布在西班牙的支持下從歐洲穿越大西洋到美洲。
(2)達伽馬在葡萄牙的支持下從歐洲到印度。
(3)麥哲倫在西班牙的支持下環球航行。
5、過程:
(1)1487年,葡萄牙的迪亞士從葡萄牙往東航行,到達好望角。
(2)1492年,哥倫布受西班牙王室的資助,到達美洲。
九年級下的歷史事件表
1917年11月7日 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爆發
1919年 巴黎和會,中國五四運動
1921~1922年 華盛頓會議
1922年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成立
1929年~1933年 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
1933年 德國希特勒上臺,美國羅斯福總統開始實行新政
1937年7月 日本全面發動侵華戰爭,中國全民族抗戰開始
1939年9月 德國進攻波瀾,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1941年6月 蘇聯衛國戰爭開始
1941年12月 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
1942年7月~1943年2月 斯大林格勒保衛戰
1944年6月 英美開辟歐洲第二戰場
1944年~1949年 歐亞建立一系列人民民主國家
1945年2月 蘇美英雅爾塔會議
1945年9月2日 日本簽訂投降書,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1945年10月 聯合國成立
1949年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立
1949年10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20世紀40年代~50年代以來 第三次科技革命興起
1955年 亞非會議,華沙條約組織成立
1967年 歐洲共同體成立
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 中國進入改革開放的新時期
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 東歐劇變,蘇聯解體,歐盟建立
20世紀90年代初以來 出現世界格局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趨勢。
以上就是九下歷史人教版的全部內容,歷史九年級下冊知識1 ★第1課俄十月革命 一、二月革命 1.時間:1917年3月 2.結果:推翻了沙皇專制統治。 3.性質: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4.革命后形勢: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蘇維埃兩個政權并存。 二、十月革命(1917年11月) 1.背景:臨時政府對內鎮壓革命,對外繼續進行一戰。 2.領導人及地點:列寧,彼得格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