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初二數(shù)學(xué)競賽題庫 八年級數(shù)學(xué)競賽題試卷 全國奧林匹克數(shù)學(xué)初二競賽題 八年級上冊數(shù)學(xué)難題壓軸題 八年級數(shù)學(xué)競賽試卷免費版
題1:某地生產(chǎn)一種綠色蔬菜,若在市場上直接銷售,每噸利潤為1000元;經(jīng)粗加工后每噸利潤可達4500元;經(jīng)精加工后銷售,每噸利潤漲至7500元,當(dāng)?shù)匾患肄r(nóng)工商公司收獲這種蔬菜140t,該公司的加工能力是:如果對蔬菜進行粗加工,每天可加工16t;如進行精加工,每天可加工6t,但兩種加工沒鉛悶方式不可同時進行,受季節(jié)條件限制,公司必須在十五天內(nèi)將這批蔬菜全部銷售或加工完畢。為此,公司制定了三種方案:
方案一:將蔬菜全部進行粗加工;
方案二:盡可能多地對蔬菜進行精加工,沒來得及加工的蔬菜直接在市場上銷售;
方案三:將部分蔬菜進行精加工,其余蔬菜進行粗加工,并恰好15天完成。
采用這三種方案加工蔬菜,各能獲利多少?選擇哪種方案獲利最多?
問題2:有10名菜農(nóng),每人可種甲種蔬菜3公頃或乙種蔬菜2公頃,已知甲種蔬菜每公頃可收入0.5萬元,乙種蔬菜每公頃可收入0.8萬元,要使總收入不低于15.6萬元,則最多安排多少人種甲種蔬菜?
問題3:在一條直線上任取一點A,截取AB=12cm,再截取AC=38cm,DE分別是AB、AC的中點,求D、E兩點之間的距離。
1、方案一:
15*16=250>140
可以全部粗加工
利潤=4500*140=630,000
方案二:
6*15=90<140
利潤=7500*90+1000*(140-90)=725,000
方案三:
設(shè)粗加工X天,則精加工15-X天
則有16X+6(15-X)=140 則X=5
利潤=16*5*4500+6*10*7500=810,000
所以第三個方案好,獲利多。
2.設(shè)X人種甲,則10-X人種乙
所以有
X*3*0.5+(10-X)*2*0.8>15.6
1.5X+16-1.6X>15.6
0.4>0.1X
所以最多三人種甲
3.如B、C在A的同側(cè),則有
38/2-12/2=19-6=13cm
如B、C在A的異側(cè),則有
38/2+12/2=19+6=25cm
商店搞促銷活動,買5盒贈1盒,買30盒多少錢〈一盒2.60元〉{
華美洗發(fā)水買一瓶30元,買五瓶贈一瓶, 買八瓶贈二瓶,買五瓶贈一瓶,平均每瓶多少元?媽媽和同事們合伙買12瓶,怎樣買合算????
某工廠制定了2011年的生產(chǎn)計劃,現(xiàn)有如下數(shù)據(jù):(1)工人400人(2)每人年工時1100時。預(yù)測年銷量80000-100000箱,每箱生產(chǎn)2時,激差用料10千克,目前存量300噸,年底可補充900噸,根據(jù)數(shù)據(jù)確定年產(chǎn)量及工人數(shù)
解:
1.此工廠可以利用的工時資源有:400X1100=440000小時
2.可以利用的材料資源有300+900=1200噸=1200000千克
3.預(yù)測年銷量80000-100000箱所需的
(1)工時:160000-200000時,需要的工人數(shù):146-182人
(2)材料:800000-1000000千克
所以,可按最大預(yù)測年銷量生產(chǎn)100000箱。
答:可確定年產(chǎn)量100000箱,工人數(shù)182人。
例1 :貨輪上卸下若干只箱子,總重量為10噸,每只箱子的重量不超過1噸,為了保證能把這些箱子一次運走,問至少需要多少輛載重3噸的汽車?
[分析與解] 因為每一只箱子的重量不超過1噸,所以每一輛汽車可運走的箱子重量不會少于2噸,否則可以再放一只箱子。所以,5輛汽車本是足夠的,但是4輛汽車并不一定能把箱子全部運走。例如,設(shè)有13只箱子,,所以每輛汽車只能運走3只箱子,13只箱子用4輛汽車一次運不走。
因此,為了保證能一次把箱子全部運走,至少需要5輛汽車。
例2: 用10尺長的竹竿來截取3尺、4尺長的甲、乙兩種短竹竿各100根,至少要用去原材料幾根?怎樣截法最合算?
[分析與解] 一個10尺長的竹竿應(yīng)有三種截法:
(1) 3尺兩根和4尺一根,最省;
(2) 3尺三根,余一尺;
(3) 4尺兩根,余2尺。
為了省材料,盡量使用方法(1),這樣50根原材料,可截得100根3尺的竹竿和50根4尺的竹竿,還差50根4尺的,最好選擇方法(3),這樣所需原材料最少,只需25根即可,這樣,至少需用去原材料75根。
例3: 一個銳角三角形的三條邊的長度分別是兩位數(shù),而且是三個連續(xù)偶數(shù),它們個枯彎位數(shù)字的和是7的倍數(shù),這個三角形的周長最長應(yīng)是多少厘米?
[分析與解] 因為三角形三邊是三個連續(xù)偶數(shù),所以它們的個位數(shù)字只能是0,2,4,6,8,并且它們的和也是偶數(shù),又因為它們的個位數(shù)字的和是7的倍數(shù),所以只能是14,三角形三條邊最大可能是86,88,90,那么周長最長為86+88+90=264厘米。
例4: 把25拆成若干個正整數(shù)的和,使它們的積最大。
[分析與解] 先從較小數(shù)形開始實驗,發(fā)現(xiàn)其規(guī)律:
把6拆成3+3,其積為3×3=9最大;
把7拆成3+2+2,其積為3×2×2=12最大;
把8拆成3+3+2,其積為3×3×2=18最大;
把9拆成3+3+3,其積為3×3×3=27最大;……
這就是說,要想分拆后的數(shù)的乘積最大,應(yīng)盡可能多的出現(xiàn)3,而當(dāng)某一自然數(shù)可表示為若干個3與1的和時,要取出一個3與1重合在一起再分拆成兩個2之和,因此25可以拆成3+3+3+3+3+3+3+2+2,其積37×22=8748為最大。
例5: A、B兩人要到沙漠中探險,他們每天向沙漠深處走20千米,已知每人最多可攜帶一個人24天的食物和水,如果不準(zhǔn)將部分食物存放于途中,問其中一個人最遠(yuǎn)可以深入沙漠多少千米(要求最后兩人返回出發(fā)點)?如果可以將部分食物存放于途中以備返回時取用呢?
[分析與解] 設(shè)A走X天后返回,A留下自己返回時所需的食物,剩下的轉(zhuǎn)給B,此時B共有(48-3X)天的食物,因為B最多攜帶24天的食物,所以X=8,剩下的24 天食物,B只能再向前走8天,留下16天的食物供返回時用,所以B可以向沙漠深處走16天,因為每天走20千米,所以其中一人最多可以深入沙漠320千米。
如果改變條件,則問題關(guān)鍵為A返回時留給B24天的食物,由于24天的食物可以使B單獨深入沙漠12天的路程,而另外24天的食物要供A、B兩人往返一段路,這段路為24÷4=6天的路程,所以B可以深入沙漠18天的路程,也就是說,其中一個人最遠(yuǎn)可以深入沙漠360千米。
例6: 甲、乙兩個服裝廠每個工人和設(shè)備都能全力生產(chǎn)同一規(guī)格的西服,甲廠每月用的時間生產(chǎn)上衣, 的時間生產(chǎn)褲子,全月恰好生產(chǎn)900套西服;乙廠每月用的時間生產(chǎn)上衣,的時間生產(chǎn)褲子,全月恰好生產(chǎn)1200套西服,現(xiàn)在兩廠聯(lián)合生產(chǎn),盡量發(fā)揮各自特長多生產(chǎn)西服,那么現(xiàn)在每月比過去多生產(chǎn)西服多少套?
[分析與解] 根據(jù)已知條件,甲廠生產(chǎn)一條褲子與一件上衣的時間之比為2:3;因此在單位時間內(nèi)甲廠生產(chǎn)的上衣與褲子的數(shù)量之比為2:3;同理可知,在單位時間內(nèi)乙廠生產(chǎn)上衣與褲子的數(shù)量之比是3:4;,由于,所以甲廠善于生產(chǎn)褲子,乙廠善于生產(chǎn)上衣。兩廠聯(lián)合生產(chǎn),盡量發(fā)揮各自特長,安排乙廠全力生產(chǎn)上衣,由于乙廠生產(chǎn) 月生產(chǎn)1200件上衣,那么乙廠全月可生產(chǎn)上衣1200÷ =2100件,同時,安排甲廠全力生產(chǎn)褲子,則甲廠全月可生產(chǎn)褲子900÷ =2250條。
為了配套生產(chǎn),甲廠先全力生產(chǎn)2100條褲子,這需要2100÷2250=月,然后甲廠再用月單獨生產(chǎn)西服900×=60套,于是,現(xiàn)在聯(lián)合生產(chǎn)每月比過去多生產(chǎn)西服
(2100+60)-(900+1200)=60套
例7 今有圍棋子1400顆,甲、乙兩人做取圍棋子的游戲,甲先取,乙后取,兩人輪流各取一次,規(guī)定每次只能取7P(P為1或不超過20的任一質(zhì)數(shù))顆棋子,誰最后取完為勝者,問甲、乙兩人誰有必勝的策略?
[分析] 因為1400=7×200,所以原題可以轉(zhuǎn)化為:有圍棋子200顆,甲、乙兩人輪流每次取P顆,誰最后取完誰獲勝。
[解] 乙有必勝的策略。
由于200=4×50,P或者是2或者可以表示為4k+1或4k+3的形式(k為零或正整數(shù))。乙采取的策略為:若甲取2,4k+1,4k+3顆,則乙取 2,3,1顆,使得余下的棋子仍是4的倍數(shù)。如此最后出現(xiàn)剩下數(shù)為不超過20的4的倍數(shù),此時甲總不能取完,而乙可全部取完而獲勝。
[說明] (1)此題中,乙是“后發(fā)制人”,故先取者不一定存在必勝的策略,關(guān)鍵是看他們所面臨的“情形”;
(2)我們可以這樣來分析這個問題的解法,將所有的情形--剩余棋子的顆數(shù)分成兩類,第一類是4的倍數(shù),第二類是其它。若某人在取棋時遇到的是第二類情形,那么他可以取1或2或3,使得剩下的是第一類情形,若取棋時面臨第一類情形,則取棋后留給另一個人的一定是第二類情形。所以,誰先面臨第二類情形誰就能獲勝,在絕大部分雙人比賽問題中,都可采用這種方法。
例8 有一個80人的旅游團,其中男50人,女30人,他們住的旅館有11人、7人和5人的三種房間,男、女分別住不同的房間,他們至少要住多少個房間?
[分析與解] 為了使得所住房間數(shù)最少,安排時應(yīng)盡量先安排11人房間,這樣50人男的應(yīng)安排3個11人間,2個5人間和1個7人間;30個女人應(yīng)安排1個11人間,2個7人間和1個5人間,共有10個房間。
例9 有一個3×3的棋盤方格以及9張大小為一個方格的卡片,在每一張卡片上任意寫上一數(shù),甲、乙兩人做游戲,輪流選取一張卡片放到9格中的一格,對甲計算上、下兩行六個數(shù)字的和,對乙計算左、右兩列六個數(shù)字的和,和數(shù)大者為勝。證明:不論卡片上寫著怎樣的數(shù),若甲先走總可以有一種策略使得乙不可能獲勝。
[證] 有三種情形:
(1)當(dāng)a1+a9>a2+a8時,甲必勝。甲的策略是:先選a9放入A格中,第二次盡可能選小
的數(shù)放入B或D格,則A與C格中的數(shù)字之和不小于a1+a9,而B與D格的數(shù)字之和不大于a2+a8,,故甲勝。
(2)當(dāng)a1+a9<a2+a8時,甲也必勝。甲先取a1放到B格,第二次甲選a8或a9放到A或C格中,這樣,A與C格的數(shù)字之和不小于a2+a8,而B與D格的數(shù)字之和不大于a1+a9,,故甲勝。
(3)當(dāng)a1+a9 = a2+a8時,甲取勝或和局,甲可采用上述策略中的任一種。
追問
好是好,我是小學(xué)的。太多了
回答
1.乙兩地相距6千米,某人從甲地步行去乙地,前一半時間平均每分鐘行80米,后一半時間平均每分鐘行70米。問他走后一半路程用了多少分鐘?
2.小明從家到學(xué)校有兩條一樣長的路,一條是平路,另一條是一半上坡路、一半下坡路。小明上學(xué)走兩條路所用的時間一樣多。已知下坡的速度是平路的1.5倍,那么上坡的速度是平路的多少倍?
3.一只小船從甲地到乙地往返一次共用2小時,回來時順?biāo)热r的速度每小時多行駛8千米,因此第二小時比第一小時多行駛6千米。那么甲、乙兩地之間的距離是多少千米?
4、一條電車線路的起點站和終點站分別是甲站和乙站,每隔5分鐘有一輛電車從甲站發(fā)出開往乙站,全程要走15分鐘。有一個人從乙站出發(fā)沿電車線路騎車前往甲站。他出發(fā)的時候,恰好有一輛電車到達乙站。在路上他又遇到了10輛迎面開來的電車。到達甲站時,恰好又有一輛電車從甲站開出。問他從乙站到甲站用了多少分鐘?
5.甲、乙兩人在河中游泳,先后從某處出發(fā),以同一速度向同一方向游進。現(xiàn)在甲位于乙的前方,乙距起點20米,當(dāng)乙游到甲現(xiàn)在的位置時,甲將游離起點98米。問:甲現(xiàn)在離起點多少米?
6.甲、乙兩輛汽車同時從東西兩地相向開出,甲每小時行56千米,乙每小時行48千米,兩車在離兩地中點32千米處相遇。問:東西兩地的距離是多少千米?
7.李華步行以每小時4千米的速度從學(xué)校出發(fā)到20.4千米外的冬令營報到。0.5小時后,營地老師聞訊前往迎接,每小時比李華多走1.2千米。又過了1.5小時,張明從學(xué)校騎車去營地報到。結(jié)果3人同時在途中某地相遇。問:騎車人每小時行駛多少千米?
8快車和慢車分別從甲、乙兩地同時開出,相向而行,經(jīng)過5小時相遇。已知慢車從乙地到甲地用12.5小時,慢車到甲地停留0.5小時后返回,快車到乙地停留1小時后返回,那么兩車從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需要多少時間?
9.某校和某工廠之間有一條公路,該校下午2時派車去該廠接某勞模來校作報告,往返需用1小時。這位勞模在下午1時便離廠步行向?qū)W校走來,途中遇到接他的汽車,便立刻上車駛向?qū)W校,在下午2時40分到達。問:汽車速度是勞模步行速度的幾倍?
△ABC中梁悉,M是BC的中點.分別以橡世乎△ABC的邊AB,AC為一邊向△ABC形外作正方形ABEF和ACGH.求證返手:FH=2AM
八年級數(shù)學(xué)(上)期末卷
一.填空題(每題3分,共24分)
1.比較大小: _____ ,-π______-3.1416
2.已知點A 與B 關(guān)于y軸對稱,則=_______,=______.
3.當(dāng) 時,函數(shù) 與函數(shù) 的函數(shù)值相等,則=____.
4.在列頻率分布表時,得到一組數(shù)據(jù)中某一個數(shù)據(jù)的頻數(shù)是搭敗游12,頻率是0.2,那么這個數(shù)據(jù)組中共有________個數(shù)據(jù).
5.在△ABC中,∠C=90°,∠B=30°, AC=6,則AB邊上的中線為______.
6.若 , 則=___.
7.已知一次函數(shù) 的圖像上有兩個點P , Q 如果, ,
則k_____0 .
8.在△ABC與△A'B'C'中,AB=A'B',BC=B'C',應(yīng)補充條件__________,則有△ABC≌△A'B'C' .
得分 評卷人
二、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30分)
1.如圖,△ABC≌△BAD , A、C的對應(yīng)點分別是B、D,若AB=9 , BC=12 , AC=7,則BD=( )
A.7B.9C.12D.無法確定
2. 的算術(shù)平方根是( )
A.16 B.4C.±4 D.±16
3.在坐標(biāo)軸上與點M(3,-4)距離等于5的點共有( )
A.1個B.2個 C.3個 D.4個
4.在Rt△ABC中,∠C=90°,∠B=30°,則AB與AC的關(guān)系是( )
A.AB是AC的兩倍 B.AC是AB的兩倍
C.AB等于ACD.AB是AC的三倍知銷
5.若實數(shù)滿足 ,則的取值范圍是( )
A.B.C. D.
6. 若一次函數(shù) 的圖像與y軸的交點在軸的上方,則的取值范圍是( )
A. B. C. D.且
7.已知一組數(shù)據(jù)含有三個不同的數(shù)12 , 17 , 25 ,它們的頻率分別是 ,則這組數(shù)據(jù)的平均數(shù)是( )
A.19B.16. 5 C.18.4 D.22
8.函數(shù)y=2x-1的圖像不經(jīng)過( )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9.旋轉(zhuǎn)改變圖形的( )
A.位置B.形狀C.大小 D.面積
10.點(-1,3)不在直線()上.
A.B.C.D.
得分 評卷人
三、解答題(每小題6分,共24分)
1. 計算:
2. 實數(shù)a、b、c在數(shù)軸上的對應(yīng)點如圖所示,化簡
3.一次函數(shù) 表示的直線經(jīng)過點A(1,2) ,B ,試判斷點P(2,5)是否在直線AB上.
4. 如圖,在△ABC中,∠B=45°,∠C=30°, AB = , BC= ,求AC及△枯隱ABC的面積.
得分 評卷人
四、(10分)
組數(shù) 頻數(shù) 頻率
20.5~25.5 40
25.5~30.5 80
30.5~35.5 160
35.5~40.5 80
40.5~45.5 30
45.5~50.5 10
合計
某養(yǎng)殖場400頭羊的重量(kg)頻數(shù)分布如下表:(其中數(shù)據(jù)不在分點上)計算各組的頻率,填在頻率分布表中,并繪制頻數(shù)的分布直方圖.
得分 評卷人
五、(12分)
某同學(xué)將父母給的零用錢按每月相等的數(shù)額存在儲蓄盒內(nèi),準(zhǔn)備捐給希望工程,盒內(nèi)原有60元,2個月后盒內(nèi)有100元.
(1)求盒內(nèi)錢數(shù)y(元)與存錢月數(shù)x的函數(shù)關(guān)系.(不要求寫出x的取值范圍)
(2)按上述方法,該同學(xué)幾個月能夠存300元.
期末考試
一、1. <,>2. -3 , -2 3. 114. 60 5. 6 6. ±
7. <,8. ∠B=∠B'或AC=A'C'
二、ABCABDBBAB
三、1.-5 2. -a 3. 點P在直線AB上 4. AC=16,△ABC的面積為32(1+ )
四、頻率分別為: 0. 1 , 0. 2 , 0. 4 , 0. 2 , 0.075 , 0.025合計為: 400 , 1 .直方圖略
五、(1)y= 20x+60.(2)按上述方法,該同學(xué)12個月能夠存300元.
如圖,在Rt△ABC中,∠ACB=90°,∠A=30°,BC=1,將三角板中30°角的頂點D放在AB邊上移動,使這個30°角的兩邊分別與△ABC的邊AC,BC相交于點E,F,且使DE始終與AB垂直。
(1)△BDF是什么三角形?請說明理由。
(2)設(shè)AD=x,CF=y,試求y與x之間的函數(shù)關(guān)系式;(不用寫出自變量x的取值范圍)
(3)當(dāng)移動點D是EF‖AB時,求AD的長。
1)∵Rt△ABC中,∠ACB=90°,∠A=30° ∴∠B=60° ∵使這個30°角的兩邊分別與△ABC的邊AC,BC相交于賣敗點E,F ∴∠FDE=30° ∵DE┴AB ∴∠FDB=60° ∴∠B=∠FDB=60° ∴△BDF是等邊三角形(或正三角形)
2)∵△BDF是等邊三角散攜形 ∴BF=FD=BD ∵Rt△ABC中,∠ACB=90°,∠A=30°,BC=1 ∴AB=2 ∵BC=BF+CF,AB=AD+DB ∵AD=x,CF=y, BF=BD ∴y=x-1
3)連接EF ∵EF‖AB ∴∠FED=90°, ∠CEF=30° ∵∠A=30°,∠B=60° 設(shè)EF=x ∴DF=2x,DE=√3x,AD=3x,CF=1/2x ∵BF=FD=BD ∴BF=2x ∵BC=1 ∴BC=BF+CF=2x+1/中掘顫2x=1 ∴x=2/5 ∴AD=3x=6/5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36980577
一.填空:
1.64的平方根是______, 立方根是__________.
2.若一個多邊形的內(nèi)角和是外角和的5倍,則這個多邊形是_________邊形,其內(nèi)角和為________.
3.數(shù)據(jù)6、和瞎8、9、8、10、8、9、6的平均數(shù)為_________,眾數(shù)是______,中位數(shù)是___________.
4.若正比例函數(shù)、一次函數(shù)y=kx+2都經(jīng)過點(-2,-4),則正比例函數(shù)為___________________,一次函數(shù)為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二元一次方程組{ ,則x-y=_________,x+y=__________.
6. 1- 的相反數(shù)是__________, 絕對值是_______________.
7、如右圖,直線L一次函數(shù)y=kx+b的圖象,則b= ,
k= ,當(dāng)x_____________時,y<0。
8.菱形的一條對角線與一條邊長相等,則這個菱形相鄰兩
個內(nèi)角的度數(shù)分別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能夠鋪滿地面的正多邊形只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點P(2,-3)到x軸的距離為____________個單位,它關(guān)于y軸對稱的點坐標(biāo)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將直線y=2x+1向下平移3個單位,得到的直線應(yīng)為__________________.
12.Rt△ABC中,∠C=90o,AC=25,BC=60,則斜邊AB的長為________。
二.選擇題:
1.-27的立方根與9的平方根的和是: ( )
A. 0B .6C .-6D .0或-6
2.已知菱形的周長為9.6,兩個鄰角的比是1:2,這個菱形的較短對角線的長是頌銀()
A. 2.1B .2.2 C .2.3D .2.4
3.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四邊相等的四邊形是正方形 B .四個內(nèi)角相等的四邊形是正方形C .對角線垂直的平行四邊形是正方形D .對角線垂直喚櫻空的矩形是正方形
4.一次函數(shù)y=-x+2的圖象與兩條坐標(biāo)軸所圍成的三角形的面積為( )A.1 B .2C .3 D .4
5.在下列方程組中,以{ 為解的是()
A.{B .{ C .{ D . {
6.要使正十二邊形旋轉(zhuǎn)后與自身重合,至少應(yīng)將它繞中心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的度數(shù)為()
A. 30oB .45oC .60o D . 75o
7.一個扇形()
A. 是軸對稱圖形,但不是旋轉(zhuǎn)對稱圖形
B . 是旋轉(zhuǎn)對稱圖形,但不是軸對稱圖形
C .是軸對稱圖形,也是旋轉(zhuǎn)對稱圖形
D . 既不是軸對稱圖形,也不是旋轉(zhuǎn)對稱圖形
8.下列五個命題:
① 0是最小的實數(shù);
② 數(shù)軸上的所有的點都表示實數(shù);
③ 無理數(shù)就是帶根號的數(shù);
④ 一個實數(shù)的平方根有兩個,它們是互為相反數(shù);
⑤的立方根是± 。
其中正確的個數(shù)是()。
A. 0B .1C . 4D . 3
9.如下圖,同一坐標(biāo)系中,直線l1: y=2x-3和l2: y=-3x+2的圖象大致可能是( )。
A B C D
10.平行四邊形內(nèi)角平分線圍成( )
A. 菱形B . 平行四邊形 C . 矩形 D . 正方形
11、一次函數(shù)y=-2x-3不經(jīng)過()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12.Rt△ABC中,∠B=90o,AC=5,BC=4,則三角形的周長為()。
A.10B.11C.12D.13
三.解答題:
1. 化簡計算:
(1) - +2 (2)
(3)2a(4)(
2.解方程組:
(1){(2){
(3){(4){
3.如圖,讓字母“F”繞點O逆時針旋轉(zhuǎn)90o,作出旋轉(zhuǎn)后的圖案。
. O
4.某養(yǎng)殖場有豬、鴨若干只,共有頭330個,腳816只,求該養(yǎng)殖場養(yǎng)殖豬、鴨各多少只?
5. 已知正比例函數(shù)經(jīng)過(1)第二、四象限,則k如何?(3分)
(2)點(2,1),求它的表達式。(4分)
6.△ABC中,∠C=90o,c=2,(a+b)2 =6,求此三角形的面積。
7.根據(jù)下圖,說明圖形2、3、4、5、6分別可以看成是由圖形1經(jīng)過圖形的什么運動而得到的。若是軸對稱,請指出對稱軸;若是平移,請指出平移的方向與距離;若是旋轉(zhuǎn),請指出旋轉(zhuǎn)的中心與旋轉(zhuǎn)的角度;若是幾個運動的結(jié)果,請加以說明。
8.請用兩種邊長相同的正多邊形進行密鋪。
答案
一.(1)±8 ,4(2)12,1800o(3)8,8,9(4)y=2x,y=3x+2(5)-1,5
(6)-1,-1(7)3,, >2(8)60o,120o(9)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邊形
(10)3,(-2,-3) (11)y=2x-2 (12)65 二.(1)D(2)D(3)D(4)B(5)A(6)A(7)A(8)B(9)B(10)C(11)A(12)C
三.1.(1) (2)2- (3)12a3 (4)4
2.(1) {(2) { (3) {(4) {
4.豬78只,鴨252只。5.(1)k<0 (2)y= x
6.7. 圖2:水平翻轉(zhuǎn),再豎直翻轉(zhuǎn),最后再平移;圖3:平移; 圖4:豎直翻轉(zhuǎn);圖5:水平翻轉(zhuǎn)、平移; 圖6:豎直翻轉(zhuǎn),平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