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古代文化常識?古文化常識一、年齡稱謂1、加冠:指男子二十歲(又“弱冠”)2、而立之年:指三十歲 3、不惑之年:指四十歲4、知命之年:指五十歲(又“知天命”、“半百”)5、花甲之年:指六十歲 6、古稀之年:指七十歲 7、耄耋之年:指八、那么,高中語文古代文化常識?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文言文是比較難學,但是高中常考的文言文不多早罩和,特陸盯別要注重課文下面的解悶槐析,盡量把高中的課文言文背得,然后很多其他文言文都會做了
1. 「高考必考之古代文化常識」不小心穿越了怎么辦
高考語文試卷中經常會用到的文化常識匯總:
1.“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
2.“五經”:《史記》、《尚書》、《禮記》、《易記》、《春秋》
3.“四史”:《史記》、《漢書》、《后漢書》、《三國志》
4.“四庫”:經、史、子、集
5.《詩經》六義:鳳、雅、頌、賦、比、興
6.六藝:也稱六經,即禮、樂、射、御、書、數
7.“三代”:夏朝、商朝、周朝
8.“三皇”:傳說之一是“伏羲、女媧、神農尺鏈”
9.“五帝”:據《史記》載為: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
10.“三山”:相傳神仙所居住的山:蓬萊、方丈、瀛洲。
11.“五岳”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12.“九州”:傳說中的我國上古行政區劃,后成為中國的別稱。
13.赤縣:古人把中國稱作“赤縣神州”。
14.海內:古代傳說我國疆土四面環海,故稱國境之內為海內。
15.四海:指天下、全國。
16.“六合”、“八荒”:都泛指天下。
17.江河:古代文章中專指“長江、黃河”。
18.三國:指東漢后分裂成魏、蜀、吳。
19.三秦:指潼關以西的關中地區。
20.山水陰陽:古代以山南、水北為陽,以山北、水南為陽。
1.語文必修5 《古代文化常識》中的練習題答案有么
古代文化常識 一、部分練習參考答案1.關于古詩與星宿蘇軾《赤壁賦》:“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
“斗”“牛”就指二十八宿中的斗宿和牛宿,是寫景之句,以星襯月。王勃《滕王閣序》:“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
是詠物之句,以星襯物。《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歌詠牛郎織女的離別相思。杜牧《秋夕》:“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寫月夜觀看牛郎織女星的閑適。李商隱《馬嵬》:“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
以“笑牽牛”來寫唐玄宗當年與楊貴妃朝夕相伴的美好時光。2.下列句子中加點的地名所指的地方。
(1)河內兇,則移其民于河東。(《寡人之于國也》)河內:黃治以北的地區。
河東:黃河以東的地區。(2)山東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過秦論》)山東:指崤山以東。(3)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過秦論》)西河:指魏國黃河以西地區。(4)馬超韓遂尚在關西(《赤壁之戰》)關西:函谷關以西。
(5)江表英雄,咸歸附之(《赤壁之戰》)江表:(長江之外的)江南地區(從中原看來,這些地區在長江之外)(6)淮左名都,竹西佳處(姜夔《揚州慢》)淮左:淮河東面(古代稱江河東面為左,西面為右)3.孔子及其弟子在談到自然現象時,多用來比喻人事。
文化常識對應的大方向是傳統文化的積累與掌握。2017版新課標中也多次提及“傳統文化”“文化常識”,要求余渣咐“了解相關的中國古代文化常識,豐富傳統文化積累,汲取思想、情感和藝術的營養,培養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豐富、深化對歷史、社會和人生的認識。”
對應在考試中,主要就是文言文閱讀的一道3分選擇題。文化常識的記憶功夫應當在平時,不建議拿文化常識清單去背誦,當然這也是一種辦法。個人在教學中提倡的是在文言文閱讀練習中積累,每梁則題4個,碰到即列入應當掌握的范圍,同時,每個文化常識都是可以輻射其他知識點豎純的,這方面強烈推薦王力先生的一本書——《古代文化常識》,學習空余翻看,權威準確,內容涵蓋廣,可以積累很多,了解一些傳統文化的來歷本身也很有趣。
高三的時間畢竟是很寶貴的,所以你要珍惜自己的時間,好好利用自己的每一分每一秒,像這種積累的話我也不大清楚要怎游歲么做,但是在每一次復習神段睜這種文言文常燃源識的時候,你就好好積累一下,到最后的話穩扎穩打應該都是可以。
以上就是高中語文古代文化常識的全部內容,高中語文古代文化常識匯編1、科舉前選拔官員【薦舉】漢代選拔官吏制度的一種形式。薦舉有考察、推舉的意思,又叫察舉。由侯國、州郡的地方長官在轄區內隨時考察、選取人才,推薦給上級或中央,經過試用考核,再任命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