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數學知識點歸納?四年級數學的知識總結1 第一單元大數的認識 1. 10個一萬是十萬,10個十萬是一百萬,10個一百萬是一千萬,10個一千萬是一億。 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十” ,這種計數 方法 叫做十進制計數法。 特別注意:計數單位與數位的區別。那么,小學四年級數學知識點歸納?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億以內數的認識
1. 一(個),十,百、千、萬……億都是計數單位。
2. 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有什么關系?
每相鄰兩個計兄賀數單位的進率都是“10”。
3. 求近似數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
4. 是“舍”還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數部分的最高位數是小于5還是大于5。
5. 表示物體個數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數。一個物體也沒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數。
6. 最小的自然數是0,沒有最大的自然數,自然數的個數是無限的。
7. 每相鄰的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十,這種計數方法叫做十進制計數法。
二、角的度量
1. 像手電簡、汽車燈和太陽等射出來的光線,都可以近似地看成是射線。射線只有一個端點,可以向一端無限延伸。
2. 直線沒有端點、可以向兩端無限延伸。
3. 直線、射錢與線段有什么聯系和區別?
聯系:射線、線段都是直線的一部分,線段是直線的有限部分。
區別:直線無端點,長度無限,向兩方無限延伸,射線只有一個端點,長度無限,向一方無限延伸,線段有兩個端點,長度有限。
4. 直線和射線都可以無限延伸。線段可以量出長度。
5. 從一點引出兩條直線所組成的圖形叫做角。
6. 角的計量單位是“度”,用符號號“°”表示。
四年級數學知識點有:
1、大數的認識:億以內的數的認識:十萬:10個一萬;一百萬:10個十萬;一千萬:10個一百萬;一億:10個一千萬。
2、數級:數級是為便于人們記讀阿拉伯數的一種識讀方法,在位值制(數位順序)的基礎上,以三位或四位分級的原則,把數讀,寫出來。通常在阿拉伯數的書寫上,以小數點或者空格作為各個數級的標識,從右向左把數分開。
3、數級分類:四位分級法即以四位數為一個數級的分級方法。我國讀數的習慣,就是按這種方法讀的。如:萬(數字后面4個0)、唯頌億跡山顫(數字后面8個0)、兆(數字后面12個0,這是中法計數)。這些級分別叫做個級,萬級,億級。
三位分級法即以三位數為一個數級的分級方法。這西方的分級方法,這種分級方法也是國際通行的分級方法。如:千,數字后面3個0、百萬,數字后面6個0、十億,數字后面9個0。
4、數位:數位是指寫數時,把數字并列排成橫列,一個數字占有一個位置,這些位置,都叫做數位。從右端算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萬位”,等等。這就說明計數單位和數位的概念是不同的。
5、數的產生:阿拉伯數字的由來:古代印度人創造了阿拉伯數字后,大約到了公元7世紀的時候,這些數字傳到了阿拉伯地區。
四年級數學知識點有:
1、因數中間或末尾有0的三扮櫻寬位數乘兩位數。
2、如果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就說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廳亮其中一條直線叫做另一條直線的垂線,這兩條直線的交點叫做垂足。3、已經學過的面積單位有平方厘米(cm2)、平方分米(dm2)、平方米(m2)、公頃、平方千米(km2)。
4、把公頃轉化為平方米,只要頌搭在公頃前面的數據后面直接添寫4個0。
5、房屋(建筑)面積、教室面積、校園綠化面積等,一般要用“平方米”作單位。
你是否正在備戰期末考試呢,只要用對了復習方法,相信你能輕松通過考試,下面是由我為大家整理的“小學四年級數學知識點歸納總結2022”,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本文。
小學四年級數學知識點歸納總結2022
四年級數學的知識總結1
第一單元大數的認識
1. 10個一萬是十萬,10個十萬是一百萬,10個一百萬是一千萬,10個一千萬是一億。
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十” ,這種計數方法叫做十進制計數法。
特別注意:計數單位與數位的區別。
2、在用數字表示數的時候,這些計數單位要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起來,它們所占的位置叫做數位。
3、位數:一個數含有幾個數位,就是幾位數,如652100是個六位數。
4、按照我國的計數習慣,從右邊起,每四個數位是一級。
6、億以上數的讀法
① 先分級,從高位開始讀起。先讀億級,再亮殲讀萬級,最后讀個級。
② 億級的數要按照個級的數的讀法來讀,再在后面加上一個“億”字。萬級的數要按照個級的數的讀法來讀,再在后面加上一個“萬”字。
③ 每級末尾不管有幾個0,都不讀。其他數位有一個“0”或連續幾個“0”,都只讀一個“0”。
7、億以上數的寫法
① 從最高位寫起,先寫億級,再寫萬級,最后寫個級。
小學四年級數學知識點整理
數學是利用符號語言研究數量、結構、變化以及空間模型等概念的一門學科。以下是我整理的小學四年級數學知識點整理,希望大家認真閱讀!
簡單方程
代數式:用運算符號(加減乘除)連接起來的字母或者數字。
方程: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方程。
列方程:把兩個或幾個相等的代數式用等號連起來。
列方程關鍵問題:用兩個以上的不同代數式表示同一個數。
等式性質:等式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一個數,等式不變;等式兩邊同時乘以或除以一個數(除0),等式不變。
移項:把數或式子改變符號后從方程等號的一邊移到另一邊;
移項規則:先移加減,后變乘肆橘除;先去大括號,再去中括號,最后去小括號。
加去括號規則:在只有加減運算的算式里,如果括號前面是“+”號,則添、去括號,括號里面的運算符號都不變;如果括號前面是“——”號,添、去括號,括號里面的'運算符號都要改變;括號里面的數前沒有“+”或“——”的,都按有“+”處理。
移項關鍵問題:運用等式的性質,移項規則,加、去括號規則。
乘法分配率:a(b+c)=ab+ac
解方程步驟敏雹漏:①去分母;②去括號;③移項;④合并同類項;⑤求解;
方程組:幾個二元一次方程組成的一組方程。
以上就是小學四年級數學知識點歸納的全部內容,一、加法運算定律:1、加法交換律:兩個數相加,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a+b=b+a 2、加法結合律:三個數相加,可以先把前兩個數相加,再加上第三個數;或者先把后兩個數相加,再加上第一個數,和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