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下冊數學期中考試?初一下冊數學人教版期中考試題 一、選擇題(1—6題每題2分,7-16題每題3分,共42分)1.下列運算正確的是()A.3x2+4x2=7x4 B.2x3?3x3=6x3 C.x6÷x3=x2 D.(x2)4=x8 2.如圖,那么,七年級下冊數學期中考試?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考場瀟灑不虛枉,多年以后話滄桑!祝七年級數學期中考試時超常發揮!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編的初一數學下冊期中試卷人教版,大家快來看看吧。
初一數學下冊期中試卷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3分,共36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是正確的
1.4的平方根是()
A.﹣2 B.2 C.±2 D.4
2.在0.51525354…、 、0.2、 、 、 、 中,無理數的個數是()
A.2 B.3 C.4 D.5
3.如圖,下列各組角中,是對頂角的一組是()
A.∠1和∠2 B.∠3和∠5 C.∠3和∠4 D.∠1和∠5
4.下列計算正確的是()
A. =±15 B. =﹣3 C. = D. =
5.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點P(﹣2,1)位于()
A.第二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6.在下列表述中,能確定位置的是()
A.北偏東30° B.距學校500m的某建筑
C.東經92°,北緯45° D.某電影院3排
7.課間操時,小華、小軍、小剛的位置如圖1,小華對小剛說,如果我的位置用(0,0)表示,小軍的位置用(2,1)表示,那么你的位置可以表示成()
A.(5,4) B.(4,5) C.(3,4) D.(4,3)
8.如圖,將一塊三角板的直角頂點放在直尺的一邊上,當∠2=38°時,∠1=()
A.52° B.38° C.42° D.60°
9.如圖,把邊長為2的正方形的局部進行圖①~圖④的變換,拼成圖⑤,則圖⑤的面積是()
A.18 B.16 C.12 D.8
10.命題“垂直于同一條直線的兩條直線互相平行”的題設是()
A.垂直 B.兩條直線
C.同一條直線 D.兩條直線垂直于同一條直線
11.如圖,直線l1,l2,l3交于一點,直線l4∥l1,若∠3=124°,∠2=88°,則∠1的度數為()
A.26° B.36° C.46° D.56°
12.正數x的兩個平方根分別為3﹣a和2a+7,則44﹣x的立方根為()
A.﹣5 B.5 C.13 D.10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3分,共18分
13.計算: =.
14. ( + )=.
15.如圖,直線AB、CD相交于點O,OE⊥AB于點O,且∠COE=40°,則∠BOD為.
16.將點A(4,3)向左平移個單位長度后,其坐標為(﹣1,3).
17.已知點P在x軸上,且到y軸的距離為3,則點P坐標為.
18.如圖,點D、E分別在AB、BC上,DE∥AC,AF∥BC,∠1=70°,則∠2=°.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46分
19.計算題: ﹣ + + .
20.求x值:(x﹣1)2=25.
21.如圖,三角形ABC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
(1)請寫出三角形ABC各頂點的坐標;
(2)把三角形ABC向上平移3個單位長度,再向右平移2個單位長度,得到三角形A′B′C′,在圖中畫出三角形A′B′C′的位置,并寫出頂點A′,B′,C′的坐標.
解:(1)A(,),B(,),C(,)
(2)A′(,),B′(,),C′(,)
22.如圖,EF∥AD,∠1=∠2,∠BAC=70°.將求∠AGD的過程填寫完整.
∵EF∥AD,()
∴∠2=.(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1=∠2,()
∴∠1=∠3.()
∴AB∥DG.()
∴∠BAC+=180°()
又∵∠BAC=70°,()
∴∠AGD=.
23.如圖,已知∠1=∠2,∠3+∠4=180°,證明AB∥EF.
24.已知:如圖,AE⊥BC,FG⊥BC,∠1=∠2,∠D=∠3+60°,∠CBD=70°.
(1)求證:AB∥CD;
(2)求∠C的度數.
初一數學下冊期中試卷人教版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3分,共36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是正確的
1.4的平方根是()
A.﹣2 B.2 C.±2 D.4
【考點】平方根.
【分析】首先根據平方根的定義求出4的平方根,然后就可以解決問題.
【解答】解:∵±2的平方等于4,
∴4的平方根是:±2.
故選C.
2.在0.51525354…、 、0.2、 、 、 、 中,無理數的個數是()
A.2 B.3 C.4 D.5
【考點】無理數.
【分析】先把 化為 , 化為3的形式,再根據無理數就是無限不循環小數進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 = , =3,
∴在這一組數中無理數有:在0.51525354…、 、 共3個.
故選B.
3.如圖,下列各組角中,是對頂角的一組是()
A.∠1和∠2 B.∠3和∠5 C.∠3和∠4 D.∠1和∠5
【考點】對頂角、鄰補角.
【分析】根據對頂角的定義,首先判斷是否由兩條直線相交形成,其次再判斷兩個角是否有公共邊,沒有公共邊有公共頂點的是對頂角.
【解答】解:由對頂角的定義可知:∠3和∠5是一對對頂角,
故選B.
4.下列計算正確的是()
A. =±15 B. =﹣3 C. = D. =
【考點】算術平方根.
【分析】根據算術平方根的定義解答判斷即可.
【解答】解:A、 ,錯誤;
B、 ,錯誤;
C、 ,錯誤;
D、 ,正確;
故選D
5.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點P(﹣2,1)位于()
A.第二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考點】點的坐標.
【分析】根據橫坐標比零小,縱坐標比零大,可得答案.
【解答】解: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點P(﹣2,1)位于第二象限,
故選B.
6.在下列表述中,能確定位置的是()
A.北偏東30° B.距學校500m的某建筑
C.東經92°,北緯45° D.某電影院3排
【考點】坐標確定位置.
【分析】根據坐標的定義,確定位置需要兩個數據對各選項分析判斷利用排除法求解.
【解答】解:A、北偏東30°,不能確定具體位置,故本選項錯誤;
B、距學校500m的某建筑,不能確定具體位置,故本選項錯誤;
C、東經92°,北緯45°,能確定具體位置,故本選項正確;
D、某電影院3排,不能確定具體位置,故本選項錯誤.
故選:C.
7.課間操時,小華、小軍、小剛的位置如圖1,小華對小剛說,如果我的位置用(0,0)表示,小軍的位置用(2,1)表示,那么你的位置可以表示成()
A.(5,4) B.(4,5) C.(3,4) D.(4,3)
【考點】坐標確定位置.
【分析】根據已知兩點的坐標確定平面直角坐標系,然后確定其它各點的坐標.
【解答】解:如果小華的位置用(0,0)表示,小軍的位置用(2,1)表示,如圖所示就是以小華為原點的平面直角坐標系的第一象限,所以小剛的位置為(4,3).
故選D.
8.如圖,將一塊三角板的直角頂點放在直尺的一邊上,當∠2=38°時,∠1=()
A.52° B.38° C.42° D.60°
【考點】平行線的性質.
【分析】先求出∠3,再由平行線的性質可得∠1.
【解答】解:如圖:
∠3=∠2=38°°(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1=90°﹣∠3=52°,
故選A.
9.如圖,把邊長為2的正方形的局部進行圖①~圖④的變換,拼成圖⑤,則圖⑤的面積是()
A.18 B.16 C.12 D.8
【考點】平移的性質.
【分析】根據平移的基本性質,平移不改變圖形的形狀和大小,即圖形平移后面積不變,則⑤面積可求.
【解答】解:一個正方形面積為4,而把一個正方形從①﹣④變換,面積并沒有改變,所以圖⑤由4個圖④構成,故圖⑤面積為4×4=16.
故選B.
10.命題“垂直于同一條直線的兩條直線互相平行”的題設是()
A.垂直 B.兩條直線
C.同一條直線 D.兩條直線垂直于同一條直線
【考點】命題與定理.
【分析】找出已知條件的部分即可.
【解答】解:命題“垂直于同一條直線的兩條直線互相平行”的題設是兩條直線垂直于同一條直線.
故選D.
11.如圖,直線l1,l2,l3交于一點,直線l4∥l1,若∠3=124°,∠2=88°,則∠1的度數為()
A.26° B.36° C.46° D.56°
【考點】平行線的性質.
【分析】如圖,首先運用平行線的性質求出∠4的大小,然后借助平角的定義求出∠1即可解決問題.
【解答】解:如圖,∵直線l4∥l1,
∴∠1+∠AOB=180°,而∠3=124°,
∴∠4=56°,
∴∠1=180°﹣∠2﹣∠4
=180°﹣88°﹣56°
=36°.
故選B.
12.正數x的兩個平方根分別為3﹣a和2a+7,則44﹣x的立方根為()
A.﹣5 B.5 C.13 D.10
【考點】平方根;立方根.
【分析】根據一個正數有兩個平方根,它們互為相反數,求出a的值,從而得出這個正數的兩個平方根,即可得出這個正數,計算出44﹣x的值,即可解答.
【解答】解:∵正數x的兩個平方根是3﹣a和2a+7,
∴3﹣a+(2a+7)=0,
解得:a=﹣10,
∴這個正數的兩個平方根是±13,
∴這個正數是169.
44﹣x=44﹣169=﹣125,
﹣125的立方根是﹣5,
故選:A.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3分,共18分
13.計算: =﹣3.
【考點】立方根.
【分析】根據(﹣3)3=﹣27,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 =﹣3.
故答案為:﹣3.
14. ( + )=4.
【考點】二次根式的混合運算.
【分析】根據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則運算.
【解答】解:原式= × + ×
=3+1
=4.
故答案為4.
15.如圖,直線AB、CD相交于點O,OE⊥AB于點O,且∠COE=40°,則∠BOD為50°.
【考點】垂線;對頂角、鄰補角.
【分析】根據垂直的定義求得∠AOE=90°;然后根據余角的定義可以推知∠AOC=∠AOE﹣∠COE=50°;最后由對頂角的性質可以求得∠BOD=∠AOC=50°.
【解答】解:∵OE⊥AB,
∴∠AOE=90°;
又∵∠COE=40°,
∴∠AOC=∠AOE﹣∠COE=50°,
∴∠BOD=∠AOC=50°(對頂角相等);
故答案是:50°.
16.將點A(4,3)向左平移5個單位長度后,其坐標為(﹣1,3).
【考點】坐標與圖形變化-平移.
【分析】由將點A(4,3)向左平移得到坐標(﹣1,3),根據橫坐標的變化可得平移了幾個單位長度,依此即可求解.
【解答】解:4﹣(﹣1)=4+1=5.
答:將點A(4,3)向左平移5個單位長度后,其坐標為(﹣1,3).
故答案為:5.
17.已知點P在x軸上,且到y軸的距離為3,則點P坐標為(±3,0).
【考點】點的坐標.
【分析】先根據P在x軸上判斷出點P縱坐標為0,再根據距離的意義即可求出點P的坐標.
【解答】解:∵點P在x軸上,
∴點P的縱坐標等于0,
又∵點P到y軸的距離是3,
∴點P的橫坐標是±3,
故點P的坐標為(±3,0).
故答案為:(±3,0).
18.如圖,點D、E分別在AB、BC上,DE∥AC,AF∥BC,∠1=70°,則∠2=70°.
【考點】平行線的性質.
【分析】根據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可得∠C=∠1,再根據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可得∠2=∠C.
【解答】解:∵DE∥AC,
∴∠C=∠1=70°,
∵AF∥BC,
∴∠2=∠C=70°.
故答案為:70.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46分
19.計算題: ﹣ + + .
【考點】實數的運算;立方根.
【分析】原式利用平方根、立方根定義計算即可得到結果.
【解答】解:原式=2﹣2﹣ +
=0.
20.求x值:(x﹣1)2=25.
【考點】平方根.
【分析】根據開方運算,可得方程的解.
【解答】解:開方,得
x﹣1=5或x﹣1=﹣5,
解得x=6,或x=﹣4.
21.如圖,三角形ABC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
(1)請寫出三角形ABC各頂點的坐標;
(2)把三角形ABC向上平移3個單位長度,再向右平移2個單位長度,得到三角形A′B′C′,在圖中畫出三角形A′B′C′的位置,并寫出頂點A′,B′,C′的坐標.
解:(1)A(﹣1,﹣1),B(4,2),C(1,3)
(2)A′(1,2),B′(6,5),C′(3,6)
【考點】作圖-平移變換.
【分析】(1)根據各點在坐標系中的位置寫出各點坐標即可;
(2)畫出平移后的三角形,寫出各點坐標即可.
【解答】解:(1)由圖可知,A(﹣1,﹣1),B(4,2),C(1,3).
故答案為:(﹣1,﹣1),(4,2),(1,3);
(2)由圖可知A′(1,2),B′(6,5),C′(3,6).
故答案為:(1,2),(6,5),(3,6).
22.如圖,EF∥AD,∠1=∠2,∠BAC=70°.將求∠AGD的過程填寫完整.
∵EF∥AD,(已知)
∴∠2=∠3.(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1=∠2,(已知)
∴∠1=∠3.(等量代換)
∴AB∥DG.(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BAC+∠AGD=180°(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
又∵∠BAC=70°,(已知)
∴∠AGD=110°.
【考點】平行線的判定與性質.
【分析】根據題意,利用平行線的性質和判定填空即可.
【解答】解:∵EF∥AD(已知),
∴∠2=∠3.(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1=∠2,(已知)
∴∠1=∠3,(等量代換)
∴AB∥DG.(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BAC+∠AGD=180°.(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
又∵∠BAC=70°,(已知)
∴∠AGD=110°.
23.如圖,已知∠1=∠2,∠3+∠4=180°,證明AB∥EF.
【考點】平行線的判定.
【分析】根據∠1=∠2利用“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可得出AB∥CD,再根據∠3+∠4=180°利用“同旁內角互補,兩直線平行”可得出CD∥EF,從而即可證出結論.
【解答】證明:∵∠1=∠2,
∴AB∥CD.
∵∠3+∠4=180°,
∴CD∥EF.
∴AB∥EF.
24.已知:如圖,AE⊥BC,FG⊥BC,∠1=∠2,∠D=∠3+60°,∠CBD=70°.
(1)求證:AB∥CD;
(2)求∠C的度數.
【考點】平行線的判定與性質.
【分析】(1)求出AE∥GF,求出∠2=∠A=∠1,根據平行線的判定推出即可;
(2)根據平行線的性質得出∠D+∠CBD+∠3=180°,求出∠3,根據平行線的性質求出∠C即可.
【解答】(1)證明:∵AE⊥BC,FG⊥BC,
∴AE∥GF,
∴∠2=∠A,
∵∠1=∠2,
∴∠1=∠A,
∴AB∥CD;
(2)解:∵AB∥CD,
∴∠D+∠CBD+∠3=180°,
∵∠D=∠3+60°,∠CBD=70°,
∴∠3=25°,
∵AB∥CD,
∴∠C=∠3=25°.
七年級數學下冊期中考試將至,大家復習好了嗎?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編的人教版七年級數學下冊期中試卷及參考答案,大家快來看看吧。
人教版七年級數學下冊期中試卷
一、選擇題(共10小題,每小題3分,滿分30分)每小題都給出代號為A、B、C、D的四個選項,其中只有一個是正確的,請把正確選項的代號寫在題后的括號內,每一小題,選對得4分,不選、錯選或選出的代號超過一個的(不論是否在括號內)一律得0分
1.如圖所示的圖案是一些汽車的車標,可以看做由“基本圖案”經過平移得到的是()
A. B. C. D.
2.點P(﹣1,5)所在的象限是()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3.有下列四個論斷:①﹣ 是有理數;② 是分數;③2.131131113…是無理數;④π是無理數,其中正確的是()
A.4個 B.3個 C.2個 D.1個
4.如果一個角的兩邊和另一個角的兩邊互相平行,那么這兩個角之間關系為()
A.相等 B.互補 C.相等或互補 D.不能確定
5.下列各式中,正確的是()
A. =±4 B.± =4 C. =﹣3 D. =﹣4
6.估計 的大小應在()
A.7與8之間 B.8.0與8.5之間 C.8.5與9.0之間 D.9與10之間
7.如圖,給出了過直線外一點作已知直線的平行線的方法,其依據是()
A.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B.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C.同旁內角互補,兩直線平行 D.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8.如圖,AD∥BC,∠B=30°,DB平分∠ADE,則∠DEC的度數為()
A.30° B.60° C.90° D.120°
9.下列命題:
①若點P(x、y)滿足xy<0,則點P在第二或第四象限;
②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同位角相等;
③過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平行;
④當x=0時,式子6﹣ 有最小值,其最小值是3;
其中真命題的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④ D.③④
10.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一動點從原點O出發,按向上,向右,向下,向右的方向不斷地移動,每移動一個單位,得到點A1(0,1),A2(1,1),A3(1,0),A4(2,0),…那么點A2015的坐標為()
A. B. C. D.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滿分20分)
11.如圖,小島C在小島A的北偏東60°方向,在小島B的北偏西45°方向,那么從C島看A,B兩島的視角∠ACB的度數為.
12.如果點P在第二象限內,點P到x軸的距離是4,到y軸的距離是3,那么點P的坐標為.
13.有一個英文單詞的字母順序對應如圖中的有序數對分別為(5,3),(6,3),(7,3),(4,1),(4,4),請你把這個英文單詞寫出來或者翻譯成中文為.
14.如圖,△ABC的角平分線CD、BE相交于F,∠A=90°,EG∥BC,且CG⊥EG于G,下列結論:①∠CEG=2∠DCB;②CA平分∠BCG;③∠ADC=∠GCD;④∠DFB= ∠CGE.
其中正確的結論是(填序號)
三、(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8分,滿分16分)
15.計算: ﹣|2﹣ |﹣ .
16.一個正數x的平方根是a+3和2a﹣18,求x的立方根.
四、(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8分,滿分呢16分)
17.如圖,EF∥AD,∠1=∠2,∠BAC=80°.將求∠AGD的過程填寫完整.
因為EF∥AD,
所以∠2=(),
又因為∠1=∠2,
所以∠1=∠3(),
所以AB∥(),
所以∠BAC+=180°(),
因為∠BAC=80°,
所以∠AGD=.
18.先觀察下列等式,再回答下列問題:
① ;
② ;
③ .
(1)請你根據上面三個等式提供的信息,猜想 的結果,并驗證;
(2)請你按照上面各等式反映的規律,試寫出用含n的式子表示的等式(n為正整數).
五、(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滿分20分)
19.如圖,已知直線AB∥DF,∠D+∠B=180°,
(1)求證:DE∥BC;
(2)如果∠AMD=75°,求∠AGC的度數.
20.在直角坐標系中,△ABC的三個頂點的位置如圖所示,現將△ABC沿AA′的方向平移,使得點A移至圖中的點A′的位置.
(1)在直角坐標系中,畫出平移后所得△A′B′C′(其中B′、C〃分別是B、C的對應點).
(2)(1)中所得的點B′,C′的坐標分別是,.
(3)直接寫出△ABC的面積為.
六、(本題滿分12分)
21.如圖所示,A(1,0)、點B在y軸上,將三角形OAB沿x軸負方向平移,平移后的圖形為三角形DEC,且點C的坐標為(﹣3,2).
(1)直接寫出點E的坐標;
(2)在四邊形ABCD中,點P從點B出發,沿BC→CD移動.若點P的速度為每秒1個單位長度,運動時間為t秒,請解決以下問題,并說明你的理由:
①當t為多少秒時,點P的橫坐標與縱坐標互為相反數;
②求點P在運動過程中的坐標(用含t的式子表示)
七、(本題滿分12分)
22.如圖,已知直線l1∥l2,且l3和l1,l2分別交于A,B兩點,l4和l1,l2相交于C,D兩點,點P在直線AB上,
(1)當點P在A,B兩點間運動時,問∠1,∠2,∠3之間的關系是否發生變化?并說明理由;
(2)如果點P在A,B兩點外側運動時,試探究∠ACP,∠BDP,∠CPD之間的關系,并說明理由.
八、(本題滿分14分)
23.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A(a,0),B(b,0),C(﹣1,2),且|a+2|+ =0.
(1)求a,b的值;
(2)①在x軸的正半軸上存在一點M,使△COM的面積= △ABC的面積,求出點M的坐標;
②在坐標軸的其它位置是否存在點M,使△COM的面積= △ABC的面積恒成立?若存在,請直接寫出符合條件的點M的坐標.
人教版七年級數學下冊期中試卷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共10小題,每小題3分,滿分30分)每小題都給出代號為A、B、C、D的四個選項,其中只有一個是正確的,請把正確選項的代號寫在題后的括號內,每一小題,選對得4分,不選、錯選或選出的代號超過一個的(不論是否在括號內)一律得0分
1.如圖所示的圖案是一些汽車的車標,可以看做由“基本圖案”經過平移得到的是()
A. B. C. D.
【考點】利用平移設計圖案.
【分析】根據平移的性質:不改變圖形的形狀和大小,不可旋轉與翻轉,將題中所示的圖案通過平移后可以得到的圖案是D.
【解答】解:觀察圖形可知,圖案D可以看作由“基本圖案”經過平移得到.
故選:D.
2.點P(﹣1,5)所在的象限是()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考點】點的坐標.
【分析】根據各象限內點的坐標符號直接判斷的判斷即可.
【解答】解:∵P(﹣1,5),橫坐標為﹣1,縱坐標為:5,
∴P點在第二象限.
故選:B.
3.有下列四個論斷:①﹣ 是有理數;② 是分數;③2.131131113…是無理數;④π是無理數,其中正確的是()
A.4個 B.3個 C.2個 D.1個
【考點】實數.
【分析】無理數就是無限不循環小數.理解無理數的概念,一定要同時理解有理數的概念,有理數是整數與分數的統稱.即有限小數和無限循環小數是有理數,而無限不循環小數是無理數.由此即可判定選擇項.
【解答】解:①﹣ 是有理數,正確;
② 是無理數,故錯誤;
③2.131131113…是無理數,正確;
④π是無理數,正確;
正確的有3個.
故選:B.
4.如果一個角的兩邊和另一個角的兩邊互相平行,那么這兩個角之間關系為()
A.相等 B.互補 C.相等或互補 D.不能確定
【考點】平行線的性質;余角和補角.
【分析】根據兩個角的兩邊互相平行及平行線的性質,判斷兩角的關系即可,注意不要漏解.
【解答】解:兩個角的兩邊互相平行,
如圖(1)所示,∠1和∠2是相等關系,
如圖(2)所示,則∠3和∠4是互補關系.
故選:C.
5.下列各式中,正確的是()
A. =±4 B.± =4 C. =﹣3 D. =﹣4
【考點】二次根式的混合運算.
【分析】根據算術平方根的定義對A進行判斷;根據平方根的定義對B進行判斷;根據立方根的定義對C進行判斷;根據二次根式的性質對D進行判斷.
【解答】解:A、原式=4,所以A選項錯誤;
B、原式=±4,所以B選項錯誤;
C、原式=﹣3=,所以C選項正確;
D、原式=|﹣4|=4,所以D選項錯誤.
故選:C.
6.估計 的大小應在()
A.7與8之間 B.8.0與8.5之間 C.8.5與9.0之間 D.9與10之間
【考點】估算無理數的大小.
【分析】由于82=64,8.52=72.25,92=81,由此可得 的近似范圍,然后分析選項可得答案.
【解答】解:由82=64,8.52=72.25,92=81;
可得8.5 ,
故選:C.
7.如圖,給出了過直線外一點作已知直線的平行線的方法,其依據是()
A.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B.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C.同旁內角互補,兩直線平行 D.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考點】平行線的判定;作圖—基本作圖.
【分析】判定兩條直線是平行線的方法有:可以由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兩直線平行等,應結合題意,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解答】解:圖中所示過直線外一點作已知直線的平行線,則利用了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的判定方法.
故選A.
8.如圖,AD∥BC,∠B=30°,DB平分∠ADE,則∠DEC的度數為()
A.30° B.60° C.90° D.120°
【考點】平行線的性質.
【分析】先根據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得到∠ADB=∠B=30°,再利用角平分線定義得到∠ADE=2∠B=60°,然后再根據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即可得到∠DEC的度數.
【解答】解:∵AD∥BC,
∴∠ADB=∠B=30°,
∵DB平分∠ADE,
∴∠ADE=2∠B=60°,
∵AD∥BC,
∴∠DEC=∠ADE=60°.
故選B.
9.下列命題:
①若點P(x、y)滿足xy<0,則點P在第二或第四象限;
②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同位角相等;
③過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平行;
④當x=0時,式子6﹣ 有最小值,其最小值是3;
其中真命題的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④ D.③④
【考點】命題與定理.
【分析】根據第二、四象限點的坐標特征對①進行判定;根據平行線的性質對②進行判定;根據平行公理對③進行判定;根據二次根式的非負數性質對④進行判定.
【解答】解:若點P(x、y)滿足xy<0,則點P在第二或第四象限,所以①正確;
兩條平行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同位角相等,所以②錯誤;
過直線外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平行,所以③錯誤;
當x=0時,式子6﹣ 有最小值,其最小值是3,所以④正確.
故選C.
10.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一動點從原點O出發,按向上,向右,向下,向右的方向不斷地移動,每移動一個單位,得到點A1(0,1),A2(1,1),A3(1,0),A4(2,0),…那么點A2015的坐標為()
A. B. C. D.
【考點】規律型:點的坐標.
【分析】結合圖象可知:縱坐標每四個點循環一次,而2015=503×4+3,故A2015的縱坐標與A3的縱坐標相同,都等于0;由A3(1,0),A7(3,0),A11(5,0)…可得到以下規律,A4n+3(2n+1,0)(n為自然數),當n=503時,A2015.
【解答】解:由A3(1,0),A7(3,0),A11(5,0)…可得到以下規律,A4n+3(2n+1,0)(n為自然數),
當n=503時,A2015.
故選C.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滿分20分)
11.如圖,小島C在小島A的北偏東60°方向,在小島B的北偏西45°方向,那么從C島看A,B兩島的視角∠ACB的度數為105°.
【考點】方向角.
【分析】根據方位角的概念,畫圖正確表示出方位角,利用平行線的性質即可求解.
【解答】解:作CE∥AF,由平行線的性質知,CE∥AF∥BD,
∴∠FAC=∠ACE,∠CBD=∠BCE,
∴∠ACB=∠ACE+∠BCE=60°+45°=105°,
故答案為:105°.
12.如果點P在第二象限內,點P到x軸的距離是4,到y軸的距離是3,那么點P的坐標為(﹣3,4).
【考點】點的坐標.
【分析】根據第二象限內點的橫坐標是負數,縱坐標是正數,點到x軸的距離等于縱坐標的長度,到y軸的距離等于橫坐標的長度解答.
【解答】解:∵點P在第二象限內,點P到x軸的距離是4,到y軸的距離是3,
∴點P的橫坐標是﹣3,縱坐標是4,
∴點P的坐標為(﹣3,4).
故答案為:(﹣3,4).
13.有一個英文單詞的字母順序對應如圖中的有序數對分別為(5,3),(6,3),(7,3),(4,1),(4,4),請你把這個英文單詞寫出來或者翻譯成中文為study(學習).
【考點】坐標確定位置.
【分析】分別找出每個有序數對對應的字母,再組合成單詞.
【解答】解:從圖中可以看出有序數對分別對應的字母為(5,3):S;(6,3):T;(7,3):U;(4,1):D;(4,4):Y.所以為study,“學習”.
14.如圖,△ABC的角平分線CD、BE相交于F,∠A=90°,EG∥BC,且CG⊥EG于G,下列結論:①∠CEG=2∠DCB;②CA平分∠BCG;③∠ADC=∠GCD;④∠DFB= ∠CGE.
其中正確的結論是①③④(填序號)
【考點】三角形內角和定理;平行線的性質;三角形的外角性質.
【分析】根據平行線、角平分線、垂直的性質及三角形內角和定理依次判斷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①∵EG∥BC,
∴∠CEG=∠ACB,
又∵CD是△ABC的角平分線,
∴∠CEG=∠ACB=2∠DCB,故①正確;
②無法證明CA平分∠BCG,故②錯誤;
③∵∠A=90°,
∴∠ADC+∠ACD=90°,
∵CD平分∠ACB,
∴∠ACD=∠BCD,
∴∠ADC+∠BCD=90°.
∵EG∥BC,且CG⊥EG,
∴∠GCB=90°,即∠GCD+∠BCD=90°,
∴∠ADC=∠GCD,故③正確;
④∵∠EBC+∠ACB=∠AEB,∠DCB+∠ABC=∠ADC,
∴∠AEB+∠ADC=90°+ (∠ABC+∠ACB)=135°,
∴∠DFE=360°﹣135°﹣90°=135°,
∴∠DFB=45°= ∠CGE,故④正確.
七年級數學期中考中沒有失敗,它帶給每個人的深刻思考、刻骨銘心的經歷和感受都是不可多得的財富。我們為理想而奮進的過程,其意義遠大于未知的結果。下面是我為大家精心推薦的七年級下冊數學期中考試人教版,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七年級下冊數學期中考試
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30分)
1.下列各式計算正確的是()
A.(a5)2=a7 B.2x﹣2= C.3a2?2a3=6a6 D.a8÷a2=a6
2.同一平面內的三條直線a,b,c,若a⊥b,b∥c,則a與c()
A.平行 B.垂直 C.相交 D.重合
3.下列各式能用平方差公式計算的是()
A.(﹣3+x)(3﹣x) B.(﹣a﹣b)(﹣b+a) C.(﹣3x+2)(2﹣3x) D.(3x+2)(2x﹣3)
4.體育課上,老師測量跳遠成績的依據是()
A.平行線間的距離相等 B.兩點之間,線段最短
C.垂線段最短 D.兩點確定一條直線
5.彈簧掛上物體后會伸長,測得一彈簧的長度y(cm)與所掛的物體的重量x(kg)間有下面的關系:
x 0 1 2 3 4 5
y 10 10.5 11 11.5 12 12.5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x與y都是變量,且x是自變量,y是因變量
B.彈簧不掛重物時的長度為0cm
C.物體質量每增加1kg,彈簧長度y增加0.5cm
D.所掛物體質量為7kg時,彈簧長度為13.5cm
6.以下列各組線段長為邊,能組成三角形的是()
A.1cm,2cm,4cm B.8cm,6cm,4cm C.12cm,5cm,6cm D.2cm,3cm,6cm
7.如圖,把矩形ABCD沿EF對折,若∠1=50°,則∠AEF等于()
A.150° B.80° C.100° D.115°
8.已知a2+b2=2,a+b=1,則ab的值為()
A.﹣1 B.﹣ C.﹣ D.3
9.等腰三角形的一邊長為5cm,另一邊長為6cm,那么它的周長為()
A.16cm B.17cm C.16cm,17cm D.11cm
10.三角形三條高線所在直線交于三角形外部的是()
A.直角三角形 B.鈍角三角形 C.銳角三角形 D.內角為30°、80
二、填空:(每小題3分,共24分)
11.如果x2+kxy+9y2是一個完全平方式,那么k的值是.
12.已知一個角的補角為132°,求這個角的余角.
13.已知△ABC≌△DEF,且△ABC的三邊長分別為3,4,5,則△DEF的周長為cm.
14.如圖,已知AE∥BD,∠1=3∠2,∠2=28°.求∠C=.
15.一慢車和一快車沿相同路線從A地到B地,所行的路程與時間的圖象如圖,則慢車比快車早出發小時,快車追上慢車行駛了千米,快車比慢車早小時到達B地.
16.∠1與∠2互余,∠2與∠3互補,∠1=50°,那么∠3=.
17.如圖,將一副三角板疊放在一起,使直角頂點重合于O,則∠AOC+∠DOB=.
18.一個原子的質量為0.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95千克,請用科學記數法表示.
三.解答題:(19題每小題20分,共20分20題9分)
19.計算
(1)(x+2y)(x﹣2y)+(x+1)(x﹣1)
(2)(2x﹣y)2﹣4(x﹣y)(x+2y)
(3)(2x2y)3?(﹣7xy2)÷14x4y3
(4)1232﹣124×122.
20.化簡求值:[(xy+2)(xy﹣2)﹣2x2y2+4]÷(xy),其中x=10, .
21.已知:∠α.請你用直尺和圓規畫一個∠BAC,使∠BAC=∠α.
(要求:不寫作法,但要保留作圖痕跡,且寫出結論)
22.如圖,已知AD⊥BC,EF⊥BC,∠1=∠2.求證:DG∥BA.
證明:∵AD⊥BC,EF⊥BC ( 已知 )
∴∠EFB=∠ADB=90°( 垂直的意義 )
∴EF∥AD
∴∠1=∠BAD
又∵∠1=∠2 ( 已知 )
∴∠2=∠BAD
∴..
23.如圖,在△ABC中,AD是BC邊上的高,AE是∠BAC的平分線,∠B=42°,∠DAE=18°,求∠C的度數.
24.一輛汽車油箱內有油48升,從某地出發,每行1km,耗油0.6升,如果設剩油量為y(升),行駛路程為x(千米).
(1)寫出y與x的關系式;
(2)這輛汽車行駛35km時,剩油多少升?汽車剩油12升時,行駛了多千米?
(3)這車輛在中途不加油的情況下最遠能行駛多少千米?
七年級下冊數學期中考試人教版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30分)
1.下列各式計算正確的是()
A.(a5)2=a7 B.2x﹣2= C.3a2?2a3=6a6 D.a8÷a2=a6
【考點】負整數指數冪;同底數冪的乘法;冪的乘方與積的乘方;同底數冪的除法.
【分析】根據負整數指數冪、同底數乘除法、冪的乘方與積的乘方的知識進行解答.
【解答】解:A、選項屬于冪的乘方,法則為:底數不變,指數相乘.(a5)2=a5×2=a10,錯誤;
B、2x﹣2中2是系數,只能在分子,錯誤;
C、選項是兩個單項式相乘,法則為:系數,相同字母分別相乘.3a2?2a3=(3×2)?(a2?a3)=6a5,錯誤;
D、選項屬于同底數冪的除法,法則為:底數不變,指數相減a8÷a2=a8﹣2=a6.
故選D.
2.同一平面內的三條直線a,b,c,若a⊥b,b∥c,則a與c()
A.平行 B.垂直 C.相交 D.重合
【考點】平行線的性質.
【分析】根據平行線的性質,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可得∠1=∠2,根據垂直的定義可得a與c垂直.
【解答】解:如圖所示:
∵b∥c,
∴∠1=∠2,
又∵a⊥b,
∴∠1=90°,
∴∠1=∠2=90°,
即a⊥c.
故選B.
3.下列各式能用平方差公式計算的是()
A.(﹣3+x)(3﹣x) B.(﹣a﹣b)(﹣b+a) C.(﹣3x+2)(2﹣3x) D.(3x+2)(2x﹣3)
【考點】平方差公式.
【分析】利用平方差公式的結果特征判斷即可得到結果.
【解答】解:能用平方差公式計算的是(﹣a﹣b)(﹣b+a).
故選B.
4.體育課上,老師測量跳遠成績的依據是()
A.平行線間的距離相等 B.兩點之間,線段最短
C.垂線段最短 D.兩點確定一條直線
【考點】垂線段最短.
【分析】此題為數學知識的應用,由實際出發,老師測量跳遠成績的依據是垂線段最短.
【解答】解:體育課上,老師測量跳遠成績的依據是垂線段最短.
故選:C.
5.彈簧掛上物體后會伸長,測得一彈簧的長度y(cm)與所掛的物體的重量x(kg)間有下面的關系:
x 0 1 2 3 4 5
y 10 10.5 11 11.5 12 12.5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x與y都是變量,且x是自變量,y是因變量
B.彈簧不掛重物時的長度為0cm
C.物體質量每增加1kg,彈簧長度y增加0.5cm
D.所掛物體質量為7kg時,彈簧長度為13.5cm
【考點】函數的概念.
【分析】由表中的數據進行分析發現:物體質量每增加1kg,彈簧長度y增加0.5cm;當不掛重物時,彈簧的長度為10cm,然后逐個分析四個選項,得出正確答案.
【解答】解:A、y隨x的增加而增加,x是自變量,y是因變量,故A選項正確;
B、彈簧不掛重物時的長度為10cm,故B選項錯誤;
C、物體質量每增加1kg,彈簧長度y增加0.5cm,故C選項正確;
D、由C知,y=10+0.5x,則當x=7時,y=13.5,即所掛物體質量為7kg時,彈簧長度為13.5cm,故D選項正確;
故選:B.
6.以下列各組線段長為邊,能組成三角形的是()
A.1cm,2cm,4cm B.8cm,6cm,4cm C.12cm,5cm,6cm D.2cm,3cm,6cm
【考點】三角形三邊關系.
【分析】根據三角形的三邊關系“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任意兩邊之差小于第三邊”,進行分析.
【解答】解:根據三角形的三邊關系,得
A、1+2<4,不能組成三角形;
B、4+6>8,能組成三角形;
C、5+6<12,不能組成三角形;
D、3+2<6,不能夠組成三角形.
故選B.
7.如圖,把矩形ABCD沿EF對折,若∠1=50°,則∠AEF等于()
A.150° B.80° C.100° D.115°
【考點】平行線的性質;翻折變換(折疊問題).
【分析】先利用折疊的性質得到∠BFE=∠2,再利用平角的定義計算出∠BFE=65°,然后根據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求解.
【解答】解:∵矩形ABCD沿EF對折,
∴∠BFE=∠2,
∴∠BFE= = ×=65°,
∵AD∥BC,
∴∠AEF+∠BFE=180°,
∴∠AEF=180°﹣65°=115°.
故選D.
8.已知a2+b2=2,a+b=1,則ab的值為()
A.﹣1 B.﹣ C.﹣ D.3
【考點】完全平方公式.
【分析】由已知條件,根據(a+b)2的展開式知a2+b2+2ab,把a2+b2=2,a+b=1代入整體求出ab的值.
【解答】解:(a+b)2=a2+b2+2ab,
∵a2+b2=2,a+b=1,
∴12=2+2ab,
∴ab=﹣ .
故選:B.
9.等腰三角形的一邊長為5cm,另一邊長為6cm,那么它的周長為()
A.16cm B.17cm C.16cm,17cm D.11cm
【考點】等腰三角形的性質;三角形三邊關系.
【分析】分5cm是腰長和底邊兩種情況,利用三角形的三邊關系判斷是否能夠組成三角形,再利用三角形的周長的定義解答即可.
【解答】解:當等腰三角形的腰長是5cm時,周長是:5+5+6=16cm;
當等腰三角形的腰長是6cm時,周長是5+6+6=17cm.
故選C.
10.三角形三條高線所在直線交于三角形外部的是()
A.直角三角形 B.鈍角三角形 C.銳角三角形 D.內角為30°、80
【考點】三角形的角平分線、中線和高.
【分析】銳角三角形的三條高線交于三角形的內部,直角三角形的三條高線交于三角形的直角的頂點,鈍角三角形的三條高線交于三角形的外部.
【解答】解:由題意知,如果一個三角形的三條高所在直線的交點在三角形外部,那么這個三角形是鈍角三角形.
故選B
二、填空:(每小題3分,共24分)
11.如果x2+kxy+9y2是一個完全平方式,那么k的值是±6.
【考點】完全平方式.
【分析】這里首末兩項分別是x和3y這兩個數的平方,那么中間一項為加上或減去x和3y積的2倍,故k=±6.
【解答】解:∵(x±3y)2=x2±6xy+9y2=x2+kxy+9y2,
∴k=±6.
故本題答案為±6.
12.已知一個角的補角為132°,求這個角的余角42°.
【考點】余角和補角.
【分析】設這個角為x,由互補的兩角之和為180°得出補角、根據題意得出方程,解方程求出這個角的度數,即可求出這個角的余角.
【解答】解:設這個角為x,則補角為,余角為(90°﹣x),
由題意得,180°﹣x=132°,
解得:x=48°,
∴90°﹣48°=42°;
故答案為:42°.
13.已知△ABC≌△DEF,且△ABC的三邊長分別為3,4,5,則△DEF的周長為12cm.
【考點】全等三角形的性質.
【分析】根據全等三角形的對應邊相等求出△DEF的三邊長,根據三角形的周長公式計算即可.
【解答】解:∵△ABC的三邊長分別為3,4,5,△ABC≌△DEF,
∴△DEF的三邊長分別為3,4,5,
∴△DEF的周長為3+4+5=12cm,
故答案為:12.
14.如圖,已知AE∥BD,∠1=3∠2,∠2=28°.求∠C=56°.
【考點】平行線的性質.
【分析】根據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可得∠1=∠3=3∠2,再根據內角與外角的關系可得∠C=2∠2,然后可得答案.
【解答】解:∵AE∥DB,
∴∠1=∠3=3∠2,
∵∠2+∠C=∠3,
∴∠2+∠C=3∠2,
∴∠C=2∠2,
∵∠2=28°.
∴∠C=56°,
故答案為:56°.
15.一慢車和一快車沿相同路線從A地到B地,所行的路程與時間的圖象如圖,則慢車比快車早出發2小時,快車追上慢車行駛了276千米,快車比慢車早4小時到達B地.
【考點】函數的圖象.
【分析】根據橫縱坐標的意義,分別分析得出即可.
【解答】解:由圖象直接可得出:一慢車和一快車沿相同路線從A地到B地,所行的路程與時間的圖象如圖,
則慢車比快車早出發2小時,快車追上慢車行駛了276千米,快車比慢車早4小時到達B地.
故答案為:2,276,4.
16.∠1與∠2互余,∠2與∠3互補,∠1=50°,那么∠3=140°.
【考點】余角和補角.
【分析】根據互余兩角之和為90°,互補兩角之和為180°求解.
【解答】解:∵∠1與∠2互余,∠1=50°,
∴∠2=90°﹣∠1=90°﹣50°=40°,
∵∠2與∠3互補,
∴∠3=180°﹣∠2=180°﹣40°=140°.
故答案為:140°.
17.如圖,將一副三角板疊放在一起,使直角頂點重合于O,則∠AOC+∠DOB=180°.
【考點】余角和補角.
【分析】因為本題中∠AOC始終在變化,因此可以采用“設而不求”的解題技巧進行求解.
【解答】解:設∠AOD=a,∠AOC=90°+a,∠BOD=90°﹣a,
所以∠AOC+∠BOD=90°+a+90°﹣a=180°.
故答案為:180°.
18.一個原子的質量為0.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95千克,請用科學記數法表示9.5×10﹣26.
【考點】科學記數法—表示較小的數.
【分析】絕對值小于1的正數也可以利用科學記數法表示,一般形式為a×10﹣n,與較大數的科學記數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負指數冪,指數由原數左邊起第一個不為零的數字前面的0的個數所決定.
【解答】解:0.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95=9.5×10﹣26,
故答案為:9.5×10﹣26.
三.解答題:(19題每小題20分,共20分20題9分)
19.計算
(1)(x+2y)(x﹣2y)+(x+1)(x﹣1)
(2)(2x﹣y)2﹣4(x﹣y)(x+2y)
(3)(2x2y)3?(﹣7xy2)÷14x4y3
(4)1232﹣124×122.
【考點】整式的混合運算.
【分析】(1)根據平方差公式計算,再合并同類項即可求解;
(2)根據多項式乘以多項式的計算法則和完全平方公式計算,再合并同類項即可求解;
(3)根據單項式的乘除法法則計算即可求解;
(4)根據平方差公式計算即可求解.
【解答】解:(1)(x+2y)(x﹣2y)+(x+1)(x﹣1)
=x2﹣4y2+x2﹣1
=2x2﹣4y2﹣1;
(2)(2x﹣y)2﹣4(x﹣y)(x+2y)
=4x2﹣4xy+y2﹣4(x2+2xy﹣xy﹣2y2)
=9y2﹣8xy;
(3)(2x2y)3?(﹣7xy2)÷14x4y3=﹣4x3y2;
(4)1232﹣124×122
=1232﹣
=1232﹣
=1.
20.化簡求值:[(xy+2)(xy﹣2)﹣2x2y2+4]÷(xy),其中x=10, .
【考點】整式的混合運算—化簡求值.
【分析】原式被除數括號中第一項利用平方差公式化簡,合并后利用多項式除以單項式法則計算,得到最簡結果,將x與y的值代入計算即可求出值.
【解答】解:原式=(x2y2﹣4﹣2x2y2+4)÷(xy)=(﹣x2y2)÷(xy)=﹣xy,
當x=10,y=﹣ 時,原式=﹣10×(﹣ )= .
21.已知:∠α.請你用直尺和圓規畫一個∠BAC,使∠BAC=∠α.
(要求:不寫作法,但要保留作圖痕跡,且寫出結論)
【考點】作圖—基本作圖.
【分析】根據作一個角等于已知角的方法作圖即可.
【解答】解:如圖所示:
,
∠BAC即為所求.
22.如圖,已知AD⊥BC,EF⊥BC,∠1=∠2.求證:DG∥BA.
證明:∵AD⊥BC,EF⊥BC ( 已知 )
∴∠EFB=∠ADB=90°( 垂直的意義 )
∴EF∥AD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1=∠BAD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1=∠2 ( 已知 )
∴∠2=∠BAD等量代換
∴DG∥BA.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考點】平行線的判定與性質.
【分析】根據平行線的判定推出EF∥AD,根據平行線的性質得出∠1=∠BAD,推出∠BAD=∠2,根據平行線的判定推出即可.
【解答】證明:∵AD⊥BC,EF⊥BC,
∴∠EFB=∠ADB=90°,
∴EF∥AD(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1=∠BAD(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1=∠2,
∴∠2=∠BAD(等量代換),
∴DG∥BA(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故答案為: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等量代換,DG∥BA,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23.如圖,在△ABC中,AD是BC邊上的高,AE是∠BAC的平分線,∠B=42°,∠DAE=18°,求∠C的度數.
【考點】三角形內角和定理;三角形的角平分線、中線和高.
【分析】由AD是BC邊上的高,∠B=42°,可得∠BAD=48°,在由∠DAE=18°,可得∠BAE=∠BAD﹣∠DAE=30°,然后根據AE是∠BAC的平分線,可得∠BAC=2∠BAE=60°,最后根據三角形內角和定理即可推出∠C的度數.
【解答】解:∵AD是BC邊上的高,∠B=42°,
∴∠BAD=48°,
∵∠DAE=18°,
∴∠BAE=∠BAD﹣∠DAE=30°,
∵AE是∠BAC的平分線,
∴∠BAC=2∠BAE=60°,
∴∠C=180°﹣∠B﹣∠BAC=78°.
24.一輛汽車油箱內有油48升,從某地出發,每行1km,耗油0.6升,如果設剩油量為y(升),行駛路程為x(千米).
(1)寫出y與x的關系式;
(2)這輛汽車行駛35km時,剩油多少升?汽車剩油12升時,行駛了多千米?
(3)這車輛在中途不加油的情況下最遠能行駛多少千米?
【考點】函數關系式;函數值.
【分析】(1)根據總油量減去用油量等于剩余油量,可得函數解析式;
(2)根據自變量,可得相應的函數值,根據函數值,可得相應自變量的值;
(3)把y=0代入(1)中的函數式即可得到相應的x的值.
【解答】解:(1)y=﹣0.6x+48;
(2)當x=35時,y=48﹣0.6×35=27,
∴這輛車行駛35千米時,剩油27升;
當y=12時,48﹣0.6x=12,
解得x=60,
∴汽車剩油12升時,行駛了60千米.
(3)令y=0時,則
0=﹣0.6x+48,
解得x=80(千米).
故這車輛在中途不加油的情況下最遠能行駛80千米.
關鍵的七年級數學期中考試就臨近了,面對機遇,不猶豫;面對抉擇,不彷徨;面對決戰,不懼怕!下面是我為大家精心推薦的七年級下冊數學期中考試人教版,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七年級下冊數學期中考試題
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30分)
1.如圖,直線b.c被直線a所截,則∠1與∠2是( )
A.內錯角 B. 同位角 C. 同旁內角 D. 對頂角
2.下列方程中,屬于二元一次方程的是( )
A. B. C. D.
3.如圖,梯子的各條橫檔互相平行,若∠1=80o,則∠2的度數是( )
A.80oB.120oC.110o D.100o
4.下列計算正確的是( )
A.B.
C.D.
5.已知 是方程mx+3y=5的解,則m的值是 ( )
A.1 B. C. D.2
6.如圖,點E在BC的延長線上,則下列條件中,不能判定AB∥CD 的是( )
A.∠1=∠2. B. ∠3=∠4.
C.∠B=∠DCE. D.∠D+∠1+∠3=180°.
7.若 是下列某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則這個方程組為( )
A. B. C. D.
8.計算 的結果是( )
A. B. C. D.
9.下列整式乘法運算中,正確的是( )
A. B.
C.D.
10.一個正方形的邊長若減小了 ,那么面積相應減小了39 ,則原來這個正方形的邊長為 ( )
(A)5 (B)6 (C)7 (D)8
二.填空題:(本題有6小題,每小題4分,共24分)
11.計算: = .
12.如圖,已知直線AB∥CD,若∠1=110o,則∠2= .
13.已知 ,用關于x的代數式表示y,則y= .
14.請你寫出一個二元一次方程組: ,使它的解為 .
15.如圖△ABC平移后得到△DEF,若AE=11,DB=5,
則平移的距離是_______.
16.現有一張邊長為a的大正方形卡片和三張邊長為b的小正方形卡片 如圖1,取出兩張小正方形卡片放入“大正方形卡片”內拼成的圖案如圖2,再重新用三張小正方形卡片放入“大正方形卡片”內拼成的圖案如圖3.已知圖3中的陰影部分的面積比圖2中的陰影部分的面積大2ab-15,則小正方形卡片的面積是 .
三.解答題(共46分)
17. 計算:(每小題3分,共6分)
(1) (2)
18.解方程組:(6分)
(1) (2)
19.(6分)先化簡,再求值: ,其中 .
20.(本題5分)填空
如圖,點E在直線DC上,點B在直線AF上,若∠1=∠2,∠3=∠4,
則∠A=∠D,請說明理由.
解:∵∠1=∠2(已知)
∠2=∠DME( )
∴∠1=∠DME
∴BC∥EF( )
∴∠3+∠B=180o( )
又∵∠3=∠4(已知)
∴∠4+∠B=180o
∴ ∥ (同旁內角互補,兩直線平行)
∴∠A=∠D( )
21.(本題滿分6分)如圖所示,一個四邊形紙片 , ,把紙片按如圖所示折疊,使點 落在 邊上的 點, 是折痕.
(1)試判斷 與 的位置關系;
(2)如果 ,求 的度數.
22.(5分)操作探究:(圖一)是一個長為 .寬為 的長方形, 沿圖中虛線用剪刀均分成四塊小長方形, 然后按(圖二)的形狀拼成一個正方形。
七年級數學期中考試當前,做一題會一題,一題決定命運。下面是我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初一下冊數學人教版期中試題,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初一下冊數學人教版期中考試題
一、選擇題(1—6題每題2分,7-16題每題3分,共42分)
1.下列運算正確的是()
A.3x2+4x2=7x4 B.2x3?3x3=6x3 C.x6÷x3=x2 D.(x2)4=x8
2.如圖,已知AB∥CD,BC平分∠ABE,∠C=34°,則∠BED的度數是()
A.17° B.34° C.56° D.68°
3.把0.00000156用科學記數法表示為( )
A. B. C.1.56×10-5 D.
4.如圖,C島在A島的北偏東50°方向,C島在B島的北偏西40°方向,則從C島看A,B兩島的視角∠ACB等于( )。
A.90° B. 80° C.70° D.60°
5.下列各式能用平方差公式計算的是( )
A. B.
C. D.
6.下列計算正確的是( )
A.(x+y)2=x2+y2 B.(x﹣y)2=x2﹣2xy﹣y2
C.(x+2y)(x﹣2y)=x2﹣2y2 D.(﹣x+y)2=x2﹣2xy+y2
7.通過計算幾何圖形的面積可表示代數恒等式,右圖可 表示的代數恒等式是:( )
A. B.
C. D.
8.如圖,有以下四個條件:①∠B+∠BCD=180°,②∠1=∠2,③∠3=∠4,④∠B=∠5.其中能判定AB∥CD的條件的個數有… ( )
A.1 B.2 C.3 D.4
9.如圖,點C到直線AB的距離是指()
A.線段AC的長度 B.線段CD的長度 C.線段BC的長度 D.線段BD的長度
10.將一張寬度相等的長方形紙條按如圖所示的方式折疊一下,如果∠1=140°,那么∠2的度數是A.100° B.110° C.120° D.140°
11.已知:如圖,AB⊥CD,垂足為O,EF為過點O的一條直線,則∠1與∠2的關系一定成立的是()
A. 相等 B. 互余 C. 互補 D. 互為對頂角
12. 一個角的補角是它的余角的度數的3倍,則這個角 的度數是( A )
A.45° B.50° C.55°D.60°
13.如果9a2﹣ka+4是完全平方式,那么k的值是()
A.﹣12 B.6 C.±12 D.±6
14. 已知 則 ( )
A. B. C. D.52
15.觀察下列圖形及圖形所對應的算式,根據你發現的規律計算1+8+16+24+……+8n(n是正整數)的結果為
A. B. C. D.
16.如圖,在邊長為2的正方形ABCD中剪去一個邊長為1的小正方形CEFG,動點P從點A出發,沿A→D→E→F→G→B的路線繞多邊形的邊勻速運動到點B時停止(不含點A和點B),則△ABP的面積S隨著時間t變化的函數圖象大致是()
A. B. C. D.
二.填空題(每題3分,共12分)
17.長為3m+2n,寬為5m-n的長方形的面積為__________.
18.已知:OE平分∠AOD,AB∥CD, OF⊥OE于O,∠D = 50°,則∠BOF=________。
以上就是七年級下冊數學期中考試的全部內容,七年級數學期中考試總是需要努力才能通過的,精神成就事業,態度決定一切。我整理了關于初一下冊數學的期中試卷及參考答案,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初一下冊數學期中試卷 一、選擇題:每題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