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中考知識點總結?19、無色氣體:氧氣、氮氣、氫氣、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氫氣體等大多數氣體 2初中化學之三 1、我國古代三大化學工藝:造紙、制火藥、燒瓷器 2、氧化反應的三種類型:爆炸、燃燒、緩慢氧化. 3、構成物質的三種微粒:分子、原子、離子 4、不帶電的三種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5、那么,化學中考知識點總結?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初中化學作為中考必考的三大科目之一,其知識點涵蓋了理論、實驗等多個方面。以下是整理的初中化學知識點概覽,旨在為學習者提供參考。
收集氣體的方法包括排水法、向上排空法、向下排空法,適用于不同條件下的實驗操作。
水污染的三大主要原因包括工業生產中的排放、生活污水的隨意排放及農業生產中的農藥化肥流入。
三種黑色氧化物分別指氧化銅、二氧化錳、四氧化三鐵,這些在化學反應中扮演重要角色。
氫氣與碳單質的三個相似化學性質包括常溫穩定性、可燃性、還原性,反映了它們在化學反應中的通用特性。
教材中出現的三次淡藍色現象分別體現在液態氧氣、硫燃燒及氫氣燃燒中,每一種都展示了化學反應的獨特魅力。
與銅元素相關的三種藍色現象涉及硫酸銅晶體、氫氧化銅沉淀及硫酸銅溶液,這些都與銅的化學性質緊密相關。
過濾操作中的“三靠”原則確保了實驗的準確性,包括漏斗下端緊靠燒杯內壁、玻璃棒末端輕靠濾紙三層、盛待過濾液的燒杯邊緣緊靠玻璃棒引流。
三大氣體污染物為SO2、CO、NO2,它們對環境和人體健康構成威脅。
酒精燈火焰分為外焰、內焰、焰心,其中外焰溫度最高,適用于加熱操作。
取用藥品應遵循“三不”原則,即不用手接觸藥品、不將鼻子湊近容器口聞氣味、不嘗藥品味道,確保安全。
初中化學知識比較零碎,記憶起來不太系統,我整理了初三化學重要知識點,僅供參考。
初三化學知識點匯總
1、基本反應類型
化合反應:多變一
分解反應:一變多
置換反應:一單換一單
復分解反應:互換離子
2、常見元素的化合價(正價)
一價鉀鈉氫與銀,二價鈣鎂鋇與鋅,三價金屬元素鋁;一五七變價氯,二四五氮,硫四六,三五有磷,二四碳;一二銅,二三鐵,二四六七錳特別。
3、實驗室制取氧氣的步驟
“茶(查)莊(裝)定點收利(離)息(熄)”
"查":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裝":盛裝藥品,連好裝置
"定":試管固定在鐵架臺
“點”:點燃酒精燈進行加熱
"收":收集氣體
"離":導管移離水面
“熄":熄滅酒精燈,停止加熱。
中考化學常見知識點總結
1.化學變化中一定有物理變化,物理變化中不一定有化學變化。
2.金屬常溫下不一定都是固體(如Hg是悶罩液態的),非金屬不一定都是氣體或固體(如Br2是液態的)注意:金屬、非金屬是指單質,不能與物質組成元素混淆
3.原子團一定是帶電荷的離子,但原子團不一定是酸根(如NH4+、團行OH-);
酸根也不一塌罩嘩定是原子團(如Cl-叫氫氯酸根)
4.緩慢氧化不一定會引起自燃。
1中考化學必背知識點
(1)化學式的意義
①宏觀意義
a.表示一種物質;
b.表示該物質的元素組成;
②微觀意義
a.表示該物質的一個分子;
b.表示該物質的分子構成;
③量的意義
a.表示物質的一個分子中各原子個數比;
b.表示組成物質的各元素質量比。
(2)單質化學式的讀寫
①直接用元素符號表示的:
a.金屬單質。如:鉀K、銅Cu、銀Ag等;
b.固態非金屬。如:碳C、硫S、磷P等
c.稀有氣體。如:氦(氣)He、氖(氣)Ne、氬(氣)Ar等
②多原子構成分子的單質:其分子由幾個同種原子構成的就在元素符號右下角寫幾。
如:每個氧氣分子是由2個氧原子構成,則氧氣的化學式為O2
雙原子分子單質化學式:O2(氧氣)、N2(氮氣)、H2(氫氣)F2(氟氣)、Cl2(氯氣)、Br2(液態溴)
多原子分子單質化學式:臭氧O3等
(3)化合物化學答桐式的緩耐讀寫:先讀的后寫,后寫的先讀
①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讀成“某化某”,如:MgO(氧化鎂)、NaCl(氯化鈉)
②酸根與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讀成“某酸某”,如:KMnO4(高錳酸鉀)、K2MnO4(錳酸鉀) MgSO4(硫酸鎂)、CaCO3(碳酸鈣)
(4)根據化學式判斷元素化合價,根據元素化合價寫出化合物的化學式:
①判斷元素化合價的依據是: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
本文中,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中考化學必背知識點,一起來看看吧!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初中化學必背知識點總結
1.分子是保持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
2.元素是具有相同核電荷數(即質子數)的同一類原子的總稱。
3.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區別是在化學反應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4.元素的化學性質主要決定于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
5.在原子中,質子數=核電荷數=核外電子數。
6.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
7.鎂離子和鎂原子具有相同的質子數或核電荷數。
8.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最多的金屬元素是鋁元素。
9.決定元素的種類是質子數鬧肆世或核電荷數。
10.空氣是由幾種單質和幾種化合物組成的混合物。
11.石油、煤、天然氣都是混合物。
12.溶液都是混合物。例如:稀硫酸、食鹽水、石灰水、鹽酸等。
13.氧化物是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其中一種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14.化學變化的本質特征是有新物質生成。
15.燃燒、鐵生銹、食物液肢變質等都是雹則化學變化。
中考化學答題技巧
一、認真審題
它是快速,準確解答化學試題的重要環節。仔細研讀題目,把題目中的關鍵字眼看清楚。
二、合理分配時間
要合理安排答題時間,穩中求快。
你好,我這個整理的很全,希望對你有用
化學總復習資料
基本概念:
1、化學變化:生成了其它物質的變化
2、物理變化:沒有生成其它物質的變化
3、物理性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
(如:顏色、狀態、密仔胡度、氣味、熔點、沸點、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學性質: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還原性、酸堿性、穩定性等)
5、純凈物:由一種物質組成
6、混合物: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純凈物組成,各物質都保持原來的性質
7、元素:具有相同核電荷數(即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
8、原子:是在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學變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在化學變化中可以再分
10、單質: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12、氧化物: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念團攔物中,其中有一種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學式:用元素符號來表示物質組成的式子
14、相對原子質量:以一種碳原子的質量的1/12作為標準,其它原子的質量跟它比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
相對原子質量 ≈ 質子數 + 中子數 (因為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對分子質量:化學式中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的總和
16、離子:帶有電荷的原子或原子團
注:在離子里,核電荷數 = 質子數 ≠ 核外電子數
18、四種化學反應基本類型:
①化合反應: 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生成一種物質的反應
如:A + B = AB
②分解反應:由一種物質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其它物質的反應
如:AB = A + B
③置換反應:由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起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
如:A + BC = AC + B
④復分解反應:由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
如:AB + CD = AD + CB
19、還原反應:在反應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奪去的反應(不屬于化學的基本反應類型)
氧化反應:物質跟氧發生的化學反應(不屬于化學的基本反應類型)
緩慢氧化:進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覺的氧化反應
自燃:由緩慢氧化而引起的自發燃燒
20、催化劑:在化學變化里能改變其它物質的化學反應速率,而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在化學變化前后都沒有變化的物質(注:2H2O2 === 2H2O + O2 ↑ 此反應
MnO2是催化劑)
21、質量守恒定律: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物質的質量總和。
以上就是化學中考知識點總結的全部內容,雙原子分子單質化學式:O2(氧氣)、N2(氮氣)、H2(氫氣)F2(氟氣)、Cl2(氯氣)、Br2(液態溴)多原子分子單質化學式:臭氧O3等 (3)化合物化學式的讀寫:先讀的后寫,后寫的先讀 ①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讀成“某化某”,如:MgO(氧化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