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所有學科 > 數學

小學升初中必考數學題,小學到初中的數學題

  • 數學
  • 2023-06-11
目錄
  • 一年級數學上冊必考題
  • 一年級數學期中考試題
  • 小學六年級數學應用題
  • 六年級數學的必考題型
  • 小學到初中的數學題

  • 一年級數學上冊必考題

    小升初考試題型講座免費資源在線學習

    鏈接: 1baEGOzkhng3J0rmnsTNeVw

    提取饑大螞碼: mhcb

    小升初考試題型講座 小升初考試題型閱讀技巧及答題規范5.avi 小升初考試題仿手型閱讀技巧及答題規范4.avi 小升初考試題型閱讀技巧及答題規范3.avi 小升初考試題型閱讀技巧及答題規范2.avi 小升初考試題型講座寫作技巧一.mp4 小升初考試題型講座寫作技巧四.mp4 小升初考試題型講座寫作技巧三.mp4 小升初考試題型講座寫作技巧二.mp4 小升初爛埋考試題型講座文學常識8.avi 小升初考試題型講座文學常識7.avi 小升初考試題型講座文學常識6.avi 小升初考試題型講座文學常識5.avi 小升初考試題型講座文學常識4.avi 小升初考試題型講座文學常識3.avi

    一年級數學期中考試題

    2021年小升初數學必考題型真題有:

    1.已知一張桌子的價錢是一把椅子的10倍,又知一張桌子比一把椅子多288元,一張桌子和一把椅子各多少元?

    解題思路:

    由已知條件可鉛讓知,一張桌子比一把椅子多的288元,正好是一把椅子價錢的(10-1)倍,由此可求得一把椅子的價錢。再根據椅子的價錢,就可求得一張桌子的價錢。

    答題:

    解:一把椅子的價錢:

    288÷(10-1)=32(元)。

    一張桌子的價錢:

    32×10=320(元)。

    答:一張桌子320元,一把椅子32元。

    2. 3箱蘋果重45千克。一箱梨比一箱蘋果多5千克,3箱梨重多少千克?

    解題思路:

    可先求出3箱梨比3箱蘋果多的重量,再加上3箱蘋果的重量,就是3箱梨的重量。

    答題:

    解:45+5×3=45+15=60(千克)。

    答:3箱梨重60千克。

    3.甲乙二人從兩地同時相對而行,經過4小時,在距離中點4千米處相遇。甲比乙速度快,甲每小時比乙快多少千米?

    解題思路:

    根據在距離中點4千米處相遇和甲比乙速度快,可知甲比乙多走4×2千米,又知經過4小時相遇。即可求甲比乙槐氏局每小時快多核巖少千米。

    答題:

    解:4×2÷4=8÷4=2(千米)。

    答:甲每小時比乙快2千米。

    4.李軍和張強付同樣多的錢買了同一種鉛筆,李軍要了13支,張強要了7支,李軍又給張強0.6元錢。每支鉛筆多少錢?

    解題思路:

    根據兩人付同樣多的錢買同一種鉛筆和李軍要了13支,張強要了7支,可知每人應該得(13+7)÷2支,而李軍要了13支比應得的多了3支,因此又給張強0.6元錢,即可求每支鉛筆的價錢。

    答題:

    解:0.6÷=0.6÷=0.6÷3=0.2(元)。

    答:每支鉛筆0.2元。

    5.甲乙兩輛客車上午8時同時從兩個車站出發,相向而行,經過一段時間,兩車同時到達一條河的兩岸。由于河上的橋正在維修,車輛禁止通行,兩車需交換乘客,然后按原路返回各自出發的車站,到站時已是下午2點。甲車每小時行40千米,乙車每小時行45千米,兩地相距多少千米?(交換乘客的時間略去不計)。

    解題思路:

    根據已知兩車上午8時從兩站出發,下午2點返回原車站,可求出兩車所行駛的時間。根據兩車的速度和行駛的時間可求兩車行駛的總路程。

    答題:

    解:下午2點是14時。

    往返用的時間:14-8=6(時)。

    兩地間路程:(40+45)×6÷2=85×6÷2=255(千米)。

    答:兩地相距255千米。

    6.學校組織兩個課外興趣小組去郊外活動。第一小組每小時走4.5千米,第二小組每小時行3.5千米。兩組同時出發1小時后,第一小組停下來參觀一個果園,用了1小時,再去追第二小組。多長時間能追上第二小組?

    解題思路:

    第一小組停下來參觀果園時間,第二小組多行了[3.5-(4.5-3.5)]千米,也就是第一組要追趕的路程。又知第一組每小時比第二組快(4.5-3.5)千米,由此便可求出追趕的時間。

    答題:

    解:第一組追趕第二組的路程:

    3.5-(4.5- 3.5)=3.5-1=2.5(千米)。

    第一組追趕第二組所用時間:

    2.5÷(4.5-3.5)=2.5÷1=2.5(小時)。

    答:第一組2.5小時能追上第二小組。

    小學六年級數學應用題

    小升初數學必考題型有如下:

    1、和差問題已知兩數的和與差,求這兩個數。

    例:已知兩數和是10,差是2,求這兩個數。

    【口訣】。

    和加上差,越加越大;除以2,便是大的。

    和減去差,越減越小;除以2,便是小的。

    按口訣,則大數=(10+2)÷2=6,小數=(10-2)÷2=4。

    2、差比問題。

    例:甲數比乙數大12且甲:乙=7:4,求兩數。

    【口訣】。

    我的比你多,倍數是因果。

    分子實際差,分母倍數差。

    商是一倍的,乘以各自的倍數,兩數便可求得。

    先求一倍的量,12÷(7-4)=4。

    所以甲數為:4X7=28,乙數為:4X4=16。

    3、年齡問題。

    【口訣】。

    年齡差不變,同時相加減。

    歲數一改變,倍數也改變。

    抓住這三點,一切都簡單。

    例1:小軍今年8歲,爸爸今年34歲,幾年后,爸爸的年齡是小軍的3倍?

    分析:歲差不穗則會變,今年的歲數差點34-8=26,到幾年后仍然不會變。已知差及倍數,轉化為差比問題。

    26÷(3-1)=13,幾年后爸爸的年齡是13X3=39歲,小軍的年齡是13X1=13歲,所以應該是5年后。

    例2:姐姐今年13歲,弟弟今年9歲,圓前當姐弟倆歲數的和是40歲時,兩人各應該是多少歲?

    分析:歲差不會變,今年的歲數差13-9=4,幾年后也不會改變。幾年后歲數和是40,歲數差是4,轉化為和差問題。

    則幾年后,姐姐的歲數:(40+4)÷2=22,弟弟的歲數:(40-4)÷2=18,所以答案是9年后。

    4、和比問題已知整體,求部分。

    例:甲乙丙三數和為27,甲:乙:丙=2:3:4,求甲乙丙三數。

    【口訣】。

    家要眾人橘族清合,分家有原則。

    分母比數和,分子自己的。

    和乘以比例,就是該得的。

    分母比數和,即分母為:2+3+4=9。

    分子自己的,則甲乙丙三數占和的比例分別為2÷9,3÷9,4÷9。

    和乘以比例,則甲為27X2÷9=6,乙為27X3÷9=9,丙為27X4÷9=12。

    5、雞兔同籠問題。

    例:雞免同籠,有頭36,有腳120,求雞兔數。

    【口訣】。

    假設全是雞,假設全是兔。

    多了幾只腳,少了幾只足?

    除以腳的差,便是雞兔數。

    求兔時,假設全是雞,則免子數=(120-36X2)÷(4-2)=24。

    求雞時,假設全是兔,則雞數=(4X36-120)÷(4-2)=12。

    六年級數學的必考題型

    水平測試題

    一、填空題(20分,每空1分)

    1、6公頃=( )平方千米1.25小時=( )分

    2、一根圓柱形的木料長4米,把他鋸成3段,表面積增加了12平方分米,這根木料的體積是( )立方分米。如果鋸成3段用了3分鐘,那么把它鋸成6段要用( )分鐘。

    3、老鼠和貓同時起跳,且每跳一次用時相同,老鼠每次跳3格,貓每次跳4格(見右圖),貓在第( )格處追到老鼠。

    4、《生日快樂歌》中歌詞是:祝你生日快樂祝你生日快樂……按這樣的規律排列下去,第59個字是( )。

    5、一批本磨冊子分發給六年級一班學生,平均每人分到12本。若只發給女生,平均每人可分到20本,若只發給大塵男生,平均每人可分得( )本。

    6、下面是某超市2011年1—5月的盈虧情況統計情況表,已知2月份盈利88萬元,3月份虧損4萬元,4月份虧損5.2萬元,5月份盈利45萬元。將表格填寫完整。

    月份 1 2 3 4 5

    盈虧/萬元 +60 +88 — 4

    7、把5米長的鐵絲平均分成6段,每段是全長的(),每段長()。

    8、從甲地到乙地可以乘汽車和坐船,從乙地到丙地可以乘坐火車、汽車和飛機。那么,從甲地經過乙地到丙地,一共有()種走法。

    9、一個圓柱和一個圓錐高都是15厘米,圓錐的底面積是120平方厘米,當圓柱的底面積是( )平方厘米時,它們的體積相等。

    10、如右圖所示,把高10厘米的圓柱切成若干等份,

    拼成一個近似的長方體。這個長方體的表面積比圓柱

    多40平方厘米,圓柱的體積是( )立方厘米。

    11、據世博統計,截止2010年6月19日17時,世博園累計參觀人數已達16207730人。橫線上的數讀作(), 四舍五入到萬位大約是()萬人。

    12、58 千米=()米 1.080噸=()噸( )千克

    13、某人的身份證編號是429016199208170094,這個人的出生年月日是()

    14、如上圖,擺5個六邊形要()根小棒,照這樣擺下去,151根小棒可擺()六邊形。

    二、判斷題(7分)

    1、長方形、正方形和梯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 ( )

    2、希望小學六年級某日出勤100人,3人請假,這一天六年級的出勤率是97%()

    3、一個等腰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度數比是:1:1:2,其中一個頂角滾游禪的度數是45°。( )

    4、一種商品原價100元,先提價10%,再降價10%,現價是99元。

    5、如果兩個圓柱的側面積相等,那么它們的體積也相等。( )

    6、李軍把640毫升的水倒入4個小杯和1個大杯,正好都到滿,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4 .則大杯的容量是320毫升。 ()

    7、行駛中汽車車輪輪胎上任意一個點都在作平移運動。

    三、選擇題(5分)

    1、光明小學六年級平均每班51.4人,六年級有()個班。

    A、8B、6 C、4 D、5

    2、1個油桶能裝5升食用油,就是說油桶的的( )是5升。

    A、容積B、表面積C、體積D、重量

    3、醫生要把病人的血壓變化情況繪制成統計圖,最佳選擇是: ()

    A、條形統計圖B、折線統計圖 C、扇形統計圖

    4、某科技興趣小組同學的年齡分別是:11歲、12歲、11歲、14歲、14歲、12歲、10歲、12歲。那么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

    A、這組數據的平均數是11,眾數是11,中位數是13.

    B、這組數據的平均數是12,眾數是11,中位數是11.5.

    C、這組數據的平均數是12,眾數是14,中位數是12.

    D、這組數據的平均數是12,眾數是11,中位數是14.

    5、青菜的價格從昨天的0.5元一斤跌到今天的0.4元一斤,跌了百分之幾?正確的算式( )

    A、(0.5-0.4)÷0.5B、(0.5-0.4)÷0.4C、0.5÷0.4

    四、計算

    1、直接寫出結果(8分)

    0.4÷0.8= 9.8-4.8= 24×25=+ =

    (估算)378+414=+ = ( + )×4= 6× ÷6× =

    2、脫式計算(能用簡算的用簡算)(12分)

    2.5×(1.9+1.9+1.9+1.9) 7.05-3.84-0.16-1.05

    25×12-850÷17 ×9-8÷

    3、巧解密碼:(6分)

    4+0.7X=102 :=X:

    五、分析統計我最行(6分)

    下面分別是小莉和小明兩位同學5次踢毽子情況統計表和統計圖。

    次 數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個數(個) 10 13 25 20 30

    1、根據統計表的數據。請按圖例在下面的統計圖中畫出小莉踢毽子情況的折線。

    小莉和小明兩位同學5次踢毽子情況統計圖2011年3月

    2、看圖回答下面的問題。

    (1)、哪幾次兩人踢毽的個數是同樣多/

    (2)、從總體情況看,誰踢毽的水平比較高?(簡要說明理由)

    六、解決問題(1—6題,每題4分,7----8題每題6分)

    1、2010年上海世博會平日票有普通票和優惠票兩種,優惠票價格為90元,比普通票便宜40%,普通票價格是多少元?

    2、 王老師把5000元錢存入銀行,定期3年,年利率是2.5%,請你幫助王老師算一算,到期時本金和利息一共應得多少元?

    3、一個圓錐形小麥堆,底面周長31.4米,高2米,如果每立方米小麥約重0.8噸,這堆小麥大約重多少噸?

    4、小明說:今年他的年齡比爺爺年齡的27 還小3歲。已知小明今年15歲,爺爺今年多少歲?(列方程解)

    5、 一匹布長29米,正好做了8套成人服和6套兒童服裝。已知兒童服裝每套用布1.5米,成人服裝每套用布多少米/

    6、小紅看一本書,第一天看了全書的30%,第二天看了全書的20%,這時還剩下36頁沒有看。這本書一共有多少頁?

    7、媽媽過生日,笑笑為媽媽定做了一個蛋糕,蛋糕的形狀是圓柱體,底面直徑30厘米,高10厘米。

    (1)、蛋糕的體積是多少?

    (2)、能裝入如圖所示的蛋糕盒中嗎?請說明理由。

    (3)、售貨員用紅色的絲帶捆扎(如圖所示),捆扎所用的絲

    帶有多長?(接頭部分是30厘米)

    8、 媽媽叫我去買西瓜,如果老板幫挑好的每千克1元,自己挑選的0.7元,我挑了3個,共10千克,它們的重量比是8:7:5.拿回家切開一看,有一個不熟不好吃,請你幫我算一算,我這一次買西瓜虧了沒有?

    小學到初中的數學題

    小升初數學必考常考題型匯總

    行程問題是小升初考試和小學四大杯賽四大題型之一(計算、數論、幾何、行程)。具體題型變化多樣,形成10多種題型,都有各自相對獨特的解題方法。

    小升初數學必考常考題型 篇1

    一、一般相遇追及問題

    包括一人或者二人時(同時、異時)、地(同地、異地)、向(同向、相向)的時間和距離等條件混合出現的行程問題。在杯賽中大量出現,約占80%左右。建議熟練應用標準解法,即s=v×t結合標準線段畫圖(基本功)解答。由于只用到相遇追及的基本公式即可解決,在解題的時候,一旦出現比較多的情況變化時,結合自己畫出的圖分段去分析情況。

    二、復雜相遇追及問題

    (1)多人相遇追及問題。比一般相遇追及問題多了一個運動對象,即一般我們能碰到的是三人相遇追及問題。解題思路完全一樣,只是相對復雜點,野慶關鍵是標準畫圖的能力能否清楚表明三者的運動狀態。

    (2)多次相遇追及問題。即兩個人在一段路程中同時同地或者同時異地反復相遇和追及,俗稱“反復折騰型問題”。分為標準型(如已知兩地距離和兩者速度,求n次相遇或者追及點距特定地點的距離或者在規定時間內的相遇或追及次數)和純周期問題(少見,如已知兩者速度,求一個周期后,即兩者都回到初始點時相遇、追及的次數)。

    標準型解法固定,不能從路程入手,將會很繁,最好一開始就用求單位相遇、追及時間的方法,再求距離和次數就容易得多。如果用折線示意圖只能大概有個感性認識,無法具體得出答案,除非是非考試時間仔細畫標準尺寸圖。

    一般用到的時間公式是(只列舉甲、乙從兩端同時出發的情況,從同一端出發的情況少見,所以不贅述):

    單程相遇時間:t單程相遇=s/(v甲+v乙)

    單程追及時間:t單程追及=s/(v甲-v乙)

    第n次相遇時間:tn= t單程相遇×(2n-1)

    陸脊此第m次追及時間:tm= t單程追及×(2m-1)

    限定時間內的相遇次數:N相遇次數=[ (tn+ t單程相遇)/2 t單程相遇]

    限定時間內的追及次數:M追及次數=[ (tm+ t單程追及)/2 t單程追及]

    注:[]是取整符號

    之后再選取甲或者乙來研究有關路程的關系,其中涉及到周期問題需要注意,不要把運動方向搞錯了。

    簡單例題:甲、乙兩車同時從A地出發,在相距300千米的A、B兩地之間不斷往返行駛,已知甲車的速度是每小時30千米,乙車的速度是每小時20千 米。

    問:(1)第二次迎面相遇后又經過多長時間甲、乙追及相遇?(2)相遇時距離中點多少千米?(3)50小時內,甲乙兩車共迎面相遇多少次?

    三、火車問題

    特點無非是涉及到車長,相對容易。小題型分為:

    1、火車過橋(隧道):一個有長度、有速度,一個有長度、但沒速度,

    解法:火車車長+橋(隧道)長度(總路程) =火車速度×通過的時間;

    2、火車+樹(電線桿):一個有長度、有速度,一個沒長度、沒速度,

    解法:火車車長(總路程)=火車速度×通過時間;

    3、火車+人:一個有長度、有速度,一個沒長度、但有速度,

    (1)、火車+迎面行走的人:相當于相遇問題,

    解法:火車車長(總路程) =(火車速度+人的速度)×迎面錯過的時間;

    (2)火車+同向行走的人:相當于追及問題,

    解法:火車車長(總路程) =(火車速度-人的速度) ×追及的時間;

    (3)火車+坐在火車上的人:火車與人的相遇和追及問題

    解法:火車車長(總路程) =(火車速度±人的速度) ×迎面錯過的時間(追及的時間);

    4、火車+火車:一個有長度、有速度,一個也有長度、有速度,

    (1)錯車問題:相當于相遇問題,

    解法:快車車長+慢車車長(總路程) =(快車速度+慢車速度) ×錯車時間;

    (2)超車問題:相當于追及問題,

    解法:快車車長+慢車車長(總路程) =(快車速度-慢車速度) ×錯車時間;

    對于火車過橋、火車和人相遇、火車追及人以及火車和火車之間的相遇、追及等等這幾種類型的題目早迅,在分析題目的時候一定得結合著圖來進行。

    四、流水行船問題

    理解了相對速度,流水行船問題也就不難了。理解記住1個公式:

    順水船速=靜水船速+水流速度,就可以順勢理解和推導出其他公式:

    逆水船速=靜水船速-水流速度,

    靜水船速=(順水船速+逆水船速)÷2,

    水流速度=(順水船速-逆水船 速)÷2。

    技巧性結論如下:

    (1)相遇追及。水流速度對于相遇追及的時間沒有影響,即對無論是同向還是相向的兩船的速度差不構成“威脅”,大膽使用為善。

    2)流水落物。漂流物速度=水流速度,t1= t2(t1:從落物到發現的時間段,t2:從發現到拾到的時間段)與船速、水速、順行逆行無關。此結論所帶來的時間等式常常非常容易的解決流水落物問題,其本身也非常容易記憶。

    例題:一條河上有甲、乙兩個碼頭,甲碼頭在乙碼頭的上游50千米處。一艘客船和一艘貨船分別從甲、乙兩碼頭同時出發向上游行駛,兩船的靜水速度相同。 客船出發時有一物品從船上落入水中,10分鐘后此物品距客船5千米。客船在行駛20千米后掉頭追趕此物品,追上時恰好和貨船相遇。求水流速度。

    五、間隔發車問題

    空間理解稍顯困難,證明過程對快速解題沒有幫助。一旦掌握了3個基本公式,一般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

    (1)在班車里。即柳卡問題。不用基本公式解決,快速的解法是直接畫時間-距離圖,再畫上密密麻麻的交叉線,按要求數交點個數即可完成。

    例題:A、B是公共汽車的兩個車站,從A站到B站是上坡路。每天上午8點到11點從A、B兩站每隔30分同時相向發出一輛公共汽車。已知從A站到B站 單程需要105分鐘,從B站到A站單程需要80分鐘。問8:30、9:00從A站發車的司機分別能看到幾輛從B站開來的汽車?

    (2)在班車外。聯立3個基本公式好使。

    汽車間距=(汽車速度+行人速度)×相遇事件時間間隔

    汽車間距=(汽車速度-行人速度)×追及事件時間間隔

    汽車間距=汽車速度×汽車發車時間間隔

    1、2合并理解,即

    汽車間距=相對速度×時間間隔

    分為2個小題型:

    1、一般間隔發車問題。用3個公式迅速作答;

    2、求到達目的地后相遇和追及的公共汽車的輛數。標準方法是:畫圖-盡可能多的列3個好使公式-結合s全程=v×t-結合植樹問題數數。

    例題:小峰在騎自行車去小寶家聚會的路上注意到,每隔9分鐘就有一輛公交車從后方超越小峰。小峰騎車到半路車壞了,于是只好坐出租車去小寶家。這時小 峰又發現出租車也是每隔9分鐘超越一輛公交車,已知出租車的速度是小峰騎車速度的5倍,如果這3種車輛在行駛過程中都保持勻速,那么公交車站每隔多少分鐘 發一輛車?

    六、平均速度問題

    相對容易的題型。大公式要牢牢記住:總路程=平均速度×總時間。用s=v×t寫出相應的比要比直接寫比例式好理解并且規范,形成行程問題的統一解決方案。

    七、環形跑道問題

    是一類有挑戰性和難度的題型,分為“同一路徑”、“不同路徑”、“真實相遇”、“能否看到”等小題 型。其中涉及到周期問題、幾何位置問題(審題不仔細容易漏掉多種位置可能)、不等式問題(針對“能否看到”問題,即問甲能否在線段的拐角處看到乙)。

    八、鐘表問題

    是環形問題的特定引申。基本關系式:v分針= 12v時針

    (1)總結記憶:時針每分鐘走1/12格,0.5°;分針每分鐘走1格,6°。時針和分針“半”天共重合11次,成直線共11次,成直角共22次(都在什么位置需要自己拿表畫圖總結)。

    (2)基本解題思路:路程差思路。即

    格或角(分針)=格或角(時針)+格或角(差)

    格:x=x/12+(開始時落后時針的格+終止時超過時針的格)

    角:6x=x/2+(開始時落后時針的角度+終止時超過時針的角度)

    可以解決大部分時針問題的題型,包括重合、成直角、成直線、成任意角度、在哪兩個格中間,和哪一個時刻形成多少角度。

    例題:在9點23分時,時針和分針的夾角是多少度?從這一時刻開始,經過多少分鐘,時針和分針第一次垂直?

    (3)壞鐘問題。所用到的解決方法已經不是行程問題了,變成比例問題了,有相應的比例公式。

    九、自動扶梯問題

    仍然用基本關系式s扶梯級數=(v人±v扶梯)×t上或下解決。這里的路程單位全部是“級”,唯一要注意的是t上或下要表示成實際走的級數/人的速度。

    例題:商場的自動扶梯以勻速由下往上行駛,兩個孩子在行駛的扶梯上上下走動,女孩由下向上走,男孩由上向下走,結果女孩走了40級到達樓上,男孩走了80級到達樓下。如果男孩單位時間內走的扶梯級數是女孩的2倍,則當該扶梯靜止時,可看到的扶梯梯級有多少級?

    十、十字路口問題

    即在不同方向上的行程問題。沒有特殊的解題技巧,只要老老實實把圖畫對,再通過幾何分析就可以解決。在正方形或長方形道路上的行程問題。

    十一、校車問題

    就是這樣一類題:隊伍多,校車少,校車來回接送,隊伍不斷步行和坐車,最終同時到達目的地(即到達目的地的最短時間,不要求證明)分4種小題型:根據校車速度(來回不同)、班級速度(不同班不同速)、班數是否變化分類。

    (1)車速不變-班速不變-班數2個(最常見)

    (2)車速不變-班速不變-班數多個

    (3)車速不變-班速變-班數2個

    (4)車速變-班速不變-班數2個

    標準解法:畫圖-列3個式子:

    1、總時間=一個隊伍坐車的時間+這個隊伍步行的時間;

    2、班車走的總路程;

    3、一個隊伍步行的時間=班車同時出發后回 來接它的時間。

    最后會得到幾個路程段的比值,再根據所求代數即可。

    簡單例題:甲班與乙班學生同時從學校出發去15千米外的公園游玩,甲、乙兩班的步行速度都是每小時4千米。學校有一輛汽車,它的速度是每小時48千 米,這輛汽車恰好能坐一個班的學生。為了使兩班學生在最短時間內到達公園,那么甲班學生與乙班學生需要步行的距離是多少千米?

    十二、保證往返類

    簡單例題:A、B兩人要到沙漠中探險,他們每天向沙漠深處走20千米,已知每人最多可以攜帶一 個人24天的食物和水。如果不準將部分食物存放于途中,其中一個人最遠可深入沙漠多少千米(要求兩人返回出發點)?這類問題其實屬于智能應用題類。建議推 導后記憶結論,以便考試快速作答。每人可以帶夠t天的食物,最遠可以走的時間T

    (1)返回類。(保證一個人走的最遠,所有人都要活著回來)

    1、兩人:如果中途不放食物:T=2/3t;如果中途放食物:T=3/4t。

    2、多人:

    (2)穿沙漠類(保證一個人穿過沙漠不回來了,其他人都要活著回來)共有n人(包括穿沙漠者)即多人助1人穿沙漠類。

    1、中途不放食物:T≤[2n/(n+1)]×t。T是穿沙漠需要的天數。

    2、中途放食物:T=(1+1/3+1/5+1/7+…+1/(2n-1))×t

    小升初數學必考常考題型 篇2

    1、和差問題 已知兩數的和與差,求這兩個數

    例:已知兩數和是10,差是2,求這兩個數。

    【口訣】

    和加上差,越加越大;除以2,便是大的;

    和減去差,越減越小;除以2,便是小的。

    按口訣,則大數=(10+2)÷2=6,小數=(10-2)÷2=4

    2、差比問題

    例:甲數比乙數大12且甲:乙=7:4,求兩數。

    【口訣】

    我的比你多,倍數是因果。

    分子實際差,分母倍數差。

    商是一倍的,乘以各自的倍數,兩數便可求得。

    先求一倍的量,12÷(7-4)=4,

    所以甲數為:4X7=28,乙數為:4X4=16。

    3、年齡問題

    【口訣】

    年齡差不變,同時相加減。

    歲數一改變,倍數也改變。

    抓住這三點,一切都簡單。

    例1:小軍今年8 歲,爸爸今年34歲,幾年后,爸爸的年齡是小軍的3倍?

    分析:歲差不會變,今年的歲數差點34-8=26,到幾年后仍然不會變。已知差及倍數,轉化為差比問題。

    26÷(3-1)=13,幾年后爸爸的年齡是13X3=39歲,小軍的年齡是13X1=13歲,所以應該是5年后。

    例2:姐姐今年13歲,弟弟今年9歲,當姐弟倆歲數的和是40歲時,兩人各應該是多少歲?

    分析:歲差不會變,今年的歲數差13-9=4,幾年后也不會改變。幾年后歲數和是40,歲數差是4,轉化為和差問題。

    則幾年后,姐姐的歲數:(40+4)÷2=22,弟弟的歲數:(40-4)÷2=18,所以答案是9年后。

    4、和比問題 已知整體,求部分

    例:甲乙丙三數和為27,甲:乙:丙=2:3:4,求甲乙丙三數。

    【口訣】

    家要眾人合,分家有原則。

    分母比數和,分子自己的。

    和乘以比例,就是該得的。

    分母比數和,即分母為:2+3+4=9;

    分子自己的,則甲乙丙三數占和的比例分別為2÷9,3÷9,4÷9;

    和乘以比例,則甲為27X2÷9=6,乙為27X3÷9=9,丙為27X4÷9=12。

    5、雞兔同籠問題

    例:雞免同籠,有頭36 ,有腳120,求雞兔數。

    【口訣】

    假設全是雞,假設全是兔。

    多了幾只腳,少了幾只足?

    除以腳的差,便是雞兔數。

    求兔時,假設全是雞,則免子數=(120-36X2)÷(4-2)=24

    求雞時,假設全是兔,則雞數 =(4X36-120)÷(4-2)=12

    6、 路程問題

    (1)相遇問題

    例:甲乙兩人從相距120千米的兩地相向而行,甲的速度為40千米/小時,乙的速度為20千米/小時,多少時間相遇?

    【口訣】

    相遇那一刻,路程全走過。

    除以速度和,就把時間得。

    相遇那一刻,路程全走過,即甲乙走過的路程和恰好是兩地的距離120千米。

    除以速度和,就把時間得,即甲乙兩人的總速度為兩人的速度之和40+20=60(千米/小時),所以相遇的時間就為120÷60=2(小時)

    (2)追及問題

    例:姐弟二人從家里去鎮上,姐姐步行速度為3千米/小時,先走2小時后,弟弟騎自行車出發速度6千米/小時,幾時追上?

    【口訣】

    慢鳥要先飛,快的`隨后追。

    先走的路程,除以速度差,時間就求對。

    先走的路程:3X2=6(千米)

    速度的差:6-3=3(千米/小時)

    追上的時間:6÷3=2(小時)

    7、 濃度問題

    (1)加水稀釋

    例:有20千克濃度為15%的糖水,加水多少千克后,濃度變為10%?

    【口訣】

    加水先求糖,糖完求糖水。

    糖水減糖水,便是加水量。

    加水先求糖,原來含糖為:20X15%=3(千克)

    糖完求糖水,含3千克糖在10%濃度下應有多少糖水,3÷10%=30(千克)

    糖水減糖水,后的糖水量減去原來的糖水量,30-20=10(千克)

    (2)加糖濃化

    例:有20千克濃度為15%的糖水,加糖多少千克后,濃度變為20%?

    【口訣】

    加糖先求水,水完求糖水。

    糖水減糖水,求出便解題。

    加糖先求水,原來含水為:20X(1-15%)=17(千克)

    水完求糖水,含17千克水在20%濃度下應有多少糖水,17÷(1-20%)=21.25(千克)

    糖水減糖水,后的糖水量再減去原來的糖水量,21.25-20=1.25(千克)

    8、工程問題

    例:一項工程,甲單獨做4天完成,乙單獨做6天完成。甲乙同時做2天后,由乙單獨做,幾天完成?

    【口訣】

    工程總量設為1,1除以時間就是工作效率。

    單獨做時工作效率是自己的,一齊做時工作效率是眾人的效率和。

    1減去已經做的便是沒有做的,沒有做的除以工作效率就是結果。

    [1-(1÷6+1÷4)X2]÷(1÷6)=1(天)

    9、植樹問題

    【口訣】

    植樹多少棵,要問路如何?

    直的減去1,圓的是結果。

    例1:在一條長為120米的馬路上植樹,間距為4米,植樹多少棵?

    路是直的,則植樹為120÷4-1=29(棵)。

    例2:在一條長為120米的圓形花壇邊植樹,間距為4米,植樹多少棵?

    路是圓的,則植樹為120÷4=30(棵)

    10、盈虧問題

    【口訣】

    全盈全虧,大的減去小的;一盈一虧,盈虧加在一起。

    除以分配的差,結果就是分配的東西或者是人。

    例1:小朋友分桃子,每人10個少9個;每人8個多7個。求有多少小朋友多少桃子?

    一盈一虧,則公式為:(9+7)÷(10-8)=8(人),相應桃子為8X10-9=71(個)

    例2:士兵背子彈。每人45發則多680發;每人50發則多200發,多少士兵多少子彈?

    全盈問題,則大的減去小的,即公式為:(680-200)÷(50-45)=96(人),相應的子彈為96X50+200=5000(發)。

    例3:學生發書。每人10本則差90本;每人8 本則差8本,多少學生多少書?

    全虧問題,則大的減去小,即公式為:(90-8)÷(10-8)=41(人),相應書為41X10-90=320(本)

    11、余數問題

    例:時鐘現在表示的時間是18點整,分針旋轉1990圈后是幾點鐘?

    【口訣】

    余數有(N-1)個,最小的是1,最大的是(N-1)。

    周期性變化時,不要看商,只要看余。

    分析:分針旋轉一圈是1小時,旋轉24圈就是時針轉1圈,也就是時針回到原位。1980÷24的余數是22,所以相當于分針向前旋轉22個圈,分針向前旋轉22個圈相當于時針向前走22個小時,時針向前走22小時,也相當于向后24-22=2個小時,即相當于時針向后拔了2小時。即時針相當于是18-2=16(點)

    12、牛吃草問題

    【口訣】

    每牛每天的吃草量假設是份數1,A頭B天的吃草量算出是幾?M頭N天的吃草量又是幾?大的減去小的,除以二者對應的天數的差值,結果就是草的生長速率。原有的草量依此反推。

    公式:A頭B天的吃草量減去B天乘以草的生長速率。未知吃草量的牛分為兩個部分:一小部分先吃新草,個數就是草的比率;有的草量除以剩余的牛數就將需要的天數求知。

    例:整個牧場上草長得一樣密,一樣快。27頭牛6天可以把草吃完;23頭牛9天也可以把草吃完。問21頭多少天把草吃完。

    每牛每天的吃草量假設是1,則27頭牛6天的吃草量是27X6=162,23頭牛9天的吃草量是23X9=207;

    大的減去小的,207-162=45;二者對應的天數的差值,是9-6=3(天),則草的生長速率是45÷3=15(牛/天);

    原有的草量依此反推——

    公式:A頭B天的吃草量減去B天乘以草的生長速率。

    原有的草量=27X6-6X15=72(牛/天)。

    將未知吃草量的牛分為兩個部分:

    一小部分先吃新草,個數就是草的比率,這就是說將要求的21頭牛分為兩部分,一部分15頭牛吃新生的草;剩下的21-15=6去吃原有的草,所求的天數為:

    原有的草量÷分配剩下的牛=72÷6=12(天)

    ;

    猜你喜歡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码精品日韩中文字幕| av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牛牛| 免费无码作爱视频| 少妇无码?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三上悠亚ssⅰn939无码播放| 亚洲va无码专区国产乱码|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VA | 欧洲黑大粗无码免费| 人妻无码精品久久亚瑟影视|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久久99久久无码毛片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网站| 日韩激情无码免费毛片|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爽爽V在线观看无码| 蜜桃成人无码区免费视频网站| 中国少妇无码专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性色 | 无码乱人伦一区二区亚洲| 亚洲男人在线无码视频| 一本天堂ⅴ无码亚洲道久久| 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左线| av无码aV天天aV天天爽| 免费无码AV电影在线观看| 成人无码区免费A片视频WWW| 久久Av无码精品人妻系列| 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久...| 中文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一区爱区精品无码| 性色av无码不卡中文字幕|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蜜芽| 亚洲熟妇无码av另类vr影视| 中文字幕无码中文字幕有码| 91久久九九无码成人网站| 久久久久久无码Av成人影院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天堂无码 | 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老妇App| 曰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无码AⅤ片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 精品无码综合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