瑤族歷史?瑤族歷史悠久,文化燦爛。關于瑤族來源問題,學術界多數人認為瑤族源于“長沙、武陵蠻”或“五溪蠻”,原居住地在長沙、武陵兩郡,即今之湖南湘江、資江、沅江流域和洞庭湖沿岸地區。瑤族先民古稱“尤人”,“尤”是其自稱,那么,瑤族歷史?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瑤族早在隋唐時期就已遷徙至連州,目前有近萬人,主要為過談衫山瑤,集中分布在瑤安和三水兩個民族鄉。連州的過山瑤自古以來就有唱山歌、跳長鼓舞的習慣,而在三水鄉掛榜村盛行的一種罕見的道具舞——布袋木獅舞,尤為獨特。
據三水鄉掛榜村老藝人趙永富口述,其祖先趙朝生之妻犯事,受到官府治罪,三水鄉十二姓瑤人打著長鼓、舞著神犬到衙門請罪,被官軍討伐,瑤民四散奔逃,廳侍局打長鼓者不知去向。舞神犬者趙朝生逃到南岳山,得到道長保護。因趙朝生武藝高超,被封為南岳獅一祖,但他愿領受改犬為獅,不愿受為一祖,故為南岳木獅二祖。從此,扮讓布袋木獅舞就流傳下來。
年近古稀的布袋木獅舞傳承人程善茍介紹,以前每到正月或盤王節,寨子里的舞獅隊就會到相鄰的瑤族村寨去表演。首先燒香燃蠟祭拜祖先,隨后打起鑼鼓,吹起嗩吶、橫簫,開始舞獅,意在祈求人丁安泰、五谷豐登、六畜興旺。
瑤族祖先為盤古,居住地區多為亞熱帶, 海拔一般多在1000至2000米之間,村寨坐落周圍,竹木疊翠, 風景秀麗。因其生產方式、居住、服飾和經濟生灶運孝活、風俗習慣等方面的差異,又有“盤瑤”、“山子瑤”、“頂板瑤”、“花籃瑤”、“過山瑤”、“白褲瑤”、“紅瑤”、“藍靛瑤”、“八排瑤”、“平地瑤”、“坳瑤”等稱謂之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統稱為瑤族,
關于瑤族的瑤字來源,有很多種說法。其中以歷史學家何光岳先生所著《南蠻源流史》中所理線索較為可信:瑤族先民在新石器時代擅長制作瓦器、陶罐,故最早的瑤族先民稱為“窯民”;后來陶罐坯料制作由手工發展為旋轉搖動制坯,窯民改稱“搖民”;瑤族先民中四大姓之一雷氏,來源于發明養蠶繅絲的黃帝之妃方雷氏(嫘祖),故瑤民善養蠶,又衍生出“繇民”一稱;后蚩尤率領三苗和搖民與炎黃大戰失敗,搖人歷經夏、商、周征伐,一部分被當成勞役奴隸,稱之為“徭役”或“傜役”,即“傜人”(周去非《嶺外代答》曰:徭人者,言其持徭役與中國也);此后歷代傜人不斷反抗封建統治壓迫,嘯聚山林、不繳賦稅,至宋代又有“莫徭”之稱,意即不繳稅賦、不賦勞役之人;到了元代,統治者認為這種不賦徭役、刀耕火種的人群是野人,故將徭人的徭字改隱稿為具有侮辱性的犬旁的猺字,謂之“猺民”。
有著悠久歷史和燦爛民族文化,能歌善舞、勤勞勇敢的瑤族共有213.4萬多人,瑤族人民世代生息猜森在祖國南方的廣西、湖南、云南、廣東、江西、海南等省區的山區,是中國南方一個比較典型的山地民族。這里雨量充沛、森林茂盛,自然資源十分豐富,有得天獨厚的植物、動物、礦藏等資源。如有“綠色寶庫”之稱的江華瑤山,號稱為廣西最大天然植物王國、“杉木之鄉”的金秀大瑤山……
瑤族有自己的語言,瑤語屬漢藏語系瑤語族瑤語支,但情況比較復雜,一半以上的人說“勉”話,屬苗瑤語族瑤語支;有五分之二的人說“布努”語,屬苗語支;廣西地區有的說“拉珈”語,屬壯侗語族。多通漢語、壯語,無本民族文字,一般通用漢文。口頭文學極為豐富。
瑤族的自稱有勉、門、敏等63種,他稱有390種,如盤擾穗瑤、藍靛瑤、紅頭瑤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統稱為瑤族。
受居住地域限制,多數瑤族至今仍保留著原始緩兆卜的狩獵、捕魚和農耕文化,以及精美的瑤錦、瑤服,古老的傳說,動聽的瑤歌,優美的舞蹈,獨特婚俗和宗教信仰
瑤族是我國的少數民族之一,人口為2637421人。主要從事山地農業。自稱“勉”、“金門”、“布努”、“炳多優”、“黑尤蒙”、“拉珈”等。因為經濟生活、風俗習慣的差異,又有“盤瑤”、“山子瑤”、“頂板瑤”、“花籃瑤”、“過山瑤”、“白褲瑤”、“紅瑤”、“藍靛瑤”、“八排瑤”、“平地瑤”、“坳瑤”等稱謂之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統稱為瑤族。主要分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和湖南、云南、廣東、貴州等省。瑤族分布的特點是大分散、小聚居,主要居住在山區。據2000年全國人口普查統計,瑤族人口數為2637421。人。瑤族有自己的語言,但支系比較復雜,各地差別很大,有的甚至互相不能通話。通用漢語或壯語。沒有本民族文字,一般通用漢文。 瑤族語言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瑤語支。由于長期與漢、壯、苗等族接觸,各地瑤族一般又兼通漢語,部分兼通壯語和苗語。
瑤族居住地區多為亞熱帶, 海拔一般多在1000至2000米之間,村寨坐落周圍,竹木疊翠, 風景秀麗。因其生產方式、居住和服飾等方面的不同特點而有多種自稱和他稱。如:盤瑤、 茶山瑤、山子瑤、坳瑤、花籃瑤、白褲瑤、紅頭瑤等,多達2 0個支系。新中國成立后,瑤族成了他們的統稱。
瑤族,中國最古老的民族之一。
瑤族是東方古老的“九黎”之一。是中國南方分布最廣的少數民族,也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民族之一。據說瑤族是盤湖、地河三位公主的后裔。
中國(2010年)瑤族人口2796003人,分布在廣西、湖南、廣東、云南、貴州、江西等南方六省(區)130多個縣。其中,廣西最大,有1471946人,占全國瑤族人口總數的55.8%。湖南省有704564人,廣東省有202667人。
瑤族的文化:
瑤族信仰屬于多神教。在過去,瑤族人相信萬物有靈,虔誠地崇拜自然。他們祭祀村神、家神、水神、風神、雨神、雷神、樹神、山神等。他閉磨們每年過年都上香。在每一個生產過程中,如塵數打獵、砍山、采集、耕作、播種、插秧、收割、建倉、吃新稻谷等,都要請石公為吉日祈福、舉行祭祀。
盤瑤和山子瑤主要種植在山區。他們認為山是在山神的控制之下,他們必須崇拜山神才能獲得豐收。因此,在獵殺野豬、山羊、黃禹等破壞莊稼的野生動物時,師父或道士首先向山神祈禱,保護他們不被獵殺野生動物。他們得到獵物后,必須先用頭祭祀山神,然后才能分發。
以上內派態首容參考:—瑤族
以上就是瑤族歷史的全部內容,瑤族,中國最古老的民族之一。瑤族是東方古老的“九黎”之一。是中國南方分布最廣的少數民族,也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民族之一。據說瑤族是盤湖、地河三位公主的后裔。中國(2010年)瑤族人口2796003人,分布在廣西、湖南、廣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