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所有學科 > 歷史

廈門歷史,你不知道的廈門歷史

  • 歷史
  • 2023-07-30

廈門歷史?廈門以前是一座孤島,古時交通不便,所以到唐朝以前廈門一直是一座無名島嶼。唐朝開元至天寶年間,大陸陳、薛兩大姓氏漢人先后渡海入島。陳氏族人住南邊,薛氏住北邊。1100年前,廈門的先民們給廈門島取名“新城”。那么,廈門歷史?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廈門歷史古跡

廈門的歷史遺址及淵源:

一、南普陀寺。

南普陀寺位于福建省廈門市東南五老峰下,面臨碧澄海港,該寺占地面積25.8萬平方米,建筑面積2.1270萬平方米。

始建于唐朝末年,稱為泗洲寺,宋治平年間改名為普照寺,明朝初年,寺院荒蕪,直到清朝康熙年間才得到重建。

南普隨寺中軸線上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寶殿、大悲殿、藏經閣等。

兩旁有鐘鼓樓、禪堂、客堂、庫房,另有閩南佛學院,佛教養正院,寺前有放生池,寺后近年新建“太虛大師紀念塔”。

整座寺院氣勢宏偉,錯落有序。

南普陀寺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福建省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廈門八大風景區之一。

二、廈門北辰山。

北辰山稱北山巖,景區內主要山峰牛嶺峰海拔779米,開閩王王審知入閩仔知的典故就發生于此。

景區內八仙、神農氏、七仙女的傳說以及同安歷代名人軼事,無不折射出北辰山璀璨的歷史光芒。

景區以廈門二十名景之一十二龍潭瀑布為主要特色。

廈門北辰山位于廈門市同安區五顯鎮境內,為低山丘陵、花崗巖地貌,以十二龍潭瀑布為主要特色。

十二龍潭兩側奇峰怪石,景色宜人。

下游的竹壩水庫,水面寬闊,岸線曲折。

三、梵天寺。

梵天寺位于大輪山南麓。

為福建省最早佛教寺廟之一,與福州鼓山涌汪戚嫌泉寺、莆田廣化寺、泉州開元寺、漳州南山寺連為福建沿海一線的名寺。

對廈門的簡短介紹

廈門歷史沿革簡述

福建有四大島,依大小次序排列是:平潭島,東山島,金門島,廈門島。

宋元明清的廈門,指的都是廈門島。歷史上的廈門,行政級別很低,它隸屬同安縣,“同安縣十一里之一里耳”,而同安縣隸屬泉州府。據最新唐墓考古發掘資料表明,唐時廈門,稱嘉禾嶼,又名嘉禾里。宋時延續此名,稱其“產嘉禾,一莖數穗,故名”。不過,在24巻簡明《中國大百科全書》里,尚查不到“嘉禾嶼”詞條,可見其默默無聞。明洪武二十年,江夏侯授命興筑廈門城,城建成于洪武二十七年,始有廈門之名。清初,鄭成功據廈門,以廈門為反清復臺基地,設思明州,旋廢。民國元年,改設思明縣。1933年先改為思明市,后改為廈門市。連同鼓浪嶼,廈門市面積總共不過約為130平方公里,可謂彈丸之地、蕞爾小島。現在廈門面積1516平方公里,那是新中國成立后行政區劃島外的擴展。由于填海造地,目前實際面積已達1645平方公里。這個數字不大,但已經是本島面積的十多倍。

廈門地理位置,于東經118°04′04〃,北緯24°26′46〃,《民國廈門志》說它“實屏蔽澎、臺,控制浙、粵”,《臺灣府志》云:“臺郡、廈島,鳥之兩翼”。明設中左所,清駐水師提督、海防廳、臺廈兵備道、興泉永道。

廈門百年歷史

鼓浪嶼開拓于宋末元初,原名“圓沙洲”、“圓洲仔”。

明朝改稱“鼓浪嶼”。

鄭成功曾以此為軍事據點屯兵操練,對抗清兵。

目前日光巖上尚存有當時建造的水操臺、石寨門故址。

鴉片戰爭時期,英軍曾占領鼓浪嶼,直到1845年撤軍。

1843年后,廈門根據《中英南京條約》開辟為通商口岸。

中日甲午戰爭以后,日本 *** ,為避免日本進一步覬覦廈門,清朝 *** 決定請列強“兼護廈門”。

1902年1月10日(光緒二十七年十二月初一日),英國、美國、德國、法國、西班牙、丹麥、荷蘭、瑞挪聯盟、日本等9國駐廈門領事與清朝福建省興泉永道臺延年在鼓浪嶼日本領事館簽訂《廈門鼓浪嶼公共地界章程》,鼓浪嶼淪為公共租界,次年1月,鼓浪嶼公共租界工部局成立。

在此前后,陸續有英、美、法、德、日等13個國家先后在島上設立領事館。

這段時期,有很多傳教士來到鼓浪嶼,他們建立的學校對中國現代教育有重大影響,例如: 1898年,英國牧師韋玉振與夫人韋愛莉到鼓浪嶼傳教時創辦的“懷德幼稚園”是中國第一所幼兒園(現已更名為日光幼兒園)

時間線

宋元時時稱圓沙洲,明代始稱鼓浪嶼。

因為島的西南海邊,有一塊大巖石,長年累月被海潮拍擊,中間沖刷出一個大洞,每逢潮漲,海浪撲打巖洞,發出如擂鼓的聲響,人稱「鼓浪石」,鼓浪嶼因此得名。

鼓浪嶼

廈門沒有幾千年的歷史。

倒是同安縣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唐代之前(幼1700多年歷史),管轄地除現廈門全境外,還有漳州的角美和大小金門。

同安區是廈門市的六區之一,別稱“銀城”,于西晉太康三年(公元282年)置縣,不久廢。

唐貞元十九年(803)析南安縣地立大同場,五代后唐長興四年(933年)復置。

后晉天福四年(939年),升大同場為同安縣,屬泉州府。

1958年析同安縣劃歸廈門市,1970年06月劃同安縣歸晉江專區,1973年06月復析同安縣歸廈門市。

實施縣治,因縣城呈束腰銀錠狀故稱“銀城”。

歷史上曾管轄過金門、廈門兩島及集美、龍海部分地區,解放后行政區域曾幾度變更,1973年劃歸廈門市管轄,曾是廈門經濟特區的唯一轄縣,地處廈、漳、泉金三角(閩南金三角)開放區的中心地帶,是我國沿海較早的開放縣之一。

舊稱“同安縣”,1997年5月撤縣設區。

2003年09月,廈門市區劃調整,原同安區一分為二,拆為同安區和翔安區。

調整后,仍為廈門市最大行政區。

同安區是廈門最大的行政區,是著名的僑鄉和臺胞祖籍地,土地總面積658平方公里,連接翔安區和集美 區,距離廈門島大約40分鐘車程。

環東海域位于同安區,翔安區交界處,是廈門市 *** 新規劃的北部市級中心。

廈門歷史思維導圖

1、廈門的由來

廈門以前是一座孤島,古時交通不便,所以到唐朝以前廈門一直是一座無名島嶼。唐朝開元至天寶年間,大陸陳、薛兩大姓氏漢人先后渡海入島。陳氏族人住南邊,薛氏住北邊。1100年前,廈門的先民們給廈門島取名“新城”。公元1279年,中央政府第一次在嘉禾嶼設置軍事機構。嘉禾嶼地處九龍江入海口“海門島”的下方,是漳、泉兩地門戶,民間按地理方位稱此為“下門”。明.萬歷年間也稱廈門為“夏門”過,后來雅化成“廈門”。

2、思明區的名字怎么來的根據民間傳統的說法,是“先有思明,后有廈門”,廈門原稱“嘉禾里”,后建“廈門城”。明末清初(1650年),鄭成功為了掘簡差抗清復明,駐軍廈門時,把廈門改為思明州(蘊含“思念明朝”之意),民國初年,建制設“思明縣”;新中國成立后,廈門市劃分行政區域時,為了紀念民族英雄鄭成功,把本區命名為思明區。

3、先秦時期,廈門屬百越之地;《漢書·地理志》記載,百越的分布“自交趾至會稽七八千里,百越雜判皮處,各有種姓”。西晉,太康三年(282年)置同安縣,屬晉安郡,不久裁撤,并入南安縣,直到600多年后才再次設縣建制:閩國龍啟元年(933年)時升為同安縣,再次設縣,屬泉州,州駐地在晉江縣。

以上就是廈門歷史的全部內容,雍正五年(1727年)興泉道(后為興泉永道)自泉州移駐廈門。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廈門鼓浪嶼淪為“公共租界”,國民元年(1912年)4月析同安縣嘉禾里(廈門)及金門、大小嶝置思明縣,9月升思明府,旋廢。

猜你喜歡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久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无码久久99|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重口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娇色 |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青春草无码精品视频在线观|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SM| 精品无码成人片一区二区98| 久久国产三级无码一区二区| 熟妇人妻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人妻啪啪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av制服另类专区| 亚洲AV无码之日韩精品|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久久软件| 亚洲中文字幕不卡无码| 无码天堂va亚洲va在线va| 日韩av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自偷自偷偷色无码中文 | 亚洲熟妇无码久久精品| 伊人久久精品无码二区麻豆| av色欲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秋霞鲁丝片Av无码少妇|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 狠狠躁狠狠躁东京热无码专区| 亚洲av无码偷拍在线观看|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96| 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亚洲av麻豆aⅴ无码电影| 在线观看无码AV网址| 亚洲av极品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一区| 亚洲av福利无码无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久久久| 久久老子午夜精品无码怎么打| 国99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Av激情久久无码天堂| 少妇无码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国产色综合久久无码有码| 亚洲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 日韩AV无码中文无码不卡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