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學考試試題?(6分,要求觀點正確、 史論結合、條理淸晰。) 安徽省初三歷史試卷答案 一、單項選擇(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1.B 2.A 3.D 4.C 5.D 6.B 7.A 8.B 9.C 10.C 二、那么,歷史學考試試題?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 選擇
1、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人類是 【C】
A北京人B山頂洞人C元謀人D半坡人
2、目前世界上發現遠古人類遺址最多的國家是【B】
A印度B中國C埃及D伊拉克
3\下列關于北京人的表述,其中正確的是【D】
A約生活在一萬八千年前B模樣基本同現代人一樣
C使用骨針逢制衣服D已會使用天然火,保存火種
4、“中華開國五千年,神州軒轅自古傳”中的“軒轅”是指【C】
A蚩尤B舜C黃帝D炎帝
5、我國長江流域的原始農耕居民的代表是【A】
A河姆渡人B半坡人C北京人D大汶口人
6、半坡原始居民種植的主要糧食作物是【B】
A水稻B粟C小麥D玉米
7、如果你去古城西安旅游,就近你還能【A】
A參觀半坡遺址B參觀河姆渡遺址C參觀大汶口遺址D 參觀北京人遺址
8、下列原始居民能建造干欄式房屋的是【B】
A半坡人B河姆渡人C北京人D大汶口人
9、為方便飲水,下列爛寬古代居民已開挖水井的是【D】
A大汶口人B北京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
10、在山頂洞人的洞穴里,發現骨針。
下列推斷不科學的是 【C】
A已掌握磨光技術B已掌握鉆孔技術C會縫制服D會捕魚
11、被后人稱為人文初祖的是【B】
A炎帝B黃帝C堯D舜
12、下列人物中不是通過禪讓制成為首領的是【D】
A堯B舜C禹D啟
13、禹建立了夏朝,下面說法錯誤檔槐的是【C】
A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國家 B我國的原始社會結束了
C禪讓制正式廢除了D這是我國奴隸社會開始的標志
14、北京人適應自然的能力增強的顯著特征是【D】
A手腳分工明顯B過著群居生活C制造和任命使用D使用火
15.河姆渡氏族與半坡氏族,在糧食培育、牲畜飼養的品種方面以及住房建筑結構方面,存在著許多差異。
釘子有兩個好處:一個是擠勁,一個是鉆勁。我們在學習上要提倡這種“釘子”精神,善于擠和鉆。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歷史七年級下冊測試題及答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歷史七年級下冊測試題
一、慧眼識真(認真看、仔細想,相信你一定能選出最符合題目要求的一項。每小題3分,共60分)
1、 北通涿郡之漁商,南運江都之轉輸,其為利也博哉!這是古人稱頌
A.隋朝大運河 B. 通濟渠 C. 邗溝 D.江南河
2、“政啟開元,治宏貞觀”是后世對唐代哪位皇帝的評價。
A.唐太宗 B.唐高宗 C.武則天 D.唐玄宗
3、親歷隋末的社會大動蕩,親睹隋朝的覆亡,這對他的政治思想有極耐散大的影響。他即位后,吸取隋亡教訓,勵精圖治。材料中的他是
A、唐玄宗 B、唐太宗 C、隋煬帝 D、武則天
4、“開 元盛世”的出現,把唐朝推向全盛 ,它出現的具體時期是
A.唐太宗時期 B.武則天時期 C.唐玄宗前期 D.唐玄宗后期
5、古人詩贊“人生四喜”曰:“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與“金榜題名”相關的制度正式誕生于以下哪個皇帝統治時?
A.隋文帝 B.隋煬帝 C.唐太宗 D .唐玄宗
6、明代中期,吳承恩所寫的《西游記》是我國歷一部浪漫主義長篇神話,其創作的史實依據應當是。
高三的第二次模擬考如期而至,之前的歷史試卷都做了嗎?歷史試卷也是一種復習資料。下面由我為大家提供關于高三第二次模擬考歷史試卷,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高三第二次模擬考歷史試卷選擇題
24、下表中所列是明朝皇帝系列表(部分),明朝皇帝的名諱關系主要體現了我國古代哪家思想的主張 ( )
A.儒家 B.法家
C.陰陽家 D.道家
25、觀察右圖中的書法藝術作品,其出現的時
代最早可能是 ( )
A.夏商時期
B.秦漢時期
C.唐宋時期
D.民國初期
26、《清明上河圖》近年來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
2010年上海世博會“城市足跡館”特設一幅《清明上河圖》以展示宋代都城的街市。下列所述現象在北宋都城街市上不可能出現的是( )
A.大店小鋪林立,貨郎走街串巷,還有國外客商,商品琳瑯滿目
B.坊巷橋門及隱僻去處,俱有鋪席買賣
C.染坊罷而染工散者數千人,機房罷而機工散者又數千人
D.買賣晝夜不絕。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鐘鳴,賣早虛灶市者又開店矣
27、觀察下面戰爭形勢圖,下列對該戰爭影響理解正確的是 ( )
A.清政府淪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
B.帝國主義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
C.中國人民第一次取得的反抗帝國主義侵略的完全勝利
D.為新中國初期的社會主義建設贏得了有利的外部環境
28、歷史學家陳旭麓說:“那時候,天下滔滔,多是泥古而頑梗之人一....如果沒有‘中體’作為前提,‘西用’無所依托,他在中國是進不了門,落不了戶的。
關鍵的七年級歷史期末考試就臨近了,放開往日的學習中的緊張,用一顆平常心去輕松面對,相信你會考出自己理想的成績的。愿好運一直陪伴著你!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級下歷史期末考試試卷,希望你們喜歡。
人教版七年級下歷史期末考試題
第一部分 選擇題(共20分)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1.下面關于隋煬帝的敘述正確的是
A.是隋朝的建立者 B.進行漢化改革 C.開鑿了大運河 D. 抗擊倭寇侵略
2.隋朝時開鑿的大運河不僅是南北交通的大動脈,也是世界上的偉大工程之一,請說出這條運河的中心是
A.長安 B.涿郡 C.余杭 D.洛陽
3.唐太宗統治時期,政治比較清明,經濟發展較快,國力逐步強盛。歷史上稱當時的統治為
A.貞觀之治 B.文景之治 C.開皇之治 D.康乾盛世
4.杜甫詩“憶昔日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反映的是哪位皇帝在位時的盛世景象
A.隋文帝 B.隋煬帝 C.唐玄宗 D.唐太宗
5.每年6月份的高考、中則巧考倍受社會廣泛關注。我國古代的讀書人可以通過考試進入仕途,改變自己的命運,這與下列哪一制度有關
A.分封制 B.郡縣制 C.科舉制 D.察舉制
6.我國古代的經濟重心經歷了一個由北向南轉移的過程。
高一歷史必修(2)期末考試試題
一. 選擇:(2X35=70)
1。 下汪察列有關古代中國農業耕作技術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牛耕出現在春秋戰國時期 B。牛耕在秦代逐漸普及全國
C.漢代出現了二牛抬杠的耦犁 D。牛耕和鐵鏵犁在東漢推廣到淮河流域
2。下列有關我國古代賦稅制度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 古代國家通過賦稅剝削農業生產者的收入
B. 各個朝代征收賦稅的比例和數額有所不同
C.敗陵滲 儒學大師孔子認為有征收“泰半之賦”的時代
D. 農戶交納的賦稅是專制王朝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
3。下列有關我國傳統社會自然經濟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以小農為經營主體 B。具有高度集中的特點
C.基本做到自給自足 D。是中國傳統社會的基礎
4。下列有關重農抑商政策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 商鞅變法明確規定了重農抑商的原則
B. 中國古代歷朝大都執行重農抑商的政策
C. 強調重視發展農耕,限制商業和手工業的發展
D. 其基點是努力維護專制主義國家政權的政治基礎
5。秦王朝的下列措施為工商業的發展規定了統一標準的是:
A.統一度量衡 B。統一貨幣
C.通行半兩錢 D。頒布《均工律》
6。下列有關漢代工商業管理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實行抑商政策 B。
以上就是歷史學考試試題的全部內容,24.圖說歷史(可以任選一個回答,10分。)圖(1)唐朝實行全面的開放政策,與世界各國廣泛的交流。(2分)鑒真唐 朝的高僧,(2分)唐玄宗時接受 日本學問僧的請求,東渡日本弘揚拂法。(2分)鑒真六次東渡終于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