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姓楊的壞人?楊素,少而輕俠,俶儻不羈,兼文武之資,包英奇之略,志懷遠大,以功名自許。高祖龍飛,將清六合,許以腹心之奇,每當推彀之重。掃妖氛于牛斗,江海無波;摧驍騎于龍庭,匈奴遠遁。考其夷兇靜亂,那么,歷史上姓楊的壞人?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準確來講,楊國忠算一個,不過楊素并不完全算,因為他除了幫助隋煬帝奪取皇位之升答外也沒干什么壞事,而且他后來也悔恨不已,因為他山亂原本把楊廣視為明君,而且此逗笑檔人的政治和軍事天才都很超群。
楊輪慧斗國忠:名聲最壞的楊姓奸臣。本名楊釗。天寶年間因為他的堂妹楊貴妃深受唐玄宗的寵愛,他由監察御史升為侍御史,賜名楊國忠,身兼15職,權力逐漸大碧悔起來。兩次出兵征伐南詔,喪師20萬。752年,李林甫死,他便代替為右相,兼有40多臘磨個職位。他結黨營私,賄賂公行,滛縱不法,在私第選定官吏。后來與安祿山的矛盾日漸加劇,755年安祿山以討伐楊國忠為名,舉兵叛亂;楊國忠隨唐玄宗逃到馬嵬驛(今陜西興平),被士兵殺死。
楊廣 (569-618)隋煬帝,楊堅次子,名英,小名阿摩,隋朝第二個皇帝。在位時曾建東都、開昌臘鑿運河、興修馳道、創設科手沒舉,對歷史和耐薯滑后世有一定的功勞。但又好大功,濫發民力,終于官怨民疲,從而葬送了大好江山。
楊貴妃 (719~756)唐代蒲州永樂人(陜西華陰縣人)。通曉音律,能歌善舞。后安史之亂,唐玄宗逃離長安,途至馬嵬坡,六軍不肯前行,玄宗為息軍心,乃殺楊國忠。六軍又不肯前行,謂楊國忠為貴妃堂兄,堂兄有罪,堂妹亦難免,貴妃亦被縊死於路祠。
楊素,少而輕俠,俶儻不羈,兼文武之資,包英奇之略,志懷遠大,以功名自許。高祖龍飛,將清六合,許以腹心之奇,每當推彀之重。掃妖氛于牛斗,江海無波;摧驍騎于龍庭,匈奴遠遁。考其夷兇靜亂,功臣莫居其右;覽其奇策高文,足為一時之杰。然專以智詐自立,不由仁義之道,阿諛時主,高下其心。營構離宮,陷君于奢侈;謀廢冢嫡,致國于傾危。終使宗廟丘墟,市朝霜露,究其禍敗之源,實乃素之由也。幸而得死鄭謹粗,子為亂階,墳土未干,闔門殂戮,丘隴發掘,宗族誅夷。則知積惡馀殃,信非徒語。多行無禮必自及,其斯之謂歟!約外示溫柔,內懷狡算,為蛇畫足,終傾國本,俾無遺育,宜哉!
楊國忠,名聲最壞的楊姓奸臣。本名楊釗。天寶年間因為他的堂妹楊貴妃深受唐玄宗的寵愛,他由監察御史升為侍御史,賜名楊國忠,身兼15職,權力逐漸大起來。兩次出兵征伐南詔,喪師20萬。752年,李林甫死,他便代替為右相,兼有40多個職位。他結黨營私,賄賂公行,滛縱不法,在私第選定官吏。后來與安祿山的矛盾日漸加劇,755年安祿山以討伐楊國忠為名,舉兵叛亂;楊國忠隨唐玄宗逃到馬嵬晌旁驛(今陜西興喊鎮平),被士兵殺死
楊剃頭本名楊玉山,西川人鏈并,初以游鄉剃頭為生,后當土匪,故以“楊剃頭”出名新末赤眉軍將領,東海(今山東郯城)人。新末起兵與樊崇合,含搜領兵與樊崇分道入長安。劉盆子立,被推為大司農。棚老跡于長安怒諸將無君臣之禮,頗相殺傷。歸降劉秀后,因對趙王劉良有恩,封關內侯。 楊秀清(1821年或1823年-1856年),原名嗣龍,廣西桂平紫荊鎮平隘新村(今東王沖)人,客家人,依靠耕林燒炭為生。太平天國重要領袖之一,被天王洪秀全封為五王之一的東王,稱九千歲,后在1856年的“天京事變”中被殺。楊輔清(?~1874)太平天國后期將領。廣西桂平人。參加金田起義,封國宗。1874年日本侵略臺灣,乘機在閩謀劃復興太平天國。被馬融和所察,在晉江被捕,押解福州殺害。
以上就是歷史上姓楊的壞人的全部內容,楊廣 (569-618)隋煬帝,楊堅次子,名英,小名阿摩,隋朝第二個皇帝。在位時曾建東都、開鑿運河、興修馳道、創設科舉,對歷史和后世有一定的功勞。但又好大功,濫發民力,終于官怨民疲,從而葬送了大好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