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文物圖片?分別是:鑲金獸首瑪瑙杯、旟鼎、五祀衛鼎、多友鼎、皇后之璽、鎏金銀竹節熏爐、鎏金舞馬銜杯紋銀壺、 客使圖、闕樓儀仗圖。馬球圖、宮女圖、鴛鴦蓮瓣紋金碗、鎏金鸚鵡紋提梁壺、三彩載樂駝、青釉提梁倒注瓷壺、那么,歷史文物圖片?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猴首銅像
原屬圓明園海晏堂前大水法銅像,1860年“火燒圓明園”后被世碼掠奪并流失海外,后被中國保利集團公司購回,現收藏于北京保利藝術博物館。
2000年5月前后,香港文物拍賣會上公開拍賣幾件圓明園文物,其搜頌哪中三件是西洋樓海晏堂十二生肖噴泉上的牛、猴、虎生肖銅頭像。
海晏堂十二生肖噴泉是按照我國十二生肖設計的噴泉時鐘,每到一個時辰,屬于刻時辰的生肖鐘就會自動噴水,正午十二點時,十二生肖則同時噴水。
設計極為精巧。當年英法聯據搶劫時,也是將其作為最珍貴的寶物對待的。得到它的,也是有特殊身份的人。
在拍賣會上,最終銅虎首以1400萬、銅牛首以700萬、銅猴首以740萬成交。令人稍感欣慰的是,這三件圓明園珍寶均被中國兩家公司買下。
豬首和馬首銅像是澳門特區著名愛國實業家何鴻燊博士出資600多萬及6000多萬購回,并將其捐獻給保利藝術博物館。
2、豬首銅像
豬首銅像原來擺放在北京圓明園西洋樓景區中的海晏堂前。當時海晏堂前有十二生肖獸首,分別代表一天的12個時辰,每日按時依次噴水,至正午時十二生肖同時噴水,場面壯觀。
獸首銅像,是東西方藝術交融的結晶,形象生動,栩栩如生,做工精細,在中國雕塑藝術史上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春秋滾雹樂伎銅屋這是一個非常歷史悠久的珍貴文物,并且也具有著非常深刻的意義,而且也給大派帆當地帶來了羨槐很大的發展機遇,促進了當地旅游業的發展。
1、頤和園 : 頤和園,中國清朝時期皇家園林,前身為清漪園。它是以昆明湖、萬壽山為基址,以杭州西湖為藍本,汲取江南園林的設計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園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宮御苑,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也是國家重點旅游景點。
2、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秦始皇陵位于距西安市30多千米的臨潼縣城以東的驪山腳下,修建前后費時近40年,至秦亡時陵園尚末完全竣工,工程之浩大為史所罕見。在秦始皇陵東l千米處,發掘出作為秦始皇陵陪葬墓坑之一的兵馬傭坑。陶傭身模拆材高大,一般在1.8米左右,形態各異,體現了秦代高超的雕塑技藝水平。3、又名東岳,是中國五大名山之一,位于山東省中部。泰山以雄偉壯麗著稱,歷史悠久,地層古老,風光秀麗,瓊閣掩映,文物古跡眾多。其主峰為玉皇峰,海拔1545米。
4、北京故宮。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筑之精華。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旦茄棗古建筑之一。
5、黃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風景名勝區范圍154平方納基千米,區內峰林地貌獨特,座座山峰險峻雄峙,配以變幻莫測的煙云,使自然美景千變萬化,構成奇、偉、幻、險的奇觀。
1996年,國家文物局組織的專家組對陜西歷史博物館文物進行評鑒、定級,共有762件(組)文物評定為一級文物,其中十八件(組)被評定為國寶級,居中國博物館前列。
1、鑲金獸首瑪瑙杯
是迄今發現唐代唯一一件俏色玉雕,是唐代玉器做工最精湛的一件,也是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產物。
2、旟鼎
旟鼎承襲商代圓鼎風格,造型厚重莊嚴,紋飾十分精美,所刻銘文是研究周初土地制度的重神巧要史料,具有珍貴的歷史及藝術價值,加之鑄刻時代明確,被公認為周康王時的標準器,是一尊著名的西周時期的國寶。
3、五祀衛鼎
五祀衛鼎是研究西周中期社會經濟和土地制度的第一手資料,對史學界和法學家都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
4、多友鼎
多友鼎的腹內壁鑄銘文二十二行,記載了西周反擊獫狁侵犯的一場戰爭,是重要的上古文獻,對于研究匈奴史及當時社會的政治、經濟、軍事和民族關系,有著重要的科學價值。
5、皇后之璽
此印形制與印文與漢制相合,為漢皇后呂雉之物,是漢代皇后璽的唯一實物資料,彌足珍貴。
6、鎏金銀竹節熏爐
熏爐原為未央宮之物,后來被賞賜給漢武帝姊陽信長公主家。中國古代香爐,以漢晉間流行的博山爐最為精美,而此爐又為所見博山爐中最精美者,是古代罕見的藝術品。
7、鎏金舞馬銜杯紋銀壺
《明皇雜錄》載,唐玄宗在宮中馴養舞馬四百,每年八月初玄宗生日時,舞馬身披錦繡,按著“傾杯樂”的節拍,跳舞祝壽,高潮時,躍上三層高的板床旋轉如飛。
春秋樂伎銅屋,6人不同姿態,跽坐雙膝觸地,后臀坐自己腳跟;束發裸身、神態嚴肅、精力集中;2人乳房裸露,頭發束頭頂,兩手交叉置于小腹;專家推測這兩名是戚脊備樂伎;其余4人有的吹笙,有的撫琴彈拔,有的棒槌擊鼓,有的小棍擊筑,顯而易見是樂師。
銅屋平面是一長方形,通高17厘米,寬13厘米,進深11.5厘米;正面敞開,無墻和門,里面是三進深三個開間,北墻中心位置破一小窗;全屋由兩根圓柱支撐,屋頂、后墻及四階均飾勾連回紋;屋頂立一八柱柱,飾S形勾連紋柱機塑一尾鳩。
這就是聲名斐然、大名鼎鼎的春秋樂伎銅屋。
(春秋樂伎銅屋)
1982年3月,考古人員在浙江紹興坡塘獅子山西麓發掘出17件非常精美的青銅器,這批青銅器形狀各異、各具特色,做工也極其精良,器物所雕刻的花紋、飾物精美至極,讓人無可挑剔,可高毀以說是先秦古墓出土文物的上上精品。
這批文物的出土震驚了考古專家,并在外界嘩然一片,其中就是大名鼎鼎的春秋伎樂銅屋。一共挖掘的3件帶銘文的青銅器,一件是伎樂銅屋,另一兩件青銅器上的銘文被判為徐國的銘文叫徐器。
春秋后期吳國滅了徐國,隨后越國又滅了吳國,因而專家確定此墓葬應是戰國初期的越墓,根據陪葬品數量及內涵推測墓主人應是越國一位貴族。
以上就是歷史文物圖片的全部內容,朱然墓出土漆木屐,三國(吳),漆木器,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1984年安徽馬鞍山朱然墓出土,收藏于馬鞍山市博物館。此雙漆木屐是中國最古老的漆木屐,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表明漆木屐并非最早由日本人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