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歷史主義?二、歷史主義者強調歷史事件、人物和國家的特殊性和個性,而不去研究一般模式和存在于過去的普遍規(guī)律,因而其解釋是個別的和相對主義的。三、歷史主義者在考察史料時采用歸納法和實證論,那么,什么是歷史主義?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歷史主義的方法是在遵消神戚從歷史主義基本觀念的前提下,堅持實事求是、兼指得失;史學批評聯系歷史背景、社會環(huán)境以及相關的客觀條件予以分析;并且評論一部史學著述、一種史拿陵學思想、一類史瞎慶學觀點,要將之置于思想、文化、學術及一般歷史進程中分析和定位。正確地貫徹歷史主義方法,有助于保證史學批評的學術宗旨。
歷史主義是20世紀50年代末產生的一種科學哲學思潮,60年代后逐漸開始流行。歷史主義的產生被認為是科學哲學發(fā)展中的一場革命,在許多問題上,它都與邏輯經驗主義背道而馳。歷史主義以描述科學實際如何,科學家如何做為目的,結果使得其科學哲學失去規(guī)范意義。圖爾明、庫恩、費耶阿本德、漢森等是歷史主義的代表人物。
歷史主義是一種思考方法,歷史哲學是由思想發(fā)展而起的學科。
學科不能說是方法的范疇。
最早使用“歷史哲學”一詞的是法國哲學家伏爾泰,1765年出版了他的《歷史哲學》一書。
在伏爾泰看來,“歷史哲學”就是尋求在其整體上理解歷史咐攜、理解支配歷史模簡弊的那些原則及它可能隱含著的意義。
伏爾泰認為,歷史研究不應該只是堆積歷史事實,它應該達到一種哲學的或理論的理解高度。
‘歷史主義’這一詞首先為浪漫主義者所提出,與‘自然主義’相對,用來旦族區(qū)別自然界和人類社會,表示人創(chuàng)造了人類社會,卻沒有創(chuàng)造自然界。
以后,‘歷史主義’逐漸包含了更多的意思,它既可以是一種世界觀,又可以是一種研究的方法,兩者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聯系。
作為一種世界觀,‘歷史主義’強調人們只有在歷史中,即在事物的發(fā)展中,才能真正認識事物的真相。
所以,所有有關人類社會的學問,在本質上都應該通過歷史的考察才能認清。
分類:教育/科學 >> 科學技術
解析:
西方所謂歷史主義,盡管評論眾多,并無確切定義。[4]②我以為,它實際是18世紀末西方近代史學從神學、哲學、文學中分離出來后逐步形成的一些原則。它仍帶有“文史哲”的著重事件描述和直觀的思想方法,強調歷史世界(Writ als Geschichte)與自然世界(Weltals Natur)之不同。據說,歷史主義(Histori *** us)一詞最早是德國人評介維科(G·B·Vico)的1725年的著作[5]③時所用。維科認為歷史是循環(huán)進化的,但一國的觀念、制度、價值觀完全受自己歷史發(fā)展所決定。被稱為西方“近代史學之父”的蘭克(L·Ranke,1795—1886)可稱為第一個歷史主義者。他寫有德、奧、法、英歷史,但每國只寫其某主要事件,有類“紀事本末”。他認為每個國家都有其個性,代表一種個別的精神,而無共同的歷史可言。其后德國著名史學家如特洛奇(E·Troeltsch)、邁納克(F·Meinecke)等,并在方法論上強調歷史是不可重復的,歷史事物具有單一性和相對性,不能象自然科學那樣用普遍規(guī)律或模式進行推理研究。特洛奇強調直覺方法,邁納克更重視思想史研究。
歷史主義原則是運用掘稿談歷史方法研究人類歷史時遵循的基本原則。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 從歷史事實出發(fā),堅持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2. 用發(fā)展的眼光,站在歷史進步的判碰立場上研究歷史;3. 在一定的歷史范圍內,對歷史人物和敬者事件具體問題具體分析;4. 重視歷史的內在聯系,尊重歷史的客觀規(guī)律;5. 批判繼承地對待歷史遺產。
一些人認為必須研究與解釋人類歷史發(fā)展,基于這些解釋才能認真了解社會與政治。這樣的見解被卡爾·波普爾稱為歷史主義[1]。在這里,“人類歷史”一詞與“人類發(fā)展”或“人類發(fā)展史”相通爛爛,饑態(tài)漏即是英語History的廣義,而不是閉御“記錄往事”的意思。
以上就是什么是歷史主義的全部內容,歷史唯物主義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叫“唯物主義歷史理論”或者“唯物史觀”。歷史唯物主義是馬克思和恩格斯所創(chuàng)立,以黑格爾的辯證法,結合費爾巴哈的唯物論,去解釋人類歷史演變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