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數學公式?初三數學公式有很多,關于常見的列舉如下:1、周長公式:初中周長公式常見的有以下幾類:長方形周長=(長+寬)×2 ,C=2(a+b)正方形周長=邊長×4,C=4a 。圓周長=直徑×圓周率 ,C=2πr 。2、那么,初三數學公式?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還不清楚初三數學公式有哪些的小伙伴,趕緊來瞧瞧吧!下面由我為你精心準備了“初三數學公式總結歸納”,本文僅供參考,持續關注本站將可以持續獲取更多的資訊!
初三數學公式總結歸納
三角函數的誘導公式
誘導公式一:終邊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數的值相等
設α為任意銳角,弧度制下的角的表示:
sin(2kπ+α)=sinα(k∈Z)。
cos(2kπ+α)=cosα(k∈Z)。
tan(2kπ+α)=tanα(k∈Z)。
cot(2kπ+α)=cotα(k∈Z)。
誘導公式二:π+α的陵橘三角函數值與α的三角函數值之間的關系
設α為任意角,弧度制下的角的表示:
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毀備=cotα。
誘導公式三:任意角α與-α的三角函數值之間的關系
sin(-α)=-sinα。
cos(-α)=cosα。
tan(-α)=-tanα。
cot(-α)=-cotα。
誘導公式四:利用公式二和公式三可以得到π-α與α的三角函數值之間的關系
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一元二次方程公式:方程式是:ax2+bx+c=0,b2-4ac叫做根-的判別式,當大于0有兩個根,等于0有兩個相等實根,而小于0,方程沒有實數根。
函數公式:(1)一次函數公式y=kx+b,它的圖像是一條直線;(2)反比例函數公式y=--k/x,它的圖像是雙曲線。
二次函數公式:y=ax2+bx+c;(a,b,c是常數,a≠0),它的圖像是拋物線。y叫做x的二次函數,拋物線的三要素:開口方向、對稱軸、頂點。
正弦定理 a/sinA=b/sinB=c/sinC=2R 注: 其中 R 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圓半徑 。
余弦定理 b2=a2+c2-2accosB 注:角B是邊a和邊c的夾角 。
圓的標準方程 (x-a)2+(y-b)2=r2 注:(a,b)是圓心坐標 。
圓的一般方程 x2+y2+Dx+Ey+F=0 注:D2+E2-4F>0 。
拋物線標準方程 y2=2px y2=-2px x2=2py x2=-2py。
初知緩盯三數學公式有很多,關于常見的列舉如下:
1、周長公式:初中周長公式常見的有以下幾類:
長方形周長=(長+寬)×2 ,C=2(a+b)
正方形周長=邊長×4,C=4a 。
圓周長=直徑×圓周率,C=2πr 。
2、面積公式:初中幾何面積公式常見的有以下幾類:
長方形面積=長×寬 ,S=ab 。
正方形面積=邊長×邊長 ,S=a2。
三角形面積=底×高÷2 ,S=ah/2平行四邊形面積=底×高 ,S=ah梯形面積=(上底+下底)×高÷2 ,S=1/2(a+b)h圓形面積=半徑×半徑×圓周率 ,S=πr扇形面積=半徑×半徑×圓周率×圓心角度數(n)÷360 ,S=nπr2/360。
3、一次函數公式:一次函數為直線,表達式有以下幾種
點斜式:y-b=k(x-a);已知斜率k以及過點(a,b)
兩點式:(y-b)/(x-a)=(b-d)/(a-c);已知兩點(a,b),(c,d)斜率為(b-d)/(a-c)斜截式:y=kx+b;已知斜率k,y軸截距為哪饑b即過點(0,b)根據點斜式
截距式:x/a+y/b=1;已知x,y軸截距分別為a,b即過兩點(a,0),(0,b)根據兩點式。
圓與弧的公式:
正n邊形的每個內角都等于(n-2)×180°/n
弧長計算公式:L=n兀R/180
扇形面積公式:S扇形=n兀R^2/360=LR/2
內公切線長=d-(R-r)外公切線長=d-(R+r)
①兩圓外離d>R+r②兩圓外切d=R+r③兩圓相交R-rr)④兩圓內碼搭首切d=R-r(R>r)⑤兩圓內含dr)
定理相交兩圓的連心線垂直平分兩圓的公共弦
定理把圓分成n(n≥3):⑴依次連結各分點所得的多邊形是這個圓的內接正n邊形⑵經過各分點作圓的切線,以相鄰切線的交點為頂點的多邊形是這個圓的外切正n邊形
定理任何正多邊形都有一個外接圓和一個內切圓,這兩個圓是同心圓
如果在一個頂點周圍有k個正n邊形的角,由于枝輪這些角的和應為360°,因此k×(n-2)180°/n=360°化為(n-2)(k-2)=4
弧長計算公式:L=n兀R/180
因式分解公式:
公式:a^3+b^3+c^3-3abc=(a+b+c)(a^2+b^2+c^2-ab-bc-ca)
平方差公式:a平方-b平方=(a+b)(a-b)
完全平方和公式: (a+b)平方=a平方+2ab+b平方
完全平方差公式: (a-b)平方=a平方-2ab+b平方
兩根式: ax^2+bx+c=a[x-(-b+√(b^2-4ac))/2a][x-(-b-√(b^2-4ac))/2a]兩根式
立方和公式:a^3+b^3=(a+b)(a^2-ab+b^2)
立方差公式:a^3-b^3=(a-b)(a^2+ab+b^2)
完全立方公式: a^3±3a^2b+3ab^2±b^3=(a±b)^3.
扇形面積公式:S扇形=n兀R^2/360=LR/2146內公切線長=d-(R-r)外公切線長=d-(R+r)
一元二次方程公式與判別式: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b+√(b2-4ac)/2a -b-√(b2-4ac)/2a
根與系數的關系 X1+X2=-b/a X1*X2=c/a 注:韋達定理
判別式
b2-4ac=0 注:方程有兩個相等的實根
b2-4ac>0 注:方程有兩個不等的實根
b2-4ac<0 注:方程沒有實根,有共軛復數根
三角不等式:
|a+b|≤|a|+|b|
|a-b|≤|a|+|b|
|a|≤b-b≤a≤b
|a-b|≥|a|-|b|-|a|≤a≤|a|
等差數列公式:
某些數列前n項和
1+2+3+4+5+6+7+8+9+…+n=n(n+1)/21+3+5+7+9+11+13+15+…+(2n-1)=n2
2+4+6+8+10+12+14+…+(2n)=n(n+1)12+22+32+42+52+62+72+82+…+n2=n(n+1)(2n+1)/6
13+23+33+43+53+63+…n3=n2(n+1)2/41*2+2*3+3*4+4*5+5*6+6*7+…+n(n+1)=n(n+1)(n+2)/314年中考數學公式總結
兩角和公式:
兩遲數角和公式
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
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ctg(A+B)=(ctgActgB-1)/(ctgB+ctgA)
ctg(A-B)=(ctgActgB+1)/(ctgB-ctgA)
倍角公式
tan2A=2tanA/(1-tan2A)
ctg2A=(ctg2A-1)/2ctga
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
半角公式
sin(A/2)=√((1-cosA)/2)sin(A/2)=-√((1-cosA)/2)
cos(A/2)=√((1+cosA)/2)cos(A/2)=-√((1+cosA)/2)
tan(A/2)=√((1-cosA)/((1+cosA))tan(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ctg(A/2)=-√((1+cosA)/((1-cosA))
和差化積
2sinAcosB=sin(A+B)+sin(A-B)2cosAsinB=sin(A+B)-sin(A-B)
2cosAcosB=cos(A+B)-sin(A-B)-2sinAsinB=cos(A+B)-cos(A-B)
sinA+sinB=2sin((A+B)/2)cos((A-B)/2cosA+cosB=2cos((A+B)/2)sin((A-B)/2)
tanA+tanB=sin(A+B)/cosAcosBtanA-tanB=sin(A-B)/cosAcosB
ctgA+ctgBsin(A+B)/sinAsinB-ctgA+ctgBsin(A+B)/sinAsinB
初中生學習數學應該注意公式總結,下面我為大家總結了初一到初三數學公式大全,僅供大家參考。
初一到初三數學公式
1、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 C=(a+b)×2
2、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C=4a
3、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S=ab
4、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S=a.a= a
5、三角形的面唯拆積=底×高÷2 S=ah÷2
6、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S=ah
7、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 S=(a+b)h÷2
8、直扮仔徑=半徑×2 d=2r 半徑=直徑÷2 r= d÷2
9、圓的周長=圓周率×直徑=圓周率×半徑×2 c=πd =2πr
數學重點公式大全
10、圓的面積=圓周率×半徑×半徑 ?=πr
11、長方體的表面積=(長×寬+長×高+寬×高)×2
12、長方體的體積 =長×寬×高 V =abh
13、正方體的表面積=棱長×棱長×6 S =6a
14、正方體的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V=a.a.a= a
15、圓柱的側面積=底面圓的周長×高 S=ch
16、圓柱指缺棗的表面積=上下底面面積+側面積
S=2πr +2πrh=2π(d÷2) +2π(d÷2)h=2π(C÷2÷π) +Ch
17、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 V=Sh
V=πr h=π(d÷2) h=π(C÷2÷π) h
18、圓錐的體積=底面積×高÷3
V=Sh÷3=πr h÷3=π(d÷2) h÷3=π(C÷2÷π) h÷3
三角函數常見公式
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
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ctg(A+B)=(ctgActgB-1)/(ctgB+ctgA)
ctg(A-B)=(ctgActgB+1)/(ctgB-ctgA)
以上就是我為大家總結的初一到初三 數學 公式大全,僅供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以上就是初三數學公式的全部內容,初三數學公式如下:1、正n邊形的每個內角都等于(n-2)180°/n。2、比例的基本性質:如果a:b=c:d,那么ad=bc;如果ad=bc,那么a:b=c:d。3、tanA=cot(90°-A)=cotB;cotA=tan(90°-A)=tanB。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