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初三上冊第一章?有則是化學變化,無則是物理變化 3、相互關系:常常伴隨發生,有化學變化則一定有物理變化,有物理變化則不一定有化學變化。 4、化學變化伴隨現象:放熱、吸熱、發光、變色、放出氣體和生成沉淀。 二、那么,化學初三上冊第一章?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蘇教版初三化學第一章知識點
一、基本概念
1、物理變化:沒有生成新物質的變化。如石蠟的熔化、水的蒸發
2、化學變化:生成新物質的變化(本質:有新物質生成)。如物質的燃燒、鋼鐵的生銹
化學變化一定伴隨著物理變化,物理變化不伴隨化學變化。
3、物理性質:不需要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如顏色、狀態、氣味、密度、溶解性、揮
發性、硬度、熔點、沸點、導電性、導熱性、延展性等。
4、化學性質: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還原性、穩定性)。如鐵易生銹、氧氣可以支持燃燒等。
5、純凈物:只由一種物質組成的。如N2 O2 CO2 P2O5等。
6、混合物:由兩種或多種物質混合而成的。如空氣、蔗糖水等。
7、單質: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如N2 O2 S P等。
8、化合物: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如CO2 KClO3 SO2 等。
9、氧化物:由兩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中,其中一種元素的氧元素的化合物。如CO2 SO2。
10、化合反應: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生成另一種物質的反應。A+B ==AB
11、分解反應:由一中反應物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其他物質的反應。AB ===A +B
12、氧化反應:物質與氧的反應。
第一章走進化學世界
課題1物質的變化和性質
一、物質的變化
1、概念:物理變化——沒有生成其它物質的變化。例:石蠟熔化、水結成冰、汽油揮發
化學變化——有其它物質生成的變化例:煤燃燒、鐵生銹、食物腐敗、呼吸
2、判斷變化依據:是否有其它(新)物質生成。 有則是化學變化,無則是物理變化
3、相互關系:常常伴隨發生,有化學變化則一定有物理變化,有物理變化則不一定有化學變化。
4、化學變化伴隨現象:放熱、吸熱、發光、變色、放出氣體和生成沉淀。
二、物質的性質
物理性質:物質不需要化學變化就表現出的性質。包括:顏色、狀態、氣味、熔點、沸點、密度、硬度、溶解性、揮發性、延展性、導電性、吸水性、吸附性等。
化學性質: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的性質。可燃性、氧化性、還原性、活潑性、穩定性、腐蝕性、毒性等。
它們的區別是:物理性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而物質的化學性質則要在化學變化中才能表現出來。
三、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物理性質、化學性質之間的區別與聯系。
聯系: 在變化語句中加“能”或“可以”或“易”“會”“難于”等詞語,變成了相應的性質。
物理變化 化學變化
概念 沒有生成其他物質的變化 生成其他物質的變化
伴隨現象 物質的形狀、狀態等發生變化 常伴隨有放熱、發光、變色,放出氣體、生成沉淀等
本質區別 變化時是否有其他物質生成
實例 石蠟熔化、水結成冰、汽油揮發 煤燃燒、鐵生銹、食物腐敗、呼吸
相互關系 物質在發生化學變化的過程中一定伴隨物理變化,如石蠟燃燒時會發生石蠟熔化的現象(物理變化)。
樓主你好~!九年級第一章沒有涉及到化學方程式 附:第一章知識一、化學是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以及變化規律的基礎科學。
二、物理變化:變化過程中不生成其它物質的變化?!拔镔|的三態轉換、破碎、揮發”?;瘜W變化:變化中生成了其它物質的變化。“燃燒、腐敗、生銹、釀造、生米做熟、與某某反應”。物理性質:不通過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的性質。“顏色、狀態、氣味、熔點、沸點、硬度、密度、溶解性、導電性、傳熱性、傳磁性”?;瘜W性質:必須通過化學變化才表現出來的性質?!翱扇夹?、助燃性、氧化性、還原性、活潑性、穩定性、酸性、堿性、毒性”。
(06蘭州)物質的下列性質中屬于物理性質的是( ):
A.可燃性 B.酸堿性C.氧化性D.揮發性
(06廣州)下列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夜幕降臨,珠江兩岸霓虹燈通電后發出美麗的亮光
B.“侯氏制堿法”用空氣、水、食鹽生產純堿和化肥
C.青銅受熱融化后澆鑄成各種形狀的工藝品
D.自來水通過蒸餾變成可飲用的瓶裝蒸餾水
(06肇慶)下列變化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
A.木柴燃燒B.濕衣服晾干C.鐵器生銹D.高粱釀酒
三、綠色化學--環境友好化學(化合反應符合綠色化學反應):
①四特點P6(原料、條件、零排放、產品)②核心:利用化學原理從源頭消除污染
四、蠟燭燃燒實驗(描述現象時不可出現產物名稱):
(一)火焰:焰心、內焰(最明亮)、外焰(溫度最高);
(二)比較各火焰層溫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這篇關于初三化學上冊第一章知識點總結,是特地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第一節 化學給我們帶來什么
知識導學
化學和生活的聯系非常密切。生活中的常見現象,可以從化學的角度進行解讀。
水、鋼鐵、空氣、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等,都是我們生活中主要的資源。資源的有限性決定我們必須節約資源、保護資源。鋼鐵的腐蝕,水源、大氣的污染、礦石資源的過度開采,使得人類面臨嚴峻的環境危機、資源匱乏等嚴重問題。如何合理開發和利用資源,是人類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環境的污染也給人類的生存帶來災難性后果。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被瘜W與前沿科學密不可分。
第二節 化學研究些什么
知識導學
物理性質是從物質的密度、熔點、沸點、硬度等角度描述物質的基本性質;而化學性質則從物質生成新物質的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性質中描述物質的基本性質的。而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根本區別在于變化前后的物質是否是同一物質,即變化過程是否有新物質的生成。
自然界中所有物質都是由多種元素組成的。有些物質只由一種元素組成,有些物質不同但組成元素卻相同,多數物質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元素組成的。
如果我們只把煤炭、石油和天然氣作為燃料使用,會使得有限的寶貴的石油資源白白浪費掉,因為經過石油化工,煤炭、石油能夠綜合利用,制造與合成出價值更高的化工產品。
【答案】: 1.C [提示:化學變化的本質特征是有新物質生成]
2.D [提示:鐵絲彎曲是物質形狀的改變,酒精發揮與冰雪融化是物質狀態的改變,散著 都沒有新的物質生成]
3.B [提示:化學性質是通過化學變化表現出來的。導電性、延展性、揮發性是物質的物理基礎,不需要化學變化就能變現出來]
4.C [提示:溫度計中的水銀是金屬汞,屬于純凈物]
5.D [提示:面粉、蔗糖灼燒后都變成炭黑,說明這兩種物質中都含有碳元素,而不能說明它們是同種物質]
6.C [提示:按體積計算,空氣中氮氣約占78%,氧氣約占21%,其他氣體和雜質約占1%;空氣中各成分相對固定,但不是一成不變的;空氣被壓縮并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7.(1)不足時:被吸進的水未達到1/5;氧氣沒有耗盡。過量時:被吸進的水能達到1/5;氧氣被消耗完全
(2)提示:可以設計與氧氣反應生成固體的實驗,選擇的可燃物必須在空氣中也能燃燒。
8.水蒸氣;氧氣被消耗,瓶內壓強降低;氧氣能供給呼吸[提示:紅磷在空氣中燃燒消耗氧氣,生成固體,瓶內壓強小于外界大氣壓]
小編推薦:
以上就是化學初三上冊第一章的全部內容,清洗干凈的標準是:儀器內壁上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而均勻地附著一層水膜時,就表明已洗滌干凈了。 2.滬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知識點 1.物質的變化及性質 (1)物理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