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氣節的人?林則徐, 福建 侯官縣人,字元撫,又字少穆、石麟,晚號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櫟社散人等,是清朝時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詩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廣總督、陜甘總督和云貴總督,那么,歷史上有氣節的人?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具有中華民族氣節的人物:辛棄疾、丁汝昌、文天祥、秋瑾、劉胡蘭等等。
1、辛棄疾
辛棄疾生于金國,少年抗金歸宋,曾任江西安撫使、福建安撫使等職。著有《美芹十論》、《九議》,條陳戰守之策。由于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山居。開禧北伐前后,相繼被起用為紹興知府、鎮江知府、樞密都承旨等職。開禧三年(1207年),辛棄疾病逝,年六十八。后贈少師,謚號“忠敏”。
2、丁汝昌
光緒七年(1881年),統率北洋水師官兵200趕赴英國,接帶“超勇”和“揚威”巡洋艦回國。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威海衛之戰中,指揮北洋艦隊抗擊日軍圍攻。未得上峰命令,無奈港內待援,致仕北洋海軍陷入絕境。彈盡糧絕,援軍未至,拒絕日軍將領伊東祐亨勸降,服食鴉片自盡以謝國人。宣統二年(1910年),平反昭雪。
3、文天祥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孫,字宋瑞,又字履善。道號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廬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富田鎮)人,南宋末政治家、文學家,愛國詩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與陸秀夫、張世杰并稱為“宋末三杰”。
4、秋瑾
生于福建閩縣(今福建省福州市),中國女權和女學思想的倡導者,近代民主革命志士。
李大釗、聞一多、朱自清、劉胡蘭、錢學森、毛澤東、焦裕祿、魯迅、左宗堂、江姐、徐悲鴻、王冕、史可法、石曼卿 、莊子、張良、陸游、于謙、文天祥、譚嗣同等
李大釗(1889年10月29日-1927年4月28日),字守常,河北樂亭人,畢業于東京早稻田
大學,是中國共產主義的先驅,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杰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共產
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他不僅是我黨早期卓越的領導人,而且是學識淵博、勇于開拓的著名學
者,在中國共產主義運動和民族解放事業中,占有崇高的歷史地位。在被軍閥張作霖捕后,堅
貞不屈,嚴守黨的機密,于1927年4月28日英勇就義,是偉大的革命先烈。
2.聞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本名聞家驊,字友三,生于湖北省黃岡市浠
水縣,中國現代偉大的愛國主義者,堅定的民主戰士,中國民主同盟早期領導人,中國共產黨
的摯友,新月派代表詩人和學者。
3.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華,號秋實,后改名自清,字佩弦。
原籍浙江紹興,出生于江蘇省東??h(今連云港市東??h平明鎮)?,F代杰出的散文家、詩
人、學者、民主戰士。
1、陶淵明
陶淵明又名陶潛,是我國最早的田園詩人。他所以能創作出許多以自然景物和農村生活為題材的作品,與他的經歷和處境有著密切的關系。公元405年秋,他為了養家糊口,來到離家鄉不遠的彭澤當縣令。這年冬天,郡的太守派出一名督郵,到彭澤縣來督察。
督郵,品位很低,卻有些權勢,在太守面前說話好歹就憑他那張嘴。這次派來的督郵,是個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澤的旅舍,就差縣吏去叫縣令來見他。 陶淵明平時蔑視功名富貴,不肯趨炎附勢,對這種假借上司名義發號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不得不去見一見,于是他馬上動身。
不料縣吏攔住陶淵明說:“大人,參見督郵要穿官服,并且束上大帶,不然有失體統,督郵要乘機大做文章,會對大人不利的!”這一下,陶淵明再也忍受不下去了。
他長嘆一聲,道:“我不能為五斗米向鄉里小人折腰!”說罷,索性取出官印,把它封好,并且馬上寫了一封辭職信,隨即離開只當了八十多天縣令的彭澤。
2、朱自清
朱自清是清華大學教授,著名的文學家。抗日戰爭結束后,美國政府一方面支持蔣介石發動內戰,一方面又利用簽定條約的辦法在中國獲取了許多特權,還加緊武裝戰敗國日本,對中國重新造成威脅。當時社會上物價飛漲,物品奇缺,很多人在饑餓和死亡線上掙扎。
文天祥
文天祥(1236—1283年),字履善,又字宋瑞,號文山,江西吉州吉水人。南宋大臣,文學家。
南宋德佑二年(1276年)任右丞相。1278年元兵進犯,奮力抗元,后兵敗被俘,擄至大都,囚禁在兵馬司土牢達四年。文天祥面對元統治者的軟硬兼施、恩威并用毫不動搖,誓死不降,從容就義,在獄中寫下了千古不朽的正氣歌,凜然正氣表現了他的民族氣節。
寶佑四年,文天祥赴京趕考,大膽提出政治改革主張,被皇帝親點為狀元。這一年,文天祥二十歲。
當時,南宋政權風雨飄搖,外有元軍步步進逼,內有奸臣擅權亂政。文天祥多次上書,都沒有被朝庭采納。德佑元年,蒙古鐵騎直逼臨安。時任贛州知州的文天祥起兵勤王,并將全部家產拿出來充作軍費。德佑二年(1276年)任右丞相。文天祥奮力抗元,最終兵敗被俘。元朝大將張弘范逼他寫信招降在厓山繼續抵抗的張士杰,他堅決拒絕。在被押往元大都途中,他絕食八天未死。進京后,元軍為他安置了豪奢的住所,但他絲毫不為所動。后來,他被移送兵馬司監獄。但文天祥正氣凜然,在獄中寫下了著名的詩篇《正氣歌》。
元朝皇帝忽必烈“既壯其節,又愛其才”,希望說服文天祥投降。忽必烈對文天祥說:“你若能像對宋朝一樣對我,就立即以你為中書宰相。
中華民族有氣節的人物 1、 岳飛 2、 于謙 抗金名將,背后刺青:“精忠報國”,以 明朝名將 民族英雄 多次擊敗外族入侵 此為一生處世準則,精忠報國至死不渝 后被人誣陷致死“社稷為重, 君為輕”“粉骨碎身 渾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 3、 文天祥 南宋大臣 面對元朝威逼利誘毫不動 搖 , 寫下“人生自古誰無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 的詩句,充滿正氣 4、 朱自清 5、 夏明翰 來人。” 6、 林則徐 7、 譚嗣同 在當時敢得罪洋人——虎門銷煙。 戊戌六君子之一, 當時被慈禧太后關 “不為五斗米折腰” 寧肯餓死不吃美 革命烈士,他在斷頭臺上大聲念詩: 國救濟糧, 最后終于被活活餓死! “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后 進監牢, 不肯出逃, 還寫下了 《獄中題壁》 這首詩,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边@詩句名 流千史。 8、 周恩來 儒雅深沉,外交高明
以上就是歷史上有氣節的人的全部內容,蘇武到了北海,沒有供應糧食,只能掘野鼠所儲藏的果實吃。蘇武拄著漢節牧羊,起居都拿著,以致節上毛全部脫落。過了五、六年,單于的弟弟于靬王到北海打獵。蘇武會編打獵的網,矯正弓弩,于靬王器重他,供給他衣服、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