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珠筆的歷史?最早出現圓珠筆這一名稱的時間是1888年,是一位名叫約翰·勞德的美國記者曾設計出一種利用滾珠作筆尖的筆,但他未能將其制成便于人們使用的商品。 1895年,英國市場上也曾出售過商品化的非書寫用圓珠筆,因其用途狹窄,未能流行起來。1916年,德國也有人設計制作過一種新型的圓珠筆,那么,圓珠筆的歷史?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眾所周知 要想寫字就必須有墨
他們三者的區別就在于這個墨
走珠筆是水性筆 寫出來的字水潤 順暢
圓珠筆是油性墨 寫出來有那種油的鈍感質感
中性筆的墨就是處在走珠筆和圓珠筆之間的墨水感覺
因此書寫起來也是處在兩者的感覺之間的
大類上來講,圓珠筆有油性圓珠筆、中性圓珠筆、水性圓珠筆。
油性圓珠筆就是我們印象中的圓珠筆,應該是最早被使用的老大哥。
中性圓珠筆就是我們經常說的“中性筆”。書寫介質在油性與水性之間。
而水性圓珠筆,我們上面說的走珠筆就是水性圓珠筆,內含儲墨裝置,通過前端的墨水調節器來控制出墨。
原來,圓珠筆曾經叫它原子筆,這里有一段不簡單的歷史。1945年8月6日上午,第一顆原子彈在日本廣島上空爆炸,20多萬日本人遭難,人們對原子彈的威力大驚失色。當時,美國有個名叫雷諾的商人,抓住時機,大做廣告,炫耀他將出售一種原子時代的新筆,叫原子筆,就像原子彈那么神秘,一支筆不用灌墨水,可以用一輩子。許多人出于好奇,紛紛購買,原子筆風靡一時,雷諾趁機大發其財。
其實,原子筆跟原子彈毫無關系。這種筆所以耐寫,主要是在筆頭上裝了一顆可以滾動的圓珠,再加上油墨的粘性比墨水大得多,因此,裝了同樣多油墨與墨水,圓珠筆比自來水筆要耐寫好幾倍。
圓珠筆 (或稱“原子筆”) 英文:ballpen、brio
是近數十年來風行世界的一種書寫工具。它具有結構簡單、攜帶方便、書寫潤滑,且適宜于用來復寫等優點,因而,從學校的學生到寫字樓的文職人員等各界人士都樂于使用。圓珠筆與自來水筆不同,由于它使用的是干稠性油墨,油墨又是依靠筆頭上自由轉動的鋼珠帶出來轉寫到紙上,因此不滲漏、不受氣侯影響,并且書寫時間較長,省去了需經常灌注墨水的麻煩。
編輯本段結構原理
圓珠筆的書寫原理,主要是利用球珠在書寫時與紙面直接接觸產生摩擦力,使圓珠在球座內滾動,帶出筆芯內的油墨或墨水,以達到書寫的目的。
圓珠筆是用油墨配不同的顏料書寫的一種筆。筆尖是個小鋼珠,把小鋼珠嵌人一個小圓柱體型銅制的碗內,后連接裝有油墨的塑料管,油墨隨鋼珠轉動由四周流下。
圓珠筆油墨的色素是染料。油墨顏色主要有藍、紅、黑三種,其中尤以藍色油墨使用最多。過去藍色油墨中的色素成分是鹽基品藍和鹽基青蓮,溶劑是氧化蓖麻油、蓖麻油酸。由于鹽基性染料不耐光(耐光度只有1級-2級),不耐熱,不耐酸堿,所以耐久性差,現已被淘汰。 目前市場上銷售的“424”藍色圓珠筆和“322”黑色圓珠筆,用它書寫的字跡耐久性較好。
簡介
圓珠筆 (或稱“原子筆”) 英文:ball point pen、brio 是近數十年來風行世界的一種書寫工具。它具有結構簡單、攜帶方便、書寫潤滑,且適宜于用來復寫等優點,因而,從學校的學生到寫字樓的文職人員等各界人士都樂于使用。圓珠筆與自來水筆不同,由于它使用的是干稠性油墨,油墨又是依靠筆頭上自由轉動的鋼珠帶出來轉寫到紙上,因此不滲漏、不受氣侯影響,并且書寫時間較長,省去了需經常灌注墨水的麻煩。編輯本段結構原理
圓珠筆的書寫原理,主要是利用球珠在書寫時與紙面直接接觸產生摩擦力,使圓珠在球座內滾動,帶出筆芯內的油墨或墨水,以達到書寫的目的。
圓珠筆的相冊(20張)圓珠筆是用油墨配不同的顏料書寫的一種筆。筆尖是個小鋼珠,把小鋼珠嵌入一個小圓柱體型銅制的碗內,后連接裝有油墨的塑料管,油墨隨鋼珠轉動由四周流下。 圓珠筆油墨的色素是染料。油墨顏色主要有藍、紅、黑三種,其中尤以藍色油墨使用最多。過去藍色油墨中的色素成分是鹽基品藍和鹽基青蓮,溶劑是氧化蓖麻油、蓖麻油酸。由于鹽基性染料不耐光(耐光度只有1級-2級),不耐熱,不耐酸堿,所以耐久性差,現已被淘汰。 目前市場
結構
上銷售的“424”藍色圓珠筆和“322”黑色圓珠筆,用它書寫的字跡耐久性較好。
以上就是圓珠筆的歷史的全部內容,圓珠筆是利用鋼珠的旋轉把油墨寫到紙上的一種書寫工具。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圓珠筆傳入中國。精明的商人大做原子筆的廣告,借在日本爆炸的原子彈的余威來打開銷路。其實,圓珠筆與原子并無關系,只是讀音相近而已。圓珠筆很快就在世界上流行起來。僅日本一年就要消耗4億支圓珠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