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2011電子版 最新2022版語文新課標 語文學科課標內容
2022年義務教育階段語文課程標物基準 :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在“內容組前蠢織與呈現方式”中指出:義務教育語文課
程內容主要以學習任務群組織與呈現,按照內容整合程度不斷提升,分三個層面設置學習任務群,其中第三層設“整本書閱讀”“跨學科學習”2個拓展型學習任務群。
“整本書閱讀”群旨在引導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根據閱讀目的和興趣選擇合適的圖書,制訂閱讀計劃,綜合運用多種閱讀方法閱讀整本書;借助多種方式分享閱讀心得,交流研討閱讀中的問題,積累整本書閱讀經驗,養成良好閱讀習慣,提高整體認知能力,豐富精神世界。可以看出,這是從整體上對整本書閱讀教學提出了目標。
細看一下“學習內容”可以發現,“整本書閱讀”在每個學段中又有自己的階段目標,而且對每個階段的讀物都給出了一些代表性作品,便于教師推薦指導。比如說,第二學段中“閱讀兒童文學名著”列舉出了《稻草人》《愛的教育》等;第三學段中“閱讀反映革命傳統的作品”列舉出了《可愛的中國》《小兵張嘎》《閃閃的紅星》等。
從中我們能夠發現,四個學段的罩悔謹目標是循序漸進的,另外還注重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和愛國精神,讓學生從小樹立愛國思想。學生愛國思想的教育和培養不僅要通過班隊會、升旗等德育活動去培養,還要讓他們通過閱讀去深刻地感知,把愛國和閱讀的種子一起植入心田,這樣才能真正做到讓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對“整本書閱讀”教學也給出了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提示,為我們教學提供抓手。在教學中我們可以結合班級的實際情況進行整本書閱讀的落實。相信只要我們扎扎實實去做,學生扎扎實實去讀,書香一定會浸潤每個孩子。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正文第11~13頁講課程目標第三大點學段要求的第三學段(5~6年級)的四點內容:識字與寫字、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
一、識字與寫字
1.有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累計認識常用漢字3000個左右,其中2500個左右會寫。感受漢字的構字組詞特點,體會漢字蘊含的智慧。
2.寫字姿勢正確,有良好的書寫習慣。硬筆書寫楷書,行款整齊,力求美觀,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筆書寫楷書,在書寫中體會漢字的優美。
【感悟】第三學段相對第二學段無論是數量(會識3000字左右,后面還附錄了具體的字形)還是質量(感受特點,體會智慧,寫字速度)要求都有所提高。只是毛筆字寫楷書落實的比較困難,只有多從教育局的層面多進行毛筆書法比賽,毛筆書法練好了,硬筆書法自然就好了。
二、閱讀與鑒賞
1.熟練地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默讀有一定的速度,默讀一般讀物每分鐘不少于300字。學習瀏覽,擴大知識面,根據需要搜集信息。
2.能聯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中有關詞句的意思,辨別詞語的感情色彩,體會其表達效果。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體會頓號與逗號、分號與句號的不同用法。
3.在閱讀中了解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的基本表達方法。在交流和討論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
4.閱讀敘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簡單描述印象最深的場景、人物、細節,說出自己的喜愛、憎惡、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閱讀詩歌,大體把握詩意,想象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作品的情感。受到優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勵,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5.閱讀說明性文章,能抓住要點,了解文章的基本說明方法。閱讀簡單的非連續性文本,能從圖文等組合材料中找出有價值的信息。嘗試使用多種媒稿搏介閱讀。
6.閱讀整本書,把握文本的主要內容,積極向同學推薦并說明理由。
7.背誦優秀詩文60(段),注意通過語調、韻律、節奏等體味作品的內容和情感。擴展閱讀面,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00萬字。
【感悟】閱讀與鑒賞從七個方面提出了要求:滾爛我們首先要注意閱讀的速度,閱讀太慢的同學在考場上有可能就做不完題,初中的考卷規定了字數,這也就間接的考察了閱讀的速度。后面幾點跟第二段相比,就是提高了相對的要求,特別是不同文體的閱讀要求,要注意讓學生掌握相關的術語,比較他們的異同,防止混淆。
三、表達與交流
1.聽人說話認真、耐心,能抓住要點,并能簡要轉述。樂于表達,與人交流能尊重和理解對方。注意語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語言。
2.表達有條理,語氣、語調適當。參與討論,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說清自己的觀點。能根據對象和場合,稍作準備,作簡單的發言。
3.懂得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人交流。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
4.能寫簡單的記實作文和想象作文,內容具體,感情真實。能根據內容表達的需要,分段表述。學寫讀書筆記,學寫常見應用文。
5.修改自己的習作,并主動與他人交換修改,做到語句通順,行款正確,書寫規范、整潔。根據表達需要,正確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習作要有一定速度。課內習作每學年16次左右。
【感悟】表達與交流之中,作文的要求要在平常認真訓練,在考場上才能夠不慌不忙的寫作,出考卷的老師要首先認真學習課標精神,如果出考卷的老師不依據課標精神出卷,就會嚴重地干擾一線老師的教學。特別是要體現每一個年級的階段性,那種不顧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的發展,故意拔高的出題方式往往會傷害老師教學積極性和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四、梳理與探究
1.分類整理學過的字詞,發現所學漢字形、音、義和書寫的特點,發展獨立識字能力和寫字能力。
2.感受不同媒介的表達效果,學習跨媒介閱讀與運用,初步運用多種方法整理和呈現信息。
3.初步了解查找資料、運用資料的基本方法。利用圖書館、網絡等渠道獲取資料,解決與學習和生活相關的問題。嘗試寫簡單的研究報告。
4.策劃簡單的校園活動和社會活動,對所策劃的主題進行討論和分析,學寫活動計劃和活動總結。對自己身邊的、大家共同關注的問題,或影視作品中的故事和形象,通過調查訪問、討論演講等方式,開展專題探究活動,學習辨別是非、善惡、美丑。
在落實以上要求過程鍵備祥中,注重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源遠流長、豐富多彩,提升自身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修養;感受先賢志士的人格魅力,感悟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英雄氣概、優良作風和高尚品質,體會捍衛民族尊嚴、維護國家利益和世界和平的偉大精神。
【感悟】在這一點之中,通過梳理和探究來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非常重要,語文的學習能力拼到最后就是思維能力,學生的思維能力沒有訓練好,對語文知識的運用能力就上不去,那種認為學習語文就是只是靠記憶的觀念對學習語文是非常有害的,我們語文老師要特別注意避免。同時注意語文的性和人文性,教育學生必須注意三觀正確,品質高尚,而不僅僅是會做語文題而已。
【感悟】
1.第三十七頁講的是學業質量。下面又講了兩點:即學業質量的內涵和學業質量的描述。
2.“學業斗亂質量是學生在完成課程階段性學習后的學業成就表現,反映核心素養要求。……體現學段結束時學生核心素養應達到的水平”。這一段話尤其值得我們一線教研員、出題老師和一線老師認真鉆研,教研員、出題老師領會了這個精神,就能夠以考促學,把課標精神生動形象地體現在試卷中,實實在在的引領一線老師的教學。一線老師領會了這個課標精神,就能夠以終為始春銷饑,有的放矢,少走彎路,節約老師和學生的時間。讓學生的學習在有限的時間扒返內能夠更加全面,更加精準,從而才能夠更有效率,更有效果。
3.一名合格的一線語文老師,既要整體把握四個學段學生的學業質量描述,在教學某一個學段的時候,更要咬文嚼字、字斟句酌地去理解這一個學段的具體要求。是同時還要把某一冊的教師教學用書和某一次的教材聯系起來,通讀思考,這樣在教學的時候才能夠做到心中有數,有主有次,抓住重點突破難點,既重視教學的整體性,又重視教學的階段性,才能自覺地遵循教育的自身規律和自己所教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不唯書不唯上,只惟實效。才能真正地做到對學生的眼前和未來發展負責任,才不會被一些新鮮的教育名詞迷惑了教育的初心和本真。
附【原文】
五、學業質量
(一)學業質量內涵
學業質量是學生在完成課程階段性學習后的學業成就表現,反映核心素養要求。語文課程學業質量標準是以核心素養為主要維度,結合課程內容,對學生語文學業成就具體表現特征的整體刻畫。依據義務教育四個學段,按照日常生活、文學體驗、跨學科學習三類語言文字運用情境,整合識字與寫字、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等語文實踐活動,描述學生語文學業成就的關鍵表現,體現學段結束時學生核心素養應達到的水平。四個學段的語文課程學業質量標準之間相互銜接,體現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進階,為核心素養評價提供基本依據。
(二)學業質量描述
以下描述的是“六三”學制學業質量標準。“五四”學制學業質量標準參照學段要求研制。
第一學段(1~2年級)
留心公共場所等真實社會場景中的文字,嘗試認識標牌、圖示……
3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