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物理小知識簡短 生活中的物理小常識 100個生活中的物理現象 物理小妙招解決生活小問題 物理小常識及其原理
質量百分比濃度
【質量百分比濃度】 溶液的濃稿伏度用溶質的質量占全部溶液質量的百分比來表示的,叫做質量百分比濃度(簡稱百分比濃度),其公式表示如下:
例如,農村選種常用濃度為16%的食鹽溶液,就是每100克的溶液里含有16克食鹽和84克的水。由于啟鍵能從百分比濃度的表中直接看出溶質的多少,使用簡明,所以廣泛用于工農業中(參看一定百分比濃度溶液的配制)。
相對原子質量
【相對原子質量】 以一個碳-12原子質量的1/12作為標準,任何一個原子的真實質量跟一個碳-12原子質量的1/12的比值,稱為該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
由于原子的實際質量很小,如果人們用它們的實際質量來計算的話那就非常的麻煩,因此國際上規定采用相對原子質量和相對分子質量來表示原子、分子的質量關系。
一個碳-12原子的質量為1.993x10-26千克,則(1.993x10-26)/12=1.667x10-27千克。然后再把其它某種原子的實際質量與這個數相比后所得的結果,這個結果的數值就叫做這種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 如氧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求法為:(2.657x10-26)/(1.667x10-27)≈16,即氧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約為16,其他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也是按相同的方法計算的。
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一般為其中子數與質子數之和,相對原子質量是有單位的,其單位為“1”,通常省略不寫。
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是它的各種同位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根據其所占的原子百分率計算而得的平均值,計算方法為,A=A1·a1%+A2·a2%+......+An·an%,(A是相對原子質量,A1,A2......是該元素各種同位素的相對原子質量,a1%,a2%......是各種同位素所占的原子百分率)。例如,氯元素有2種同位素,為氯-35和氯-37,含量分別為75%和25%,則氯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35x75%+37x25%=35.5.
幾種常見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
元素名稱氫碳氮氧鈉鎂鋁硅磷硫氯鉀鈣鐵銅鋅元素符號HCNONaMgAl Si PS ClKCaFeCuZn相對原子質量112141623242728313235.539405663.565
物理變化
【物理變化】 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
如固態的冰受熱融化成水,液態的水蒸發變成水蒸氣;水蒸氣冷凝成水,水凝固成冰。水在三態變化中只是外形和狀態變化了。并沒有新的物質產生出來,所以屬于物理變化。又如擴散、聚集、膨脹、壓縮、揮發、升華、摩擦生熱、鐵變磁鐵、通電升溫發光、活性炭吸附氯氣等都是物理變化。
石墨在一定條件下變成金剛石就不是物理變化,而是化學變化,因為它變成了另外一種單質。
物理變化前后,物質的種類不變、組成不變、化學性質也不變。這類變化的實質是分子的聚集狀態 (間隔距離、運動速度等)發生了改變,導致物質的外形或狀態隨之改變。物理變化表現該物質的.物理性質。物理變化跟化學變化有著本質的區別(參看化學變化)。
物理性質
【物理性質】 物質沒有發生化學反應就表現出來的性質叫做物理性質。
通常用觀察法和測量法來研究物質的物理性質,如可以觀察物質的顏色、狀態、光澤和溶解性;可以聞氣味,嘗味道(實驗室里的藥品多數有毒一般不能用口嘗);也可以用儀器測量物質的熔點、沸點、密度、硬度、導電性、導熱性、延展性等。
應注意物理變化和物理性質兩個概念的區別。如燈泡中的鎢絲通電時發光、發熱是物理變化,通過這一變化表現出了金屬鎢具有能夠導電、熔點高、不易熔化的物理性質。人們掌握了物質的物理性質就便于對它們進鍵旁攜行識別和應用。如可根據鋁和銅具有不同顏色和密度而將它們加以識別。又可根據它們都有優良的導電性而把它們做成導線用來傳輸電流。
物質的結晶
【物質的結晶】 晶體在溶液中形成的過程稱為結晶。
結晶的方法一般有2種:一種是蒸發溶劑法,它適用于溫度對溶解度影響不大的物質。沿海地區“曬鹽”就是利用的這種方法。另一種是冷卻熱飽和溶液法。此法適用于溫度升高,溶解度也增加的物質。如北方地區的鹽湖,夏天溫度高,湖面上無晶體出現;每到冬季,氣溫降低,純堿(Na2CO3?10H2O)、芒硝(Na2SO4?10H2O)等物質就從鹽湖里析出來。在實驗室里為獲得較大的完整晶體,常使用緩慢降低溫度,減慢結晶速度的方法。
人們不能同時看到物質在溶液中溶解和結晶的宏觀現象。但是卻同時存在著組成物質微粒在溶液中溶解與結晶的兩種可逆的運動。通過改變溫度或減少溶劑的辦法,可以使某一溫度下溶質微粒的結晶速度大于溶解的速度,這樣溶質便會從溶液中結晶析出。
電子
【電子】 帶負電荷的一種基本粒子。常用符號e 表示。是構成原子的一種微粒,電子在原子內圍繞著原子核作復雜的高速運動。
電子帶電量為1.602189×10-19庫侖,是電量的最小單元。電子的質量為9.1095×10-31千克,約為質子質量的1/1836。電子極小,半徑為2.8179×10-15米。一般情況下可視作點電荷。原子中的電子數如等于質子數,整個原子為電中性;如電子數少于質子數,則微粒帶正電,為陽離子;如電子數多于質子數,則微粒帶負電,為陰離子。例如,鈉原子的電子數和質子數都是11,鈉陽離子的電子數(10)少于質子數(11)。
電子是英國物理學家湯姆生,在1897 年研究陰極射線時發現的。
電離
【電離】 電解質溶于水或受熱熔化,離解成自由移動離子的過程。
例如:
離子化合物(NaCl、KOH、K2SO4等)和某些共價化合物(共用電子對偏移程度大的如HCl、H2SO4等)溶于水中或在熔融狀態下都能發生電離。要注意:電離是在電解質溶于水或受熱熔化時自動發生的。
分類:教育/學業/考試 >> 中考
問題描述:
我剛上初二,想好好學物理,首先想知道一些關于物理的常識,簡單點的,最好是有關于聲現象,光現象和物態變化的,易懂的.謝謝,(答的好的話再追加分).
解析:
聲現象
1、聲源:正在發聲的物體。聲音是由于物體的振動而產生的,振動停止,發聲也停止。
2、介質: 作為傳播媒介的物質。 一切氣體、液體和固體都能夠傳播聲音。
3、聲速: 聲音在介質中傳播的速度。固體、液體中的聲速比空氣中的聲速大。 15℃空氣中聲速為340米/秒。
4、 回聲:聲源發出的聲音在傳播過程中碰到障礙物而反射回來,傳回到耳朵的現象?;芈暤竭_人耳比原聲晚0.1秒以上,人耳才能把回聲跟原聲區分開;否則,回聲和原聲混在一起,加強原聲。
5、 樂音的三個特征:
音調: 聲音的高低。物體振動的頻率越大,音調就越高。
響度: 聲音的大小,(強弱)。 振幅越大,響度越大; 距離聲源越近,響度越大。
音色:音色與發聲體本身有關。
6、噪聲:從環保的角度來說,凡是喊洞妨礙人們工作、學習、生活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起干擾作用的聲音都屬于噪聲。
7、減弱噪聲的途徑: ①在聲源處減弱, ②在傳播過程中減弱 ③在人耳處減弱。
光現象
1.知識要點
(1)發光的物體叫做光源:光在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用幾何圖線表“光線”可以形象地表示光的傳播情況。
(2)光在不同介質中傳播速度不同,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為 .
①水中的光速 .
(記住這兩個速度)
②玻璃中的光速 .
(3)光在1年內傳播的距離為1光年.
(4)白光由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顏色混合而成.
(5)紅、綠、藍為三原色.
(6)光射到物體表面上時會發生反射現象,圖2—1為光的反射現象中有關的基本概念.
(7)光的反射規律: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內,反射光線、入射光線位于法線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8)平面鏡的成像特點:平面鏡成的是虛像,像和物體大小相等,像和物體連線與鏡面垂直,像到鏡面的距離等于物體到鏡面的距離.(注意這個垂直關系)
(9)球面鏡:凸面鏡使平行光束發散,凹面鏡使平行光束會聚.
(10)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發生變化的現象叫做光的折射現象.圖2-2是光從空氣射入水中的情況.
(11)光從空氣斜射入玻璃、水中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從玻璃或水中斜射入空氣時,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記住光的折射規律!)
(12)紅、橙、黃、綠、藍、靛、紫幾種不同顏色的光按此順序排列起來就是光譜.
(13)在光譜的紅光之外,有一種看不見的光叫紅外線;在光譜的紫光之外,也有一種看不見的光叫紫外線.
2.考點
(1)光在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
(2)光的反射規律、生活中光的反射現象.
(3)平面鏡成像特點及作圖.
(4)光的顏色.
(5)光的折射現象和反射現象的區別.
(6)光的折射規律.
(7)日常生活中的光現象.
物態變化
1.知識要點
(1)物體的冷熱程度叫溫度
(2)測量溫度的儀器是溫度計,常用的液體溫度計是利用液體熱脹冷縮的規律制成的.
①實驗室中的溫度計、測量體溫的溫度計、寒暑表的量程和分度值.
②冰水混合物的溫度定義為0攝氏度,一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定義為100攝氏度,表示為:0℃和100℃。
③0℃和100℃之間為100個等份,每一個等份代表1攝氏度。
(3)一般物質存在方式有固態、液態和氣態三種,物質從一種物態變化到另一種物態的過程叫做物態變化。
(4)初中階段學習六種物態變化:
(同一種晶體,熔點和凝固點相同)
(5)汽化過程有蒸鄭搭枯發和沸騰兩種方式(注意影響蒸發的三個因素)
2.考點
(1)物體熱脹冷縮的性質和三種溫度計。
(2)攝氏溫度的規定和讀法。
(3)用液體溫度計測量溫度。
(4)物態變化名稱和條件。
(5)晶體—非晶體枝賀的熔化圖像。
(6)影響蒸發快慢的三個因素。
(7)日常生活中的物態變化現象。
1.寫出50條以上有關生活中的物理知識
一、與電學知識有關的現象 1、電飯堡煮飯、電炒鍋煮菜、電水壺燒開水是利用電能轉化為內能,都是利用熱傳遞煮飯、煮菜、燒開水的。
2、排氣扇(抽油煙機)利用電能轉化為機械能,利用空氣對流進行空氣變換。 3、電飯煲、電炒鍋、電水壺的三腳插頭,插入三孔插座,防止用電器漏電和觸電事故的發生。
4、微波爐加熱均勻,熱效率高,衛生無污染。加熱原理是利用電能轉化為電磁能,再將電磁能轉化為內能。
5、廚房中的電燈,利用電流的熱效應工作,將電能轉化為內能和光能。 6、廚房的爐灶(蜂窩煤灶,液化氣灶,煤灶,柴灶)是將化學能轉化為內能,即燃料燃燒放出熱量。
二、與力學知識有關的現象 1、電水壺的壺嘴鏈唯與壺肚構成連通器,水面總是相平的。 2、菜刀的刀刃薄是為了減小受力面積,增大壓強。
3、菜刀的刀刃有油,為的是在切菜時,使接觸面光滑,減小摩擦。 4、菜刀柄、鍋鏟柄、電水壺把手有凸凹花紋,使接觸面粗糙,增大摩擦。
5、火鏟送煤時,是利用煤的慣性將煤送入火爐。 6、往保溫瓶里倒開水,根據聲音知水量高低。
由于水量增多,空氣柱的長度減小,振動頻率增大,音調升高。 7、磨菜刀時要不斷澆水,是因為菜刀與石頭摩擦做功產生熱使刀的內能增加,溫度升高,刀口硬度變小,刀口不利;澆水是利用熱傳遞使菜刀內能減小,溫度降低,不會升至過高。
三、與熱學知識有關的現象 (一)與熱學中的熱膨脹和熱傳遞有關的現象 1、使用爐灶燒水或炒菜,要使鍋底放在火苗的外焰,不要讓鍋底壓住火頭,可使鍋的溫度升高快,是因為火苗的外焰溫度高。 2、鍋鏟、湯勺、漏勺、鋁鍋等炊具的柄用木料制成,是因為木料是熱的不良導體,以便在烹任過程中不燙手。
3、爐灶上方安裝排風扇,是為了加快空氣對流,使廚房油煙及時排出去,避免污染空間。 4、滾燙的砂鍋放在濕地上易破裂。
這是因為砂鍋是熱的不良導體,燙砂鍋放在濕地上時,砂鍋外壁迅速放熱收縮而內壁溫度降低慢,砂鍋內外收縮不均勻,故易破裂。 5、往保溫瓶灌開水時,不灌滿能更好地保溫。
因為未灌滿時,瓶口有一層空氣,是熱的不良導體,能更好地防止熱量散失。 6、炒菜主要是利用熱傳導方式傳熱,煮飯、燒水等主要是利用對流方式傳熱的。
7、冬季從保溫瓶里倒出一些開水,蓋緊瓶塞時,常會看到瓶塞馬上跳一下。這是因為隨著開水倒出,進入一些冷空氣,瓶塞塞緊后,進入的冷空氣受熱很快膨脹,壓強增大,從而推開瓶塞。
8、冬季剛出鍋的熱湯,看到湯面沒有熱氣,好像湯不燙,但喝起來卻很燙,是因為湯面上有一層油阻礙了湯內熱量散失(水分蒸發)。 9、冬天或氣溫很低時,往玻璃杯中倒入沸水,應當先用少量的沸水預熱一下杯子,以防止玻璃杯內外溫差過大,內壁熱膨脹受到外壁阻礙產生力,致使杯破裂。
10、煮熟后滾燙棚啟培的雞蛋放入冷水中浸一會兒,容易剝殼。因為滾燙的雞蛋殼與蛋白遇冷會收縮,但它們收縮的程度不一樣,從而使兩者脫離。
2.跪求50個生活中的物理常識啊啊啊要初二的~~
這是老師原話
1下雪不冷化雪冷
2,冬天說話是的白氣是水蒸氣液化成的小水珠
3在皮膚上擦一點酒精,就會感到涼,這是因為酒精蒸發時,從身體吸收了熱量,使皮膚的溫度降低感到涼。
4用久了的白熾燈泡會發黑,因為鎢絲受熱產生升華現象,然后鎢的氣體又在燈泡壁上凝華的緣故,所以用旁陪久了的白熾燈泡會發黑。
5 喝開水時,如果感到熱開水燙口,一般都向水面吹氣,這是因為液體蒸發時溫度會降低,也就是說液體蒸發有致冷作用。向水面吹氣,可以加快水面上的空氣流動,液體表面上的空氣流動得越快,蒸發也就越快,這將就會加快水溫度降,使熱開水不會燙口。
6在北方的冬天,戴眼鏡的人從室外走進暖和的室內后,鏡片上會出現一層小水珠,因為眼鏡片在室外是冷的,進入暖和的屋子里后,屋子空氣中含有的水蒸氣遇到冷鏡片后液化(凝結)成小水珠,附著在鏡片上
7、摘不著的是鏡中月 撈不著的是水中花:是因為平面鏡成的像為虛像。
8、"真金不怕火來煉,真理不怕爭辯。" 從金的熔點來看,雖不是最高的,但也有1068℃,而一般火焰的溫度為800℃左右,由于火焰的溫度小于金的熔點,所以金不能熔化。
9長嘯一聲,山鳴谷應:人在崇山峻嶺中長嘯一聲,聲音通過多次反射,可以形成洪亮的回音,經久不息,似乎山在狂呼,谷在回音。
10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是人:根據平面鏡成像的規律,平面鏡所成的像大小相等,物像對稱,因此豬八戒看到的像和自已"一模一樣",仍然是個豬像,自然就"里外不是人了"。
11 、坐井觀天 所見甚少:由于光沿直線傳播,由幾何作圖知識可知,青蛙的視野將很小。
12瑞雪照豐年:由于雪是熱的不良導體,當它覆蓋在農作物上時,可以很好的防止熱傳導和空氣對流,因此能起到保溫作用。
13、"一滴水可見太陽,一件事可見精神。" 一滴水相當于一個凸透鏡,根據凸透鏡成像的規律,透過一滴水可以有太陽的像,小中見大。
14、"扇子有涼風,宜夏不宜冬。" 夏天扇扇子時,加快了空氣的流動,使人體表面的汗液蒸發加快,由于蒸發吸熱,所以人感到涼快。
15、玉不琢不成器玉石沒有研磨之前,其表面凸凹不平,光線發生漫反射,玉石研磨以后,其表面平滑,光線發生鏡面反射。
16 煮熟后滾燙的雞蛋放入冷水中浸一會兒,容易剝殼。因為滾燙的雞蛋殼與蛋白遇冷會收縮,但它們收縮的程度不一樣,從而使兩者脫離。
17灑水可以降溫?——由于水蒸氣蒸發吸熱 降低周圍溫度
18夏天水管‘出汗’是由于熱空氣遇冷的水管,遇冷液化成水珠 ,覆在水管壁上。
19餃子煮熟了會浮到水面,密度變小,體積變大,浮力變大。
20吹肥皂泡五顏六色,是由于光的折射。
21.湖水倒映著美麗的白帆,是由于光的反射。
22,筷子“折了”,是由于光的折射。
23看電影時,從各個角度都能看見銀幕上的畫,是因為銀幕產生了光的漫反射。
24、多油的菜湯由于油層覆蓋在湯面,阻礙了水的蒸發,因而不易冷卻。
25燒水或煮食物時,噴出的水蒸氣比熱水、熱湯燙傷更嚴重。因為水蒸氣變成同溫度的熱水、熱湯時要放出大量的熱量(液化熱)。
我也是初二的,沒辦法,絞盡腦汁,只想出這么多,希望對你有幫助?。。?/p>
3.生活中的物理現象50字
1、掛在壁墻上的石英鐘,當電池的電能耗盡而停止走動時,其秒針往往停在刻度盤上“9”的位置。這是由于秒針在“9”位置處受到重力矩的阻礙作用最大。
2、有時自來水管在鄰近的水龍頭放水時,偶爾發生陣陣的響聲。這是由于水從水龍頭沖出時引起水管共振的緣故.
3、對著電視畫面拍照,應關閉照相機閃光燈和室內照明燈,這樣照出的照片畫面更清晰。因為閃光燈和照明燈在電視屏上的反射光會干擾電視畫面的透射光.
4、冰凍的豬肉在水中比在同溫度的空氣中解凍得快。燒燙的鐵釘放入水中比在同溫度的空氣中冷卻得快。裝有滾燙的開水的杯子浸入水中比在同溫度的空氣中冷卻得快。這些現象都表明:水的熱傳遞性比空氣好,
5、鍋內盛有冷水時,鍋底外表面附著的水滴在火焰上較長時間才能被燒干,且直到燒干也不沸騰,這是由于水滴、鍋和鍋內的水三者保持熱傳導,溫度大致相同,只要鍋內的水未沸騰,水滴也不會沸騰,水滴在火焰上靠蒸發而漸漸地被燒干,
6、走樣的鏡子,人距鏡越遠越走樣.因為鏡里的像是由鏡后鍍銀面的反射形成的,鍍銀面不平或玻璃厚薄不均勻都會產生走樣。走樣的鏡子,人距鏡越遠,由光放大原理,鍍銀面的反射光到達的位置偏離正常位置就越大,鏡子就越走樣.
7、天然氣爐的噴氣嘴側面有幾個與外界相通的小孔,但天然氣不會從側面小孔噴出, 只從噴口噴出.這是由于噴嘴處天然氣的氣流速度大,根據流體力學原理,流速大,壓強小,氣流表面壓強小于側面孔外的大氣壓強,所以天然氣不會以噴管側面小孔噴出。
8、將氣球吹大后,用手捏住吹口,然后突然放手,氣球內氣流噴出,氣球因反沖而運動。可以看見氣球運動的路線曲折多變。這有兩個原因:一是吹大的氣球各處厚薄不均勻,張力不均勻,使氣球放氣時各處收縮不均勻而擺動,從而運動方向不斷變化;二是氣球在收縮過程中形狀不斷變化,因而在運動過程中氣球表面處的氣流速度也在不斷變化,根據流體力學原理,流速大,壓強小,所以氣球表面處受空氣的壓力也在不斷變化,氣球因此而擺動,從而運動方向就不斷變化。
9、吊扇在正常轉動時懸掛點受的拉力比未轉動時要小,轉速越大,拉力減小越多.這是因為吊扇轉動時空氣對吊扇葉片有向上的反作用力.轉速越大,此反作用力越大.
10、電爐“燃燒”是電能轉化為內能,不需要氧氣,氧氣只能使電爐絲氧化而縮短其使用壽命。
11、從高處落下的薄紙片,即使無風,紙片下落的路線也曲折多變。這是由于紙片各部分凸凹不同,形狀備異,因而在下落過程中,其表面各處的氣流速度不同,根據流體力學原理,流速大,壓強小,致使紙片上各處受空氣作用力不均勻,且隨紙片運動情況的變化而變化,所以紙片不斷翻滾,曲折下落。
4.物理小常識
問題一:為什么生餃子剛倒進鍋里時要沉下去?
* 問題二:為什么餃子熟了以后會浮起來,并且只有浮起來的餃子才是煮熟了的?
* 問題三:為什么餃子涼了以后,又要重新沉入鍋底?
怎么樣,你能回答嗎?讓我們來看看其中的“奧妙”吧!
原來,隨著爐子加熱,鍋中的水和餃子都慢慢地熱起來了。由于物體受熱要膨脹,餃子和水也不例外。但不同物體受熱膨脹的程度是不同的:即有的膨脹快,有的膨脹慢。餃子膨脹速度比水快,這樣它們的體積很容易就增大了很多。(熟餃子通常是脹得飽飽的,比生餃子大得多。)但是餃子的重量并未增加,而體積增大后,單位體積的重量即密度就減小了。根據阿基米德原理我們可以知道:浸沒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的浮力,等于同體積大小的液體的重量。當餃子煮熟時,餃子餡和餃子皮都充分膨脹,這時餃子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同體積大小的餃子的重量小于同體積水的重量,由阿基米德原理知道,浸沒在水中的餃子所受到的水的浮力就等于同體積大小水的重量,因此,餃子受到的浮力大于自身的重量,餃子浮起。所以只有在餃子煮熟了,即餃子餡和餃子皮都充分膨脹以后,才能浮起來。吃浮起來的餃子,當然不會有夾生的顧慮了。
餃子煮熟浮起來以后,當它稍冷時,為什么又會沉下去呢?原來膨脹快的物體,收縮得也快。當水冷下來后,餃子的收縮比水快得多。這樣一來,收縮后的餃子,單位體積的重量又增加了,水的浮力也隨之減小。減小后的浮力,已經不足以浮起單位體積重量已增加的餃子,于是餃子便又沉入鍋底了。
你看,在餃子的沉浮這樣一個小事情中,竟然蘊涵著這么多的道理呢!而要解釋這些道理,就更需要我們學習好科學文化知識。讀者朋友們,讓我們共同努力學習吧!
5.物理生活小常識
一、電學知識 1、電飯堡煮飯、電炒鍋煮菜、電水壺燒開水是利用電能轉化為內能,都是利用熱傳遞煮飯、煮菜、燒開水的。
2、排氣扇(抽油煙機)利用電能轉化為機械能,利用空氣對流進行空氣變換。 3、電飯煲、電炒鍋、電水壺的三腳插頭,插入三孔插座,防止用電器漏電和觸電事故的發生。
4、微波爐加熱均勻,熱效率高,衛生無污染。加熱原理是利用電能轉化為電磁能,再將電磁能轉化為內能。
5、廚房的爐灶(蜂窩煤灶,液化氣灶,煤灶,柴灶)是將化學能轉化為內能,即燃料燃燒放出熱量。 二、力學知識 1、菜刀的刀刃薄是為了減小受力面積,增大壓強。
2、菜刀柄、鍋鏟柄、電水壺把手有凸凹花紋,使接觸面粗糙,增大摩擦。 3、往保溫瓶里倒開水,根據聲音知水量高低。
由于水量增多,空氣柱的長度減小,振動頻率增大,音調升高。 4、磨菜刀時要不斷澆水,是因為菜刀與石頭摩擦做功產生熱使刀的內能增加,溫度升高,刀口硬度變小,刀口不利;澆水是利用熱傳遞使菜刀內能減小,溫度降低,不會升至過高。
三、熱學知識 1、鍋鏟、湯勺、漏勺、鋁鍋等炊具的柄用木料制成,是因為木料是熱的不良導體,以便在烹任過程中不燙手。 2、往保溫瓶灌開水時,不灌滿能更好地保溫。
因為未灌滿時,瓶口有一層空氣,是熱的不良導體,能更好地防止熱量散失。 3、冬季從保溫瓶里倒出一些開水,蓋緊瓶塞時,常會看到瓶塞馬上跳一下。
這是因為隨著開水倒出,進入一些冷空氣,瓶塞塞緊后,進入的冷空氣受熱很快膨脹,壓強增大,從而推開瓶塞。 4、燒水或煮食物時,噴出的水蒸氣比熱水、熱湯燙傷更嚴重。
因為水蒸氣變成同溫度的熱水、熱湯時要放出大量的熱量(液化熱)。 5、煮食物并不是火越旺越快。
因為水沸騰后溫度不變,即使再加大火力,也不能提高水溫,結果只能加快水的汽化,使鍋內水蒸發變干,浪費燃料。正確方法是用大火把鍋內水燒開后,用小火保持水沸騰就行了。
6、煮熟后滾燙的雞蛋放入冷水中浸一會兒,容易剝殼。因為滾燙的雞蛋殼與蛋白遇冷會收縮,但它們收縮的程度不一樣,從而使兩者脫離。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古代的熱學知識。
6.物理的小知識
不好意思啦。
.要那樣找。..真的很困難的。
..囧囧囧囧。況且,你提前接觸,會培養學習興趣的..這些都是初中的。
你即將遇到。..1、運動的自行車剎車后會停止運動,自行車停下來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運動的自行車車輪與地面間的摩擦是滾動摩擦,剎車后,車輪不易轉動,車輪與地面的摩擦變為滑動,滑動摩擦比滾動摩擦大的多,所以自行車會停下。
2、知識點:測量長度時要估讀到最小刻度植的下一位。 3、知識點:水銀柱的高度是從玻璃管內水銀柱的上表面到水銀槽里水銀面的豎直距離,因此,當玻璃管傾斜時,水銀柱長度變大但高度不變。
4、物體在長度相等但粗糙程度不同的兩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光滑段上做的功為W1,粗糙段上做的功為W2,求W1與W2的大小關系。答案:W1=W2 5、一小球放在光滑的車廂底版上,當車廂受到水平向右的力F時,車廂由靜止開始做加速運動,在運動過程中,小球對地的運動情況是?答案:靜止。
6、甲乙兩實心圓柱體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們對地面的壓強相等(甲底面、高度都比乙小),求甲乙密度誰大,重力誰大?答案:甲大。甲小。
7、刻度尺測得一物體長3。50CM,求這把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
答案:0.1CM 8、知識點:蒸發只在液體表面進行,而沸騰在表面及內部同時進行,蒸發較平和,沸騰較劇烈,蒸發可在任何溫度進行,而沸騰在達到一定溫度才能發生,蒸發自身及周圍溫度降低,沸騰溫度不變。 9、知識點:溫度——內能(一定) 內能——溫度(不一定) 內能——熱量(不一定) 熱量——內能(一定) 溫度與熱量正反都是不一定 10、知識點:做功沖程特征:火花塞點火,活塞向下運動,轉軸向左運動,不進氣,不排氣。
11、知識點:凸透鏡: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內時,物距減小,像距減小,像也減小。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時,物距增大,像距減小,像也減小。
物距為一倍焦距時,不成像。 12、在并聯電路中,只要多并聯上一個電阻,不論大小,總阻值一定減小。
串聯電路中,串聯上一個電阻,不論大小,總阻值一定增大。 13、如何用兩跟長度相同但粗細不同的電阻線研究導體電阻與導體長度的關系? 答案:用一跟電阻絲,將導線一端固定,另一斷在電阻絲上滑動,比較電阻大小。
14、一人兩手各執火線,零線站在干燥木凳上,用測電筆測他雙手及皮膚,氖管均發光,而此人無事,原因是什么?答案:有人將零線斷開了。 15.某地看見魚在天上飛,鳥在水中游,原因是什么? 答案:魚是光折射形成的虛象,鳥是光反射形成的實像。
16、航天員在完全失重的情況下可以做的運動? 答案:例:用彈簧測力器健身。跑步機上跑步、引體向上均不可。
17、靜止在水平面上的汽車,汽車的重力與地面對汽車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還是平衡力?答案:平衡力。 18、知識點:連通器是只上斷開口底部相通的容器。
原理:當連通器中只有一種液體且不流動時,各容器液面相平。 19、做托里拆利實驗時,測得的大氣壓強植比真實值小,原因是? 答案:玻璃管內混入少量空氣。
20、一下粗上細的容器中裝有水,水對容器地面壓力為15N,再把一重2N的蠟塊放入容器中,蠟塊漂浮,水不溢出容器,放入蠟塊后,水對容器地面壓力與17N大小關系? 答案:大于17N。 21、一冰塊放入等溫的水中,露出液面且重力大于浮力,當冰完全融化后,水位如何變化?答案:上升。
22、知識點:做功必須滿足:有力作用在物體上,且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一段距離。 23、某人想把5N的物體提高1M,做功最少的是?1、徒手2、動滑輪3、斜面4、定滑輪?答案:徒手。
24、自然伸展的彈簧具有什么機械能?答案:無。 25、場景:云南過橋米線。
找出物理現象并作解釋。 答案:1不冒熱氣:油減緩了水的蒸發2形成油膜:油的密度比空氣小。
3、肉被燙熟:湯與肉發生了熱傳遞。 26、知識點:做功與熱傳遞在增加物體內能上是等效的。
27、小剛用照相機拍一水底美景,水排掉后,小剛不動,他應將鏡頭前伸還是后縮? 答案:后縮。 28.一蒼蠅停在照相機鏡頭前,拍出照片會怎樣?答案:沒蒼蠅但會暗一些。
29、小剛想驗證自己的橡膠球彈性好,還是小明的好,他可以? 答案:將兩球在等高處落下,反彈高的彈性好。 30、通電羅線管中插入鐵芯與鋼芯有什么區別?答案:斷電后鐵可立即退磁,鋼不能。
31、電磁波主要用作?答案:傳播信息。 32、核能來自太陽嗎?答案:不。
33、公路上有一輛汽車(汽油)和一輛拖拉機發生故障,經檢驗都是蓄電池壞了不能啟動,這時有人建議把它們推動后,什么車可以開行?答案:拖拉機。 34、知識點:地磁南極在地理北極的附近,地磁北極在地理南極的附近。
35、一木塊A漂浮在水面上,在它上面放一鐵塊B,木塊部分及鐵塊都露出水面,木塊浸入的體積為V1,將鐵塊從A上取下,放入水中,木塊和鐵塊共排水體積為V2,已知V1-V2=4立方分米,A的體積為8立方分米,則鐵塊放入水中后,容器底部對它的支持力為? 答案:40N 36.用豎直向上的力,拉一個放在水平面的100N物體,其底面積為200平方厘米,物體受到合力為?地面受到壓強為? 答案:0。3000Pa。
37、做托里拆力實。
7.政治50字、歷史50字、物理50字、化學50字、生物50字、地理學習計
政治:本學期會加重對基礎知識的鞏固,在基礎提升的基礎上提高分數。
保證每次課都能認真聽講,課后作業認真完成。每天再抽取29分鐘背記相關內容,或者復習前面的內容。
務求每次考試都能進步五名左右。 歷史:熟記考點,每次課都認真聽講,作業都認真完成。
每天抽取20分鐘熟讀課文,查看大事年表看一遍,記住上面的內容。務求把考點都掌握。
這學期希望歷史分數每次都進步五分。 物理:本學期會加重對基礎知識的鞏固,在基礎提升的基礎上提高分數。
保證每次課都能認真聽講,課后作業認真完成。每天再抽取20分鐘記公式,看考點,看例題。
做好錯題集,不把犯過的錯再犯。務求每次考試都能進步五名左右。
化學:本學期會加重對基礎知識的鞏固,在基礎提升的基礎上提高分數。保證每次課都能認真聽講,課后作業認真完成。
每天再抽取20分鐘記公式,看考點,看例題。做好錯題集,不把犯過的錯再犯。
務求每次考試都能進步五名左右。 生物:鞏固基礎,在基礎提升的基礎上提高分數。
保證每次課都能認真聽講,課后作業認真完成。每天再抽取20分鐘記公式,看考點,看例題。
做好錯題集,不把犯過的滬恭高枷薨磺胳委供蓮錯再犯。務求每次考試都能進步五名左右。
地理:本學期會加重對基礎知識的鞏固,在基礎提升的基礎上提高分數。保證每次課都能認真聽講,課后作業認真完成。
每天再抽取20分鐘看地圖,熟記各個地點特色,記好相關內容。做好錯題集,不把犯過的錯再犯。
務求每次考試都能進步五名左右。
1. 五個物理小常識
1.氣功演員身上壓上重重的石碑襲孫悉,再用很重的鐵錘砸師碑,為什么石碑碎裂演員卻安然無恙? (壓強)2.煮餃子時,為什么剛放入沸水中的會沉入水底,而快熟時會浮上來? (空氣膨脹,體積增大,密度減?。?.電視機屏幕上為什么容易附著塵土? (電視機顯象管向外發射電子到屏幕上,屏幕帶上了靜電,自然就吸塵)4.環保人士呼吁裝修要慎用大理石鋪地面,為什么? (大理石中含有放射形元素氡,對人體有害)5.雷雨時,雷電曲折而下一閃而逝,雷生卻隆隆不絕,為什么? (光速比聲速快)6.白天在室內隔著玻璃看室外很清楚,而在室外隔著相同的玻璃看市內為什么不清楚? (屋內光線射向屋外,比屋外光線暗,就不容易看見)。
2. 物理學生活常識
雞蛋里面的蛋清,里面含有大量的水分,當加熱后,水分蒸發,造成雞蛋里面的壓強要比空氣大得多,最后雞蛋就炸開咯。
歡迎來關注“我們都是學霸”團隊專屬貼吧:/f?kw=%CE%D2%C3%C7%B6%BC%CA%C7%D1%A7%B0%D4%B0%D9%B6%C8%D6%AA%B5%C0%CD%C5%B6%D3&fr=index或者歡迎來“我們都是學霸”團隊提問,且歡迎數理化高手入團:/team/view/%E6%88%91%E4%BB%AC%E9%83%BD%E6%98%AF%E5%AD%A6%E9%9C%B8。
3. 求100個生活中的物理常識
1.人走路時的摩擦力2.長跑比賽的終點計時員是以看到發令槍的煙開始計時3.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4.粘水后的玻璃不易分開5.熱水冒白煙6.彩虹7.冬天窗戶上出現一層"冰花"8. B超9.水沸騰現象11.樟腦丸用久了會變小12.超聲波洗碗機13.發光的燈泡14.諺"霜前冷,雪后寒"15.用高壓鍋煮飯快16.向熱湯碗里吹氣降溫17.吹電風扇時會感到涼爽18.游泳上岸后會感到冷19.向手上哈氣取暖20.電視機上總是沾著一層灰 1)夏天從冰箱里那出的啤酒瓶出“汗”:水蒸氣遇冷液化成小水滴附著在瓶子上。
(2)冬天窗戶上結冰花:水蒸氣凝華。(3)早上睡醒覺看見大霧: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現象。
(4)冬天被凍住的衣服會變干:冰的升華。(5)不同的時間和地點水的沸點不同:大氣壓的差異。
(6)水只能把餃子煮成白色的,而油能把餃子炸成黃色的:油的沸點比水的沸點高。(7)海市蜃樓現象:光由于遇到不均勻大氣而發生了偏折。
(8)小孔成倒立的像:光的直線傳播。(9)平面鏡能成像:光的反射。
(10)伸入水的筷子彎曲了:光斜射入另一介質而發生了折射現象。(11)太陽光被三棱鏡折射后成拍乎為七凱迅種顏色:光的色散。
(12)日食現象:光的直線傳播。(14)月球上沒有聲音:聲音傳播是需要介質的。
(13)凸透鏡能成像:光的折射。(14)月球上沒有聲音:聲音傳播是需要介質的。
(15)先看到閃電,后看到雷:光在地球上比聲音在地球上的傳播速度快的多。(16)我們能用普通桿秤測量物體重量:杠桿原理 (17)用吸管“喝”汽水:大氣壓的擠壓 (18)將菜放在鍋里炒能熟:熱傳導現象 (19)人和車能在地面行走:物體之間的摩擦力 (20)人體肌肉運動:杠桿原理 再給你些例子:1、掛在壁墻上的石英鐘,當電池的電能耗盡而停止走動時,其秒針往往停在刻度盤上“9”的位置。
這是由于秒針在“9”位置處受到重力矩的阻礙作用最大。 2、有時自來水管在鄰近的水龍頭放水時,偶爾發生陣陣的響聲。
這是由于水從水龍頭沖出時引起水管共振的緣故. 3、對著電視畫面拍照,應關閉照相機閃光燈和室內照明燈,這樣照出的照片畫面更清晰。因為閃光燈和照明燈在電視屏上的反射光會干擾電視畫面的透射光. 4、冰凍的豬肉在水中比在同溫度的空氣中解凍得快。
燒燙的鐵釘放入水中比在同溫度的空氣中冷卻得快。裝有滾燙的開水的杯子浸入水中比在同溫度的空氣中冷卻得快。
這些現象都表明:水的熱傳遞性比空氣好, 5、鍋內盛有冷水時,鍋底外表面附著的水滴在火焰上較長時間才能被燒干,且直到燒干也不沸騰,這是由于水滴、鍋和鍋內的水三者保持熱傳導,溫度大致相同,只要鍋內的水未沸騰,水滴也不會沸騰,水滴在火焰上靠蒸發而漸漸地被燒干, 6、走樣的鏡子,人距鏡越遠越走樣.因為鏡里的像是由鏡后鍍銀面的反射形成的,鍍銀面不平或玻璃厚薄不均勻都會產生走樣。走樣的鏡子,人距鏡越遠,由光放大原理,鍍銀面的反射光到達的位置偏離正常位置就越大,鏡子就越走樣. 7、天然氣爐的噴氣嘴側面有幾個與外界相通的小孔,但天然氣不會從側面小孔噴出, 只從噴口噴出.這是由于噴嘴處天然氣的氣流速度大,根據流體力學原理,流速大,壓強小,氣流表面壓強小于側面孔外的大氣壓強,所以天然氣不會以噴管側面小孔噴出。
8、將氣球吹大后,用手捏住吹口,然后突然放手,氣球內氣流噴出,氣球因反沖而運動。可以看見氣球運動的路線曲折多變。
這有兩個原因:一是吹大的氣球各處厚薄不均勻,張力不均勻,使氣球放氣時各處收縮不均勻而擺動,從而運動方向不斷變化;二是氣球在收縮過程中形狀不斷變化,因而在運動過程中氣球表面處的氣流速度也在不斷變化,根據流體力學原理,流速大,壓強小,所以氣球表面處受空氣的壓力也在不斷變化,氣球因此而擺動,從而運動方向就不斷變化。 9、吊扇在正常轉動時懸掛點受的拉力比未轉動時要小,轉速越大,拉力減小越多.這是因為吊扇轉動時空氣對吊扇葉片有向上的反作用力.轉速越大,此反作用力越大. 10、電爐“燃燒”是電能轉化為內能,不需要氧氣,氧氣只能使電爐絲氧化而縮短其使用壽命。
11、從高處落下的薄紙片,即使無風,紙片下落的路線也曲折多變。這是由于紙片各部分凸凹不同,形狀備異,因而在下落過程中,其表面各處的氣流速度不同,根據流體力學原理,流速大,壓強小,致使紙片上各處受空氣作用力不均勻,且隨紙片運動情況的變化而變化,所以紙片不斷翻滾,曲折下落。
4. 物理生活小常識
一、電學知識
1、電飯堡煮飯、電炒鍋煮菜、電水壺燒開水是利用電能轉化為內能,都是利用熱傳遞煮飯、煮菜、燒開水的。
2、排氣扇(抽油煙機)利用電能轉化為機械能,利用空氣對流進行空氣變換。
3、電飯煲、電炒鍋、電水壺的三腳插頭,插入三孔插座,防止用電器漏電和觸電事故的發生。
4、微波爐加熱均勻,熱效率高,衛生無污染。加熱原理是利用電能轉化為電磁能,再將電磁能轉化為內能。
5、廚房的爐灶(蜂窩煤灶,液化氣灶,煤灶,柴灶)是將化學能轉化為內能,即燃料燃燒放出熱量。
二、力學知識
1、菜刀的刀刃薄是為了減小受力面積,增大壓強。
2、菜刀柄、鍋鏟柄、電水壺把手有凸凹花紋,使接觸面粗糙,增大摩擦。
3、往保溫瓶里倒開水,根據聲音知水量高低。由于水量增多,空氣柱的長度減小,振動頻率增大,音調升高。
4、磨菜刀時要不斷澆水,是因為菜刀與石頭摩擦做功產生熱使刀的內能增加,溫度升高,刀口硬度變小,刀口不利;澆水是利用熱傳遞使菜刀內能減小,溫度降低,不會升至過高。
三、熱學知識
1、鍋鏟、湯勺、漏勺、鋁鍋等炊具的柄用木料制成,是因為木料是熱的不良導體,以便在烹任過程中不燙手。
2、往保溫瓶灌開水時,不灌滿能更好地保溫。因為未灌滿時,瓶口有一層空氣,是熱的不良導體,能更好地防止熱量散失。
3、冬季從保溫瓶里倒出一些開水,蓋緊瓶塞時,常會看到瓶塞馬上跳一下。這是因為隨著開水倒出,進入一些冷空氣,瓶塞塞緊后,進入的冷空氣受熱很快膨脹,壓強增大,從而推開瓶塞。
4、燒水或煮食物時,噴出的水蒸氣比熱水、熱湯燙傷更嚴重。因為水蒸氣變成同溫度的熱水、熱湯時要放出大量的熱量(液化熱)。
5、煮食物并不是火越旺越快。因為水沸騰后溫度不變,即使再加大火力,也不能提高水溫,結果只能加快水的汽化,使鍋內水蒸發變干,浪費燃料。正確方法是用大火把鍋內水燒開后,用小火保持水沸騰就行了。
6、煮熟后滾燙的雞蛋放入冷水中浸一會兒,容易剝殼。因為滾燙的雞蛋殼與蛋白遇冷會收縮,但它們收縮的程度不一樣,從而使兩者脫離。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古代的熱學知識
5. 生活中的物理小知識
(一) 聲現象 1. 聲音的發生:一切正在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振動停止,發聲也就停止。
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振動都會發出聲音。 2. 聲音的傳播: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 (1)聲音要靠一切氣體,液體、固體作媒介傳播出去,這些作為傳播媒介的物質稱為介質。
登上月球的宇航員即使面對面交談,也需要靠無線電,那就是因為月球上沒有空氣,真空不能傳聲 (2)聲間在不同介質中傳播速度不同 3. 回聲: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被反射回來人再次聽到的聲音叫回聲 (1) 區別回聲與原聲的條件:回聲到達人的耳朵比原聲晚0.1秒以上。 (2) 低于0.1秒時,則反射回來的聲間只能使原聲加強。
(3) 利用回聲可測海深或發聲體距障礙物有多運 4. 音調:聲音的高低叫音調,它是由發聲體振動頻率決定的,頻率越大,音調越高。 5. 響度:聲音的大小叫響度,響度跟發聲體振動的振幅大小有關,還跟聲源到人耳的距離遠近有關 6. 音色:不同發聲體所發出的聲音的品質叫音色 7. 噪聲及來源 從物理角度看,噪聲是指發聲體做無規則地雜亂無章振動時發出的聲音。
從環保角度看,凡是妨礙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都屬于噪聲。 8. 聲音等級的劃分 人們用分貝來劃分聲音的等級,30dB—40dB是較理想的安靜環境,超過50dB就會影響睡眠,70dB以上會干擾談話,影響工作效率,長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聲環境中,會影響聽力。
9. 噪聲減弱的途徑:可以在聲源處、傳播過程中和人耳處減弱 第二部分 光現象及透鏡應用 (一)光的反射 1、光源:能夠發光的物體叫光源 2、光在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大氣層是不均勻的,當光從大氣層外射到地面時,光線發了了彎折 3、光速:光在不同物質中傳播的速度一般不同,真空中最快, 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C = 3*108 m/s,在空氣中的速度接近于這個速度,水中的速度為3/4C,玻璃中為2/3C 4、光直線傳播的應用 可解釋許多光學現象:激光準直,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的形成、小孔成像 5、光線:表示光傳播方向的直線,即沿光的傳播路線畫一直線,并在直線上畫上箭頭表示光的傳播方向(光線是假想的,實際并不存在) 6、光的反射:光從一種介質射向另一種介質的交界面時,一部分光返回原來介質中,使光的傳播方向發生了改變,這種現象稱為光的反射 7、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在法線的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可歸納為:“三線共面,法線居中,兩角相等” 8、理解: (1) 由入射光線決定反射光線 (2) 發生反射的條件:兩種介質的交界處;發生處:入射點;結果:返回原介質中 (3) 反射角隨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減小而減小,當入射角為零時,反射角也變為零度 9、兩種反射現象 (1) 鏡面反射:平行光線經界面反射后沿某一方向平行射出,只能在某一方向接收到反射光線 (2) 漫反射:平行光經界面反射后向各個不同的方向反射出去,即在各個不同的方向都能接收到反射光線 注意:無論是鏡面反射,還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0、在光的反射中光路可逆 11、平面鏡對光的作用 (1)成像 (2)改變光的傳播方向 12、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1)成的像是正立的虛像 (2)像和物的大小 (3)像和物的連線與鏡面垂直,像和物到鏡的距離相等 理解: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是以鏡面為軸的對稱圖形 13、實像與虛像的區別 實像是實際光線會聚而成的,可以用屏接到,當然也能用眼看到。
虛像不是由實際光線會聚成的,而是實際光線反向延長線相交而成的,只能用眼看到,不能用屏接收。 14、平面鏡的應用 (1)水中的倒影 (2)平面鏡成像 (3)潛望鏡 (二)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一般會發生變化,這種現象叫光的折射 理解:光的折射與光的反射一樣都是發生在兩種介質的交界處,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質中,而折射光則進入到另一種介質中,由于光在在兩種不同的物質里傳播速度不同,故在兩種介質的交界處傳播方向發生變化,這就是光的折射。
注意:在兩種介質的交界處,既發生折射,同時也發生反射 2、光的折射規律:光從空氣斜射入水或其他介抽中時,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時,折射角也隨著增大;當光線垂直射向介質表面時,傳播方向不變,在折射中光路可逆。 理解:折射規律分三點:(1)三線一面 (2)兩線分居(3)兩角關系分三種情況:①入射光線垂直界面入射時,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②光從空氣斜射入水等介質中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③光從水等介質斜射入空氣中時,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3、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4、透鏡及分類 透鏡:透明物質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個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且透鏡厚度遠比其球面半徑小的多。
分類:凸透鏡:邊緣薄,中央厚 凹透鏡:邊緣厚,中央薄 5、主光軸,光心、焦點、焦距 主光軸:通過兩個球心的直線 光心:主光軸上有個特殊的點,通過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變。(透鏡中。
6. 物理學生活常識
雞蛋里面的蛋清,里面含有大量的水分,當加熱后,水分蒸發,造成雞蛋里面的壓強要比空氣大得多,最后雞蛋就炸開咯。
歡迎來關注“我們都是學霸”團隊專屬貼吧:/f?kw=%CE%D2%C3%C7%B6%BC%CA%C7%D1%A7%B0%D4%B0%D9%B6%C8%D6%AA%B5%C0%CD%C5%B6%D3&fr=index
或者歡迎來“我們都是學霸”團隊提問,且歡迎數理化高手入團:
/team/view/%E6%88%91%E4%BB%AC%E9%83%BD%E6%98%AF%E5%AD%A6%E9%9C%B8
7. 有沒有一些物理生活小常識
物理常識 牛頓:牛頓三大定律 胡克:胡克定律 牛頓:萬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許用紐秤實驗證實,并測定了G 伽利略:“擺”的等時性 玻意爾、查理、蓋呂薩克定律 庫侖:庫侖定律 密立根:油滴實驗 法拉第:電場線模型 歐姆:歐姆定律、閉合電路歐姆定律 奧斯特:電流磁效應 楞次:楞次定律 法拉第:電磁感應,并發明了第一臺發電機 麥克斯韋:電磁場理論,預言電磁波的存在。
赫茲實驗證明,并測出了電磁波的速度 牛頓:光的微粒說 惠更斯:光的波動說 托馬斯楊:楊氏雙份干涉 湯姆生:發現電子 盧瑟福:根據阿爾法粒子散射實驗,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結構 玻爾:玻爾理論,建立了原子的玻爾模型 貝克勒爾:發現了原子的天然放射現象,發現了放射性元素“鈾”;居里夫婦發現了“釙”“鐳” 盧瑟福:發現了質子 查德威克:發現了中子 約里奧居里和伊麗芙居里夫婦發現了放射性同位素“正電子” 愛因斯坦提出了“相對論”和質能方程:E=mc^2 , 跳遠運動員都是先跑一段距離才起跳,這是為什么? 答:利用慣性,跳起后身體還要保持原來的速度向前運動以增大跳遠的距離,所以運動員先跑一段距離才起跳。 2, 鋸,剪刀,斧頭,用過一段時間就要磨一磨,為什么? 答:鋸,剪刀,斧頭,用過一段時間就要磨一磨是為了使它們的齒或刀鋒利而減小受力面積,使用時用同樣的力可增大壓強。
3, 把塑料衣鉤緊貼在光滑的墻壁面上就能用它來掛衣服或書包。這是什么道理? 答:塑料掛衣鉤緊貼在墻面上時,塑料吸盤與墻壁間的空氣被擠出,大氣壓強把塑料吸盤緊壓在墻壁上。
掛衣服或書包后,塑料吸盤與墻壁產生的磨擦力 以平衡衣服或書包的重力,所以能掛住衣服或書包。 4, 為什么發條擰得緊些,鐘表走的時間長些? 答:發條擰得緊些,它的形變就大些,因此具有的彈性勢能就多些,彈性勢能轉化為動能就多些,就能推動鐘表的齒輪做較多的功,使鐘表走的時間長些。
5, 鋼筆吸水時,把筆上的彈簧片按幾下,墨水就吸到橡皮管里去了 是什么原因? 答:按下彈簧片時,橡皮內的一部分空氣被擠出,放手后因橡皮管要恢復原狀使管內空氣壓強低于管外大氣壓強,墨水被管外大氣壓強壓進水管內。 6, 用高壓鍋煮飯菜比用普通鍋煮飯菜熟得快,為什么? 答;因為水的沸點與壓強有關,壓強增大,沸點升高,煮飯菜時高壓鍋的氣壓比普通鍋內的氣壓高,所以水沸騰時高壓鍋內的溫度高于普通鍋內的溫度,溫度越高,飯菜越快熟。
7, 你在皮膚上擦一點酒精會有什么感覺?這說明什么問題? 答:在皮膚上擦一點酒精,就會感到涼,這是因為酒精蒸發時,從身體吸收了熱量,使皮膚的溫度降低感到涼。 8, 用久了的白熾燈泡會發黑,為什么? 答:因為鎢絲受熱產生升華現象,然后鎢的氣體又在燈泡壁上凝華的緣故,所以用久了的白熾燈泡會發黑。
9,冬天,人在感覺手冷的時候,可以用搓手的辦法使手變熱,也可以把手 *** 褲袋里使手變熱,這兩種辦法各是通過什么方式使手得到熱量的? 答:搓手通過做功得到熱;手 *** 褲袋用體溫把手曖熱,這是通過熱傳遞得到熱。 10, 試用分子運動論的知識解釋蒸發在任何溫度下都能發生。
答:在任何溫度下,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液體分子中總有一些分子的速度大到能克服液面其他分子的吸引跑到液體外面去,成為氣體分子,液體變成氣體。 11, 喝開水時,如果感到熱開水燙口,一般都向水面吹氣,這是什么緣故? 答:這是因為液體蒸發時溫度會降低,也就是說液體蒸發有致冷作用。
向水面吹氣,可以加快水面上的空氣流動,液體表面上的空氣流動得越快,蒸發也就越快,這將就會加快水溫度降,使熱開水不會燙口。 12, 冬天人們從外面進屋后,總喜歡用口對著雙手哈氣,,同時還愛兩手相互摩擦,這是為什么? 答:冬天室外很冷,人的雙手總是 *** ,而人口呼出的氣溫近于人的體溫,對手哈氣,可使手吸收口中呼出的氣的熱量;雙手互相摩擦,摩擦力做功,增加手的內能,都可以使手變得溫暖。
13, 在北方的冬天,戴眼鏡的人從室外走進暖和的室內后,鏡片上會出現一層小水珠,為什么? 答:冬天,眼鏡片在室外是冷的,進入暖和的屋子里后,屋子空氣中含有的水蒸氣遇到冷鏡片后液化(凝結)成小水珠,附著在鏡片上。 14, 手分子運動論的理論解釋:在長期堆放煤的地方,有很厚的一層土層都是黑的。
答:因為煤是黑色的,煤分子在永不停息地作無規則的運動,土層變黑就是因為煤分子擴散進去的結果; 15, 安裝照明電路時,如果裝保險絲時擰得不緊,往往容易熔斷。為什么? 答:如果保險絲擰得不緊,保險絲和接線柱的接觸電阻就會增大,通電時,保險絲和接線柱的接觸部分冰會發熱,時間長了就容易熔斷。
16, 電工檢修電路時,使用有木柄或者柄上套著橡膠套的,并且常常站在干燥的木凳上,為什么? 答:木柄,橡膠套和干燥的木凳都是絕緣體,能避免電路中的電流通過人體流入大地,即能避免電工觸電。 17, 電爐絲熱得發紅,但跟電爐絲連接的銅導線都不怎么熱,為什么? 答:因為銅導線和電爐絲串聯,根據Q=I2Rt,通過的電流是相等的,但銅導線電阻比電爐絲的電阻小。
8. 請問:生活常識(物理知識)
應該是上邊壓強大。
自來水本身靠水泵或與水塔的高度差產生的壓強到達千家萬戶的。不妨就認為是水塔的高度差產生的(當然還要考慮水管阻力等方面問題,不過可以忽略)。
在上邊取一小段分析,受到兩個壓強:一是大氣向上的壓強,二是自來水內部的向下的壓強。而這內部壓強是由高度差(一般十幾米)和大氣壓強兩部分組成。
這樣兩種壓強合成便得到上部壓強——即高度差產生的壓強。再分析下部壓強。
主要是由水的沖力產生的。這顯然不如上部壓強大。
最簡單的方法是自己試試:用手指從水柱下部慢慢向上移動即可以明顯感覺到壓力逐漸變大。
物理學是自然科學中的一門基礎學科,主要研究物質的運動、能量、力學、電磁學、光學、熱學、原子核等方面的現象和規律。以下是物理學的一些基礎知識:
1.力學:主要研究物體運動的規律、力的作用和物體的運動狀態。
2.電磁學:主要研究電荷和電場、電流和磁場、電磁波等現象。衫塵
3.熱學:主要研究熱的傳遞過程、熱力學定律等。
4.光學:主要研究光現象的產生和傳播,包括光的反射、折射、干涉、衍射等現象。
5.量子力學:主要研究微觀世界中微觀領或正禪域的物質和能量的行為,研究原子、分子、基本粒子的結構、性質和相互作用。
6.相對論:主要研究物體在高速運動中的物理規律和運動狀態,包括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清判
7.核物理學:主要研究原子核的結構、核反應和核能的利用等。
8.宇宙學:主要研究宇宙的起源、演化和結構等。
物理學是現代科學技術的重要基礎,它的研究成果在各個領域中都有著廣泛的應用,從能源開發、材料科學到醫學診斷和治療等都離不開物理學的知識和技術。